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词汇在网络上挺红火,它就是“扒粪时代”。有文章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扒粪时代,并且它是一个社会必然经历的过程。
不得不说我被“扒粪时代”这四个字吸引了。怪我才疏学浅,但总算好奇心有余,我在网上搜寻了这个词的来源。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所谓“扒粪记者/扒粪运动”(muckraker),也称黑幕揭发记者/运动,是指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的一股新闻报道浪潮,一些记者和报刊致力于深入调查报道黑幕,揭发丑闻,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示。其名称源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一次演讲。此演讲中,罗斯福将20世纪初一批致力于揭丑、暴露、煽情等报道的记者,比作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小说《天路历程》中的一个反派人物,他从不仰望天空,只是手拿粪耙,埋头打扫地上的秽物。但是被批评的揭丑记者却不以为然,反而欣然接受这个称号。后来,人们便将这种新闻及报道这些新闻的记者和报刊称为扒粪运动、扒粪记者、扒粪报刊等,就如同人们将赫斯特报刊的煽情报道成为黄色新闻一样。
也许“扒粪”二字包含了当时人们对揭露丑闻的记者们的不屑,但也许也暗含着那些被揭露丑闻者对暴露了他们痛处的记者们的痛恨。毕竟被揭疮疤的人心里一定是不满的。但是“扒粪”这个词真的这么污秽不堪吗?在这个社会里存在着无数的阴暗面。如果没有不遗余力地揭露者,那污秽不堪又将何时爆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我们最伟大的技能之一“人肉搜索”。这也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陈凯歌导演的《搜索》。当初看的时候只想到了“人肉搜索”这个词,但现在想来,恐怕与“扒粪时代”也不无联系了。
电影是由唯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小悬疑,一环紧扣一环,事情进展到最后当然是个悲剧,但我不得不说小说的作者在故事的结尾也小小地黑色幽默了一把。。。(为了不打扰各位观众看电影的雅兴,我就不赘述电影的主要内容了。)但电影也将生活中的真实一面再次推到了我们的视线里:人肉搜索没有隐私。
不论是“扒粪者”,“狗仔队”还是“人肉搜索”应该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它是人类的本能--好奇心。正如我对“扒粪时代”这四个字的好奇一样,我们本能地上网搜索,本能地将搜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包括周遭的人和人际关系利用了个遍,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这些也得益于网络的高速发展。现在的新闻已经不止于新闻从业人员了,任何借助网络发表个人观点和发布所见所闻的普通大众都加入了新闻的行列。我们的“非死不可”,“推特”,“微博”,逐渐成为大众的新闻来源。可以说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我们是否知晓,我们的一举一动只要有人好奇,有人关心就很可能成为一些人的新闻和看点。所以有人感叹,微博暴露了隐私。“扒粪”虽然不好听,但暴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人肉搜索”就比较复杂了,用得好了,一定可以伸张正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过分了,甚至被利用则必然给被人肉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将人逼上绝境。
希望普通大众们的好奇心也止步在监督上吧。希望大众无意的举动不要引发无辜人得悲剧。“扒粪者们”无需觉得难堪,也无需恐惧自己“扒”了什么,只有扒的是事实,就能扒出公理,才能迎接真正进步的社会。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不过有时候被好奇害死的猫可能不是“扒粪者”而是那些无辜的被人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