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海洋回收塑料刘琅 //www.sinovision.net/?1215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莞PCR环保塑料行业网络顾问,讲述回收料再生料那些事儿。定制开发拿料试样联系13539019280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说中国一百年也拿不到诺贝尔奖?

已有 1531 次阅读2011-10-10 21:52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每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拉开,中国学界的口水仗也拉开大幕。

  有人说,“不要把诺贝尔奖看得太重!这个奖有许多不公平之处,而且日益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工具,尤其是和平奖、文学奖、经济学奖。”这话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但总有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的意思。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还是比较高的含金量的。

  有人把拿不到诺奖归因于中国文化传统--我最烦这个了,什么屎盆子都往二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头上扣。而且他们的意思,仿佛科技落后成了中国人的原罪了。其实,不用想当年,新中国以来有些成就(如人工合成胰岛素)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一九五六年造出喷气式战斗机,一九五八年造出了万吨远洋轮船,一九五九年研制成功每秒钟一万次电子计算机,一九六一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激光器,一九六二年造出了一万二千吨水压机,一九六。。四年成功爆炸原子弹,一九六五年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一九六七年成功爆炸氢弹,一九七零年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一九七五年成功实现人造卫星发射返回,与当时最先进的波音707技术水平相当的大型喷气运输机运十,杂交水稻,在世界上最先合成转移核糖核酸,在基础科学领域里以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尖端成果,等等。有这张成绩单,无论在哪一国面前中国都无须妄自菲薄。

  但是我也不赞同那种过于乐观的看法。例如携美同行的杨振宁先生在各种场合作出的“中国学者将在20年之内获得诺奖”的预测,又如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在我看来,中国近三十年内完全没有任何成就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不改变我国学术研究现状,再过一百年,也根本没有可能问鼎诺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眼中,论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办学成果体现。这才有了“中国科研能力已经世界第五”的判断--领导们可能还认为这太谦虚,因为根据EI论文数,我国在2007年已经列世界第一-也于是,假如在此基础上,获得诺贝尔奖,那不是“水到渠成”、“锦上添花”吗?

  论文数能代表科研能力吗?按照论文数评价指标,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苏尔斯顿非但不可能获得诺奖,而且“科研能力将”很差,极有可能通不过考核,这位老兄在近40年的科学生涯中,只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平均一年只有0.75篇。以他自己为主做实验的论文没有一篇发表在《科学》、《自然》这样的杂志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格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他有一位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当他们很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从那时起直到这位同事获得诺贝尔奖,10年里他只写了两篇论文。这两位仁兄,在中国高校休想评教授,而极有可能因考核不合格被扫地出门。

  不错,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开外--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6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如果将引用数作为论文价值(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就在世界100开外。在这种情况下,还成天盼望着获得诺奖,预测哪个学者离诺奖最近,是不是天方夜谭?

  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想要得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只是自欺其人罢了。更何况,在中国各学术界,假文凭、假论文、剽窃的出轨机制已经成就大量“人才”“学者”“教授”,各自出示看门本领,以提升学位、研究生为由强奸女孩、以此敲诈钱财的教授、学者、专家太多太多,根本找不到几个纯正、干净的学术界可以确定。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诺奖奖励个人,也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获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

  “诺奖”本身对中国本没有那么重要,也并非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但是,我们最最要紧的是如何反思近三十多年以来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干什么?我们做出了什么?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科技界除开“论文”显示出了“春天的温暖”,其它方面我没有看出来任何感到暖心的地方,用原始创新和独立自主两个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的科学研究还在漫长的冬天里挣扎,并且仍然没有看到春天脚步来临的迹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我猜很多专家会跳出来大喝:要完善体制!没错,体制是应该不断完善,可是,光这样做就万事大吉了吗?

  学术界这些年建立的制度可以说是够多的了。评职称、评博导、评博士点、评重点学科、评奖,都有种种繁琐的、细致的、量化的、可操作的规定,还建立了诸如“匿名评审”之类据说是很“科学”的制度。结果怎么样呢?照样还是“该上的上不了,不该上的上了”,而且比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评职称,以前是开教授会议,由教授们决定谁上谁不上。后来说这是“人治”,要不得,要改成“法治”,定出种种条条杠杠,对号入座。比方说当教授要权威刊物论文多少篇,核心刊物论文多少篇。这样一来,学校评职称,就变成了刊物评职称。于是这些刊物的行情大涨,大家都到他们那里去拉关系走后门。一旦获得这些“硬件”,学术水平再差的人也变得牛皮哄哄,拿着这些论文理直气壮地要职称,谁不同意他说谁腐败。至于这些所谓的“论文”水平到底如何,甚至是不是“枪手”捉刀,则是没有人管的事。因此,自从实行了这些制度以后,学术界的整体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倒降了下来。

  同样,所谓“匿名评审”也不管用。不错,送材料的时候,申请人的名字是匿去了。材料寄回来的时候,评审人的名字也匿去了。但材料寄给谁,寄的是谁的材料,负责寄送的人知道呀!这样一来,申请人和负责人关系的好坏,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结果,常常是这边材料还没有寄出,那边就接到了说情或者告状的电话。如果是评博士点、评重点学科、评奖,还可能会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登门造访。

  所有这一切,都不违反制度(向评审人说情或者告状除外,但你永远查不出)。尤其是发表论文达到多少篇就可以当教授,更不违反制度。如果评审不能通过,还会有人打抱不平。结果,我们就“合法”地评出许多根本不合格的教授、博导。

我没法开出一张药方,让中国学界起死回生。我只能说所谓制度建设是一条死胡同。再完善健全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执行的,也需要合适的土壤。没有了市场的需求,没有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没有了共同追求的理想和向心力、凝聚力,在一个腐化堕落的环境里,就算是增加了一点投入,按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金钱万能的信条,就能把一个大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发展起来吗?为制度不健全,让人钻了空子。因此应该加快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当然并不错。但如果以为只要有了就万事大吉,却未免过于乐观。在我看来,再好的制度也只是“术”,不是“道”。“道”不变,变“术”是没有用的。而且,说得悲观一点,只怕是制度越严密,腐败就越严重。

2011-10-1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