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河间找小姐上门保健按摩特殊服务 ... //www.sinovision.net/?1223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微信:386654664】河间找小姐上门服务【微信:386654664】河间找小姐保健按摩服务【微信:386654664】《河间小姐服务电话》【微信:386654664】《 ...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文忠散文《大美河套》

已有 521 次阅读2020-2-27 20:2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刘文忠散文《美河套》

1.夜读

喧嚣的白日远去,如墨的夜色渐渐贴近窗台。我望着窗外的灯光星星点点,渐渐地一个又个熄灭。我的心境在此刻淡定如水,独自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浏览新闻,看世界风云。
夜读的习惯由来已久,已成喜好。过去是扭亮台灯,喝着老伴泡好的热茶,然后抱一本厚厚的书来读,现在是在电脑前。刚开始,也不习惯,心境也不一样。时间长了,反而更加怀念过去的夜读,那更有一番滋味。
如果遇到有月亮的日子,皓月映着淡蓝色的纱窗,轻轻的夜风抚摸着窗纱,柔和的和仙境一般。偶尔,有几个小生灵扑打着窗纱,有的拼命猛撞,气势汹汹,几下过去,摔下窗台;有的嗡嗡嘤嘤,和风细雨,忽远忽近,用尽了心机;还有的干脆伏在窗纱上,以静制动,让我遐想,我们人世间不正是这样吗,一旦吹灯拔蜡,悲哀啊!在没头没脑的遐想中,我正好小歇一会儿。
静静的夜里读书,早春会送来冰雪泥土消融的清新,让我们感受土地的恩惠;初夏会送来沙枣花开的浓香,让我们感受亲情友情的温馨;深秋会送来瓜果成熟的鲜香让我们感受丰收的喜悦;隆冬腊月,雪打窗纱沙---沙---沙,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情趣。
一本书,一盏灯,一杯茶,一个伏案夜读的人。










2.糊里糊涂

看看街上的红男绿女,熙熙攘攘。听听耳边的话语,南腔北调。芸芸众生,有的哭有的笑,也许这就是人生。有一对老夫妻,相处的和谐默契。我问及秘密所在,他们笑而不答,追问再三,答曰:糊里糊涂。
有一件事,说起来过去半个世纪,如果不是糊里糊涂,那后果......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老年男子正年轻时,偷偷外出倒腾小买卖,手里有了几个钱,日子自然宽裕一些。有一天深夜,从火车站领回一个年轻的小媳妇,那时候农村住房是一盘大坑,全家老少晚上睡在一个炕上,年轻小媳妇自然也和他们睡在一起。半夜年轻女子起来方便,发现和自己和儿子相隔的小媳妇竟然睡在自己的丈夫身边。她“腾”的一下子火气爆发,但是一看,这个年轻媳妇衣服没有宽衣解带,她强忍火气,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着看好戏,一夜没有睡觉,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年轻女人还是醋意加敌意,不理自己的丈夫。丈夫偷偷的把妻子拉到一边,让问问这个年轻的小媳妇愿意不愿意在这里安家,把小媳妇介绍给已经三十出头的大舅子。
原来,这个年轻的小媳妇是甘肃民勤县人,丈夫已经故去了,也没有孩子,坐火车逃荒来到了头道桥火车站,兜里没有钱,又渴又饿几乎要昏迷了,求好心人收留她。看到这种情况,年轻的小伙子二话没说,从背包里摸出一个糠菜饼子递给她,年轻小媳妇吃过后感恩的目光望着小伙子,糊里糊涂地跟着年轻的小伙子回到了小伙子的家。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感动的年轻女子差点咬掉丈夫的耳朵,笑脸比蜜还甜,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哥哥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媳妇,由于家里贫穷,又老实巴交,爸爸妈妈因为哥哥的婚事快哭瞎眼,愁白了头。现在,天上掉下个媳妇,口里念阿弥陀佛。年轻女子的父母知道后感激的眼泪都流下来了,直夸女婿是个“好好”,小媳妇见大舅子老实巴交,是个过日子的人,也爽快地同意了婚事。是杂交品种优势还是大舅子媳妇勤奋持家,家里里里外外滴水不漏,二个儿子全部考上了名牌大学,让村里的羡慕了好一阵子,这是后话。
老妇人说起此事,更是风趣,眼睛看见闭上了,耳朵听见捂住了,糊里糊涂过去了。现在说起那晚上的事,大舅子媳妇说:糊里糊涂的跟着来,糊里糊涂的挨着姐夫睡,糊里糊涂的嫁了人。
是啊,有多少事虽然眼睛看见,甚至耳朵听见,但不见得是事实,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
多一点糊里糊涂,就多一点和谐。





















3.老房子

每年都要回几趟乡下,不仅要看永远留在那里的父母亲,看望乡下的弟兄,还要看令我魂牵梦萦的老房子。我家的老房子在我搬走的第二天,一个姓杨的大夫就借住进去了。
今年的清明节,我和老伴带了孩子们又一次回到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站在路边,我又看到了那所熟悉的老房子。绿树环绕着周围,一溜白杨都有碗口粗了。我带着无限的思念,往事如烟,萦绕心间。
河套的春天是暖暖的,她来的早。菜园里的大葱和韭菜早早地就发了芽;桃树,杏树梨树相约着前前后后都开了花,蜜蜂飞舞,花雨纷纷。春雨也赶来凑热闹,细细的雨下得正是时候。已经发了芽的小麦一夜间冲出了地面,和春雨嬉戏。
夏天的到来,老房子更是满院碧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褪去了花蕾的果树上,挂满了青绿的小果果,一嘟噜,一串一串的压弯了枝头。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了,需要马上疏果,把那些小一些的,有病虫害的,发育不好的剪掉。这样,果树才会避免大小年结果,保证秋天果实大,品质好。当然,消灭病虫害,施肥除草,疏枝整形,环环紧扣,一点也不能偷懒。
父辈和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侍弄庄稼,庄稼才是命根子。有时,把庄稼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要重要。
老伴喜欢种花,她总是把大出奇奇,粉冠冠,牵牛牛等不同的花种撒在地边,果树正茂的的季节,也是花开最疯的时候,那高高大大的大出奇奇,爬满院墙支架的牵牛花、娇嫣的粉冠冠,尽情地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那时候,花和老房子融在了一起,真是一幅花中有房,房满花香,有声有色又有香绝美的立体图画。
菜园地里的蔬菜应有尽有。最早吃上的是西葫芦和五月鲜豆角,旁边是几株茂盛的黄花菜,每到傍晚的时候,都会有淡淡的黄花盛开,采摘黄花菜花朵后,晒干后黄花是做汤的好料。最北边向阳两畦韭菜已经割过三四茬,红的辣椒却像一个个红灯笼似的,紫茄子一个个黑着脸,好像抱怨你摘的迟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西红柿每天可以摘半脸盆,吃不完送没有菜的邻居。搭好支架上缠绕着浓密的豆角秧,成了绿色的挡风墙。红的绿色的面葫芦,沿着支架爬上了房。
河套的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人们的脸上透着金黄色的喜悦。老房子的葡萄熟了,我总要顺手摘下几颗,放到嘴里品尝。那个丝丝的甜中夹着酸,让你吃不够。院子里堆满了葵花头,有时候放不下我和老伴就把葵花头吊到房顶上。那时候没有葵花脱粒机,收割后的葵花头全靠棒槌打。一到晚上,全村子社员都在捶葵花头。噼哩哗啦如雨点一样,连成一片,成了河套人现在说道起来的佳话。
冬天的老房子最温暖的,我顶着寒风中从学校下班回来,迎面扑来的是满屋子的热气,老伴的一杯浓浓的茶,热腾腾的饭菜让我狼吞虎咽,把一身疲劳消除,忘却了烦恼和不快。最让人高兴的是孩子们又得了奖,屋子里的笑声惊得屋檐下的麻雀扑楞楞飞了。 再见,老房子。

















4.财如流水

《红柳梦》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我对此歌有不同意见,应该再加上一句:可把儿孙害苦了!你不信?我给你讲二个我亲眼见,亲耳听现代大活人的故事。财如流水,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气糊了墙围子
我们村有一个从甘肃民勤逃难来的老人,全家人给地主揽长工打短工苦苦度日,勉强活命。幸亏解放了,穷人翻身做了主人,分到了土地农具,还有一头四岁岁耕牛, 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儿子娶媳妇,全家人喜气洋洋准备好好的办婚事。请来了三姑舅二俩姨,村子里的邻居。当时刚解放,信息不灵通,旧政府的伪钞票还在流通,收礼金也是伪钞。没有过几天,新中国发行了人民币,伪钞全部作废,人民币开始流通。花花绿绿的一大堆伪钞转眼间成了废纸,气得老人家大病了一场,把伪钞全部糊了墙围子。为了给老汉看病,差点卖了耕牛。
三把铁锁锁住了骨肉情
解放前三道桥有一个非常聪明,而且能赶上潮流的商人,暂时就叫做老敏吧。快解放时,别人卖货为了方便专门要钞票,他想方设法收现大洋,铜元等。解放后,伪钞全部作废,成了废纸,他的现大洋和铜元随着时代变迁升值很大,可以兑换人民币。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人揭发他有现大洋等硬货被抄家,老敏跑到北京中央文革小组告状,一本【文化大革命十六条】盖了中央文革小组大红公章,向造反派要回了全部被抄硬货。消息不胫而走,为了少惹麻烦,从三道桥搬家到外地居住。老敏去世后不久,妻子也去世。二个儿子不去料理母亲后事,而是守住地下放的母亲的大红躺柜.聪明的邻居看出来了原因,一个红躺柜锁了三把铁锁,三人同时开才能打开柜.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打开一看,现大洋一块也没有了,弟兄俩互相猜疑,官司打到了巴盟中级人民法院,也没有结果,从此,弟兄俩不再来往.这正是:三把铁锁,锁住了骨肉情.
钱天生就有水的流动性质,从你我的手里流到银行。银行里的钞票从这个窗口流进去,又从另一个窗口流出去.钱的蒸发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今天100元的股票,明天成了50元,一平米几百元的楼房,不知不觉中涨到了几千元.存在银行里的钱今天买一袋白面,明天只能买个饼子.....
就算是钱到了你的存折上,房子,汽车归到了你的名字下,也不会也不可能恒久地占有.钱在浩瀚的时空里流来流去,靠勤劳节俭致富的:“净水”还“富不过三代”,那些“灰色收入”,“昧良心钱”我想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贻害后代几辈子。






















5.酸菜情

秋风裹携着阵阵凉意,大秋作物上了场,正是蔓菁肥大,胡萝卜露出了屁股,葱蒜开始收获,腌酸菜的季节就到了。
农家小院里,红的辣椒,黄的胡萝卜,紫的大蒜,整车的大白菜和蔓菁,大把的芹菜,串串的红辣椒,成堆成堆的大葱……赶交流似的聚拢在一起。
老伴是腌秋菜好手,洗大瓮涮小罁忙乎开了。腌制酸菜,看似简单,其实它有许多复杂的工序,酸菜腌得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家庭主妇厨艺水平的高低。
每年腌菜,老伴为主,我打下手。一是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二是好抬杠平添几分乐趣。
蔓菁,萝卜,大白菜是当家菜,必须准备足够。全家人冬天和来年春夏多半年的吃的菜,在秋天必须准备好。所以,在农村腌秋菜这是一件大事,一点马虎不得。一要准备好专门腌菜的食盐,过去是吉兰太的盐最好,现在有专门腌菜的食盐,方便多了。二是腌制的菜类越新鲜越好,容易上汤。
腌制白菜时,首先在罁低放一大把食盐,如果怕白菜汤上不来坏菜,往罁低再舀水二三瓢坐底。一层白菜一层食盐,要一颗紧挨一颗,一直到超出菜罁。最上面的一层,还要撒一把盐,压上足够分量的石头。如果还想腌,白菜腌制过程中水分外溢,体积缩小,只要菜罁有地方,还可以再续白菜,直到腌好的菜和罁沿平为止。
腌制一个月左右,基本上腌制好了,再倒攥白菜。倒攥时,在罁里用腌菜汤把白菜洗干净,挤攥干净后,另放在干净的容器里。把缸里的腌菜汤全部倒出来放在桶里澄清,然后再把腌制好的白菜一层压一层重新放到缸里,倒上澄清的腌菜汤。这样,腌制好的白菜清爽,味道纯正,一年也不会坏。
腌烂腌菜的时候,更有说道。先把蔓菁,芥菜,胡萝卜,芹菜等洗净,凉干净水汽。再把白皮大蒜去根须,剥干净外皮,在罁底放好一层盐,把白皮大蒜放在最底层  ,撒好食盐再放其他菜。还有的人家放一些鲜姜和花椒,味道更好。
记忆中,烂腌菜腌得最多的是蔓菁和萝卜,那带泥的蔓菁萝卜红的青的都有,一个个的清洗干净、晾干,然后切片儿,再切成条儿,截成小段儿,再晾晒;也有擦成丝儿的;在大盆里撒上盐充分搅拌,如果有新鲜辣椒更好,如果没有,撒几把辣椒面也可以。几种菜拌好了,倒入缸里,压上大石头。
不管腌白菜还是腌烂腌菜,腌上后还有好多的工作要做,缺一不可,不然的话,就会坏菜。
一是看菜汤上没有上来,如果三天没有上来,必须加水。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如果邻居家的菜汤上来了,去舀几瓢救急。
二是天天撇白噗,尤其天气暖和或者家里温度高,这项工作更重要。如果几天不把白噗去掉,就会有霉味。家里的媳妇如果勤快,腌的烂腌菜一定嘎本脆,味道纯正,常常被人们称赞为巧手手。
三是不要让雨水和不干净的水和油污落入菜罁,一旦落入,十有八九是会坏菜的。最有意思的是大集体的时代,那时候物质贫乏,家家户户都是白菜萝卜和曼菁当家。
那个年月,酸菜就是上等的下饭菜。我去初中,到高中读书,母亲都要给我带上酸菜,这辈子到底吃了多少酸菜,恐怕扳着指头也说不清。就靠着吃这酸菜,当年,河套多少寒门子弟,带着希冀飞到外面去筑巢。吃酸菜的日子不能忘,她回味无穷。
腌酸菜吃酸菜,酸辣苦甜。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平平淡淡也好,轰轰烈烈也罢,平平安安,甜蜜如意就是幸福。只有经历万般艰辛,才会悟到人生的苦乐真谛。来吧朋友,洗净双手,洗清心灵,在秋阳明媚的日子里,你我去腌酸菜,好吗?









6.手机的故事

现在的人们好了,手机丰富了生活,不但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照相,录像,上网冲浪,连三岁娃娃也会用,甚至是玩游戏的老手。看我们那个大集体时代,不说没有手机,电话只有大队有一个摇把子的。打电话要大声喊,对方才能才能听清楚。是大队书记的专用电话,和公社单线联系。老百姓是只能看看,没有使用的权利。有急事需要到公社邮电局排队去打,顺利的话,一天可以打一个长途电话。不顺利的话,只好拍电报。下面讲个故事,全部是真人实事,可以叫做不是故事的故事。
1965年,国家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疏散城市人口。1966年,我的一个朋友一家六口人从天津华北建筑公司下放到我们生产队安家落户。初来乍到农村,无情无友,全家蜗居在生产队给盖的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土屋里。朋友的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母亲有病,不能劳动。兄妹四人还是在校学生。为了生活,朋友和二弟辍学在生产队劳动,小弟和小妹上了小学。那年,朋友就要高中毕业。生产队劳动一年,一个劳动日分二角八分钱,在当时,是分红最高的生产队了。一个强壮劳动力一年一天也不误工,一年360个劳动日合一百元。再说,朋友弟兄俩不会农活,挣不了满分,父子三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除去口粮钱,瓜菜钱成了倒欠生产队的长支户。一个人的口粮是380斤,扣去以工代粮,不足350斤,还是潮湿的玉米高粱类粗粮占三分之二。好的粮食全部卖给粮站,交了“战备粮。”
在这种情况下,朋友一家口粮不够吃,也没有自留地底垫,冬天买不回煤,到渠畔砍柳树朽木桩,搂树叶杂草;春天早早地挑苦菜,捋榆钱钱,蒲公英等掺和着吃;眼巴巴的盼秋天,父子三人一天也不敢误工,结果:庄户人盼来年,一来年不如一来年,年终算盘响:还是超支户!幸亏邻居们好,今天你家送苗菜,明天他家送苗葱,又帮助他们家种好了自留地,才马马虎虎的苦熬下去。
朋友兄妹和我是铁哥们,放了暑假,我和他给生产队放牛,最喜欢他讲城里的故事;还有,从城里到农村时带来了一木头箱小人书,成了我的图书馆,可以随时借阅。这不,苦日子终究会有个头。戈计生的姐姐在包头学校教书,通过万分的努力,给朋友在包头找到了一个小学代课教师的机会,必须三天内到校报到。姐姐立即打电话,农村不通电话。拍电报,第二天可以到三道桥邮局。谁知是往我们村送信的是星期二四六。电报来了,已经上午送过了,只好等到下一个星期二,电报再托人捎给朋友时已经星期三了。学校已经安排好了代课老师,姐姐的第二份电报也来了。结果,电报有时还不如平信快。这就是,不是故事的故事,一个充满着无限遗憾的故事,一个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如果当时有个手机........



















7.雪花情思

雪花飘落是一份浪漫的情思。我,憧憬这样一场如烟的飞雪。我欢喜雪飘落在我的肩头。一个人在窗前,盼望着下雪。今年大雪节气已经过去,又快到了冬至节气,还没有像样的下一场雪。没有雪的冬天,好像单调了许多。一来空气实在干燥的让人咳嗽,二来患感冒和气管炎的人多了。
雪下独步,无比润泽的空气素净和雅致,飘逸灵秀的风,让人感到温馨。
我喜欢雪,喜欢它纯净的素白,喜欢它高洁的性情,喜欢它轻盈的舞姿,喜欢它悄无声息,就让世界一片冰清玉洁。
没有什么比雪更晶莹剔透,更高贵的。
忘不了,河套地区,冬天冰天雪地,高大入云的白杨,树枝丰满的河套柳,地面丛生红柳,每日里树上银装素裹,冰雪霜挂压弯了腰。艳艳的高阳下,风一吹,五彩缤纷,纷纷扬扬又是一场小雪。
雪花在高空一点点酝酿,含苞待放。风为枝,云为泥,以最轻柔的姿态,飘飘洒洒,落絮纷纷,粉妆玉琢整个大地。
那种围炉诗话,烹香煮茶的闲情逸致,虽然是文人雅客的浪漫。可是咱们老百姓也是休息的由头,或三五成群,或七八个在一起:“过天阴,打拼火。”热炕头上摆上几个盘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壮英雄胆,别小看老农民,喝醉了酒,天王老子也敢骂。李局长买了官,王书记修路贪......小道消息,电视报道都能巧妙的串成一串,来个今古奇谈。把个冰天雪地的琉璃世界,搅成浆糊一滩;雪约梅香千古寒的韵味,变成了风卷云残。
雪,从来都是安静的。它来,必是悄无声息,甚至没有任何铺排和惊天动地。清冽的冬日,肃杀冷峻,不经意间就飘飘然地来了。等你抬头,它空灵洁白的六角花瓣,早已落满你温暖的发梢和衣襟。雪,是有灵性的。皑皑白雪倾了天地,不染纤尘。单是看它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旋舞着。每一朵都莹润素冷,每一瓣都细碎晶莹,无暇。
风雪中,虽然寒沁入骨,又让人觉的洗心润目的温润。凛冽的劲风扑面而来,与漫天飞絮交织,如果随手抓住一朵雪花是不可能的。不等你看清庐山真面目,必定会在你的掌纹消融得没有一丝痕印。我的心中,会产生深深的怜惜。
赏雪最好的时机是大雪的第二天。天晴初放,极目四顾,披上雪毡的原野更辽阔。白亮亮的阳光,仿佛罩上一层泛着丝质光泽的白绸,将冰雪覆住的世界折射成一面巨大的七彩的多棱镜。天,瓦蓝着高深,云,飘逸着水润。而白得耀目的雪地,光滑平整,琉璃晶莹,令人不忍踏足。呼儿吆女,打雪仗,堆雪人,再:“咔嚓”几声,照几张相做纪念,那多好啊。
当一个人走在雪上时,自己的脚步清晰入耳,仿佛到了童话世界,天地间,只有你一人,那还有什么烦恼和不愉快呢?
我终于忍不住在心底呼唤“下雪吧,下雪吧!”
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老天爷的事,由老天爷做主。如果真的下雪了,我肯定会欣喜和雀跃了。


















8.敢为人先

清朝人彭端淑写过一篇《劝学》的文章,讲到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的事。富和尚以为去南海要筹措一大笔钱,总觉得自己筹不够,没有成行。而穷和尚身无分文,说去就去,一路化缘,去成了,就此,彭端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自立者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要有这种实干精神。要敢作敢为。
“敢”,首先要把握好时机。并不一定需要什么标准,人有不同,条件也不相同。
大家都敢做的事,并不能说明“敢”的真正内涵。而大家都不敢而该做的事,才是敢中的勇敢。
随波逐流是精神自慰和权宜之计,我们要有自立于人前的精神。而如果真的遇到事情,迟疑未决,患得患失,断不可取,必将难有所成。农村有一句农谚:“庄稼人不用问,人家干甚咱干甚。”这是老黄历了。如今农村科学种田,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天天在翻新,一时半会赶不上趟,就要减产,受经济损失,甚至亏本。
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告知:要循规蹈矩做人,稳稳当当生活,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我们要避免画地为牢,敢为天下先,为自己计。
出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类谋幸福的艺术。可是老祖宗有那么一句咒语:“枪打出头鸟。”比孙悟空的紧箍咒还要厉害百倍。为了这一句话,你会因此而受尽困扰,饱含艰辛。
但当你看到路被人越走越宽越平坦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是那么惬意。可是,你想没有想过,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是怎么样披荆斩棘过来的。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只能一时。
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走在时代的前列,但不可能人人拥护、人人赞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对你的敢为人先,可能有怀疑,还有可能反对,还有可能被孤立,甚至还有可能坐牢杀头。
风险往往又与机遇并存,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魅力,所以不少人才敢于冒风险。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那一个不是经过千难万险,拼搏奋斗的结果。他们愿意去敢为人先,冒风险。但对利弊的全面衡量预测,是需要科学、准确,就需要精密的头脑,那就不是靠霸蛮胡干了。
1958年的大跃进,我们曾经提出20年跨入共产主义,喊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出现了很多敢为人先,如玉米亩产5万斤、小麦亩产8千斤、彻底消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等四害,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这种违反规律的做法,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机遇刚刚出现,风险远远大于利益,大多数人不敢沾边,可是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们,敢为人先者,就是敢冒风险,不计利害得失,结果他们成功了。
敢为人先,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靠遗传基因获得,而是要从小培养勇敢、冒险精神。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树上掉下一片叶子也怕打破头,凡事谨小慎微,不敢冒风险,休想事业有成就。现在的父母替孩子背书包,孩子上下学接送;在学校怕吃不好,睡不好;在家里五宠一的小皇帝,要星星不敢摘月亮。你说,他能勇敢吗,他能冒险吗?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就要大力提倡冒险精神。“敢为人先”体现了勇立时代潮流,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魅力。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只能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一潭死水;有了敢为人先的勇气,才能有如浩浩荡荡的大海一泻千里,勇往直前。一个人若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就是没有鲜血,没有灵魂,就难以成就事业。爱国诗人屈原曾在其伟大作品《离骚》中对敢为人先的精神予以高扬:“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艰难处境中敢为人先,挺身而出。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率先在中国农村点燃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终于率领中国共产党推倒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9.人生与茶

茶文化博大精深,一杯清茶,常把人带入安详而又充满遐想的意境,最能表现的是人生。
茶性本苦。人生如茶,人生亦苦。我们既有生理上的痛苦,也有生存和发展的艰难。茶性虽苦,茶水却有下气消食、生津止渴、清神朗目等诸多功效;而人生的苦难,反过来也磨砺锻炼了人,从而渐渐脱离苦海,领略到人生的乐趣。
自古常言:“寒门出贵子,家贫出孝子。”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不要说历史上的典故,民间的传说,看看我们的身边,稍微关注一下就可以说明问题。同样毕业的大学生,条件差不多,家庭条件不同,结果不同。家境贫困没有多少社会地位的大学毕业生,能吃苦,能忍耐,毕业后只要找到差不多的工作,就能干下去了,日久天长,一定会有发展。家庭条件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同样的工作,干不下去。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受不了老板的气。一来二去,错过了黄金年代,创业的最好时机,回家啃老,甚至成了纨绔子弟,危害社会。
同样手里有了钱,贫寒子弟,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想到父母含辛茹苦,汗流满面,腰弯成一张弓,为自己的学习,成家立业受尽了苦,心里想着拿出钱,让父母过的舒心一些。个别富人家的孩子却不一样,父母什么也不缺,甚至比自己还安逸,想方设法从父母的衣兜再掏腾几个钱花花,整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成了纨绔子弟,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痛苦。
茶性虽苦亦甘,会品茶之人,他们追求的是茶味中苦后回甘,苦中有甘,唇齿生香的韵味。
人生亦如是,开始泡出来的茶,就像热情、奔放的青年,涉世不深,虽有朝气,极容易遭受挫折,入口便是那浓浓的苦涩味。当你慢慢喝下去,也如人生进入中年,渐渐取得成就,苦涩似不明显,清甜缓缓产生,让人享受茶带来的舒心,解乏和提神。
让孩子多吃苦,才会有后来甜。“贫富不过三代,”这不是魔咒,是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依据的。
富人家的孩子吃不了苦,不懂得创业的艰难,更守不了业。“创业容易守业难,”就是这个道理。
贫穷人家的孩子,一开始就要创业,在奋斗拼搏中,知道创业不容易,很快就发达了。如果不注重对下一代的吃苦教育,又要重蹈富人变穷人的覆辙。
茶性高洁,长于深山幽谷,得天地之灵气,是宝物,喝茶的人要高雅。喝茶如喝酒,不为寻醉,不为梦里不归。正本清源,洁身自好。
茶性和,似乎与谁都合得来,柴门土屋能进,侯门大院也能进得,不亢不卑。既能满足人的“牛饮”,也能让人慢慢品味,甚至还有色香味俱佳的茶道,让人美不胜收。
茶可解毒,可健体,可养生,可清心,可修身。不同的人,从茶那里能获取不同的感受。
我们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家徒四壁入不敷出,都要坦然面对,心态平和。不可趾高气扬,也不可妄自菲薄,要把握住自己,尽自己的全力,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沏茶,注水八分,留有余地。茶最忌满,水满则溢。想来,人生亦是如此。与人相处,八分为好。十分的爱恨,容易迷失自己,到头来,伤人伤己。正好比老古人说的那句话:“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送。”品茶,最能解读尘世烦恼。茶入口,齿留香。以茶喻人,以茶喻世,皆不过是一种比喻,一种向往,如茶的淡雅,与世无争,也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渴望罢了。
泡一杯茶,看电视,读书写字,那种飘然神逸的福,是不分贫和富,贵和贱的,人人可以享受。我喜欢在绿叶清水中,品尝岁月的滋味,喜欢茶香中飘散中的那份淡定。所以我爱茶。茶水中揉进了日子,融进了友情。它让人铭记在心。日子如茶,微苦,却令人百品不厌。还有人说:青年,就像一杯花茶,清香扑鼻;中年,更似一壶酽酽的红茶,味道醇厚;老年,更像一杯浓浓的乌龙茶。
人生的幸福如茶,人生的痛苦如茶。不管幸福也罢,痛苦也罢,将被岁月的流水冲去,最终归于平淡。




10河套美

河套的大地上,浓重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路旁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吃草的牛羊悠闲自得。
大漠上留下了太阳的足迹,绿色的影子在这里延伸,美的和画上一样。
流淌的杨家河水,微波荡漾。
太阳微笑着从东走到西。
河套人,有着太阳一样的胸怀,太阳一样的热情。
河套人爱绿色,更爱太阳。
他们按照太阳昭示之路,和太阳走在一起。
他们,离太阳很近。
他们打着赤脚,晒黑的皮肤,和太阳一样。
它们忙碌着,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脚踩着风火轮,向太阳飞翔。
这里曾经是荒漠之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是走西口的人淘金之地,求生之地,繁衍之地。
太阳从不嫌弃这里,把光明普撒在这里。
把光和热,温暖这里就像母亲一样从来都不嫌弃自己的孩子。
太阳母亲,温暖的大手,抚摸着这里,真诚而又热烈爱着这里。
于是这里,蒲公英绿了,苦菜花开了,庄稼成熟了,牛羊肥壮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他们的脸上,有了太阳一样的笑容。
太阳的儿子,腰杆是挺直,皮肤是黝黑的。
骨头是坚硬的,灵魂是纯洁的,内心甜蜜的。
河套人遭遇的苦难,无与伦比。
狂风暴雨、白雪茫茫、都没有让他们屈服。
天灾不怕,人祸又算得了什么?
太远的路,是金子铺成的。
河套人的路,汗水组成的。
每一寸土地,都是热的。
每一个人脸上,都是笑的。
河套的彩虹最美。
橙黄绿青蓝紫,是太阳所有的色彩。
现在步入了新时代,河套人不甘落后。
把汗水凝聚成了璀璨的明珠。
把太阳的光芒,打造成了金色的勋章。
作者刘文忠,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发表作品1000多篇,百万余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