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256)

已有 2023 次阅读2018-4-15 22:58 |个人分类:徐敏豪中国书法|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256)_图1-1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256)_图1-2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256)_图1-3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2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尔克斯)专辑

徐敏豪

2018416日周一农历戊戌年三月初一

本人书法格言:中国书法每、各时代标志,唯真楷书莫属,其它皆不可能;

本人书写方式:站立,悬腕、肘,铺垫床、揭垫案,艰苦卓绝、有目共睹;

本人书写风格:自成一体、兼收并蓄、独辟蹊径,独步天下、时代、古今。

1五绝诗三首《重温马尔克斯》其一

孤独百年志,拉丁美洲史。

虚伪残忍愚,缩影淋漓致。

(诗注1:随题而韵,题为谜底、诗为谜面,谜面字字句句不离题、不点题。四句诗中,如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起承转合,缺一不可。下同。百度百科【百年孤独】(节选)其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创作背景】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大篇幅描述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志,即历史记录、记载。)

(题注1:参见百度百科、各主媒相关报道,下同。列宁说:唯有伟大理论,才有伟大实践;忘记过去,意味背叛。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古训、诗谚:抬头看路、仰望北斗,永比埋头拉车更重要,否则必车毁人亡。本人作为时代创新诗人,本人作品作为史诗、诗史,必须为(以下“六个方面”)天地、古今、苍生,为历史、时代、民众,(以下“三个作为”)听风、代言、代行,记录、藏否重大历史人物与事件,责无旁贷、使命神圣、担当光荣。

【历史上的今天】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标杆”、1982年文学诺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36日-2014417日,享年87周岁)因病逝世4周年。代表作:《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哥伦比亚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当天在其个人微博上说,马尔克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当天表示,他以国家名义向当今最伟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认为马尔克斯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全世界。因本人曾写过该题材,其个人经历在此从略。百度百科【百年孤独】(节选)其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其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拉丁美洲史。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糅合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创作背景】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大篇幅描述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品主题】作家以生动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该家族的孤独精神。在此家族中,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探索,但因无法找到一种有效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其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该古老的家族也曾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态度来吞噬此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看似徒劳。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我们会惊奇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是一种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为现代人共有巨大困惑‘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 ’而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也日益剧增。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就像羊皮纸手稿是一张写满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密码,一旦当人类彻底认清了自己,读懂了这张带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类也就会毁灭了自己。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们一样,在一阵飓风中,永远消失在这个尘世了。《百年孤独》中的人们一直处于像《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的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32次武装起义,都遭失败。他跟16个女人生了17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35岁。他自己遭到过14次暗杀、72次埋伏和1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躲入了小屋虚度残生。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革命沉寂后,那些昔日英雄的无奈选择。“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这句话出自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关于《百年孤独》写作意图的叙述。很明显,这部作品是作者在以“我之笔写我之事”。同样是在《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和门多萨还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门多萨: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史翻版吗?马尔克斯: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可以肯定作者马尔克斯就是要用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史来浓缩拉美洲史演变。在小说的结尾处,他用一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隐喻高度浓缩地概括和预言了拉丁美洲史。他写道:“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也预示了只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可成就这样的人的命运,唯有这样的命运,最能反映这样的历史进程。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的童年时的孤独、苦难被融合了进去。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史 从作品单个的人物形象来看,除了以上提到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拉美洲一代革命英雄的典型外,还有很多形象同样具有代表性。如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乌尔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就在这个老妈妈身上。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地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乌尔苏拉的品质仿佛是这个家族的存在的像标,而她的长寿也表明了“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于此相对“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在作者的眼中,男子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种性的对比呈现的是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乌尔苏拉终于死去,力量的天平失衡了,她的子孙也在不久的将来灰飞烟灭了。最后,作品在“冰块”和“石头”中开始,在一阵风结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赤子童心、苍天可鉴,职责所在、不辱使命,不到之处、万望海涵。下同。因书法篇幅所限,经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2五绝诗三首《重温马尔克斯》其二

集体徽标识,徒劳愤寓示。

困惑日剧增,恐惧烙本质。

(诗注2【作品主题】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看似徒劳。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我们会惊奇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是一种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为现代人共有巨大困惑‘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 ’而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也日益剧增。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就像羊皮纸手稿是一张写满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密码,一旦当人类彻底认清了自己,读懂了这张带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类也就会毁灭了自己。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们一样,在一阵飓风中,永远消失在这个尘世了。《百年孤独》中的人们一直处于像《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的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缩影。)

(题注2: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因书法篇幅所限,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3五绝诗三首《重温马尔克斯》其三

殖民入侵蚀,绝望归灭失。

顽固健忘症,循环觉先知。

(诗注3【作品主题】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的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32次武装起义,都遭失败。他跟16个女人生了17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35岁。他自己遭到过14次暗杀、72次埋伏和1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躲入了小屋虚度残生。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革命沉寂后,那些昔日英雄的无奈选择。“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这句话出自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关于《百年孤独》写作意图的叙述。很明显,这部作品是作者在以“我之笔写我之事”。同样是在《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和门多萨还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门多萨: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史翻版吗?马尔克斯: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可以肯定作者马尔克斯就是要用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史来浓缩拉美洲史演变。在小说的结尾处,他用一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隐喻高度浓缩地概括和预言了拉丁美洲史。他写道:“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也预示了只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可成就这样的人的命运,唯有这样的命运,最能反映这样的历史进程。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的童年时的孤独、苦难被融合了进去。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史 从作品单个的人物形象来看,除了以上提到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拉美洲一代革命英雄的典型外,还有很多形象同样具有代表性。如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乌尔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就在这个老妈妈身上。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地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乌尔苏拉的品质仿佛是这个家族的存在的像标,而她的长寿也表明了“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于此相对“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在作者的眼中,男子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种性的对比呈现的是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乌尔苏拉终于死去,力量的天平失衡了,她的子孙也在不久的将来灰飞烟灭了。最后,作品在“冰块”和“石头”中开始,在一阵风结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注:【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19601025日凌晨2点本人在武汉市第二医院出生。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告慰双亲在天之灵:你们的儿子,未虚度年华,未辜负期望。你们应为生养了我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骄傲与欣慰。告慰祖国与人民:为天地、历史、时代、人民与人类代言,我已经做到了。

年复一年,无节假日,一日一策,140项转化为国策,产生国内外影响,已续写《道德经》逾65部各81等,非凡胆识、能力、体魄缺一不可,责无旁贷、不辱使命、彪炳千秋。

徐敏豪七言新十四行诗《新民歌童谣系列》之一。二尺斗方生宣,站立悬肘隶行草真书,敏豪撰并书。创作条件环境:垫铺为床,揭起为案,照片为证。吃草挤奶,此言不虚。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世界皆同。一个世界文学奖项的获得者,除了自身的天赋、勤奋外,还需要首先得到自己民族的广泛喜爱、影响与称赞,这样才能引起其他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注。因为“诗”是一经翻译就会损失其精华的几行文字,如同新鲜果蔬草虫,只要拨皮断筋,就会营养尽失。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一个人、家国、民族如果没有了诗,就会形同行尸走肉。人们啊!你们可以不选择喜欢、接受、偏好、传播我的诗,但不可不选择诗。因为诗歌就是我们人类心灵共同的家园、故乡与心中的太阳。

20103月在《中国投稿在线》建博后,先后在博国中国、新浪、光明、新华、人民、搜狐、中青、凤凰、网易、腾迅QQ760203694、美国中文、加拿大华人网等开通本人实名博客与微博,即年4月起开始重拾诗歌,截止目前已创作诗词17623首,力争35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座右铭】1.“三个影响”:影响有影响的人;影响中国与世界;影响过去、现在与未来。2.“三个超越”:超越屈原、李杜;超越鲁迅、诗经;超越荷马、普希金。3.“三个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古今一流。4.“三个不重复”:在科研、创作上,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5.“六个追求”:一字血脉精气神,二字贯穿古今身,三字担当天地人,四字弘扬真善美,五字行知信达雅,六字涅神逸能。本人已经做到了,奇文共赏、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本人诗书感悟】1.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十三韵、平仄、方言,古今变化,相去甚远,切莫削足适履,正如毛润之所倡导“辞不害意”。2.形质里表、高下自见。民谚: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个真正的诗人、词人慎思追远,聆听天地先民先知先觉,担当天使传递天音,古圣贤有云:得意忘言,早把形式放在其次,舍本求末、无异于买椟还珠,庸人之举。3.社会度量、时代代言。为此,必须喜闻乐见,必须为人民发声,说人民想说而未说之语,倾听人民心声,只有源头活水才能生生不息,理论永远灰色生活之树常青,做一个“人民诗人”、“人民词人”,永远是最高尚、最向往、无止境的不懈追求。

【本诗书作者】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所长、副研究员、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附:以天下为己任·我为诗生——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我已经说过了,认为我狂妄、不谦虚也罢,我就坚持这么说:全世界70亿人,像我这样自诩为当代屈原、李杜、鲁迅、荷马、但丁、维吉尔、普希金,并且要站在他们肩上超越他们,我已经做到了,一个车厢(额定105人)都装不满,而其他沉迷于浮云的人10个车皮(105人×15节车厢×10)都拉不完。徐敏豪时代创新诗词、独步中国书法、得天道健康养生等系列研究、创作、发表、出版、运用与推广,资助热线:13971410246银行账号,户名:徐敏豪,开户行:交通银行,账号:622262 0610001077130在此,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热情关心、支持与帮助,同祝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