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道”与人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一个我国古代的特有词。它既不是道德,也不是宗教的词。“道”是天之道或天地之道。“道”出自天(或天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下面看看我们的先人对“道”的认识:
一。先人谈“道”
1.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被称为管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法家代表人物。管子说“天之道虚”(《管子·心术》)。意:天之道(“道”)存在。但是,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虚。
2.李耳(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被称为老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对“天之道”(《道德经·七十三章》)的存在有深刻的感受,并非常重视和强调“道”的作用,提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道德经·十四章》)。
3.孔夫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当今我国在全世界123个国家中建有465所孔子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子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26章》)。
5.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被称为庄子。思想家、哲学家。庄子说“有一而未行”(《庄子·天地篇》)。一是指无形的道生出有形体。
6.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被称为荀子。荀子说“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荀子·君道》)。
我国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均感受到“道”并确认“道”的客观存在。这是主要的共性,是主流。也是传承我们祖先“上帝是祗”(《诗经·商颂》)的优良传统。自从我国有文字记载就有帝,上帝和天。至于,各家对在具体问题上的差异是受到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限制,形成不同观点。这也是人类的正常现象。我们应当首先认清我国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敬天重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二。“道” 与人的关系
为了揭示“道”与人的关系特提出:“道”-人的体內-人体反映相关假说(“‘道’-Human body-Human response Interrelationship”)。
即:人体外界的“道”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由人体内的脑接受,处理,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以后发出指令以具体行动和行为表现出来。
(摘录自张人骧教授2013年8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