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河间找小姐上门保健按摩特殊服务 ... //www.sinovision.net/?1223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微信:386654664】河间找小姐上门服务【微信:386654664】河间找小姐保健按摩服务【微信:386654664】《河间小姐服务电话》【微信:386654664】《 ...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历史典故

已有 1759 次阅读2017-3-13 20:02 |系统分类:文学| 历史 分享到微信

遇鬼惊魂

  我的多半生,遇到几次鬼。每次都是惊心动魄,难以忘怀.。可是事情过后,又让人啼笑皆非。最难忘的是:

  咬脚趾头的石臼鬼

  1963年秋天,我从二道桥东渠初级小学四年级毕业。考上了三道桥完全小学,念四年级。

  到了新的学校,我高兴,父母更高兴。

  为了欢庆国庆,班里组织了小合唱队,我被选中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排练一个小时,回到离学校七八里的家时,太阳快落山了,肚子饿的咕咕叫,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国庆节到了,我们在中学的大礼堂演出。节目全部演完,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那时候,小学都是跑校生,多远的路也要连夜回家。

  我一个人沿着回家的小路弓腰猛跑,因为从早晨吃了二碗饭,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水米没有沾牙,饿的直不起腰。

  跑到半路,越来越害怕。不由得想起了奶奶的一句话,男人晚上走夜路,左右肩膀上有二盏看不见的明灯,不能左顾右盼,熄灭了可麻烦了。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左顾右盼,越是由不住四处看。

  突然,我看见,路旁有一堆黑黑的东西,上面有一个白的耀眼的东西在动。我以为是眼睛花了,不由自主的站住观看,看得更清楚了,白色的东西好象在跳跃。我由此联想到课文上鲁迅踢鬼的故事,照白色的东西用尽了力气踢了一脚,撒开腿拼命的往家里跑。还没有进门,就用尽力气的呼喊:妈妈,有鬼!人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把爸爸妈妈吓坏了。

  在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刘姓神汉。父亲赶快把刘神汉的门叫开,请到我家。

  这时,我喝了点水,又吃了点饭,缓过了一口气。就把路上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我的脚开始火辣辣的痛。妈妈把灯拿到我的脚跟前一看,几个脚趾红肿,还有几个像被牙咬过的发紫的印痕。刘神汉也没有看出什么,在父母的再三请求下,刘神汉开始下神。刘神汉下神首先要喝一碗红糖水,下神后还要给吃一顿饭。妈妈立即准备那时是最好的饭,炒鸡蛋,烙油饼。

  神圣请下来后,说我遇到了石臼鬼档道,我把石臼鬼的石臼踢翻了,我的脚趾头是被石臼鬼咬的,让他的马童【指神汉】把石臼扶正,把我的伤看好。

  全家人谁也不知道石臼鬼是那路神圣,询问刘神汉。刘神汉一听,咪咪一笑:石臼鬼是个善鬼,不会伤人,可是惹下了也是个麻烦。咱们村熊寡妇,把石臼鬼放在她家窗台上的石臼,当成小石子给扔了,每天晚上十二点,石臼鬼就去敲门,还不停地呼叫:还我的石臼!还我的石臼!是我给解破了,给石臼鬼做了一个石臼,还给了他。以后再也不来了,我还要石臼鬼离村子远一点,谁知道他到了三道桥的半路上。”『

  一席话,我们一家人听了,个个毛骨悚然。刘神汉却是神采飞扬,石臼鬼好象是他们家的一只羊。吃罢饭,刘神汉给石臼鬼做石臼。用了半个鸡蛋壳,一根寸半柳条扎在一个桃核上,让父亲朝十字路口送去,烧了几张麻纸,不要回头,直接到家。

  刘神汉又问我的脚趾头现在还痛不痛,我觉得还有点痛,刘神汉把我们家过年都舍不得喝的半瓶酒拿来,快喝完的时候,朝我的脚上用酒一喷,又将白麻纸蘸冷水好几层包住我的脚,一会儿就不痛了,我呼呼地睡着了。

  刘神汉酒足饭饱,在父亲和母亲的千恩万谢中回家睡觉去了。

  太阳出来了,妈妈把早饭做好了,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让我快吃饭到学校上课。

  吃过了饭,我迟疑着不敢独自上学,父亲没有办法,说:我送你去!

  到了半路,看到一个昨天埋的新坟,上面压了一块雪白的石头。我一看,正是昨天夜里我遇见鬼的地方,就告诉了父亲。父亲非常较真,一定要打听个明明白白。

  正好不远有一个放羊老汉,父亲认识他,就问这是谁的坟。放羊老汉说:昨天盖三道桥粮库,和平大队的五保潘老汉拆房时压死了,身边没有亲人,当天就埋了,从石灰窑拉来了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坟上。

  原来是这样,误会一场,根本不是什么石臼鬼。可我还是念念不忘,一个人再也不敢夜里经过那里。

   身体高万丈的鬼

  1965年冬天,下了厚厚的几场大雪。最深的积雪,有一尺多厚。我们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把昨天妈妈做好的饭菜热一下,狼吞虎咽填饱肚子,一声招呼,几个小伙伴就集合好了,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就朝学校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学校。

  我们互相看着,眉毛上,眼睫毛,嘴的四周围,都积满白白的雪霜,女同学也不例外,长满了雪白的胡子,互相打闹着,哈哈大笑一阵。

  这时,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走进教室。在每一个同学的课桌里,有一个用墨水瓶自己做的煤油小灯,点亮煤油灯后,我们开始学习。

  一个冬天,每天早晨天天如此,也不觉的苦,可能是习惯了。

  姓史的邻居家,也有一个学生,比我低一年级。他的二爹在供销社工作,到他家时给他买了一个手电筒。

  我们每天凌晨五六点钟走学校时,浓雾很大。有时候对面看不清楚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互相招呼着,有的唱,有的说笑,不知不觉就来到学校。

  这天,姓史的同学拿上了手电筒,我们一个个无比兴奋,有了手电筒的照路,方便多了。

  我们几个同学在前面走,他在后面照着路。那天的雾好大呀,一出门,就看到一团一团的在滚动,我的脸上感到湿漉漉的。

  我们还没有走出村口,姓史的同学连哭带叫说看见了鬼,手电筒也扔了,我们也吓坏了,连滚带爬往我家里跑。

  父亲问姓史的同学看见了什么东西,他战战兢兢地说:是高……高……得看不清的鬼。父亲问我们看见了没有,我们谁也没有看见。父亲穿好衣服,他带头,领着我们去看高的看不见的鬼,结果什么也没有,姓史的手电筒也找到了。父亲打亮手电筒,前后左右照了个够,也没有发现什么。突然,父亲好像发现了什么。让我站在前面,拿手电筒一照,影子映在浓雾上,好高好高。随着手电筒的晃动,影子或高或低,非常有趣。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根本没有鬼,是在手电筒的光照下,自己的影子落在浓雾上,成了高大无比的人影,以为是鬼,虚惊一场。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互相照着玩,不等到学校,手电筒里的电用光了。我们只好外甥打灯笼--照旧摸黑走路,按时到了学校。

  喷烟冒火的枯树鬼

  1973年暑假,我高中毕业回到大队小学教书,正赶上陕坝上演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不少的人骑着自行车到陕坝看电影,白天看不上,等到晚上看。看完电影,再骑五六十里自行车回家。看过电影《卖花姑娘》的人,津津乐道,让人眼馋。没有看上电影《卖花姑娘》的人,成了一块心病。

  是啊,多少年来,就那么八个样板戏,电影不是地道战,就是地雷战。人们看朝鲜这个有血有肉有人情味还有点爱情的《卖花姑娘》,大开眼界,一个个看得痛哭流涕。看了还要看,有的人一连看二三遍还不过瘾。

  这天,三道桥电影队贴出来海报,上演《卖花姑娘》,看电影的人比赶交流的人还多。有的人半后晌就来到了三道桥,托人求情买好了票。为了人们买票不拥挤踩坏人,临时增加了四五个卖票点。

  傍晚,谁知六月的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好好的天气,一会儿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人们正准备回家,老天爷放晴了,不由的放声欢呼起来。

  人们高高兴兴,就等着电影开演。可是露天电影场里盛不下这么多的人,谁都要先睹为快。不知是哪位领导的高招,在公社大院里银幕一挂公演,有多少人都能盛下。演了一场,人们还要求看,还有闻讯连夜赶路来的社员要求看,又公演了一场,人们才恋恋不舍离开了电影场。

  我们沿着杨家河回家,河岸上有一颗枯朽的空心老柳树,心都空了,稀稀疏疏的长着几根枝条。人们传说,这颗老柳树快一百年了,在它的树洞里住着狐狸精,树根下面住着蛤蟆精,伤害过人,人们对它远而敬之。

  那天我们看完二场电影,估计到了晚上一二点,正说说笑笑谈论着电影里剧情,天南海北地发表言论。突然,有人大喊:鬼火!

  人们停住了脚步,朝着那个人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老柳树在黑黑的夜色中,喷着一串串火星,还有浓浓的烟,人们都惊呆了。胆小的人直往别人身后退,还有的人建议绕路离开。

  我估计是傍晚暴风雨时,被雷电击中了老柳树,点燃了树中的腐朽的枯木。我提出来亲自去看看,一些胆大的人也附和着。我们一起来到老柳树下,只见半段树干和树枝落在地下,一片狼藉,树中间的朽木头火着的正旺,果真是被雷电击中起火,怪不得老远看见喷烟冒火,火星子飞溅。

这就是我见过的几次,世界上根本没有神鬼,神鬼是自己心里生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疑心生暗鬼吧。但愿天下人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安安生活,就更不怕:半夜鬼叫门了。【发表于巴彦淖尔报、陕坝周报等】

 

 

 

 

 

 

 

 

 

 

 

 

河神王同春

  去年,在巴彦淖尔市紧锣密鼓拍摄一部叫《大河套》的电视剧,剧中的主要人物王土地,确有其人,就是以他的故事为原型,他的名字叫王同春。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一百多年前,正是这个人,在广袤的河套地区创造了生动流畅的传奇大戏,被人们称为河神

  “独眼龙王

  说起王同春首先说一说走西口。

  “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口里人的命运,而且对于改善塞外人口结构,促进塞内外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同春,字浚川,乳名进财,清咸丰年1851310日生,河北邢台石门村人。幼年家贫,五岁患天花,一目失明,外号瞎进财。七岁读私塾六个月。九岁随他族祖父王成远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等处,习做鞍鞯鞭辔技术营生,与蒙古人相交易。他不喜欢学习鞍辔技术,反愿从事挖渠浇地一类劳动。1863年,他体力渐强,开始受雇为附近居民挖渠,两三年之后,又到临河,为别人挖渠,悉心水利,很有长进。

  十八岁时,在万德源商号正式当渠工,并担任了渠头。此后,在改挖老郭渠时,王同春的意见往往胜人一筹,起了主导作用。

  1881年王同春因学会蒙语便直接与蒙古人打交道,租得三合庙喇嘛地一段,自行垦耕。

  光绪十六年,王同春把原刚目河附近的土地和渠道收买过来,于光绪十八年进一步开挖丰济渠,历经8年完成。他在光绪十七年开挖沙河渠,雇用口内逃来的灾民施工,历时4年完成。义和渠、沙河渠和丰济渠是王同春自己修建的3条干渠。同时,他还和别人投资合作开挖的干渠有2条,刚济渠和新皂火渠。

  另外,王同春参与制定修建方案并指导开挖的干渠5条:

  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渠。

  到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王同春已经拥有干渠5条,支渠270多条,为开渠投资的工银约在1350万两之多,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

  这些渠道,经过历年的修挖和调整,到民国年间,已经成为河套地区的10大干渠。

   凡是经王同春所开的灌溉渠,进水无不畅通,灌溉自如;凡是他人所开之渠进水不畅者,经他亲临指导或整修,都会畅流无阻。后套地区的黄河水利的强势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蓬勃发展。

  1891年到1902年,晋、察、冀、陕等地遭遇大旱,王同春先后4次共调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省救灾。

  王同春修建大干渠和支渠的长度加起来就超过了4000公里,所动用土方无法计算。

  在当时文化非常闭塞的塞外河套,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王同春这个只读了几个月私塾的汉子,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总结出来的土办法完成如此浩大而艰巨的水利工程,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人们给王同春起了个绰号,叫独眼龙王

   二。高超的测河技术

  他白天竖起一根竿来,挂上一个白水斗子,到处插着,他用目测,哪高哪低,水向怎么流。

  晚上他点上七八盏灯笼,人手下的人向四面八方走去,他站在一点往四面八方观测,然后骑上戴着铁链的毛驴,到了一点,钉上木桩作为记号,铁链留下的印迹作为河道。

  平日里一到下雨的时候,越下雨越往外跑,骑上马到处跑,不是瞎跑,他是看水的流向,也叫做瞅渠,用他的一支眼睛在瞅,找坡度找水平,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事情。

  经过多年反复观察,王同春得出一个结论:河套平原的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

   选定渠口位置之前,王同春必亲自沿黄河北岸反复观察,每天天不亮就骑马往黄河岸边走,边走边看,哪里高哪里低,哪里适合渠道转弯,哪里能够做闸,这些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

  独特的办法是,他勘测渠路时,不像别人爬在地上,两眼向前平视测量,而是将身体仰卧在平地上,头朝顺水方向,脚向引水方向挺直身体,头部向后观察来确定渠路。

  在施工时,他晚间在准备开渠的线路上插上一排香火,从远处察看香火的高低,来决定所挖渠道的坡度。在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时间,加大渠道弯道,利用水流三弯自急的原理,使水产生拥推力量向高处流去。

  他所开的八道大渠都是从黄河西南迎水,然后向东北流去,弯弯曲曲,一直流向阴山脚下,进入乌加河,继而流入乌梁素海,然后南出西山嘴复入黄河,有进有出,灌排通畅。

  王同春还沿乌拉山南麓动工修建了一条长达400余里的退水渠,能够将灌溉剩余之水直接退入乌梁素海复归黄河,堪称百利而无一害。

   三。坎坷的人生

  但是,作为一个靠兴修水利发家的封建地主,王同春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当他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时,就招兵买马,经常养有家丁数百乃至上千人,盘剥农工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修建水利工程,王同春一生中命运坎坷,先后数次诉讼,坐牢5次,5次坐牢都是因为开渠惹的祸,牢狱生活竟然长达11年之久。

  王同春这个传奇河神的悲剧还在于,他无法摆脱生活的年代,尽管势力强大,仍旧受到清政府的盘剥与欺压。

  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实边,强令王同春将所属之农田、灌渠交给清朝政府。迫于无奈,他将数十年所开凿的渠道和所置的田产一并交官。

  1913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前往西北地区考察,途中,他看到河套地区竟然有如此完善的水利系统,非常兴奋,坚持要见见王同春。

  张相文听他介绍了50多年来在河套地区治水的种种经历,认为这是中国难得的水利人才。

  于是,在张相文回到北京后,立刻把王同春在河套治水所取得的成就,告诉了当时的中国政府农商部总长张謇,建议让总长张謇速请王同春进京,共同商讨开发西北和治理淮河的计划。

  王同春去北京和张謇总长见面以后,谈自己治水的好多观点,深受张謇总长的欣赏,就把他聘为农商部的水利顾问。当时正是对淮河治理的一个投入时期,当时北洋政府想治理淮河,王同春就参加治淮委员会,

  因为治理淮河的经费是从比利时借来的,来自比利时和美国的水利工程师主张疏浚淮河的关键是要引淮河水进入长江,所以,王同春引淮河水直接入海的方案未被采纳。

 王同春在返回巴彦淖尔的途中受到冯玉祥将军邀请,听他讲述有关开发西部的宏大计划。

  1925年,冯玉祥的部队开进河套地区,修整道路,疏浚水道,开垦荒地。此时已经74岁的王同春协助冯玉祥将军的部队指导督察水利工程的修建。

  19256月,王同春因病从黄河水利工地回家休养。

  这个月的28日,一代治水的英雄告别人间。

  在距巴彦淖尔五原城南5公里的地方,正在重修一座寺庙。

  这座寺庙就是当年河套地区的人们为了纪念兴修水利而建造的,寺庙的名字稍微显得有点儿拗口:叫四大股庙。

  据当地人回忆说,这座名字稍显古怪的庙宇是4个修筑黄河灌渠的人共同出资建造的。

 王同春的事迹,被载入《剑桥中华民国史》《清史稿》。

 著名作家冰心访问绥远,曾写有《二老财》一文,在文中,冰心称王同春为:河套民族英雄

  新中国成立的8年后,1957年,巴彦淖尔磴口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动工修建,吸收了王同春与河套人治水的丰富经验。这是迄今为止在河套地区修建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闸坝工程。

  遥远的沧桑岁月,诉说着积淀出厚重精彩的河套文化。那就是,河套人的精神,光照千秋、昭示万代。【发表于《中国黄河》《黄河晚报》等】

 

 

 

 

 

 

 

 

 

 

 

 

 

 

 

 

 

河套英烈 奇女 民国中将女司令奇俊峰

 

  兵戈不息的民国时期,获得中将军衔的女性只有3位,她们是宋美龄、奇俊峰、巴云英。奇俊峰是被蒋介石亲自任命的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卓著功勋。

 

  危难中出面收拾乱局

 

  1915年奇俊峰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旗一个蒙古贵族家庭。奇俊峰的蒙古名为“色福勒玛,她5岁起随寡居的姑母一起生活,姑母以姑父的汉姓为她取名为奇俊峰。奇俊峰的父亲德毅忱,曾被袁世凯授予辅国公爵位,但他反对封建王公制度,参加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于1927 年4 月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新政权----阿拉善旗政务委员会,后因孤立无援而失败,德毅忱最终殉难于流放途中,但他给女儿留下了追求正义的信念。

  1934 年,19 岁的奇俊峰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丽大方的大姑娘。就在这一年,她由姑母作主,嫁给乌拉特西公旗札萨克(即旗长)石拉布多尔吉(时人称之为“石王”)为福晋。当时,西公旗各派贵族势力矛盾错综复杂,为争夺全旗统治权而钩心斗角纷争不止,大局不稳,风雨飘摇。

  时任东协理的额宝斋曾代理札萨克,后被迫退位,他不甘心交出实权,遂投靠锡林郭勒盟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时人称之为“德王”);继任札萨克不久的石王投向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得到了傅作义的支持。

  石王与额宝斋在各自后台的怂恿支持下多次打仗,互有胜负,彼此损失都很大。1936 年9月,石王在长期征战中积劳成疾,不治而辞世。

  石王病死时,妻子奇俊峰已怀有身孕。额宝斋见有机可乘.逼奇俊峰交出旗府官印,奇俊峰断然拒绝。额宝斋企图夺印未遂,就到处散布谣言,说什么奇俊峰怀的孩子不是石王的,无权继承札萨克之位,云云。以此蛊惑人心,逼奇俊峰就范。面对对方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奇俊峰报以轻蔑的一笑。

  为了收拾西公旗的乱局,奇俊峰亲往归绥(今呼和浩特)拜见傅作义,寻求支持。傅作义对奇俊峰的勇气和见地十分赞赏,并以绥远省政府决议案的形式作出了旧旗官印由奇俊峰保管,全旗护路、水草、抓羊等捐税收入由奇俊峰经管,护路军队由奇俊峰统领,奇俊峰所怀身孕若系男子正式承袭王位等项决定。

  1937 年5月,奇俊峰顺利产下一子,取名阿拉坦敖其尔,汉名为奇法武。10月,奇俊峰正式就任札萨克之位,成为了西公旗的新掌舵人。

 

  “第一个从日伪占领区投向抗日阵营的蒙旗王公”

 

  和汉人中出汉奸一样,蒙人里也有蒙奸。抗日战争开始后.额宝斋一伙附和德王公开投人日军怀抱,成为可耻的蒙奸。

  其时,奇俊峰迅速召集本旗军政官员,明确宣布如下施政纲领:(一)坚决接受绥远省政府的领导;(二)团结一致,提防亲日派挑拨离间;(三)减轻百姓负担,不允许向牧民乱行摊派;(四)军队要严守纪律,严禁抢夺民财和侮辱妇女。四条施政纲领一经公布,立即受到全旗百姓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1937年10月,归绥、包头,相继沦陷。额宝斋一伙看到有机可趁,就公然追随德王积极筹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并很快返回西公旗建立亲日的伪政权。为摆脱德王蒙奸政权的控制,奇俊峰与驻守五原县的国民党军骑七师师长门炳岳取得联系,表示愿率部赴五原参加抗日,门炳岳师长当即回复欢迎她加入抗日队伍。

  1938 年初,奇俊峰一行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安全抵达五原县城。门炳岳闻讯立即前来相晤,热情慰勉,同时发电向国民党中央报告了详情。蒋介石在复电中对奇俊峰慰勉有加,行政院、军政部也来电慰问。《中央日报》以醒目的标题作了报道,称奇俊峰是“第一个从日伪占领区投向抗日阵营的蒙旗王公”。一时间,巾帼英雄奇俊峰在全国名声大噪。

  奇俊峰是第一个从日伪占领区投向抗日阵营的蒙旗王公,是蒙古48家王爷中第一家参加抗战者。在她的鼓舞下,东公旗额王的福晋巴云英,茂明安旗奇王的福晋额仁庆达赖也冒着巨大的危险,毅然摆脱了日伪军的压迫,投奔到抗日阵营中。她们被尊称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位“女王”。

 

  奇俊峰出师杀敌,日军损失惨重

 

  投身抗日洪流的奇俊峰很快就得到了重用。1938 年4 月中旬,国民政府军政部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前旗保安司令。5 月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又任命她为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司令,并授予少将军衔。防守司令部设在五原县城,每月由军政部发给银洋7000 元作军铜。经门炳岳同意,在旗内招收了200 余名青年扩充了军队。

  在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成立大会上,奇俊峰全副武装威风凛凛,佩戴着少将军衔标志,慷慨陈词地发表了《赤心爱国,坚持抗日到底》的讲话。乌拉特前旗防守的领导力量也很快得到了加强,经军政部批准,任命黄楚三为司令部上校参谋长,李隽卿为中校参谋主任,郑明全为第一团团长,郑色令为第二团团长。会后,根据门炳岳师长的统一部署,这两个团分别派往西山嘴以南,乌加河以北一带担任防守任务。

  一个多月后,奇俊峰就迎来了对日寇的一战。1938 年7 月10 日拂晓,日军千余人分乘45 辆军车,集中火力进攻后套的咽喉要塞西山嘴。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两个团的官兵发挥自己对地形熟悉的优势,与骑七师密切配合,很快将来犯日军击溃,日军损失惨重。奇俊峰出师即旗开得胜,各方面纷纷来电来函祝贺,更加坚定了她抗日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1939年春天,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迁到陕坝,所属部队仍按照原来的部属,主要是配合傅作义的正规部队在前线进行作战。在坚持抗战的同时,奇俊峰还十分关心旗民们的生活。她曾在陕坝以西40多里的三淖召开了旗务大会,规定不能随便对旗民进行摊派,禁止征收苛捐杂税,尽可能保证旗民们的生活。

  1939年的9月,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前旗护理札萨克兼绥境蒙政会建设委员会主任,任命其子奇法武为记名札萨克。之后,奇俊峰在乌拉特前旗三淖召开旗务大会,恢复乌拉特前旗旗政府,并宣布由日军扶持的乌拉特前旗傀儡政权(由额宝斋任大协理,操纵实权)是非法的,呼吁军民坚决予以无情打击。10 月28 日,奇俊峰率领旗府官员,对后套地区的乌拉特前旗群众以西往东按苏木区划进行了历时20 余天的慰问,一方面救济灾民和召庙喇嘛,一方面组织旗民举行国民公约宣誓,受到各界的由衷拥护和广泛好评。

  奇俊峰带兵打战的方法很是特别。每次上战场,她都让人设下军帐,帐前摆上一张交椅,两个卫士一左一右,站立两旁。她自己也是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全然一副女王的派头。坐在椅上观看战场的情况,一是为了振奋人心,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临阵溃逃。她让人在座椅前面不远的地方画下一道横线,如果有人退到这个线的后面,站立在她两旁的卫士就会立即拔枪将其击毙。

  奇俊峰胆量惊人,对震耳欲聋的隆隆枪炮声毫无畏惧,面对日伪军大军压境的气势也镇定自若,指挥若定。女王的勇敢和镇定让部下们十分佩服,在女王的鼓舞下,战士们个个勇猛异常。她的部队骁勇善战的美名不胫而走,成为傅作义部下一支抗战劲旅。在五原、包头的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对抗击日军起到了很大作用。

 

  蒋介石在重庆召见奇俊峰,当场宣布奇俊峰由少将军衔晋升为中将军衔。

  

   这年的秋天,国民党军骑七师师长门炳岳奉调回重庆担任骑兵总监后,向蒋介石汇报了绥西抗战的情况,并建议蒋召见奇俊峰。他说,奇俊峰不仅在大后方妇女同胞中很有影响,而且通过报纸宣传在全国也声望颇高,如委员长能召见她,对大后方的少数民族各界人士将是莫大的鼓舞。蒋介石觉得言之有理,就决定召见奇俊峰到重庆述职。

  1939年12 月20 日,由奇俊峰、奇法武、黄楚三、李隽卿等20 余人组成的述职团由陕坝镇出发,途经榆林、延安、西安,于1940 年3 月下旬抵达重庆。行政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自云梯等高级军政官员举行盛大招待会,欢迎奇俊峰一行,并高度评价奇俊峰抗战爱国的事迹。〈中央日报》也在显要位置发表子“行政院、军政部、蒙藏委员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抗战女司令奇俊峰”的报道。

  6 月初的一天,蒋介石夫妇召见奇俊峰一行。奇俊峰等述职团成员由门炳岳陪同,分乘两辆轿车驶进蒋介石官邸。孔祥熙、何应钦、白云梯陪同会见。奇俊峰向蒋介石、宋美龄行了军礼,敬献了哈达和锦旗,奇法武按蒙古礼节行了跪拜礼。随后,奇俊峰详细汇报了自己投奔抗日阵营前后的情况和蒙奸德王、额宝斋一伙倒行逆施、祸害百姓的累累罪行,并郑重地向蒋介石提出了四项请求:(一)对绥远境内抗战和附逆的蒙旗主要人士将来一定要功过赏罚严明;(二)蒙藏委员会要派出要员做好大后方的蒙汉团结工作;(三)健全绥境蒙政会管辖下的各蒙旗行政机构;(四)加强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

  述职完毕后,蒋介石表彰了奇俊峰,赞誉她是有胆有识的蒙古族的女英雄。蒋介石与何应钦商量后,当场宣布:晋升奇俊峰为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责成军政部拨给奇俊峰200 支轻型武器和足量的弹药,另拨军装500 套,赠送大小汽车各一辆。

  蒋介石对这位抗日女英雄很重视,这次召见竟破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晚间蒋介石夫妇还在官邸与奇俊峰一行共进了晚餐。宋美龄指示重庆妇女界举行专场报告会,请奇俊峰作抗日演说。宋美龄还亲自陪同奇俊峰到重庆小龙桥中正中学作激励抗日士气的演讲。她在演讲中控诉了日寇对蒙古民族的侵略罪行,呼吁大后方的广大爱国同胞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援前方。每场演讲结束后,她还用工整的蒙汉两种文字给师生和听众签名留念。《中央日报》详尽报道了蒋介石夫妇召见奇俊峰的盛况和奇俊峰一行在重庆参加的各项活动,奇俊峰的人生辉煌达到了顶峰。

 

  乌盟西公旗血案。女王奇俊峰及幼子惨遭杀害。凶手系保安团长郝游龙。

 

  1940 年初冬,奇俊峰一行由重庆返回陕坝,她决心在抗日救国中再建新功,不久防守司令部扩编为三个团,兵力大为增强。由于他们对乌拉山地区的地形熟悉,傅作义将三个团的官兵化整为零,派往前线各部队中担负向导和侦察任务,多次荣立战功,并受到傅作义将军的嘉奖。

  抗战胜利后,1945 年8 月17 日,奇俊峰率全体官兵经五原回到阔奇俊峰别七年的家乡,伪旗府西协理松布尔巴图率部分伪旗府官员前来迎接,表示认罪,欢迎奇司令和小王爷回旗执政。部队进驻伪旗府所在地哈拉汗,全旗的权力又回到了奇俊峰的手里。

  局面稳定后,奇俊峰就前往归绥市晋见傅作义主席。在距包头15 公里处的官道旁,狡诈的蒙奸头目额宝斋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双手将旗府官印举过头顶,交给奇俊峰,并请他们到包头园子巷乌拉特前旗办事处住了一晚,设宴请罪。奇俊峰本想除掉额宝斋,但额宝斋的伪善面孔蒙蔽了她。她轻信了额宝斋的花言巧语,放了额宝斋一马,也给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不甘心大势已去的额宝斋,表面上对奇俊峰驯服顺从,但内心里极端仇视奇俊峰母子。他时时窥测时机,蓄谋东山再起。他看到担负旗府王府警卫任务的保安一团团长郝游龙(抗战胜利后,旗府防守司令部恢复为保安司令部)很为奇俊峰所倚重,于是就把自己的孙女嫁给郝游龙,并怂恿郝游龙要求奇俊峰提升参谋长职(原参谋长黄楚三在抗战胜利后辞职还乡,参谋长一职空缺)。

  郝游龙的历史很不清白,他是原乌拉特前旗西协理三令豹的儿子,曾在包头日本特务机关从事特务工作,后准备拉杆子为匪,被日伪特务机关察觉。他在包头无法再混下去,于是于1943 年春伪装身份,带着20 多人投奔到陕坝。奇俊峰念及他母亲满德尔玛曾侍奉自己坐月子的情份,将她收留下来。由于他善于伪装,一步步地取得了奇俊峰的信任,爬到了团长的高位。但他娶了额宝斋的孙女后即被额宝斋收买。当他提出要补参谋长空位之缺时,奇俊峰考虑到他是抗战后期才入伍,与几位老团长相比,资历浅,难孚众望,因此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对此,郝游龙怀恨在心,决心伺机报复除掉奇俊峰。

  1947 年7 月14 日,奇俊峰带领儿子奇法武和20 余名护兵去包头处理公务。郝游龙获悉这一消息后,设计邀请奇俊峰在去包头的必经之地----乌兰计郝游龙的家中住宿。第二日清晨,郝游龙以一个连的兵力诱捕了奇俊峰母子,护兵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缴了械。他把奇俊峰母子关在一个庙内。此时奇俊峰已知郝游龙要对自己下毒手,暗中找了一个小喇嘛,让他赶快到包头给市长温永栋捎口信,设法营救。

  温永栋闻讯后很重视,立即派包头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温靖国前往解决这起绑架事件。温靖国赶到乌兰计,郝游龙装出一脸笑容说:“奇司令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会加害她呢,这完全是误会!”并表示一两天内一定把奇司令护送到包头。温靖国相信了他的鬼话,第二天就返回了包头。

  丧心病狂的额宝斋、郝游龙怕事出有变,用两辆马车、一匹骤马、两千块现洋雇佣凶手田小三伺机杀害奇俊峰母子。

  7月20日清晨,奇俊峰出屋解手。早就埋伏在院子里的田小山立即冲出来,向正在解手猝不及防的奇俊峰背后连开两枪。一弹从奇俊峰右腰射入,小腹左侧穿出,射入奇俊峰的左大腿内侧根部。另一弹从奇俊峰的后心射入,击穿肺部,自右乳房穿出,擦伤奇俊峰的右手上臂。奇俊峰当即口吐鲜血扑倒在血泊中。田小山上前见身负重伤的奇俊峰尚未断气,仍在血泊中挣扎,遂又对其后脑补了一枪。田小山做贼心虚,这一枪打偏了,子弹擦过奇俊峰的脖子,将一侧颈动脉打断。奇俊峰浑身是血,拖着伤腿,奋力向屋子里挪动。田小山见奇俊峰身中三枪仍然不死,于是拔出匕首,对奇俊峰的后背连捅数刀,又将重伤昏迷在地的奇俊峰翻过身来,对奇俊峰的胸脯和腹部连捅了数刀,后来国民党调查此案时检验奇俊峰的尸体,发现奇俊峰的下腹部刀伤严重,连肠子都流出来一米多。

  英雄盖世的一代女杰奇俊峰没在抗日战场牺牲,就这样死于叛军的暗算,香消玉陨,终年只有32岁。其子奇法武也没能逃脱敌手,随即被田小山残忍地杀害了。

  惨案发生后,郝游龙和额宝斋装作听到消息,和国民党专员贺守忠赶到案发现场。面对奇俊峰血肉模糊的尸体,贺守忠提出要抓捕凶手。田小山立刻跳出来挥舞着手枪威胁。贺守忠见势不妙,为了自保,他立刻改口任命郝游龙全权代理乌拉特前旗保安司令。郝游龙派人去旗政府所在地通知此事。旗政府官员以郝游龙擅自兵变,拒绝接纳,并向全国通电报告惨案,一时舆论大噪。

  郝游龙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带领大队人马带着奇俊峰等人的尸体赶到旗政府所在地,包围了旗政府。郝游龙将奇俊峰的尸体在倒吊在旗政府前剥光示众。并亲手割下奇俊峰的人头掷入旗政府大院内。见到奇俊峰血淋淋的尸体和首级,旗政府内留守人员军心崩溃。郝游龙攻下旗政府,顺利掌握了乌拉特前旗。

  事后,郝游龙把母子二人的尸体草草埋葬在宝格岱庙南的河槽里。埋葬奇俊峰的尸体时,只草草将她流出的肠子往其身上的中将军装的裤裆里一塞了事。

  血案发生后,1947年7 月25 日《中央日报》 报道:“乌盟西公旗血案。女王奇俊峰及幼子被杀。凶手系保安团长郝游龙。”, 一时间,乌盟西公旗血案震惊全国。迫于压力,国民党装模作样地进行了调查。但是最后无论是郝游龙还是田小山都没有得到处罚。只把奇俊峰母子二人的尸体迁葬到三印河头。归还给奇俊峰的姑母一些奇俊峰的首饰。一名中将死于非命,凶手竟然逍遥法外,国民党政府之腐败确实是无可救药了。

历史终究是公正的。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了,杀害奇俊峰母子的郝游龙、田小三被人民政府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执行了枪决。是共产党为她伸冤了,奇俊峰如地下有知,定会感慨万千。

 

与共产党亲近,营救保护地下工作者

奇俊峰经常与游击队有联系,与共产党人接触多,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对革命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基本上倾向和同情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抗战,赶跑日本侵略者,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利用自己的身份,解救和保护过党的地下工作者。

据其弟罗奋相回忆,奇俊峰在陕坝与《奋斗日报》总编辑崔载之经常联系,1942年亲自出面营救了地下工作者汪振东【解放后任伊盟教育处长】,傅作义已经下令枪决,并且把汪振东送出河套;与李珏卿【奇俊峰的参谋主任,地下共产党员】做了大量的亲共的工作,才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仇恨,以共产党的嫌疑问题付出了宝贵生命。【发表于中国文学网长篇小说《红柳梦》】

 

 

 

 

 

 

 

 

 

杨家河的故事

  民国初年,国民党政府无能腐败,军阀涂炭人民,河曲县的可火山村杨满山的父亲远出口外数年不归,满山用牛车拉着病重的母亲来到黄河畔打听父亲下落。

  他的遭遇引起蒲棒儿母女和红柳的同情,大年时节,杨母在弥留之际,嘱托满山要到口外寻找父亲。在蒲棒儿的撮合下,满山和早年丧父的刘马驹、父母双亡的没人疼结为弟兄,相约一起走西口。

  杨家弟兄,早就要实现自己开渠修坝的梦想,屡遭天灾人祸,九死而不屈,用十多年时间终于修成浩浩荡荡的杨家河,杨家河渠水至今流淌,浇灌着八百里河套千万顷肥沃的土地。

  一。前期的充分准备

  杨满山领着儿子杨满仓和杨米仓兄弟,光绪末年来后套谋生。

  一开始在河套东部蔡家地落户,给一赵姓地主揽长工,兼做豆腐买卖。以后杨氏兄弟长大成人,搬迁到河套西部磴口四坝地方居住。

  接着老大杨满仓投到五原王同春沙河渠牛犋上劳动,旋即当了渠工头。老二杨米仓投到磴口协成薛姓地商家卖苦力,不久亦当了长工头。

  杨满仓有3个儿子叫茂林、文林和云林,杨米仓有六个儿子,其中比较精干的叫春林,这几个人成为杨家开渠的第二代。

  杨春林有两个儿子叫杨义和杨孝,是为杨家的第三代。正是这三代人,演绎了近代民间开挖杨家河不平凡的历史。

  1906年王同春身陷牢狱,渠工头杨满仓受王家委托承包沙河渠当了经理。承包后,沙河渠的水利管理工作颇有起色。就在这期间,杨满仓暗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五年之后,杨氏继包沙河渠,为创修杨家河做进一步的物资准备。此时杨满仓的大儿子杨茂林也以地商身份到临河承包永济渠事务三年。杨茂林富有才干,做事精细,熟悉水利,注重经济效益,《临河县志》评论他沐雨栉风,统筹全局,开渠口,浚渠道,通渠梢,灌田日增,被誉为永济渠中兴的水利专家

  杨茂林偕其弟杨春林等三人,周游河套考察地情、水利,至乌拉河畔以东的地方着重审度河流水势,打算和其父、叔共同开挖杨家河。他们之所以要在这里开一新渠,是因为其他地方已开挖了渠道,只有这里是一片空白,而且他们的家住在这一带,在家乡搞建设地利人和。

  在协成以北当长工头儿的杨米仓,也在等待时机,跃跃欲试。当时协成至四坝以东的地方都是处女地,遍地野草,一人多高,畜禽粪便盖地一层,土质极为肥沃。

  杨米仓说对掌柜的薛成士说:这里地多好啊,只要能淌水就能耕种,但挖一条渠可不容易啊!杨米仓的掌柜薛成士,听到这里,正中下怀,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好,你挂我的名挖渠,我大力支持。想不到,此次草地对话,为开挖家杨河进行了一次舆论准备。

   二。 创业的悲壮

  杨氏兄弟决定开挖杨家河之后,眼前困难一大堆。首先是开渠技术,方案如何制定,大量工程土方如何完成,灌域内的土地关系如何协调,经费如何筹集等等。

  好在杨满仓、杨茂林父子早有思想准备,加之他们的丰富治水经验,坚定地迈入他们独家挖渠的艰难历程。

  杨家河渠线的确定,杨氏兄弟早于民国四五年前就开始暗中考察和搜集资料,但技术上终觉不足,便请河神王同春前来帮助勘定渠线,并用土办法测量地形。

  开挖土方量约在200万立方米上下,为减少开挖量,决定尽量利用旧天然河道,对生工段落开挖拟采用复式浅槽断面, 留下旱台,以便将来水力冲刷扩大。

   由杨米仓出面,通过薛成士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磴口灌域;中东部大部属于杭锦旗户口地和天主教堂的势力范围,由杨春林设法沟通。

  故协议规定: 渠开成后的教堂租地,准退不准夺,淌水后分30%的过水地给教堂做堂口地。后又和杭锦旗官府约定了租地条款:每浇百亩丈青地算账,收银洋24元。

  开渠经费,由负责后勤事务的杨茂林积极运筹。当时杨家早已准备下工程粮糜子一万石,开渠经费不足部分忍痛向各教堂借高利贷,向王同春也借了钱。共得开渠经费银五万两。开渠劳力雇用外地逃来灾民两三千人。

   秋天,终于正式开工了,总指挥是杨满仓兄弟俩,杨茂林现场指挥。杨春林负责对外联络,杨氏兄弟分段施工,全家上阵。

  施工头一两年一切尚称顺利,但第三年经费困难即已显现,不得不再次向当地地主借钱,借物资,以维持工人工资开支。复与各教堂再次商洽高利贷款。最终杨家做出让步,同意杨家河以东的地大部归教堂。

  第四年,想不到地方上竟发生大面积鼠疫,不断死人,人心惶惶,不少耕地荒芜,水费收入无几。此时杨家工资与债息两亏,竟至变卖家产、典当家私、几至破产,工程也处于半停工状态。工人为逼要工资,常常罢工,成群结队跑到杨家夺饭盆,抢饭碗。

  不几天,即从杨家传出一股风言,说杨春林因给工人开不了工资,被逼上吊自杀死了。据杨云林以后回忆说:其实杨春林并没有死,是要咋唬工人而采取的缓兵之计,不得已而为之采取的诈死

  杨茂林力挽狂澜,向蒙古王爷借了一千多匹马,发放给民工。有了河南侉侉,来时背个衩衩,回时背个马马,的佳话。

  采取了提前折半收水费,许偌土地顶工钱等办法。工地上改善工人生活,施工局面暂时稳定下来,这样施工时间延长一倍多、先后用了十年,至民国十六年才算基本完工。

  三。可歌可泣

  杨家河历经十年挖成,是杨氏家族历经艰险,遭遇悲壮的十年。

  民国十一年,因施工不利,杨米仓抱病而亡。

  次年,总指挥杨满仓因工程压力过大,用脑过度,也暴病而卒,终年56岁。

  至民国十五年工程即将竣工之际,实际负责工程总指挥的杨茂林,也因积劳成疾,忧愁而死,年仅44岁。

  至民国二十一年,杨春林因劳顿过度,外债紧逼,遂致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随后杨家河的事务就继由老三杨文林接管。当然杨家河工程转入经营管理之后,水费收入逐年增加,情况得到了好转。

  回顾杨家为开挖杨家河,在十年之内竟有四位主要成员为之献身,实在可歌可泣,这在民间开发河套灌区史上,也是独一无二极为悲壮的一幕。

  杨氏家族父子相传,前仆后继,不惜付出惨重代价开挖杨家河工程,自然是为了发家致富。可是,杨家河是一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它对地方、对社会、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济效益好。因为它的灌溉面积逐年增加。总有效灌溉面积到5000顷上下。该渠的渠系配套逐步改善之后,发展潜力很大,成为河套西部旱涝保收的一块粮食基地。

  优越的地里位置,引黄条件均比其他干渠好,杨家河挖成之后,无形中在西部干渠组合上起着枢纽和骨干作用,很快兴建了引杨济黄工程,弥补了黄济渠水量的不足,同时又促进了西边乌拉河的开挖。

  生态效益远比它的经济效益大得多。开挖杨家河,引进黄河水,绿化了两边土地,就等于有效地在西边沙漠边缘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保护了河套灌区,其历史功绩应是长远的,巨大的。这一水之功,后人不能忘记。

  四。 杨家河大事记

  1926年秋,冯玉祥下令将杨家河灌域西边的部分土地仍划为杭锦旗所有,其余渠两岸土地一律收归官有放垦,由农户购买耕种,并规定只准杨家购置600顷。

  杨家河仍归杨家私有自管,对整个渠系的经营管理没甚影响。此后杨家为多占有土地,乃实行分家,致使九个杨家第三代变成了一小群封建地主,地商的身份完全消失,对渠道的管理逐渐废驰。

  1939年,改变杨家河的杨家私有权,免去杨泽林,杨米仓的二儿子杨家河的经理职务。

  1940年下半年开始,傅作义即迅速制定修复水利计划,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其中调派军力,对杨家河进行了重点整修,如干渠清淤,修建10多座草闸,竣挖退水渠和在口部修建黄、杨接口工程等。

  1942年,绥远省政府实行新县制,下令将杨家河灌域成立一个新县,杨家河归县水利局管理。

  同年,经傅作义批准,决定将新成立的县以杨家第一代开渠人杨米仓的名字命名,改称米仓县,同时委任杨义为县参议员。

【发表于巴彦淖尔报、长篇小说《红柳梦》】

 

 

 

 

 

 

 

 

 

 

 

 

 

 

 

新聊斋传奇。狼神胡二新传

 

 

大阴山下的胡柜城疙旦,有俩胡姓弟兄,都是随父亲走西口来河套的,勤劳致富,有了一定的家产。

父母去世后,胡大和胡二家产一分为二。

兄弟俩和睦相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弟兄俩又扶贫济困,远近闻名,人们津津乐道,好人家富贵安康。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胡大突然得了个心口痛的毛病。一旦病发作,头上冒黄豆大的汗滴,痛的嘴歪眼斜,哭爹喊娘。

看到哥哥如此痛苦,胡二比自己痛还要难受。

有人说,吃了苍狼心,可以缓解哥哥的病痛。胡二下了七七四十九个打狼夹子,守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打到了一只苍狼。

胡二满心欢喜,把狼剥皮破肚,掏出来热腾腾的狼心,让哥哥胡大吃下。胡大自从吃了狼心,病好了大半。

胡二把狼皮晾干,放在土地庙里,以备讨吃叫花子在破庙过夜,驱寒暖身子。

胡大自从吃了狼心,应了那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话。能够听懂狼语,心也像狼一样贪婪凶残。

河套地区的羊,不管谁家,都把羊放在山上,半年六个月去点一下数。

狼来祸害谁家羊群,胡大早早知道,不但不说,还假惺惺地请主家来他家喝酒吃肉,这也叫做助纣为虐吧。

狼要祸害自己家的羊,胡大心里念叨:“不要作孽,那是你大大【河套方言,父亲】,那是你妈妈。”

狼群一听到胡大的话就头疼,一哄而散,再去祸害其他人家。

一来二去,胡大的羊越养越多,其它村民的羊越来越少。胡二闷闷不乐,来找哥哥喝酒,哥哥胡大喝醉了,把秘密告诉了弟弟胡二。

胡二非常气愤,说哥哥不该坏了良心,反而遭到了哥哥胡大一顿臭骂。

胡二闷闷不乐,一个人来到了土地庙,大哭了一场。胡二突然感到浑身发冷,想起来狼皮可以御寒。

胡二把狼皮披到了身上,朦朦胧胧中发现自己变成了苍狼,不但能够听懂狼语,还剽悍无比,力大无穷。

只要狼群祸害乡亲们的羊,胡二奋不顾身,驱赶狼群,在一次搏斗中,掉了尾巴。

狼群再也祸害不到羊群,把气出在胡大身上,把胡大喉咙咬断,撕碎吃了。

胡二变不回人形,成了狼神,人们盖了一座庙供奉,叫秃尾巴狼神胡二。

【选自刘文忠长篇故事集《新聊斋传奇》

【作者介绍:刘文忠,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人,1951年6月18日出生,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现住乌海市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关工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