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近来,英国与伊朗之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厢,英国刚宣布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那边伊朗议会就通过降低与英国的外交关系的议案。就在两边激烈过招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11月29日,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遭伊朗示威民众冲击,英方对事件大加谴责,而作为回应措施,11月30日英国宣布关闭伊朗驻伦敦使馆,并限期48小时要求所有伊朗外交官离境;英国已决定撤回所有驻伊外交人员。
事件引发了世界媒体强烈关注。伊朗各大报纸11月30日头版都报道了该事件,说示威者不满英国政府上周制裁伊朗的决定。德黑兰市政当局运营的《市民报》说,示威学生抗议“英国的敌意姿态”。而西方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说,此次事件是最近20多年来英国和伊朗之间最严重的裂痕,英国《每日电讯报》更是悲观地断言,英国与伊朗的关系“走到了头”。
平心而论,这轮英国与伊朗的过招,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伊朗制裁力度,以迫使其放弃核计划的背景下进行的。伊朗的种种强硬姿态,都是对西方的压力的回应,表达自己绝不妥协的决心。
那么两国的关系是不是真到头了呢?未必。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自30多年以来英国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发展,不难发现两者关系似乎总在上上下下:数度互逐外交官,几度到破裂边缘,但最后总是有惊无险。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例是2007年伊朗扣留英国水兵事件的解决。当时,伊朗以非法入境的名义抓了15名英国士兵,但不久后,这些士兵带着伊朗总统内贾德赠送的礼物安然回国。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否认同伊朗有过任何协议或者谈判,但他却承认双方之间开启了“新的沟通渠道”。因此,每一次冲突对抗,双方也是留有余地的。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预判这次双方“新的沟通渠道”何时开启,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战争绝对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此前利比亚战事引起的原油停产已经使得国际油价在半年内每桶上涨了20美元,伊朗原油出口量为利比亚战前出口量的两倍左右,若战事一起,油价必定会“节节高升”。来自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最新一份报告显示,若伊朗遭受军事打击,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40美元,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应注意到,在日益升温的叙利亚问题上,作为巴沙尔政权传统盟友的伊朗,并未急于“选边站”。德黑兰方面希望借当前中东乱局扩大影响力,却并不想引火烧身,尽管近来对西方姿态强硬,但在外交运作上还是会留下回旋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