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河套诗经【十】爬山调和二人台新时代赋予新的内容
爬山调、二人台艺术得到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扶助,有了极大的发展,都是在地方政府的关怀和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
解放初期村乡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农村业余剧团。据《杭锦后旗文史资料》第七辑,著名二人台编剧李广文写道:“1952年,米仓县在全县境内开展了土改复查运动县文化馆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全县40个乡都要二人台文艺宣传队。。。”著名剧目有《见狼不打留祸根》《翻身农民先翻心》。这些剧目一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翻身农民的心灵的舒唱,生活的真实写照。
杭锦后旗尖子地乡刘光子在杭美援朝中活捉63个美英鬼子,喜讯传遍中国大地,米仓县人民政府在刘光子家乡召开庆功大会,著名的“红星晋剧团”、县文艺宣传队、全米仓县二人台演出队都去演出。大演三天,白天不停,晚上到十二点。河套地区放映队也去放映。河套人民对英雄刘光子的热爱,又对河套抗美援朝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年报名参军的青年数量大增,很好地配合了杭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
文化大革命十年,二人台被批判,没有多少发展。配合政治运动《老两口学毛选》,倒是风靡一时,老少都能够唱几句。
1976年巴盟群艺馆建立后,举办多次培训班,挖掘、整理艺术加工,为二人台剧种开辟了广泛的发展道路,使其传统剧目更趋完备。
那时,在巴彦淖尔市境内,有许多几乎没文化的农民都会唱二人台。我记得我们沙罗圈乡永顺大队,有一个叫刘玉娥的,从小就没了娘,唱二人台唱的非常好。特别是她演的传统二人台《方四姐》,方四姐是个童养媳,苦若黄连一般。她每当唱到伤心处,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苦的泪人儿一般,台下看戏也哭成一片。
配合计划生育,贾成荫和李广文合作的二人台小剧《姐姐、嫂子、妈》等系列剧目,搬上中央和地方舞台,拍成了电视,在河套地区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2007年,巴彦淖尔市召开了第三次“河套文化研讨会”。会后,巴彦淖尔市文化体育局,为了更好地传承河套二人台艺术,弘扬河套地方艺术,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河套二人台艺术学会”。这为二人台在河套的发展又奠定了组织基础。
2008年11月,巴彦淖尔市文化体育局,又举办了全市二人台汇演,这将使河套二人台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由雷守义作词,任义光做曲,刘海演唱的《夸河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大佘太的葫芦,西水道的那个瓜,
圐圙补隆的烟叶子,人呀么人人夸。
乌梁素海的芦苇,一眼望不到边。
金黄金黄的大鲤鱼,惊动了乃呼市包头,
海渤湾那乌达,石嘴山那宁夏,
十个轮轮大卡车,一趟一趟地拉。
软溜溜的那个油糕,胡麻油来炸。
吃上磴口的华莱士,保管你不想家。
鲜红鲜红的枸杞呀,房格顶上晒。
想喝河套的二锅头,请你们沿着,
柏油那马路,开上你的那板蛤蟆,
你带上你的朋友,一溜溜顺风到呀到陕坝。
黄格生生的米饭,香呀香万家。
甜格茵茵的黄河水呀,抚呀抚育咱。
成垛成垛的葵花到处卖。
圆格丢丢的糖菜疙蛋,
到了那秋天,大人娃娃,
二不溜溜小后生
开上你家三轮四轮,
白明黑夜地拉。
白凌凌的那雪花粉,全国美名扬。
二狼山上出的是白呀白山羊。
金川啤酒荣获名牌奖,
如若不信你买几件,到了那晚上
桌桌你摆上,小酒你喝上,
纸烟你抽上,猪头肉就上,
三大件儿伴上,二人台兜上
七高八低接和上,
一直红火到大天亮,
2 比较知名演员王占昕、刘桂珍、李虎等二人台演员脱颖而出。
著名二人台演员武利平对巴彦淖尔二人台有着一定的影响。
武利平,1961年出生在凉城县一个梨园世家。
《卖油》、《摘花椒》、《喜上喜》中厚道善良的老大娘等等,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女性形象被他演得有骨有肉,个性鲜明,那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地带着“莜面味儿”的朴素方言常常令观众捧腹大笑,他也因此被观众誉为“内蒙古第一笑星”。而这些精彩表演,都是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换来的。
电视的普及,武利平把《武则天》里的大太监王公公、《德龄公主》中的李连英、《杨贵妃秘史》中的高力士演得极富个性,被国人誉为“太监专业户”,他在《情断上海滩》《新燕子李三》等20余部电视剧中饰演的沈滔、李德等鲜活的荧屏形象都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有多成功,武利平还是把演艺重心放在成就他的二人台上,在剧目挖掘上苦心孤诣,大胆创新;在角色塑造上潜心研磨,不断突破。2001年,他主演我市大型东路二人台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因成功塑造光棍“黑狗”,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十九届梅花奖”。
毫不夸张地说,二人台是河套诗经,是天籁之音。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艺术家,不光要养家糊口,更要肩起道德教化的社会责任,“唱戏要唱‘真善美’,做人要有精气神”。
文艺工作者不该为迎合少数观众而低俗、媚俗,而是要秉承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通过打造精品艺术弘扬正能量,在思想上引导观众认识和践行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借东风更上一层楼,巴彦淖尔市二人台表演艺术人才济济,好的节目也是唱上百遍也有人听。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让二人台艺术如虎添翼。毫不夸张地说,不少60岁以上老人用智能手机,就是要看微信上的二人台节目。内蒙古的上百位山曲儿艺人,以及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的《山曲儿魂》专辑,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河套魂》从2015年开始打造。为了更好地再现疏通总排干的历史场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由巴彦淖尔市民族歌舞剧院演出,个个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献上了精彩的节目。《河套魂》的上演,杨根功劳最大。1960年,杨根和出生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一个农村家庭,17岁高中毕业后被吸纳到当地公社做了一名演员。1984年,杨根和因《卖碗》《探病》两剧中的突出表演被乡亲们称道,被调至了当时的内蒙古直属演出队。1989年,杨根和首次“触电”,参演电影《风雪铁骑情》,没想到渐渐地竟将影视圈里的行当做了个遍。虽然职称是国家一级影视戏剧演员,但做编剧最让他有成就感,也正因广泛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让他日后写起剧本来得心应手。“比如做过导演,你就知道平面文字和镜头语言是两回事。知道写剧本要考虑全局,记住自己是‘下棋’的那个人,而不是一颗棋子。”
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改编创作的,巴彦淖尔市首台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茹云》,编审刘新和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导演邸文杰,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队长、国家一级演员、编导弓秀清共同执导。
该戏于6月29日晚8点在乌拉特前旗影剧院公开首演。《茹云》讲述了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女儿茹云在父亲逼迫换亲的情况下奋起反抗,从替别人打工到自己开办制衣坊,最终一家三代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富有戏剧性的婚恋遭际和人生,用舞台剧的形式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西部偏远农村的几代农民,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由贫困愚昧走向富裕文明的历程。剧目从普通百姓生活的变化切入,折射出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变化,是一台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地方戏。
二人台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在习近平新时代,我们更感到责任在肩。
巴彦淖尔市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内蒙古乌海林荫街道关工委刘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