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童年时代的家乡,似母亲这样的朴实的农村炊妇们在琢磨吃上很有招儿。清明前后野菜生机勃勃的日子,最普普通通的就是吃菜,多是野菜。蒸、拌,都香得不得了。比如,那土菜黄瓜拌油条。
油条在庄稼人的餐桌上是奢侈品,即使生病也难得吃一次。见卫生室里打吊瓶的人,守着那半斤油条,就眼巴巴的羡慕。心里想,猴年马月我也得场大病,也享用一番。
走村串巷换油条的,推个小推车,上面撂个装满油条的大簸箩,一根根黄得诱人。无论孩子们如何死揪蛮缠,奶奶是舍不得给换的。其实老人也馋,却说不出口。
母亲生妹妹那年,农村还不时兴送油条贺喜。那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挂面也令大人孩子们喜出望外,产妇吃得开心,就是那面汤,也让半大孩子们吃得满心欢喜。后来就有了油条,面条泡油条,算是上乘的月子饭。
在农村住了近十五年,只吃过两次油条,都是黄瓜拌油条。父亲总是剖条黄瓜去瓤切薄片或丝,油条切细块,加醋、酱油、蒜泥、麻汁拌得仔细。倘若有张粉皮拌上,那滋味就更好了。母亲呢,就省事得多,洗好的黄瓜用刀背在菜板上一拍和油条放碗里就成,遇上好日子,就加个鸡蛋饼,那个香啊,是掩饰不住的。
熟南瓜油条馅的饺子,甜丝丝,面乎乎,香喷喷的,那抿进嘴巴里的油条渣嘴巴嚼得天响,喜悦一片。如今再吃,却总也吃不出当年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