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刘文忠小说《红柳泪》
【一】
红柳村学校有一个元老教师,叫方丽仪,刚二十出头。
方丽仪是红柳村团支部书记,预备党员,学校教导主任。
方丽仪的父亲方四是响当当的老贫农,共产党员。祖籍是河套老财特别喜欢宁夏平罗人。
解放前有句顺口溜为证:
“河曲府谷人啥也干不成,赶个牛牛车,还要东川人,宁夏平罗人,樓犁耙杖一溜平。”
这个方四,也是苦根苦叶苦花花,苦蔓蔓上结的苦瓜瓜。
方四从小就是补丁裤裤麻绳绳鞋【hai】,给地主老财放牛当奴才。方四的爷爷一头挑着父亲,一头挑着破罗锅,从宁夏来河套,走在半路上,过大沙窝时,奶奶饿死了。
掩埋了奶奶,父子二人来到了包头,又到了红柳村,给人家扛长工。没日没夜干了十二年,方四的父亲,由于劳累过度,吐血而亡。
方四埋葬父亲,孤苦一人,准备再当长工,找一个掌柜的。
这时候,有一个人注意到了方四,他就是当地著名的地主赵奎贤。
说起赵奎贤,看上去慈眉善眼,其实是一个心狠手辣,压榨长工,吃人肉,喝人血的恶霸地主。
人们在爬山调里唱道:
“赵奎贤呀不是个人,
大门洞洞里的风,
蝎子的尾巴的心,
毒辣赛过蛇七寸!”
只要有穷人找上门,白给你吃了几顿饭,让你成了他们家不花钱的长工,一年四季白干活不说,还要糟蹋女人。
是个:
“人吃饺子马吃料,
没有姑娘不睡觉。
怀抱算盘算了个到,
敲骨吸髓还要你笑。”
地主赵奎贤,看方四是农活样样精通的宁夏平罗人,喜出望外。赵奎贤手底下那些个只会担大渠的长工短汉,缺少个庄稼地里的头儿,一听说方四要当长工,没有为难,立马答应。
方四年龄二十出头,憨厚老实,赵奎贤方问四农活做法,方四对答如流。没有几天,方四和那些个受苦人,都打得火热,人性很好。
经过几番考察,方四一不贪小便宜,二有心机,心里有活。
赵奎贤叫方四做了长工头,工钱比别人多一石小麦,多种三亩捎带田。
不要小看这几亩捎带田,不纳租税,干落。
方四是个年轻有为的长工头,几亩捎带田收入可观,上门提亲络绎不绝。
方四可是稳坐钓鱼台,一个也不答应,看掌柜的赵奎贤眼色。
赵奎贤有个远房叔伯妹妹,叫赵桂花,因为家里贫穷,和杨家后生钉了娃娃亲。
杨家后生被抓了国民兵,是“大青山上的鹞子乌拉沟的猴,枪崩鬼一去不回头。”【当地爬山调】
一齐去的人说杨家后生被日本人的炮弹炸的成了肉泥,连尸首也没有找到,捎回了一张阵亡通知书。
赵奎贤一看方四有人品,勤劳朴实,农活样样都会,手里有几个钱,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妹妹的。
赵奎贤几回有意把妹妹叫来,说是帮工,和方四当面锣对面鼓见过。
赵家小妹年龄正好,容貌娇好,一说话先带笑,正好趁了方四的心。
这男有情女有意,在解放前可算是自由恋爱。
在掌柜赵奎贤的主持下,长工小子方四成家立业。
没有二年,河套解放。
赵奎贤是地主成分,方四是贫农。
土改运动中方四是积极分子,又是房无一间,地无一拢的雇农,后来都叫贫农。
苦大仇深的方四揭发了赵奎贤隐瞒财产罪行,俩家闹下了隔阂。
方四不久在工作队的重视下,发展方四入了党,成了红柳村二社的当家人。
土改后的第二年,赵桂花开花结子,一肚生了俩娃,一男一女。
龙凤呈祥,皆大欢喜。
女娃方丽仪在先,是姐姐,男娃方虎在后,是弟弟。
方丽仪根红苗正,虽然没有中学毕业,可在那个年代,父亲是红柳村二社当家人,红柳村一成立学校,方丽仪就成了民办教师,红柳村团支部书记,学校教导主任。
方丽仪身份金贵,有多少追求者谁也说不准,自然不少公社干部,银行职员,现役军人。把个方四老俩口高兴的是
“一对对花蝴蝶玻璃窗窗上落,俩双老花眼只朝大门洞洞瞭。”
盼望着高门佳婿到家。
谁知道,老人有情,闺女无意。
高门佳婿来了,笑脸相迎,巧语回绝。
多少年轻后生,欲罢不能,模棱两可,都以为这个闺女心高气傲,金凤凰难找梧桐枝。
有一个后生,叫石柱,是个地主赵奎贤的小儿子。
石柱的父亲赵奎贤地主帽子还没有摘去,正在生产队严加管制。
石柱只要劳动路过学校,透过办公室玻璃窗时候,总短不了:
“毛花眼眼朝着里面瞭,满嘴白牙牙朝着小妹妹笑。”
石柱这一笑,方丽仪坐不住了,俩人携手走入学校房后的柳树林。
这正是:
沙果果甜来苹果果果脆,
小妹妹脸上是香梨味。
【二】
河套,田野肥沃。
巍巍的大阴山,海漫漫米粮川。
解放前是走西口的首选地,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人民,因为天灾人祸,走西口来到河套。
河套,也是爬山调的故乡。河套,是爱的摇篮。
河套爬山调唱到:
“土坷垃垒墙墙不倒,大闺女嫁汉娘不恼。”
“宁毁十座庙,不毁一粧婚。”
石柱和方丽仪相好,红柳村满村村人都知道,就是瞒着方四老两口,有的时候,老俩口听到一点风言风语,也当耳旁风刮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拿正眼看石柱的。
石柱和方丽仪俩个人,携手来到老柳树下。
脚下,东风渠水哗哗啦啦地流淌着。
在这里,猫花花眼眼的方丽仪,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在石柱面前,方丽仪再也不用那么虚伪了。
在家里,坐有坐样,笑有笑样。
在长辈和领导面前,更要装模作样,规矩做人。声音不能够高了,茶碗不能够满了,笑不能够露齿了。
学校里,毛娃娃管着几个年过半百的“黑帮”老师,听他们汇报思想,板着脸训话。一天不能够有个笑脸脸,简直要憋屈死人。
方丽仪这株高贵的牡丹花,也是有刺的。
她是喝黄河水长大的,身体散发着河套人温润肥厚的泥土气息,热烈的爱在泥土中酝酿,一旦爆发,是惊人的。
“我们结婚吧.”
方丽仪斩钉截铁地说道。
石柱迷茫的眼神里,发出了明亮的光芒,在一眨眼的功夫,熄灭了。
石柱痛苦地摇了摇头,对方丽仪说道:
“我们来世吧,我是地主子女。”
“地主子女怎么了,重在政治表现吗。你不是成了大队拖拉机驾驶员了吗。”方丽仪一本正经说道。
“我在大队会计刘文骏那里,开好了结婚证明,今天下午咱们就去公社结婚。”
“什么?!”
石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看。”
方丽仪说着从裤兜里掏出在大队会计刘文骏那里开好的结婚证明,递到了石柱手里。
石柱不知所措,倆行热泪哗哗地从脸上流下来。
石柱盯着方丽仪的俩眼看去,方丽仪俩只水汪汪的大眼里,清澈透明,让人有着说不出的诱惑。
方丽仪圆圆的脸庞,就像桃花初绽,粉里透红,人有着千种风情,让人有着压抑不住的激情。
河套美女,讲究圆盘大脸,肥臀厚腚:种地就种沙盖楼,娶老婆就娶一篓油。
方丽仪就是标准的河套美女!
石柱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看着眼前的方丽仪,她楚楚动人,她摄魂吸魄。
方丽仪看着眼前的石柱,憨厚老实中透着她特别喜欢的男子汉的狡诈,石柱身材高大,魁梧中有匀称,心灵手巧,无论农活还是开车,都是一把好手。
石柱把全部激情用在了方丽仪身上,他们俩拥抱在一起,轻轻地倒在大柳树下。
“丽仪。”
“石柱哥。”
他们在心里相互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嘴里呻吟着。
他们相互在对方身体上抚摸着,紧紧地搂着,怕一松手就失去了。
“你哭了?”石柱问到。
“没有,没有,呜。。。。。”
方丽仪泣不成声,但是,在声音里充满着甜蜜,充满着幸福。
石柱恍若梦中,激情澎湃,目光集中在方丽仪的脸上。
这正是:
桃花开了满坡坡红,
一对对鸳鸯戏水中。
【三】
“大妈,我方丽仪姐和石柱到公社办结婚证去了,今天没有给我们上课。”
邻居晓霞放学后到方四家玩,无意中把石柱和方丽仪结婚的事情告诉给方四老俩口。
“什么,什么,你给大妈重说一遍。”
方四老伴急切的说道。
“我方丽仪姐下午没有给我们上课,人家说她和石柱哥去公社结婚去了。”
“啊!!”
方四老俩口顿时瘫痪在地,不知所措。
“快,老头子,去大队给公社打电话,就说我们不同意他俩结婚,如果谁给结了婚,我就死给谁!”
方四老伴疯疯癫癫,连哭带叫。
“哎呀,我的祖奶奶呀,你要活活要你大你妈的命呀!”
方四老汉颤颤巍巍,连滚带爬。
方四一阵风跑到大队部,拼命摇手摇电话机:
“公社总机呀,给老叔接公社管民政的办公室,家里出人命呀!”
方四清楚,公社总机话务员小沈,是自己把小沈推荐到公社的。虽然是自己的几杆子也打不着姑舅孙女子。
小沈一见方四的面,“老叔,老叔,”叫的格外甜,格外亲。当石柱和方丽仪骑自行车来到沙沟桥人民公社,来到了民政所,坐到了专门管结婚的胡伟办公桌前,他们比方四的电话迟了几分钟。
民政助理胡伟笑眯眯地说:
“哎呀,方老师,对不起了,刚才你父亲来电话说,他们不同意你们结婚,你们看是不是先把老人的工作做好,再来吧。也不在乎这一两天的功夫。”
胡伟话儿在理,石柱和方丽仪不好再说什么,打过招呼,闷闷不乐回到了红柳村。
方丽仪一进家门,炕上八仙桌上,坐着大队书记老周三,公社书记武苏图,还有学校校长李海涛。
都是方四搬来的兵。
方丽仪一看,一个个来头不小。
不等别人开口,方丽仪妈妈首先哭了起来:“小方方呀,你不能够去找石柱呀,你要要了你妈的命呀。”
“小方呀,咱们全公社哪有一个预备党员去找地主子女的呀。你是团支部书记,学校副校长,阶级立场可要站稳呀,不要耽误了大好前程。”
公社书记武苏图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座个个附和着,不能够失去阶级立场。
一失足造成千古恨!
看看眼前这阵势,看着妈妈哭红的眼睛,看着父亲苍老花白的头发,方丽仪不好再说什么,也知道,说什么也不管用。
只好顺水推舟,谢谢组织上关心,谢谢公社书记专门为自己的事情跑了二十多里路。含着泪对妈妈说:
“妈妈,我错了!”
大队书记老周三老奸巨猾,最会看风使舵:
“好姑娘,这不就对了嘛,站在了革命队伍里,一起把阶级斗争这个纲抓起来,什么都好办了。”
外屋的锅里,方四的炖羊肉也熟了,几个家常凉菜方丽仪麻利地摆好了。
这场酒,方四请来了都是有头有脸的干部,方丽仪的顶头上司,为了挽救方丽仪,功不可没。
抑扬顿挫的喝酒划拳声,在小村村的上空缭绕。
小村村的袅袅炊烟,弥漫在田野,不远处,传来了牛羊的叫声。
小村村一派吉祥如意。
把饭菜全部端到了桌子上后,方丽仪一个人跑到了房后,用手帕捂着嘴抽泣着。
石柱家和方四家一个房前,一个房后。
方丽仪和石柱从小一起玩,方丽仪胆子小,石柱成了小保镖,不管谁欺负了小方,石柱的拳头是厉害的。
为此,石柱没少给赵奎贤惹下麻烦。
为了小方丽仪,石柱没少挨父亲的鞋底子。
一来二去,方丽仪都成了大姑娘,时时刻刻把石柱放在心上。
石柱对方丽仪不敢异想天开,心里总是七上八下,时刻牵挂。
一个星期后,方丽仪和石柱偷偷地跑到公社,结了婚。
红柳村发生了一场政治地震,这场地震,比一般地震还要强烈十倍百倍!
方四老伴接受不了,一仰脖子,喝下去半包老鼠药,抢救及时,没有丢了性命。
方四一夜全白了头,人模样不如鬼。
杭锦旗政府派来了旗团委书记做方丽仪工作,没有效果。
通过旗社研究决定:取消了方丽仪预备党员的资格,撤销了方丽仪大队团支部书记,开除了方丽仪教师资格,到生产队劳动改造。
方丽仪成了另类,是一夜的功夫。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政治灵魂,也就是个半残废,方丽仪不到五十,肝癌致死。
地震,压死的是当事人,苦的本人。
政治地震,连累的是几代人。
方四在生产队长改选时候借故年事高,下了台,连个小队贫下中农协会主任也没有捞到,到大队林场当了护林员,风霜雨雪不得闲,还得罪不少人。
石柱父亲连续批斗几次,被积极分子打断了肋条。
石柱因为驾驶技术好,篮球打得好,成了旗篮球队主力。
旗篮球队员,大多数出身贫下中农,都被安排了工作,有的是供销社职工,有的是公社干部。
石柱因为是地主子女,一直没有转正,是个临时工。那时候,旗林场开荒植树,石柱被调到旗林场,开推土机开垦了一千多亩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旗林场建设好了,石柱没有用了,被打发回家,捞了一身的病。
石柱与方丽仪的孩子,也因为爷爷是地主成分,念书被歧视,提干当兵没有份,前途可想而知。
这正是:
一阵阵黄风刮眯了大眼睛,
活得不如人死了也没人疼。
【四】
四喜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巴盟教育研究员,《小学作文的浅谈》评为内蒙古语论文一等奖。
儿童科幻动画剧本《绿鹰》被东方电视台,上海科协等举办的百集剧本入围奖。
文学创作也达到高峰,一年中百余篇稿件被报刊采用。
四喜有一些心里话,想说又不敢说,一来怕惹起众怒,二怕误导人们走入歧途,罪过就大了。
现在时兴用数字说话,四喜用一组数字说明计生协会前后。
中国计生协会成立前,妇女多生多育。小小的红柳村,一个母亲生育十来八个孩子是很平常的。
最多的有生育十五个子女。
红柳村小学,计划生育前,一个五千人的村子,学校有12个班,一到六年级都是双班,每班最少56人。到2000年,孩子人数每年递减,成了单班,人数25人左右。到2010年,每个班不足10人,只好合班并校。现在一个镇小学,一百五十多学生,教师有六七十个,不算请假的。根据个人体会,有些话儿不得不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去何从,凭自己掂的良心量着办。
四喜多次给朋友们推荐,2010年第四期,《做人处世》里面有一篇《美国妈妈择校记》,看后让四喜的心里话又翻腾起来,冒天下大不昧说出来,也是一个年过花甲,一个老教师的良心发现吧。
文章中说, 美国加州湾区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住着不少是高知华裔人士,华人的孩子在小学占很大的比例。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学校的老师也是出类拔萃,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重点学校。要是在中国,家长们都会在不惜千金,挖空心思走后门,托关系,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人重点学校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出息有前途,将来好考名牌大学。
可是,美国的爸爸妈妈怎么说::“这座学校如老虎,我们和孩子都很害怕!学校过分优秀,中国的孩子个个如小老虎,学习一个比一个刻苦,考试成绩一个比一个突出,在这种环境里我们,我们受不了,孩子也很压抑,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在高分的挤压下生活,他自信心无疑会受到极大的挫伤,会导致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这不把孩子毁了吗?我们决定搬家。”
是啊,我们的孩子现在学习环境,不亚于服苦役。小孙子在小学二年级读书,她的书包我背上都要吃力,何况一个9岁的孩子。我念小学到高中,书包里就那么几本书,最重不过二三斤!我们现在从娘肚子开始胎教,幼儿园开始,学前班开始......五花八门的这个教,那个学。孩子一跨进小学一年级,被禁锢在考试至上,分数第一的小小的铁笼里,千千万万个在互相拼杀。
不知道是孩子家长兜里有了钱,还是老师的问题,家长到处请老师补课,甚至不惜在重金请“名师”补课,孩子越补课越没有了主观能动性,把那一点点的主观主义消磨殆尽。那些陪读的父母就更苦了,把全部精力和钱都用在孩子身上,结果是适得其反,孩子失去了更多。四喜的一个朋友,儿子在农村种地,媳妇到城里陪读,几乎倾家荡产。每年的收入都不够陪读的费用,还要老两口添补,孙子没有陪读出来,媳妇进不去城里的诱惑,跟人跑了。
结果是人财两空,鸡飞蛋打,孙子成了孤儿,老俩口抚养。经济条件好一点,城里买了楼房,子女陪读出去了,楼房没有人住,租金也没有几个钱,有的还租不出去,又卖不出去,用他们的话说:“砸在手里了。”多余的土地能够耕种,解决人们的温饱。多余的楼房能干什么,就为了成为鬼楼让人三思!
现在的教育体制如果下去,四喜呼吁,要引起重视。孩子的天性呢?!孩子的童真呢?!孩子的幻想呢?!孩子的创造力,孩子的一切都被扼杀了。我们培养出了的小“寄生虫”“小绵羊”真的厉害吗?将来能担当得起社会的重任吗?我们不能作出回答。
不少孩子被培养成“解题机器人。”看看我们现在已经取得大学文凭,甚至研究生文凭的高材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干不了,这是为什么,不值得深思吗。过去学校提倡启发式教育,要求学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心里特点,学习要灵活,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平心而论,我在学校教了三十多年书,读死书死读书的“解题机器人”,出息的不多,大多是四平八稳,平平淡淡。一些学习一般,跳哒不好管理的孩子,在社会上适应能力强,办大事的多。
从中国的“孟母三迁”到美国妈妈的“奔迁”,我们的传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是否可以反思一下。
这正是:
沙滩上困住顺水的船,不知道是走来还是站。
【五】
学生人数骤减,老师人数也要随着减少。
按上级规定,小学每个自然班45人,最多不许超过50人,超过了就要分班。红柳村学校原来小学班12个,戴帽子中学6个班。
小学每个自然班配备1.3个教师,包括学校领导,17个教师:中学6个自然班,每个班配备1.2个老师,7个老师。
红柳村学校鼎盛时期,老师带工勤有30人,学生有600多人。
杭锦旗三中扩大招生,戴帽子中学撤销了。
小学班勉勉强强凑够6个,为了多留教师,又办了个学前班。
每个小学自然班1.3人,除了工勤,学校最多可以留任10个教师。
其余25个教师就要回家。
解雇谁,咋么个解雇法,四喜做了难。
学校里有三个国家正式老师,是铁饭碗。四喜和另外一个教师是亦工亦农教师,领国家工资,也可以留下。
通过所谓的考试,择优录取5个民办教师,教了十几年的20个老民办教师先后含泪离开学校,没有给一分钱的补偿。
有一个年纪超过60的刘春喜老师,学区校长李福财瞒着教育局,多给了假期俩个月的补助,16元钱,让多少民办教师含泪感叹。
崔孟林老师是内蒙古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毕业生,知识青年,留在了红柳村学校,他和四喜同龄,崔老师的子女也和四喜子女差不多。
看着如今的形式,崔老师子女全部是城市户口,没有让子女报考技校,出来教书,怕落个老民办教师的下场。
四喜也板着手指计算,再过不了5年,生源减少,再合班并校,自己也是回家的对象。不过,自己确实喜爱教师工作,更离不开文学创作,加倍努力工作,虽然是教导主任,每年带六年级毕业班,考入杭锦旗三中的学生数量最多,一直是前三名。
精减教师更严峻!
接教育局通知,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国家正式工,亦工亦农教师,只要连续统考所带班级三年倒数第一,实行末尾淘汰制,工作不努力,校长可以随时解聘。
红柳村学校元老任长江,快退休了,是河套地区最早的师范毕业生,因为没有提前备三天的课,被校长停职,送回学区,被离家十来里的澄泥学校留用,天天跑校上班。
在一次突击抽查,崔茂林老师因为没有按时批改作业,被校长停职。崔老师那里也不去,每天按时上班,没有教学任务,也不在乎。
学校的门窗破了,他一个修补。教室掉泥露雨,他默默地补好。老师同学的自行车坏了,他笑眯眯地修好。
崔老师过了二年,才正式任课。
任老师和崔老师如果不是国家正式工,下场可想而知。
四喜没有转正,大女儿湘春由于是农村户口,不能够报考技校,想尽了办法,报考了杭锦旗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做了教师。
一年多的努力,湘春所代课目全学区统考,是前三名。
在同年解聘教师名单中,就有湘春的名字,四喜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学期又到了另一所学校任教。
又教了一年多,婚迁到乌海,请了婚假。
95年,眼看学校不足200人,面临着全学区合班并校。小学高级教师全部自然转正,四喜成了正式教师。
1997年,教育局突然下达文件,国家干部,正式教师可以提前退休,涨四级工资。
四喜回到家,和老父亲一说,老父亲坚决不同意四喜提前退休,有多大利益,就要多大害处。
过去多少次,精简下放了多少干部,一个个回到农村,再也回本了城,遗憾终生。
现在不可能国家白白养活你们几十年,小心喝了抢坡水,老婆娃娃跟着带害。
四喜听了老父亲的话,1997年四喜没有提前退休。
1998年,在职中小学民办教师全转正,中学连工勤给转正。
国家干部,教师提前退休优待政策不变,言传老家伙赶不上时代需要,以后全部竞争上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
凡是45岁以上的校长教导主任全部免职,由年轻人担任。
四喜一看学区校长,教育局局长也提前退休。政府部门,各大局不少局长,科长,普通干部也纷纷提前退休。
四喜把形势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也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四喜随波逐浪,1998年下学期提前退休。
大批国家干部,正式教师提前退休,空下了位置,人劳局立即填补。
今天你弄到了国家干部或教师指标,连一天班也没有上,就办了提前退休。
究竟占用多少指标,是个糊涂账!
在85年前后,上级教育部门详细登记了所有民办教师,临时代课教师,亦工亦农教师,学校工勤。
据说1998年民办教师全部转正的指标,就是那个时期国家统计的民办教师数字,按统计数字下拨了内蒙古教师转正指标。
在职的民办教师,没有那么多,有多少指标被炒卖,送人情,也是笔糊涂账!
国家财政要拨付多少纳税人的钱,来养活!
天地良心!
这正是:
算盘珠子地下撒,
糊涂账来烂泥巴。
内蒙古乌海海勃湾幸福新村南区19-6-102刘文忠
13734739057
作者介绍:
刘文忠,男,1951年生,大学本科毕业。作家,诗人,教育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高中语文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现在住址:内蒙古乌海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办事处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宣讲团副团长。
15岁被选聘为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台通讯员,文艺创作员,参加了杭锦后旗文联举办的学习班。在内蒙古电台,《内蒙古日报》《草原》《巴彦淖尔》《华北民兵》等报刊大量发表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乡村教师越玉柱一起创办文学社团,共用笔名文越主编社刊《苦菜花诗报》,在内蒙古地区颇有影响。文学社成员的作品被区内外报刊大量转载发表,《当代诗歌》、《呼和浩特晚报》、《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报》、《花雨》等报刊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杭锦后旗广播电台采访越玉柱、刘文忠制作的录音报导《苦菜花开绽清香,只因植根沃土中》,获自治区听评节目一等奖。此后沉迷于文学艺术创作,几十年乐此不疲。
在退休后,创作了儿童科幻动画片剧本《绿鹰》,被上海东方电视台,科普协会编入百集科幻儿童电视剧,获入围奖。
多次被获自治区,巴彦淖尔,杭锦后旗优秀通讯员,文学创作员等奖励。
《被风叫醒的梦》获北京新竹文化二等奖。
《爱的呼唤》获世界华人梁祝爱情诗歌大赛三等奖。
《情暖梦真》选入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编的《草原人与中国梦》,《解读温馨》和《柳哨情深》选人群言出版社诗文集《情感咖啡屋》。
《偷秋》选人大众文艺出版社诗文集《网与人生》。
《河神王同春》选人《中国黄河》,水电部主办。
自费出版了长篇小说《魔咒》,诗文集《杨家河畔》
近年,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又在网上注册创办了电子文学期刊《苦菜花》,被评为最佳期刊,金牌写手,发表了百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网上点击“苦菜花刘文忠,可阅读这些作品)。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中篇小说《烽火总排干》、诗文集集《杨家河畔》、长篇小说《魔咒》《红柳滩》等。
电子诗集《紫风铃》《冰玫瑰》《点亮心灯》《犁梦》《一千个理由》《杨家河畔》《塞上草》《琴弦上的舞者》《新民歌》《孤岛心灯》
在网上创办的部分电子图书及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