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诗经 十一
金腰带璀璨明珠 乌海二人台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北隔甘德尔山与鄂尔多斯搭界,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下辖3区、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56.11万人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在甘德尔山之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雕像瞩目眺望。
乌海二人台就像黄河金腰带上的璀璨明珠,光彩夺目。
乌海市广场文化艺术节二人台节目丰富多彩,备受人们欢迎。社区文化活动,二人台更是唱主角。每一个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二人台协会。马云为首的海馨社区二人台协会和大庆社二人台协会比较活跃。在乌海市人民公园里,锻炼身体的市民都被一阵鼓乐声吸引过来,原来是乌海市二人台协会的“中秋•我们的节日”好戏要开场了。虽然舞台只是简陋的帐篷,但演员表演得十分卖力,群众看得兴致盎然。
乌海市二人台协会是一个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组织,成员绝大多数都是退休后的老人。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有会员187人。他们不仅自娱自乐,还经常到公园、广场和农区进行演出,所演的节目都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让观众在看戏的同时深受教育。协会会长杨告胜说:“我不允许演乱七八糟的戏,把社会风气都带坏了,我们的戏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为了这个文艺团体能继续发展,虽然自己收入不多,但年近古稀的杨告胜已经投入了15万多元。“办戏团不容易,但能为社会做点事,值得。”听了老杨的事儿,大家都被他的精神感动,乌海市群艺馆、乌海市老龄办都决心要支持他一把。
据了解,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乌海市二人台协会要连唱6天。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温馨社区老年协会二人台艺术团王义娥、郭文华、纪成奎、吕世华、段秀琴在温馨社区门前演出,还到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和金裕社区农区演出,让农村老大爷和老大娘喜上眉梢,看的过瘾,城里的演出水平就是高。
二人台演出,在乌海公园、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大型文艺汇演,庆祝重大节日,二人台最受居民欢迎。中秋和国庆节,要连唱六天二人台大戏。
乌海市二人台、山曲比较著名的演员有马云、邬丽霞、尹眼眉、纪成奎、段秀琴、郭文华、王义娥、孙牡丹、张秀枝、任俊敏、苏小平、王淑珍、范宏、贺婷、王翠兰、杨粉团、张金花、杜秋香、赵美丽、杨阳、姚珍、邬小平、邓海军、刘二蛋、高三喜、钱多多、贾怀玉等。
进入多媒体新时代,乌海二人台与时俱进,在快手等媒体上,二人台唱大戏,粉丝多,点击量高。
乌海市著名的齐颖负责的“海韵教师合唱团”,曾参加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文艺汇演取得二等奖,乌海市文艺汇演一等奖,为了吸引观众,还唱了二人台山曲《拉手手,亲口口》作为主打节目。
在抗击新冠病毒感冒,社区封闭。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宣讲先进集体乌海市银发宣讲团肖廷喜、刘文忠、郭文华和王义娥自编自演了二人台呱嘴《乌海抗疫一条心》,把如何自我防疫、家里防疫和注意事项,在微信和快手上传播,在乌海市各种媒体上播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补遗:
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
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
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
舞蹈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
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
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
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
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
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
二人台产生在内蒙古。这个说法首先从名称上讲就不严密。
今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47年5月1日诞生于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时称内蒙古自治政府。
如今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以及赤峰市部分地区。
1950年12月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3月6日撤销绥远省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
1951年绥远省民间艺人学习会期间,绥远省政府副主席杨植霖以省人民政府官方的名义作《二人台翻身》的报告(原文载1951年6月14日《绥远日报》)之后,才正式把这个艺术叫作“二人台”。
二人台这个名称也才响亮地叫响于华夏大地。
作者简介
刘文忠介绍, 1951年6月18日出生,本科,高级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百万余字,选入多种文集,著有纪实长篇小说红柳三部曲:《红柳梦》、《红柳花》、《柳下轶事》。散文集《河套柳》;诗集《雨梦无痕》《苦菜花》等10余部,苦菜花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