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苦菜开花清且香
——诗丛小语
石没羽
一年多前,在杭锦后旗三道桥乡的永跃村,诞生了一个“若花诗社”。从此,一本本带着油墨香的《苦菜花》,从这里编审、刻印,装订、寄出。这里成了诗的乡村,诗的摇篮,诗人的摇篮。尔今,《苦菜花》的编印已逾三十期。诗情、乡情扯不断线,新制佳作接踵而生。苦菜花开了,清冽醇香,招人喜爱。
诗歌是从“杭吁杭吁”的劳动号子中诞生的,诗和劳动,有不解之缘。《苦菜花》中的作品,在劳动中孕育,赋有奇特的情趣。文戈的《七月的太阳》就是这样。七月是流火的季节,成热的季节。怎样落墨呢?诗中写道:“后射落的九颗大阳/在这里激起滚滚热浪/田野,翩舞着一颗/大路,奔驰着一颗/场院,蹦跳着一颗/豆角下的老奶奶/背上驭着一颗……/河套川的七月啊/沐浴着七月的金黄。”这么多的太阳盛满了河套的角角落落,于是,连悠悠的山曲儿也更耐品了:“似鲤鱼戏水风摆浪/葵花盘盘追太阳。”
刘文忠的《瞧不出》,也是经过劳动的酝酿而更具韵味“红衬衫,金耳环/(咱村小青年)/田头小憩/竟踏出迪斯科旋转/洁白的云,翠绿的叶/也赶来联欢/摇臂,抖肩/路旁的桃林笑呀/笑呀,笑呀/笑红了脸。”这首小诗只以一个小镜头,展示小青年在劳动间隙的精神风貌,写来轻松、潇洒,桃林“笑红了脸”尽得“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妙,引人遐思。
《苦菜花》植根于农村,自然要描绘农民的现实生活。刘文忠的《眊闺女》,乃以清新的诗句,勾勒出现实的风采:“……‘电驴子'门外突突叫/原是快婿回来了/左手蘑菇右手鲤/看在眼里直皱眉/训女过日子不仔细/笑坏对小夫妻/‘都是咱自种、自养的’/酒不醉人人自醉/翁婿举杯不歇气。”
是的,农村富有了。但富有是农民用双手创造的。越玉柱的《爷爷》,对这个主题作了十分精妙的开拓:“满是皱纹的脸,/是本关于人生的书。/混浊迷濛的眼,/可是将枯的湖?/不!爷爷不服。/从心底抽出丝丝缕缕,/编织着不尽人生,编织着五彩的路;/编密了星火,/编园了月轮,/在他小小的存折里,/不时增添着富足……”
《苦菜花》的诗篇,题材十分广泛。写昨天,写今天,写劳动,写富足,也写爱情。越玉柱的《相逢·离别》,写得凝炼、隽美,并留有广阔的回味余地“泪水打湿黄昏/紧握的手/灼热的目光/缝合了/重叠的两片唇……”恋相之热烈,跃然纸上。接下来是,“沉默,无声/凝固成永恒/从她目光中走出/久久,久久/走不出她的深情……”恋情之绵,拉拽不断。
在《苦菜花》中,不乏崭露头角的诗篇和诗作者。象王惠明的《驴子与磨道》、营草的《种子》等读来颇令人耳目一新,有的蕴着哲理,有的镶嵌理想,但却言意,诗态盎然,过目之后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农村一诗坛,农民一一诗人。《苦菜花》的出现及其取得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祝愿这株小花,不断汲取大地养分和艺术养分,开出更加清香的新葩!
(原载1987年6月《巴彦淖尔报·副刊》)
石没羽,即杨若飞,《花雨》文学杂志主编,内蒙古著名诗人、作家。
著名诗人作家刘文忠/越玉柱
【刘文忠简介】1951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高级教师,内蒙古著名作家。退休后在乌海市林荫街道关工委工作,任常务副主任。荣获“乌海身边好人”、“关工委工作杰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红柳》三部曲。诗集《点亮心灯》《苦菜花》《紫风铃》《犁梦》《杨家河畔》《冰玫瑰》《五彩林荫》《碧水琴弦》《河套新民歌》《一千个理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