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武汉:明天你是否依然故我?
从北京乘夜车,天亮到武汉――我的家乡时,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国家:汉口火车站修了几年还未完工,旅客拖着沉重的行李,在高低不平的隧道里蠕动;车站外拉客的人比乘客不少,住酒店吗?换车吗?要出租吗?有没有旧火车票?
记得十几年前离开武汉时,这座城市就有“光灰的城市”之称。时隔多年,城市仍旧笼罩在“光灰”之中。脏乱差不但不见改进,反而更甚。如今的武汉,到处都在挖土方修地铁。大街上处处是“今天的不方便正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的口号。曾几何时,武汉长江一桥堵车严重,武汉的百姓被告知要有耐心,等修起了长江二桥就好了,如今已经修好了四座长江大桥,堵车更严重。很难相信几年之后修了地铁会好到哪里,武汉的百姓们要不方便到什么时候。
在大学集中的武昌广埠屯,门口熙熙攘攘就像一个巨大的集市。母校的大门夹杂在高楼之间,校门修建得四不像:公园不像、集市不像、政府机关不像、更不像是学府。日夜面对校门口嘈杂如市的环境,不知学生怎么有心思静下来学习。我见到了学生时代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老校长痛斥中国教育界的种种弊端:不重教学、不重科研、不按教育规律办学,义正词严表现出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中很少见的良知。也见到了当年的学生,如今两个当了副校长,不少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担当重任,为他们高兴,也对他们寄予希望。
武汉的交通很乱。如今私车增多,执照好拿,武汉人一贯不爱守规矩,有了车更如鱼得水,可以自由乱闯了。他们开车真是勇敢,可以对着你迎面冲过来。一次,一位出租车司机竟对我说:现在经常堵车的原因是马路中间修建了隔离带,不然完全可以逆向行驶躲避堵车,这解释令人哭笑不得。
见到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虽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有所作为,但几乎都不同程度患有“三高”毛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而且他们的成就似乎和他们 “三高”的高度成正比。我很吃惊:对于“三高现象”,朋友们竟然根本不以为然,谈起来自己有“三高”就像谈起自己获得了某一种荣誉一样,让没有“三高”的人颇为自卑。自古国人对于当官,认为一定要有官像,就是要体态宽、走路外八字才是。这种理念看来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朋友们的体型。他们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宽体之人,而这种体型的人,大多会与“三高”结缘。好在我注意到他们再也不拼命劝酒了,无数因酗酒而倒下先烈的教训,终于让他们明白了酒喝多了会立即伤身体的道理,比较过去“宁可伤身体也不伤感情”,终于进步了。
见到多年未见的母亲,她看来很健康。多年来母亲坚持每天早上在武汉的江滩行走,风雨无阻。让儿子回来看到自己身体健康,已成为多年支持着她的生活信念。在儿子将要回来的那几天,她激动得几天睡不好觉。平时,我尽量不在中国的晚上时间打电话,担心母亲接电话后会失眠。岳母年事更高,但精神不错,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坚持画画,生活充实。回到家后,看到老人每天为我熬汤做鱼,让我实在过意不去。
在武汉与已经三十六年未见的中学同学聚会,是最为难忘的一幕。中学班主任王子甫老师只比我们大几岁,被我们视为兄长,聚会由他召集。相见时,我们愉快地尽情回忆中学情景,谈起一位女同学上课专门偷看小说,后来小说被我们这些负责任的班干部没收的事情时,大家不禁哈哈大笑。如果不是我们及时扼杀她,也许今天中国文坛上又多了一位文学家。班主任那天特别高兴,酒喝得很多。我劝他不喝了,他说:“怎么能说不活了(武汉话“喝”“活”同音)呢?我高兴!”说完又是一杯。人生总是相见难,分别易。当年我匆匆离去,如今与几十年未见的同学又只是匆匆一聚。几十年过去了,同学和师长彼此还是不用任何掩饰,感情还是那样纯真,让我深受感动。
信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河南信阳是我的老家,离武汉两小时车程。去信阳是为了看望八十多岁的舅舅。当火车一离开嘈杂的武汉进入青山绿水的湖北农村时,我顿时感到摆脱了城市嘈杂的压力,心情马上愉悦起来。
河南历来给人的印象是穷和脏,提起河南,自然联想到四处逃难遭受饥荒和黄河泛滥的中原难民。眼前的信阳,看到的是这座小城市干净有序、生活舒适方便,和武汉的脏乱形成明显对比,很难和他的过去联系在一起。信阳被称为“中国茶都”,出产著名的信阳毛尖。每年以举办中国茶叶节而吸引各地游客,最近被评为全国最适合居住的中小城市之一。我想起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居住在大城市的普通市民,每天在城市间奔波,被堵车阻隔在路上、呼吸着污染的汽车尾气、在汗流浃背的人群中穿行,高楼下喇叭叫卖的噪音不绝于耳,过马路随时担心窜出来车的来袭,哪来的生活更美好之感?难道我们所说的美好城市就只是高楼,就只是高速公路,就只是不尽的车流么?说到美好,倒是中小城市可以做到:信阳依山伴水,炎热的夏天气温比武汉低好几度,有点钱的人们都会来这里的鸡公山避暑。清早学校的学生在晨曦鸟鸣中读书,市民沿着?河边轻快地散步,这些情景,更映衬着这座城市的宁静、安详,更能体现出城市的悠闲。城市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需要得到的是方便和安静,而不是让人时刻保持着浮躁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