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秋季节的转变,我的反映总是迟钝的,因为河套的初秋还是十分的燥热,有“秋后还有一伏”的说法。
夏末和初秋,在空气里嗅到了一股浓郁河套蜜瓜的香味,满大街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才真的确定,秋天已经到了。
瓜类的是冲锋陷阵先锋,后面紧跟着的是火红的番茄,碧绿的青椒,籽饱粒满的葵花,金灿灿的苹果梨,一起呐喊着冲向市场。
河套的农贸市场一直是风风雨雨不断,坎坎坷坷不少。
农民兄弟们是有悲有喜,有乐有愁,真可以说是一言难
鸟是自由、幸福、爱情的象征。借鸟颂扬自由,吟唱幸福,赞美爱情;“小鸟依人”令人动心,“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莺歌燕舞”心旷神怡。
如果,没了小鸟世界将少去多少美丽和诗意呵。今天,人们谈鸟色变。尤其是庄户人,更是咬牙切齿。
庄稼地泛施农药,昆虫减少,麻雀,乌鸦,喜鹊等杂食性鸟类,断了食物链,春夏之交,正好葵花出苗,番茄移栽,鸟为了生存,改吃刚出土的葵花苗,番茄嫩芽,地里的西瓜碗口大了,被喜鹊乌鸦啄一个大洞,吃里面的瓜籽。
为了鸟口夺苗,可苦了庄稼人,天刚蒙蒙亮,就放炮仗,敲破脸盆,举着木头棍子在追赶麻雀,乌鸦和喜鹊。还有的人家把毒药,鸟类驱赶剂撒满了一地,河套人人和鸟的大战要坚持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样长期下去谁受得了!
古诗云:“小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午檐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这美好人鸟和谐图画哪里去了?!
五十年前的故事记忆犹新。小鸟突然遭灭顶之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把老鼠、蚊子、苍蝇一同划入“四类分子”,灭绝它们,让它们断子绝孙。
鸟儿惊慌失措、蒙头转向、慌不择路,从这棵树上逃到那棵树,从那个屋顶逃向这个屋顶,处处喳喳惊叫,扑哧着翅膀纷纷落地。
窝里的小麻雀,被人连锅端,还没明白过来,身首异处就归了西天,血迹斑斑、一片惨象。 那时,鸟儿罪过是会吃掉百姓的粮食。更有人是怕百姓在鸟语花香中,会玩物丧志,会“变修”,会忘记了阶级斗争。
鸟语花香没有被斩尽杀绝,九死一生,活了过来,居然还留下了小鸟的子孙们又在那里继续莺歌燕舞。科研人员解剖小鸟嗉子,里百分之七十是小虫,只有百分之三十谷物,鸟类对于粮食高产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保护粮食高产。
小鸟戴上了那顶“黑帽子”被摘掉了,它们经过50年的休养生息,现在又子孙满堂了,小鸟记恩,努力生育,用更多的歌声,为人们歌唱,为新的时代唱歌。
50年过去了,那许多鸟儿的幽灵会不会耿耿于怀。可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再也沉默不下去了,要为小鸟鸣冤。这个责任究竟该谁担,是小鸟的错吗?!礼多人不怪
现在是三天一大礼,两天一小礼,更可笑的是,一天随了三四家的礼,吃了东家吃西家,烦恼不必说,经济也发生了危机。
平头百姓,随波逐流。谁让咱是爱讲究的人呢,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随两份交情稍深的礼钱,咋整,随份子这钱不能不花,不花再见面不好意思,借钱也得随。
朋友邻居随礼如此,亲弟兄姊妹又如何呢?老刘爱翻野史,三十年代,弟兄姊妹亲亲热热,虽然贫困,来往频繁。当最后一个老人去世时,大姐家贫困,按河套人的习俗,出殡老人时,闺女的责任是上祭羊,雇鼓匠,买纸火,可大姐没有办到,大姐夫不能穿长孝,当众受辱。办完丧事后,大姐夫发奋挣钱,大姐拼命攒钱,又买了祭羊,雇了鼓匠吹吹打打,要求兄弟在乡亲面前给自己的丈夫穿长孝,姐弟结下冤仇,几代不相往来,姐弟相思哭瞎了眼。
一则野闻:有一个农村老汉,靠养几只羊生活,为儿女耗尽了心血。眼看着孙子和外孙子都快到十二岁生日,作为爷爷,姥爷也该给孙子和外孙子准备圆生日礼钱,苦积苦攒下一万二千元。
孙子在前,又是个男的,老汉二杯酒下肚,昏了头,“啪!”的一声,一万元钱摔在了桌子上,博得了三朋四友的欢呼,还是人家的爷爷,一个放羊老汉如此,让城里的爷爷和姥爷们惊叹的低下了头,自叹不如。时隔不久,外孙女子圆十二岁生日,人们都看姥爷如何上礼。这当姥爷的也不含糊,“啪”的一声,二千元拍在了桌子上。
“不行,现在男女都一样,应该一万!”不知是谁呼喊起来。
还有更难听的话语齐唰唰向农村老汉砸来。
农村老汉一气之下,转身回家并丢下一句话:“我把羊全卖了补礼!
老刘建议:上礼量力而行,也要有个文明规定。比如,六十岁退休不随礼,爷爷辈不随礼。
川字蒙古茶
我在农村生活了整整三十年,农村人十分纯朴厚道,一大碗川字牌老砖茶就可以招呼好客人。大集体时代农村虽然穷得叮当响,不吃醋酱油可以,没有川字牌老砖茶可不行。
那时家家户户过年时,供销社才供应五角钱一小块川字牌老砖茶,有的人家不买四角钱的供应酒,这川字牌老砖茶非买不可。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滚上一大锅烫嘴唇唇的茶,热热乎乎喝起来。 川字牌青砖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川字老砖茶以鄂南山区优质老青茶为原料,按传统工艺精制加工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形扁平呈长方体,紧结平整,汤色橙红清亮,香气纯正陈香,滋味醇和浓厚。具有青砖茶特有的口感和风味,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暖身御寒、消脂祛腻等饮用及保健功效,是高寒高脂饮食人群和渴求瘦身与保健人士的最佳饮品。
如果条件好,砖茶如熬制后加入奶汁即成独具草原风味的奶茶,深受国内外饮用者欢迎。还有的人家自己做上一些炒米,泡上滚烫的奶茶,浓郁的香味飘满屋子,让人食欲大开,吃饱了一整天不饿。
川字牌老砖茶由于紧压成型后,仍存后续慢发酵过程,因此其香气是越陈越香,其滋味浓酽滑润,其外形色泽愈陈愈红,放个三年五载也不会变质。
如果你到内蒙古草原,好客的主人就会熬香甜的奶茶给你喝,肥嫩的手抓肉给你吃。当你捧着诚心而来,主人就会让你满装着草原的深情而去。河套的奶茶飘香,喝奶茶长大的我对陈年旧事历历在目。我百感交集无言表述,我用草原民族饮敬酒的方式虔诚地双手举杯,伸出右食指醮一点奶茶朝上中下弹出,意为感激上苍大地和同胞的厚爱,然后饮下这杯凝聚着南北乡土精华和深情厚意的奶茶。
坎坷的人生使我渐次明白了一个道理,恋故土,爱家乡,享受人生,又可以使我们精神得以升柳哨情深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俩句诗是宋朝诗人雷震描写牧童悠然自得其乐无穷。细细品味,既有诗的美妙,又有我童年的生活写照。
咱们河套娃娃,爱吹柳梢,也叫咪“咪咪。”吹归吹,第一没有牛背。小时候给生产队放过牛,咱们河套老牛金贵,不让骑。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教过我这样一首童谣:“骑牛坐轿,掉下来放炮。”意思是骑牛和坐轿很危险,容易受伤。所以,我连牛背也不敢沾,更不会在牛背上信口吹。立夏左右,杨柳泛绿。柳树皮与树枝的木质部之间,有了水分,树皮与枝条容易分离。柳树多的是,水渠边,房前屋后,荒滩草地,到处都有。找一根顺溜的柳树条子,劈下来,用小刀把有疙瘩的地方削掉,树叶捋净,然后用手使劲一拧,外皮和树条子的木心就分离开了。 做“咪咪”有诀窍,有三轻:第一,往下捋树皮时手要轻;第二,做“咪咪”时开口时刀削时要轻;第三,“咪咪”吹第一声前,润足了口水,要吹得轻。
吹“咪咪”有讲究。粗的,声音低沉,吹出来有劲,可是费力气,女娃娃是吹不响的。细的,声音尖细,吹出来清脆,不费力气,女娃娃最喜欢吹。“咪咪”好吹,树皮的苦涩的味道很浓。可孩子们全然不顾这些,吹“咪咪”的兴趣不减。将做好的“咪咪”浅浅的含在嘴里,鼓足劲一吹,悠扬“咪咪”声就在耳边响起。吹技好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全含在嘴里都能吹响,一个人就是一个交响乐队。声音高低粗细一齐响,那个得意的样子,不亚于打了胜仗的小公鸡。最有趣的是小伙伴们每年都要举行的“咪咪”大合奏,不分男女组,也不分粗细组,十几个人一起吹,互相较劲吹。低沉的,高昂的,尖细的,婉转的交织在一起,
就连地里干活的大人们,也会停下手中活,欣赏一番。孩子们吹着,笑着,嬉戏着。吹“咪咪”的兴趣不一会就烟消云散。不知不觉中,“咪咪”滑到小路上,田野里.....
每当春夏之交,我总会想起这声声柳笛。这声声柳笛,伴着河套几辈人日出日落。华。 蔓菁情
咱们河套人有一句口头禅:“说书离不开员外,吃饭离不开咸菜。”这制作咸菜的主要原料,就是蔓菁。
蔓菁,在过去,是河套人的主要菜种。它不占地,不争肥,好地赖地都可以种。收割小麦后,及时施肥灌水,地皮刚发白,就要及时播种。种蔓菁有讲究,因为是秋菜,赶农时很重要。立秋前必须种下,一过立秋再种,误了农时,产量和品质都不好。更有这么一种说法,上午和下午播种的蔓菁都有区别。在我的记忆里,种曼菁有三抢:
小麦刚刚成熟,河里来了淌菜水,水期极短,不到一星期。准备种蔓菁的小麦地必须早收割,“麦割花红蛋”不影响产量。麦子如果来不及上场,就把麦子捆好齐齐地码在地边,水一来就淌。这是第一抢淌水。收割了麦子的地,肥力下降,必须补充肥料,首选肥是农家肥。在麦子收割之前,家家户户都把农家肥翻腾了几遍,沤的熟透。小麦一割倒,不分昼夜往麦地里送肥。
大集体时没有车,全靠肩膀担。父亲白天给生产队割麦子,晚上往自留地蔓菁地里担肥。我看着父亲太累了,也要求一起担。可父亲不让,怕我第二天上学误了功课。第二天中午放学后,吃过了午饭,父亲还在往蔓菁地里担肥。在我的我坚决要求下,父亲同意我担几担肥料试试。
麦收时节,正是河套最闷热的高温期。扁担一上肩膀,就往肉里钻,生疼生疼的让人咬紧牙。刚刚走了几步汗就像瀑布从头上往下泻,汗水迷糊住了眼,眼前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汗水流入眼睛里,憋麻发焖,说不上的难受。更要命的是天气闷热人不好呼吸,再加上肩膀负重,心跳得几乎要从口里奔出来,大口大口的喘气也不管用。
可父亲要把二亩多自留地全担上肥,难哪!现在说给小孙孙听,她摇头不相信。这是第二抢施肥。这种蔓菁更要命,二亩多地,全靠用铁锹来翻,而且必须在三天内翻过地,种上蔓菁。生产队有犁给耕,可轮不上。不分昼夜,先给军烈属,再给贫下中农,咱家虽然不是地主富农,可父亲当过伪警察【起义人员】,有历史问题,连门儿也没有。
只好全家总动员,晚上翻地。父亲母亲和我三个人,母亲早早烙好了大烙饼,熬好了酸稀粥,全放在地头。晚上翻地,气温下降,比较凉爽,一开始还行。时间长了,眼皮上下打架,纠缠在一起,咋么也睁不开,胳膊酸麻腿发僵。口渴的冒火,可喝不下水。胃里空的发荒,吃不下饭。父亲看着我的样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回去吧,明天还要上学。”这是第三抢播种。辛辛苦苦种上了的蔓菁自然长势喜人,一年的就饭的烂腌菜有了保障。蔓菁下来煮的喂猪,猪吃蔓菁肯上膘,一年的油水有了保障。六七十年代,“糠菜半年粮。”尤其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生产队打不出粮食,一亩上等地最多打三百多斤,下等地也就是打一二百斤粮食,最好的生产队每个社员分380斤口粮。
刨去以工带粮,马铃薯折扣粮等等,到手的口粮300斤左右。那时讲“阶级斗争为纲,”“备战备荒”,把好的粮食全部卖给了国家粮库,下风头,秕次的粮食才给社员分口粮。
粮食不够吃,更显得的菜的重要。幸好每人分了三分自留地补充不足,我们家弟兄姊妹七个,全在学校读书,这二亩七分地,全靠父母亲起早贪黑,才勉强度日。
蔓菁有几种吃法,焖小米饭时,将蔓菁洗净削皮切成手指粗细的长条,再加切马铃薯一起下锅,水开后,再下米,不然,蔓菁容易夹生,口感不好。这蔓菁和马铃薯混合米饭,最容易饱肚,特别适应“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家庭。米饭不多,蔓菁条子管够,三五碗喧肚皮。最好的吃法是晚上这顿饭,母亲把腌好的蔓菁擦成了丝丝,用凉水淘后放入盆里,再把马铃薯擦成丝丝,同时人锅,等锅开上几滚,把勺子里炼的冒烟的葱花胡麻油往锅里一拔“吱啦”一声,满院喷香,这菜汤灌大肚,直到饱嗝打响。
时过境迁,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四十年,那种蔓菁的经历我还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古人说过,咬的菜根,百事可为。咱种过菜,常吃菜的人更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做人难的道理。在清香寡淡中,快快乐乐的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六虎”
刚解放那会儿,百废待兴。一乡除乡长,指导员,就是文书和财粮员,加起来拢共不过五六个人。人虽少,当时的事可不少,由于大家齐心协力,一个乡的各种工作,也就生龙活虎的干将起来了。
到了一九五六年扩大了乡的规模,乡党委也只有正付书记、组织部长、宣传委员、群众组织也只是有团委书记、妇联主任、农协主席, 也才增到六七人,乡政府相应配有正付乡长,下设少数几个委员会,乡长依靠这些委员会开展工作,委员会配备文书和民政、财粮、生产、武装、公安、农业、工业、商业助理或干事, 也就八九人左右。党委政府两套班子加起来只有十四五个人。政令畅通,纪律严明,世风日上。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党、政、武装、经济合为一体。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公社党委书记、公社主任、若干付职、武装部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以外, 便是 “八大员”:农机管理员、畜牧管理员、水利管理员、农技推广员、林业管理员等,农村基层政府还是非常精干的。农村行实了“大包干”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也进行了改革。 历时三年的“撤社建乡”,“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实行了土地承包到户。由于乡镇机构和人员的迅速膨胀,以至失控,使得农民负担的问题不仅“浮出水面”,而且日益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乡镇财政。
乡镇政府可将乡镇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管理费,各种集资和捐款收入以及各种罚款收入, 都作为乡镇政府的自筹收入, 这就为乡镇任意增设机构与人员, 乱征收 乱集资 乱罚款的“三乱”打开了方便之门。随着一系列“分权让利”趋向很强的改革措施以及“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政策的相继出台,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形成了一个泾渭分明的利益关系,于是那些拥有国家权力又“分兵把守”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部门,便迅速成为既垄断权力有追求利益的行为主体。我们的干部一旦发展成为“特殊的利益”的阶层,与民争利的事就不可避免。
到了一九九0年,仅由国务院各部委下达文件可以向农民征收的各种项目高达“一百四十九项”的所谓的“三提五统”,再加上民办教师工资,盖学校等。那时在下而上形成干部吃喝风,农民如雪上加霜。近几年的“合乡并镇”,庙少了菩萨少,农民的负担自然轻。刚改革开放,农民手里稍微有了点钱,涉农的部门都把眼睛盯到农民的口袋里。
管理农电的,农民不给好处,停电要挟,办厂的不给增加电容量,被称为“电老虎。”供销社卖化肥的,没有好处农民买化肥难,被称为“肥老虎。”还有卖柴油的吃拿卡要的“油老虎。”管理灌溉的不送礼不按时供水的“水老虎”。甜菜收购站的不给甜头多扣杂的“糖老虎”。 不请吃饭就压等或不能及时卖上粮的粮站的“粮老虎”。这六只拦路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逐步失去了威力,有的倒求在农民头上。如果配合的好,被农民喂成了真正的肥油疙瘩“虎”。
现在农民免去农业税,种地还给补贴。孩子上学免去学费,书本费,住宿还有补贴,可以说日子好过了!
河套男人金不换
男人都是金子,主要是你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男人。我有一个邻居,文化不高,本事不大,可娶了个聪明的媳妇。刚开始进城打工,一个月挣1000多元,媳妇不嫌少,给了他一朵“花”,笑脸相迎;做买卖一个月倒赔了1000多,媳妇给他买上了“马”,去参加电脑创业学习班;当买卖有了利润时,媳妇给了他一个“吻”,全力支持,再接再厉。就这样打拼了三五年,事业有了成效,日子过得锦上添花。
也有一些女人,对自己的男人采取“消费”行为。事无巨细,全靠男人。男人是保姆,男人是采购员,男人是出气筒......,每月工资全部买了高档服装,到娱乐城消费掉,成了月光族。天长日久,男人不是被磨成一块永远温不暖的,没有棱角的卵石,就是男人不可忍受,爆发出潜力,成了新一代“超人”。然而,女人呢,青春不再,孩子缠身,没有存款,迅速贬值,地位下降。如果老公红杏出墙,成了别人的老公,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我要对你们说:男人都是金子 。投资婚姻,金子会闪闪发光。消费婚姻,金子会冰消雪溶。
婚姻是理财,投资比消费好,只有这样,家里才会深深地印下坚强的男人脚印.每个男人都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男人的本性.可在女人面前,这种本性往往是俩种极端:一种是为红颜连命都可以拼;一种是为红颜忍辱负重服服帖帖。
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男人活着就应该承担起所有属于自己的职责,面对严峻的挑战不退缩。男人是天,男人是厚重的山。
我说,男人是金,他们有着大风吹不跨的意志,他们有着被雷雨击不倒的信念。看看我们的父辈,走西口来到了河套。一条扁担,俩只箩筐开发河套。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手上长满了老茧。他们的一生善良,淳朴憨厚,赚钱娶媳妇,最后又要养家糊口,就这样代代相传,河套人才生养不息,成了天下闻名的米粮川。
对生活不斤斤计较,不怨天尤人,可处处充满着火热情和力量。博大的胸怀让人欣慰,让人感慨.对于幸福不乞求完美,这就是比金子还贵重的河套男人。
男人是金,因为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家里有了男人,才是一个完美的家,温暖的家。糊里糊涂
看看街上的红男绿女,熙熙攘攘。听听耳边的话语,南腔北调。芸芸众生,有的哭有的笑,也许这就是人生。有一对老夫妻,相处的和谐默契。我问及秘密所在,他们笑而不答,追问再三,答曰:糊里糊涂。
有一件事,说起来过去半个世纪,如果不是糊里糊涂,那后果......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老年男子正年轻时,偷偷外出倒腾小买卖,手里有了几个钱,日子自然宽裕一些。有一天深夜,从火车站领回一个年轻的小媳妇,那时候农村住房是一盘大坑,全家老少晚上睡在一个炕上,年轻小媳妇自然也和他们睡在一起。半夜年轻女子起来方便,发现和自己和儿子相隔的小媳妇竟然睡在自己的丈夫身边。她“腾”的一下子火气爆发,但是一看,这个年轻媳妇衣服没有宽衣解带,她强忍火气,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着看好戏,一夜没有睡觉,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年轻女人还是醋意加敌意,不理自己的丈夫。丈夫偷偷的把妻子拉到一边,让问问这个年轻的小媳妇愿意不愿意在这里安家,把小媳妇介绍给已经三十出头的大舅子。
原来,这个年轻的小媳妇是甘肃民勤县人,丈夫已经故去了,也没有孩子,坐火车逃荒来到了头道桥火车站,兜里没有钱,又渴又饿几乎要昏迷了,求好心人收留她。看到这种情况,年轻的小伙子二话没说,从背包里摸出一个糠菜饼子递给她,年轻小媳妇吃过后感恩的目光望着小伙子,糊里糊涂地跟着年轻的小伙子回到了小伙子的家。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感动的年轻女子差点咬掉丈夫的耳朵,笑脸比蜜还甜,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哥哥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媳妇,由于家里贫穷,又老实巴交,爸爸妈妈因为哥哥的婚事快哭瞎眼,愁白了头。现在,天上掉下个媳妇,口里念阿弥陀佛。年轻女子的父母知道后感激的眼泪都流下来了,直夸女婿是个“好好”,小媳妇见大舅子老实巴交,是个过日子的人,也爽快地同意了婚事。是杂交品种优势还是大舅子媳妇勤奋持家,家里里里外外滴水不漏,二个儿子全部考上了名牌大学,让村里的羡慕了好一阵子,这是后话。
老妇人说起此事,更是风趣,眼睛看见闭上了,耳朵听见捂住了,糊里糊涂过去了。现在说起那晚上的事,大舅子媳妇说:糊里糊涂的跟着来,糊里糊涂的挨着姐夫睡,糊里糊涂的嫁了人。
是啊,有多少事虽然眼睛看见,甚至耳朵听见,但不见得是事实,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
多一点糊里糊涂,就多一点和谐。舌尖上的河套
不说河套的稍美,那是在傅作义将军抗战时期,就久负盛名。河套盛产的羊肉和大葱,原料考究,资源丰富,吃稍美成为大众食品,物美价廉。有钱的人多用稍美招待客人,没有钱的人也能够吃上一两回解解馋。
几场透雨,草长得比麦苗还旺,不到阴历五月,羊儿一个个膘肥体壮。
“五月五,西葫芦烩羊肉。”家家户户都有羊,随便杀。
河套人特别爱吃羊肉,闻见羊肉味就走不动了。
羊肉飘香的日子,阳光最灿烂,人们的笑脸最多。
那河套杀猪菜可以看出主人家的人情世故如何。小雪刚过,大雪就紧追其后。忙碌了一年的庄稼人便开始了“大小雪格拉宰猪卧羊”。那气势,那个乐活劲头不亚于过大年。
猪肥了。
村东大红公鸡墙头上卧,红火不过娶老婆。
冬天是庄稼人节日,娶亲和走亲戚的日子。
准备杀猪的人家起了个大早。
为了明天的杀猪菜,女主人红柳花睡到半夜就起来了。
不多不少选了一筐山药豆,去皮洗净,切成三棱型,泡在水桶里,防止氧化变黑。
一上冻腌制的酸白菜也捞出来一筐,切碎后三泡三洗,用手攥成了酸菜团。
红柳花头天晚上就断了大肥猪的口粮,不给喂食,只给了半盆温水,是为了第二天好倒肠肚。
第二天蒙蒙亮,巴特尔在自家的凉房灶台上,安了一口出烧大锅。
一大抱红柳,俩袋烟功夫,那锅里的水便笑开了开了花,上下沸腾。
杀猪人聚生二哥进屋一看,什么也没有说,舀了俩大瓢冷水浇在锅里,才一摇二摆走向猪圈。
河套二锅头放在圈门口显眼的地方,杀猪人大大地喝了一口酒,提刀到走到猪圈。
庄户人与邻为善,都是自家人。房前院后,左邻右舍,不喊自来。
看到屠家进了院,一个个摩拳擦掌,挽袖向前,准备一齐下手。
奶奶说:肥猪早有预感,晚上在梦里梦见第二天要挨刀,准备夜里出逃,大耳朵一摇,就把梦忘了。
第二天,猪儿一看这架势,想起昨晚的梦,死活不肯出窝。
年轻人自告奋勇,钻进猪圈,连打带推把猪儿请出来。
杀猪人眼疾手快,把腿膝盖压在猪头上面。
趁此机会,众人一拥而上,猪儿动惮不得。
杀猪人嘴里念念有词:
猪儿羊儿你别怪,生来就是一口菜。。。。
女主人红柳花朝盆里撒了把盐,把盆交给杀猪人,心酸地背过脸去。杀猪人把刀峰一转,猪血四溅,大部都流入盆中。
猪奄奄无息了。
杀猪人把猪儿尾巴梢儿割去,朝远处一扬。
口中念念有词:
投胎去吧,投胎去吧。。。
杀猪人聚生二哥拔出屠刀,在猪身上擦干刀上的余血。
又一口酒下肚,聚生二哥眼睛有点发红,手脚麻利把猪后腿小拇指用刀挑开,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铁捅棍,猪背的方向、肚的方向连捅几下,猛地吸一口气,吹起来猪。
白白胖胖的猪儿,滚瓜溜圆,更加可爱。
退猪那可是技术活。
水温要恰到好处,冷了不退毛,烫了就紧肉,不好退毛。
难怪杀猪人朝沸腾的锅里又舀了几瓢凉水,便弯腰挽袖,浇两瓢热水,浇得的透。拿起浮石,三搓俩拧,其他男人们一起帮忙,浇水、刮毛,最重要的帮助翻猪。
杀300多斤的猪毛重就有500斤!
大家一起动手,人多力量大。
“嗨呀!”一声,500多斤重的猪就像翻皮球。
不一会儿,白嫩光鲜的猪儿就展现在大伙面前。
还要猪通体浇一遍热水,大致刮洗一遍。杀猪人此时就像欣赏自己白净光鲜的新媳妇,有点痴迷。。。
大家一起动手,把猪吊起来。
先把猪头割去,再割槽头肉。
红柳花一再吩咐,割大点,割大点。
30多斤大槽头肉软颤颤地割下来了,今天烩杀猪菜,全部用上。
杀猪时候年轻人只要在家,全民总动员。
小媳妇们就是头牌火头军。
杨家大嫂、二嫂来了。
郭家大妈带着过门不久富贵的新媳妇巧枝来了,引逗的未成亲的年轻人眼框框发热。
你不要小看这新媳妇,是烩杀猪菜的行家里手。
只见巧枝把槽头肉切成二寸宽,俩指头厚的大片,比杨家大嫂和二嫂还切得匀称,把几个年轻后生看得眼睛都直了!
把槽头肉炒了多半个时辰,肉片带色,猪油“圪嘟、圪嘟”往上冒的时候,李家大妈把切好满满俩大碗的葱蒜、花椒大料、酱油拌在一起。
“滋啦”一声,倒在锅里,满村村飘香。
郭家大妈和后来的妇女们,一看酸菜不够多,立即挽袖捞菜,洗的洗,切的切,不一会儿一大盆酸菜切洗好了。
“烧火剥葱,也算一功”。
看上去是一家人烩杀猪菜,其实是全村总动员。
是淳朴的民风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足足烩了三四个小时,杀猪菜出锅了。顺风的话,香味可以飘个三四里。
村里的孤寡老人于大爷、云连招大爷、于秀英奶奶不前不后被女主人红柳花来了。
不是村规,更不是民约:村里人杀猪、娶媳妇、娉闺女一类大小事情,这几位孤寡老人必须请到。
逢年过节,孤寡老人更是家家户户的座上宾。
男主人巴特尔早己拿出太阳烟,满脸堆笑,挨个发烟。
二位大爷满足地摸了一把胡子,咧开没牙的大嘴笑了。
喝酒的和老人们上炕坐,孩子和女人们坐凳,其乐融融,就是一家人。农家的顺山大炕,摆三张炕桌,挤亲挤亲坐30多人。
不等杀猪菜烩好,一盘酸咸菜就行,爱喝酒的就快二五了。
杀猪菜一端上来,顾不上喝酒了。
吃一盘肥肉人不笑话,喝一斤酒主家不讨厌。
红柳花看了一下,全村村80多口人在家的都来了,只有念书的没有回来。农村一放学,下午3点半才放学。红柳花专门给上学的孩子留了一大盆。金黄油亮糜米饭,软硬正好。
就上肉烩菜那种滋味只有杀猪那天最香!狗旦临走,红柳花给端了一大盆烩菜:“二大娘上街没有回来,给带上回来吃”。
近邻
年近七旬的我,儿时的伙伴要聚会,日子一定,我竟然有点迫不及待。老伴看出的心事,半嘲讽地说:“娃娃是盼过年,你是盼聚会,越老越没味了”。
我们家弟兄六个,二个妹妹,母亲三十七岁英年早逝,我是老大。河套有句至理名言,流传在待嫁的美女中间:“找牛找马也不找老大。”
母亲去世那年,我刚刚二十虚岁,最小的六弟文双才二岁多一点。 谁敢找我,跳入水深火热中。只有老伴瞎了眼,糊里糊涂嫁了我,受了许多委屈。
父亲十八岁被抓壮丁,偷跑后不敢回家,又到米仓县警察局当了二年一般警察,参加了起义。这么点“历史问题”,我连当兵的权利也没有,多次报名参军,体检合格,政治审查被打了下来。
就在我们失去母亲,嗷嗷待哺的时候,好心的邻居爷爷和奶奶,叔叔和婶婶们,对我们弟兄姊妹伸出来一双双温暖的手,让我们感到人世间的真情,乡亲们的好心。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的话。父亲要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养活一家八口人,我和妹妹、二弟最大,还要念书。
照顾四个弟弟的的任务落在了七十岁的奶奶身上。奶奶又体弱多病,邻居叔叔和婶婶们一个个都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奶奶照看四个弟弟,帮助奶奶做饭。
我们放学回家,赶上奶奶生病或者饭没有做好,是邻居大妈们你一碗,他一碗把饭送来,从来没有饿到我们。
没有人鄙视我们是没有娘的孩子。
我们和邻居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和睦相处,十分热闹,就像一家人一样。尤其是寒冬腊月,数九天滴水成冰,邻居二大爷家最暖,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安乐窝。
奶奶积劳成疾去世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邻居的恩情永远牢记在心。
每年清明节回乡祭祖,我都要去看望他们。
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我们弟兄六个,成家立业,娶媳妇盖房子,从来没有为难过老父亲。
生产队林场有的是椽子、檩条和大梁等木材,以极低价格不到三十元就全部买回来,记在账上。
有钱没钱都可以盖房。
父亲自己到林场割柳条编芭子,生产队不收一分钱。
盖新房的时候全村总动员,男青年们个个都是盖房的好手,不要一分钱工钱,女人们负责煮饭。
我家六间大新房就是这样盖起来的。
新房盖起来了,自然就有凤凰飞来。
弟兄六个,没有一个人打光棍,都娶来了贤惠媳妇,是对老父亲最大的安慰,母亲在天之灵,也会微笑的。
我们家是这样,全村村都是这样。
房屋也是与时俱进。在我记忆里,人民公社的时候一进一开。
文革的时候是一进两开。最后一次是土地承包前一进多开,腰线砖抹白石灰墙。
全村四十八户,包括孤寡老人,翻盖了三回房。
邻居的互相帮助盖起来的。
村里的老人,有的儿女不在身边,热心的邻居会帮助干活,唠唠嗑做家务。头疼脑热了会送医院。
远亲不如近邻。无声事实证明,邻居是帮手。邻居,是财富。
邻居之间的暖暖温情,让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和美好。
柳树根古井
那一口古老的柳树根井,盛装着我童年的记忆,井台上留下我成长的足迹。是我的生命里的情结,时时从心底涌起。井里汩汩冒出的清泉,圈圈水纹荡漾开来,涟漪了多少心事和年少时欢快的笑声。
河套的地理环境特别,是黄河故道南迁,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过去的每一个村子,都有井,可打井它是一门学问,选址至关重要。红柳地的不能选,打出来的水盐碱含量太大,发苦发涩。只能选长马莲花的地方,干旱时马莲生长非常茂盛的地方,打井最好。因为马莲根深叶茂,吸收水分最多,最怕盐碱,所以在马莲生长的地方打井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茂密的菅草滩,这里打出来水最甜。
打井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总动员。不用砖瓦,也不用石头,只用老柳树根。每户把多年挖出来的老柳树根全部贡献出来还不够,还要组织青壮年去挖,准备挖井的地方,堆叠的山一样高柳树根富富有余,才开始挖井。那天,村里请来了经验丰富的挖井老师傅做总指挥,二十几个小伙子摩拳擦掌准备整装待发。
开挖前,木匠师傅做好了井涵。井涵是用新鲜柳木做成的,一般厚八寸,八个角。根据准备挖的深度计算好尺寸,做好备用,木料好开铆墝环环相扣,一旦阖上,就无法分开。一般井四层井涵,如果木料充足,八层的也有。
一声令下,开挖就不能停息,二十几个小伙子轮流挖。河套地下水位高,挖了不到二米就出水,如果是渗水,继续挖。如果是泉水,一股一股往上冒,指挥挖井的老师傅早准备好了打麦时抬麦草一丈多长的抬杆,顺着泉眼几个小伙子要用大力气往下擦,边擦边摇,一会儿堵住了泉眼,继续开挖。啥时候深度够了,摆好井涵,开始用老柳树根圈井,一层压一层,层层相扣,根据树根的形状互相咬合。做好一层,填埋一层土,一直到井口。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把抬杆往出拔。“哗!”一尺多高的泉水往上冒,人们欢呼起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亚于娶媳妇。打井一般在早春,地下水位低,人们把剩余的柳树根全堆在一起点燃,红红的火,乐呵呵的人,上了年纪的老者把准备好的白酒递到了打井师傅和打井工人的手中,围着熊熊大火说啊,笑啊......
井是村庄的心脏,井代表着家乡的呼唤,最早扎根此处落脚的祖先们,他们开挖出一口井,让我们走西口的后代几百年后仍然留在这里,出门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的河套儿女,时时怀念故乡的柳树井。
在井边,河套人盖起来了小茅屋。小茅屋里河套儿子娶回来了新媳妇,河套娃子“哇哇”坠地,河套人生生息息,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
柳树根老井,河套人不会忘记你们。
苦菜清香
4月下旬的一天,海馨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到乌海市金沙湾国防教育基地看展览,看完展览后稍事休息。
我走出展览大厅,这里就像一幅亮丽的写意水墨画,金沙湾在阳光的照耀下,蜿蜒曲折,如卧龙腾空。
花红柳绿,棋盘一样的公路四通八达。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清新空气让人陶醉。一排沙枣树下,一大片苦菜破土而出,叶色浓绿。
我情不自禁拔了起来,社区几个姑娘也过来帮忙,文件袋很快装满了。我回到家,老伴更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
自从进了城,我们就没有吃到自然生长的苦菜。老伴马上摘去苦菜根,去掉杂质,热水一烫,浓绿的苦菜拌胡麻油凉菜成了饭桌上的佳肴。我大快朵颐地吃着,孩子们也说自然生长的苦菜就是和大棚里培育的不同。这盘特别的苦菜,有着浓浓的清香,屡屡思绪,点点记忆在眼前铺展开来。
在河套地区,祖祖辈辈,与苦菜有着不了情。每年清明节过后,几场春雨后,绿油油的苦菜到处都是。尤其是在海畔渠壕向阳的地方,苦菜又多又肥。苦菜是前几天挖了,后几天又长出来了,更加嫩绿可口,生机勃勃。苦菜的生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都在生长。小时候我们,掏挖苦菜是轻车熟路,那里的苦菜生长的茂盛,就经常到那里去挖苦菜。
丰年盛景,人们吃苦菜是生活的点缀,换一下口味,尝过鲜就罢了。遇到荒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苦菜救荒可以说是有着汗马功劳!一把玉米面,一大盆苦菜熬糊糊,可以喝饱肚。
几斤高粱面,切十斤苦菜蒸着吃苦菜团团、苦菜馍馍,烙苦菜饼子,那是一家人七八口人的中午饭,饥肠辘辘的人们可以饱肚,可以活命。把苦菜开水烫后,腌制在能够盛几担水的大水缸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就饭吃。晒干的苦菜,可以泡茶喝,清凉泻火,还能够治疗胃病。
大集体时代,没有多余的粮食,苦菜是农家喂猪的最好饲料。
天还蒙蒙亮,家家户户的孩子就纷纷出动,去掏苦菜,然后再回家吃罢早饭再上学。感谢这苦菜,只要不天寒地冻,苦菜就挖不完。往事如烟,浮想联翩。
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衣食无忧可不能忘记了过去。
苦中磨炼,苦中作乐,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写下此文,教育孩子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枕上有书
爱读书,读圣贤书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些个枕头上有书,临睡还要看上几页的人家,不简单。根据我的切身经验:看书可以帮助入睡,还能够做个好梦。
就连老伴虽然初中没有毕业,每天都要看几页书,看一会报纸。日久天长,成了习惯。我的奶奶没有读过书,她老人家教育子女和孙子们,是一套一套的古代圣贤名言。半个世纪过去了,奶奶的话我记忆犹新。
“子孝父心宽”、“家和万事兴”、“妻贤夫祸少”、“头上三尺有青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让人一步自然宽”等等。原来,奶奶的娘家是书香门第,是读过圣贤书的。因为家庭变故,奶奶没有读书,但是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就够教育子孙的金口玉言。长大了的我渐渐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大都是《三字经》《明贤集》里的句子,一个农村小脚老太太,都能够把这些做人的道理讲给我们听,对后代的我们是天大的恩德和福泽。父亲小时候家里贫穷,刚一解放,在村里的办的扫盲班里学习,能够达到高小文化。
能够读书看报,父亲自己花钱买了《说岳全传》《镜花缘》《水浒》《三国演义》这几本书,能够通读,晚上闲暇还能够为乡亲说上一段书。
书是父亲的命,包着厚厚的牛皮纸,保存的十分完好
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在一个半夜里,父亲把这几本书用塑料纸包了好几层,不知道藏那里。没有几天,造反派到我家专门找这几本书,父亲说自己早已烧了。
造反派不相信,翻箱倒柜,把我家的半堵土墙拆了,又挖地地三尺,结果一无所获,父亲差一点被戴纸帽子游街。
文化大革命后期,这几本书“解封了”,父亲又拿出来,每天靠着枕头,如饥似渴地读。
我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爱靠着枕头气定神闲地看书,不用正襟危坐,人间的纷扰早已丢掉脑后,说不出的逍遥自在,
在梦里,和圣贤对话,和智者谈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是铭刻在心!成为了我们做人的座右铭。
我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兼副校长的时候,收取学生的考试卷子的费用,一个班剩余5毛钱,都要求班主任退给学生,谁出了问题严肃处理。
现在看来,这件事有点迂腐,可以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深刻的。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教的学生到目前为止,没有太大的官,也没有贪腐的,我们刘氏家族五代人也没有贪腐的。夜静人深,万籁俱寂,更是读书的好时机。现在是信息时代,马上又是什么5q。
手机微信、电子书、智能音箱,都是读书的好载体。
问题是这么多的好东西,我们利用的还不够。海量的内容,把那些正能量、健康的推介给读者,又是我们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看电子书,也在创作电子书,包括诗歌散文、长篇小说,坚持一个原则,必须是正能量,爱国、爱家、爱社会的内容。
我不喜欢网名,都是真名实姓,不污染读者的眼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说实在的,现在人心浮躁,时代变化大,很难“偷”得“半日闲”去读书。跨越千年,通过时光隧道去读书,那是神话。
要现实一点,年轻人追赶潮流,白发人也不能够落后。泡一杯茉莉花茶的时间还是有的。
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忙里偷闲享受一点书香、花香、茶香多好。香气丝丝缕缕透入心扉,心静自然凉。生老病死、花开花落都是自然现象,头脑清醒,把什么都看透了,看清楚了。塞外的春
春,是从一支苦菜芽芽开始。
当大江南北冰雪消融,桃红柳绿,候鸟返回,春天来临的时候,塞外的春天,是一支苦菜的嫩芽芽破土而出。
春天,由寒冷变暖,预示着四季的轮回,充满了绿色的渴望。
更有一层深刻的含义,一年四季在于春。
塞外的春天,寒风凛冽多,遮天盖地的沙尘暴多。
那一丝春,体现在苦菜芽芽上。
在向阳坡坡上,一支支嫩绿的苦菜芽芽,迎着寒风残雪,倔强地从地下冒出。
于是,孩子欢呼雀跃:
“三月三,苦菜芽芽爬上山。”
孩子们提筐拿蓝,成群结队到河畔,到沟渠的向阳弯弯掏苦菜。
随着孩子的欢快的脚步,“呼啦”一下,春天就来到了塞外。
沿袭河套人的传统,春天挖回来的苦菜芽芽,用开水烫一下,拌上胡麻油炝辣椒,再淋几点山西老陈醋,一盘素油调苦菜就色香味美,老幼都喜欢吃。
凉调苦菜下酒最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满足了味蕾和肠胃的需要,更激发了人们对整个春天的希望和触觉。
现在城里的人们,也不蜗居在高楼大厦里,不管老太太也好,年轻的媳妇和红男绿女们,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开着私家车,成群结队来到郊区挖苦菜芽芽。
在挖苦菜芽芽的同时,感知春天。
看农家鸡鸭欢歌,池鱼跳跃,桃红柳绿。
塞外的春天,从一支苦菜芽芽开始。
人们从苦菜芽芽的清香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种秋收,都是从一支嫩嫩的苦菜芽芽开始。
一切繁杂事物,都是从一个细节开始。撩沙渠
我出生在杭锦后旗三道桥沙罗圈,一听这名字,就会和沙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村子,一面靠小海子,二面靠沙窝。因为有了沙窝,地里没有盐碱,大多数地是肥的流油的“沙盖楼”,生产条件好。
可是,就因为这沙子,让人们吃尽了苦头。尤其每年的撩沙渠,现在说起来还十分有趣。每年5月1日前,生产队的毛渠和斗渠早早的洗挖好了,只剩下紧靠沙窝的二三百米长的斗渠。这段渠,经过冬天和春天的大风吹刮,渠壕被沙淹埋。那时,5月1号杨家河开闸放水,5月10日左右轮我们生产队淌水,如果挖不开渠,会影响水期,三百多亩小麦不能及时淌水。
庄户人都知道,小麦是胎里富庄稼,讲究淌黄芽水,淌得越早,产量越高。为此,生产队长急红了眼。只要一刮风,生产队长停下队里所有的农活,集中全部劳动力撩沙渠。
不管男女老少,一人一段沙渠,顺风撩沙。如果风大一点,会刮出十多米,省力不少。撩沙的人们说说笑笑,吵吵闹闹全然不觉的累。还有的社员即兴编出号子:“好-----呼啦啦----!”喊风。
随声附和的人也不少,呼喊声压倒了风声,场面极为壮观。
远处看,铁锹上下飞舞,沙尘高低滚动,再加上人们的呼喊,是一副人定胜天绝美的图画。 如果风一停,人们个个像泄气的皮球。
再互相看看,每个人浑身上下全是土,就像刚刚从土里爬出来似的。鼻子里,嘴里,耳朵里一挖一疙瘩沙子,人们相视一笑,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再开始撩。为了及早撩出沙子,早点给小麦淌上头水,生产队长绞尽脑汁。
首先让撩沙的社员吃上一顿饭,少种了二三亩小麦,多种了二三亩瓜果蔬菜,把百八十斤小麦籽种磨成面。这样,账面上显示不出来,也不用担“多吃多占”的罪名。
吃什么好呢,少油没肉,聪明的会计想出来了吃法,吃拉面。生产队里有的是做拉面的高手,随叫随到。生产队里菜地里的韭菜正鲜嫩,菜的问题解决了。油吗,给二饼子牛车账上多划上五斤润车的胡麻油,公社查账看不出来 撩了一上午的社员,肚里的菜汤汤,玉米面糊糊早已化成了汗水,饿得火烧火燎,一听说中午给吃拉面,哈喇子也要流了下来。
炊事员铲来了十几斤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断。二斤油醒面,三斤油炝韭菜,不到厨房,在院里就香气扑鼻。问题就出在这顿拉面上,每碗拉面足有三两生面做成,有一个社员吃了七碗拉面,下午没有出工,急的生产队长骂娘。精明生产队长以后把这顿撩沙饭改在了挖好了渠后吃。
后来有人出了高招,在沙渠附近植树造林,把小沙丘顶子摊平鼓励社员在上面盖房,生产队出劳力拉红泥压沙修路。
自从社员在小沙丘上盖上房后,人进沙退。房前屋后沙丘不见了,还开辟成树园子,蔬菜地,取得了经济效益。埋压渠的现象逐年减少,最后消失。人们再也不用撩沙渠了,可那撩沙渠的拉面,生产队的社员们至今还津津乐道。
梨花雨
初春天气,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梨花白如雪,微风吹过,梨花飘然而下,簌簌如同仙女散花,纯白色的花瓣不带丝毫杂质,冰清玉洁。
新雨足,染就一池春绿。
如今的河套以梨花而闻名,梨花纷纷细雨中,河套老窖带雨浓。
几杯老窖下肚,惹起几多思绪。
踏着梨花白雪浮想联翩,回屋提笔写下几笔,题目为河套苹果梨。
河套苹果梨系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河套各地均有种植,种植历史30多年,因其外形有麻点,果形又不规则,被称“丑梨”。苹果梨品质好,长势旺,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850克,果皮呈黄绿色,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糖分高。苹果梨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燥湿健脾、软化血管、和胃止呕止泻、消炎止咳等保健功效。苹果梨特耐贮存,在普通菜窖无伤害的果实可放至翌年五、六月份。贮后风味更佳。
在引进苹果梨之前,河套的当家果树是桃树李子树和杏树。1970年前后来河套安家落户,村村社社房前屋后,小果园有了零星种植。
“一亩田,十亩园。”这句河套农谚是有根据的。
不知是那个人心血来潮,看到了苹果梨的经济效益高,易在河套成活,喊出来了:“万亩果园”的号召。结果不少农户跟着跑,把好端端的农田改造苹果梨果园。
真个是遍地梨花香,果园蜂蝶忙。
尤其在公路俩边,果园连着果园。如果你是初来乍到,不知底细,还以为到了花果“川”。
河套米粮川变成花果川,农民变果农,领导带领农民致富有方,农民一定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从种植到挂果需要四五年时间,前一二年果树之间的空隙里还可以种一些瓜菜有点收入。三四年后,果树舒枝展叶生长旺盛,树下什么也不能种植了,果农没有收入,全盼着五年后挂果,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果挂果了,农民的金娃娃没影了!
万亩果园一起挂果,产大于求。原来一市斤苹果梨七八毛钱,现在成了七八分钱,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人要。喂羊,羊都吃腻了,看见了苹果梨躲着走。再加上管理不到位,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没有经济效益,农民纷纷刨倒果树改种庄稼。
就因为某个领导心血来潮的一句话,许多农民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农业税,水费,大小队摊派,盖学校集资等一点不少,瞎折腾的元气大伤。可“政绩”有了,官运亨通。
没有人去反思,我发表几句淡咸话,得罪了!
有关专家说:内蒙河套地区属于河套平原温热干旱灌溉梨树区,绿色是特色,也是优势,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河套苹果梨无公害生产,根据现状,发展河套苹果梨基地要与市场相适应。
苹果梨品种结构单一,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增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果农技术素质低。由于冻害、低温和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影响,果树挂果率极低。再加上管理技术滞后,有部分果园绝收。
重产出轻投入。由于连年挂果较少,果农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严重不足。
现在,有的地方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产前签订技术服务和收购合同,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组织销售。合理调整,实行区域栽植,增加果农收。增加农家肥,扩种绿肥,同时修枝、蔬果、病虫害防治都跟上去了,河套苹果梨的品牌开始唱响。农业税全免了,种地还有粮食补贴,果农的日子好过了。
满月宴
三伏天,真叫热,没有一丝的风,没有一丝的云,静静地流淌的是灼热的气浪,口干舌燥腹内胀满。一滴汗水流过脸颊,不等落地,便已蒸发殆尽粘粘的发馊。
星期天,城里侄儿的儿子过满月。太阳一早就露出了她灿烂的笑靥,射出万丈火热的光芒。七点半车站会合,一起到城里随礼。现在的车真是方便,半个来小时就来到了城里。我们从客车下来,便径直又坐上了侄儿的骄车。几分钟到了饭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真的是今非昔比。仅从乘车上看就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城乡之间交通如此便利,可是在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前,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到这五十里外的兄弟家串门,是自己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林间小路,行于田间人为踩出的近便路,七转八弯,历时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那时,四野空旷寂静。天空的白云悠然自得地来去,鸟儿在高空自由地飞翔,寂寥的田野一望无垠。
如今已没有大块的田地,楼房、平屋掩映在庄稼和林间。
二十几年前,城镇居民家中有台自行车觉得很富足了,现在是农村家庭拥有辆骄车也平常事。侄儿就购买了私家车,能出租,自家用着也方便极了。
这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兴起,面貌焕然一新。街容整洁,住宅宽敞明亮,到处是砖瓦房,这个小镇的大门最富有特色了,家家的大门都很气派,高高地矗立,用白色磁砖镶嵌,引人注目的是,对着行人的一面是用带字的彩色磁砖粘贴,可以直接当作年节的对联用,特摘录几条这样的大门字对: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在家创业业兴旺,出门求财财到手……表现了农村人勤劳致富,兴家创业的一种美好愿望。
看着这样的大门,让人赏心悦目,又时时充满着喜庆的氛围。这是富裕起来的农村的一种展露。也是村民对自己家乡热爱的一种写照。
在饭店中,满月庆典礼举行的真早,刚十一点钟就开始了,侄儿媳妇穿着浅色裤子,粉紫的上衣,抱着儿子来到了饭店,人们看着这胖乎乎的小家伙,只见他看见这么多的人看他,一点也不哭不闹,小眼珠滴溜溜的看着众人。
特别是二弟俩口子,当了爷爷和奶奶,满脸是笑,打头扭起了喜庆的秧歌,孙子的满月庆典,当奶奶的亲自出马带头扭秧歌,在我这还是头一次闻听。
欢庆不拘一格,新颖不落欲套。
真没有想到,一个满月的庆典,竟然如此热闹,可想婚礼庆典更可想而知。
想想过去,我在农村那时,在宴请亲朋邻里时,喜欢在家中预备,图个热闹。但这种宴请实在是很麻烦的,要借用邻居的桌椅板凳,摆酒席也要租用布蓬,夏天热冬天冷,四面透风。
如今好了,农村办事宴也要到城里的饭店。
侄子是个活跃分子,人缘也混的不错,所以家中有事来捧场的特别多,城里乡间的三朋四友全来了。你看兄弟媳妇,这一天是照顾前,忙乎后,一会儿也闲着。
酒足饭饱后,这一天已是过去大半。
追赶春天的脚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做不成红花,就做一片绿叶,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