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书法源流兴衰史论(修订稿)

已有 464 次阅读2018-11-15 23:44 |个人分类:徐敏豪《大师论》|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中国书法源流兴衰史论(修订稿)

徐敏豪大诗人

2018.11.15650分写作

在论题前,本人先表达几个基本观点,既作为分论题前提,也避免叙述内容繁复。一是历史不能假设。其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必须予以尊重,并在此前提下,开展研究与论述。二是文字及其书法随生产力“接力”演变。作为文化的“核心”与“标志物”,人类社会经政文军民“五行”中,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变化,从新旧石器、铁器、铜器、蒸汽、电力到电算,渐由实用、鉴赏功能,蜕变为以后者为主,古今中外、如影随形、概莫能外。三是民众创史写史。亘古至今,一以贯之,所有英雄代表人物皆为民众的一份子与弄潮儿,只是、仅是,听风、代言、代行,如同波涛、波浪,只是、仅是大海分母的分子。三生万物、大道至简。

1.起源:由伏羲完成“大篆初创”集大成第一次“具象”高峰。在伏羲前,人类史已逾亿年“结绳记事”。伏羲时期,人类由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与转变,痛定思痛由母系社会、近亲繁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随父姓油然而生,绝非大男子主义,而是科学与天道。伏羲演易与创建文字,目的正在于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书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伏羲前的“书画同源”,多为象形文字,如岩画、壁画等。伏羲仅是象形文字,第一阶段集大成者、“托名人”。至公元前221年秦前,皆为大篆,包括钟镏、石镏、石鼓、虫草等篆书,皆统称大篆。此即汉字及其书法起源,所以,中国书法始于夏商周三代说,并不成立,中国书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并非铜器时代,是不争的事实。无大篆,不足以说文解字,亘古至今,奉为圭皋,不二法门,乐此不疲。此时,行草书速记已产生,历史久远,雄冠古今,遗憾的是,已不可考,难以辨识,成历史断层,至今仍不可续之。

2.造字:由仓颉完成“大篆规范”集大成第二次“具象”高峰。仓颉造字,已到了炎黄、新石器时期,仓颉是继伏羲后,中国书法完成大篆规范、第二个集大成者、“托名人”,将异彩纷呈、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大篆,渐由书画同源象形文字,向象形、象义、象声等抽象文字演变与过过渡。无大篆,不足以说文解字,结论依然成立,只是更增添了抽象色彩,量变而非质变,突变一触即发,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3.小篆:由李斯完成“小篆创建”集大成、第一次“抽象”高峰。从伏羲旧石器时代的书画同、源异彩纷呈的具象大篆,到仓颉新石器时代较为统一渐向抽象的大篆,从炎黄尧舜,直到夏商周三代,皆变化不大,仍统称为“大篆”,仍以具象为总体特征,直到秦丞相李斯成为中国书法完成小篆创作、第三个集大成者、“托名人”,将具象的大篆演变为全新、抽象的小篆,功莫大焉。无小篆,不足以说文解字,结论依然成立,突变、质变虽已然发生,但万变不离其宗。

4.隶变:由程邈完成“隶书创建”集大成、第二次“抽象”高峰。从秦至汉,时间虽不长,仅短短几十年,但其小篆对中国书法史的贡献,可谓石破天惊、丰功伟绩。从具象走向抽象,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极为艰辛与不易,李斯名垂青史、彪炳千秋,当之无愧。至汉代,因战事连绵、胜王败囚、文书繁复,狱吏程邈成中国书法完成隶书创造、第四个集大成者、“托名人”。此时,由隶书而发展的行草书,称之为“章行”、“ 章草”,即“隶行”、“隶草”(有人在书法术语、称谓上,不敢越古人雷池于半步,实为“书奴”、实不可取),以皇象、索靖、羊欣等为杰出代表。

5.真变:由钟繇完成“真书创建”集大成、第三次“抽象”高峰。至东汉,即三国时期,由时任太傅钟繇完成由隶变向真变第三次抽象高峰,成为中国书法完成真书创作、第五个集大成者、“托名人”。在《历代书论》中,有后世学者评价说:论天赋,王羲之不如钟繇;论勤奋,王羲之不如张芝。这说明,钟繇对中国书法的贡献,远超王羲之,因钟繇完成的是质变与飞跃,极为不易、旷古烁今、居功至伟。

6.余脉:篆行草隶真(按产生时间先后)五体已相继产生,质变业已完成此后皆为量变。从广义看,“源”在伏羲;从狭义看,自伏羲、仓颉、李斯、程邈、钟繇完成了真草隶篆行五体时,为中国书法“源头”。五体未形成前,皆为“发轫、肇始”,五体形成后,皆为其“流”。

7.结论。(1)微著。有了钟繇的真书后,才有其女弟子卫铄,才有卫铄的弟子王羲之,并在钟繇真书的基础上,形成王羲之行书,此时已到了东晋时期,及至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对中国书法史贡献,能与伏羲、仓颉、李斯、程邈、钟繇比肩者,绝无仅有、凤毛麟角,皆为“小巫见大巫”。

2)担当。大篆的“源”为伏羲、仓颉,小篆的“源”为李斯,隶书的“源”为程邈,真书的“源”为钟繇,行书草书的“源”已不可考,东汉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孙过庭等,只是仅是后世集大成者。王羲之是行草书得集大成者。北碑南帖,只是仅是前述集大成者、高峰余脉延续与发展,所以余说:“无篆不足以说文解字,无隶不古,无真不足以标志时代,无行不足以翻飞灵动,无草不足以笔走龙蛇。”

3)显隐。唐代书法,只是仅是北碑(刀笔并用、并显,并非仅是书法艺术,还有雕刻艺术,是两者的合体)余脉。由唐及宋,内忧外患,书法凋零,唯苏轼出类拔萃、在颜体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人书法”。及至元明清,“台阁体”、“馆阁体”更去棱角、个性,皆为“书奴”,旨归唐法,唯其“马首是瞻”,皆不足论。少有、再无“建树”,“传薪”大于“建树”,乏善可陈(能站立逾百、千年者,少之又少)。及至民代(中华民国、新中国,皆统称于“民”,根据毛润之当年曾动议仍沿用“中华民国”史实)至今,唯毛润之草书雄冠古今,值得推崇,其余皆不足论。

4)续断。我们必须厚积薄发,不负时代,勉力维新。怎实现突破与创新?唯从真书入手,唯有真书,才能标志时代。其余诸体,皆无可能。所以书谚有云:直入两晋,其余皆不可观,皆不可学,只能仅能作为借鉴。此言不虚。说两晋后,古意全无,也不尽然。但虽古意尚存,但已绝非生命高蹈。因两晋时期,司马氏废曹代汉、世斥谋逆,文字狱腥风血雨,竹林七贤愤世嫉俗、命悬一线、朝不保夕,“魏晋风度”实则“生命绝唱”,此一刻不知下一刻生命安在?焉能不高蹈生命、高扬自我、自我标榜?!那是生命的“绝唱”,还有哪个时代,能如此看重诗文琴棋书画,绝无仅有。诗谚有云:时代有幸、文人不幸,时代不幸、文人有幸,说来容易、实则很难,因那是生命之花绽放,是将生命一瞬化为永恒。

5)笔刀。中国书法史,大篆托名、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伏羲,规范大篆托名、造字于炎黄时期的仓颉,小篆托名、规范于秦代的李斯,隶书托名创建于汉代的程邈。行草书作为速记,早在大篆时期已产生,托名者已不可考。二王及其以后卓有声名者,仅为集大成者。至三国时期,在钟繇完成真书创建后,北碑堪称高峰。因地理物候,形成北碑(刀笔并用)南贴。皆因风化,形成“距离、朦胧即美”并非纯粹人为、人力,而是夹杂天为、天力。所以,古意中,天为、天力大于人为、人力,不可不知。

6)书人。“书品从人品”,亘古至今。颜真卿及其真书,为国分忧、视死如归,令人景仰。作为其书法,虽自成一体,但后世学者被痴笑为“墨猪”由来已久,苏轼弟子黄庭坚习柳,被苏轼痴笑为“树挂死蛇”,黄庭坚对老师苏轼还以颜色如是说,成书林佳话、笑谈。颜体,虽雄浑大方,但缺乏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唯物辩证、对立统一,不可不知。颜体真书,用篆、用圆,多于用隶、用方;篆、圆有余,而隶、方不足,不可不知。其行书,亦然。

7)雌雄。在唐代,以书法开科取士,实因李世民作为鲜卑族蒙古族一支的后裔,深知“上马能打仗、下马能作文”、朝代更迭的道理,为维护李“家天下”,消磨人们斗志,力倡如美女婵娟的王羲之书法,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可不知。唐后,推崇唐法,其旨归与唐,亦然。所以,“唐法”不可取,由此而生。所以,中国书法,唐代高峰、完备说,并不成立。一是其为北碑余脉,二是其消磨斗志,三是其违逆道简。不一而足,三生万物。

8)因应。中国书法的每次变革,都绝非空穴来风、凭空而起,而是因应时代发展亟需。伏羲“演易”为顺天应人,仓颉记录炎黄“内经”为宗旨为民,李斯“同文”为天下大同,程邈“化简”为行云流水,钟繇“利民”为便于识写。都并非误打误撞、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而是因应亟需、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9)存亡。中国书法,自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为不争史实。及至唐宋元明清民,文字及其书法,一直处文化边缘,得不到、未受到应有重视,也为不争史实。这种状况,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因为,“中国文字、书法亡,中国亡”,早已成为“西方共识”。我们绝不能做“别人想做而做不到”、“亲痛仇快”的事情。书法虽为“小道”,但仍须“书以载道”。诗文(文史哲、数理化)为“大道”,更须“文以载道”。□,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