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4)

已有 3197 次阅读2017-11-7 00:24 |个人分类:徐敏豪中国书法|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4)_图1-1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4)_图1-2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4)_图1-3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4

十月革命胜利百年第三只眼专辑

徐敏豪

2017118日周三农历丁酉鸡年九月廿

本人书法格言:中国书法每、各时代标志,唯真楷书莫属,其它皆不可能;

本人书写方式:站立,悬腕、肘,铺垫床、揭垫案,艰苦卓绝、有目共睹;

本人书写风格:自成一体、兼收并蓄、独辟蹊径,独步天下、时代、古今。

1《第三只眼:十月革命胜利百年》其一

世界撼十天,中国客热点。

访列宁故居,再坚定信念。

(诗注1() 著名诗人、记者约翰·里德著《震憾世界的十天》(李娜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01ISBN978-7-5387-4557-3)本书是从革命前夜准备,到突发起义;从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到旧势力敌对状态;从颁布重要苏维埃法令,到最后扑灭反革命武装垂死反攻;从不为一般市民理解与接受,到获得工、农、兵大联盟彻底支持等。书中详细描述了革命进程中种种微妙变化。客观而非意识形态,感性而非教条式,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深厚、最重要报告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里德从美国到了欧洲,游历多国,最终到达俄国,并亲历了十月革命全程。1919年,被指控犯有煽动罪,重返苏联。1920年逝世后,被葬于红场。【书籍目录】译者序,内容导读,自序,解释与说明,第一章背景,第二章风暴来临。第三章前夜,第四章临时政府倒台,第五章一往无前,第六章救国革命委员会,第七章革命前线,第八章反革命,第九章胜利,第十章莫斯科,第十一章夺取政权,第十二章农民代表大会,附录 

(题注1:参见百度百科、各主媒相关报道,下同。列宁说:唯有伟大理论,才有伟大实践;忘记过去,意味背叛。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古训、诗谚:抬头看路、仰望北斗,永比埋头拉车更重要,否则必车毁人亡。历史上的今天:今天是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与胜利一百周年的日子。2017-11-07 00:15:01网易新闻转载参考消息网(北京)《普京谈十月革命百年:强调对待历史应客观尊重》(贺颖骏编译,本人文字整理):据俄新社113日报道,俄总统在电报中说:“我对参加俄国革命100周年国际纪念活动的人表示欢迎。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影响重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政经、社会面貌。”“因此,在这个具纪念意义的年份,社会活动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对这一时期深刻、全面反思,表达各种各样、有时相反观点和评价理所当然”,“同时我相信,即使是最激烈的论战也应基于事实和文件,基于对过去客观、尊重的态度。”“我希望各国代表齐聚一堂贡献建设性讨论。当然,这也有助于巩固外国同行和伙伴友好关系。”最后,普京祝与会者进行卓有成效、内容丰富的交流。参考消息网1030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21日刊登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文章,题为《赖斯谈至今仍震撼世界的那十天》:“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我的俄罗斯导游断言。那是1979年,我正读研究生,暑期到莫斯科旅行。我是第一次前往俄罗斯,顺便去趟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本网注)是必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时正骑马走在这条路上。”她说。紧接着她压低嗓门补充道:“他是主张改革的。”随着这位释放了农奴并尝试推动国家现代化的沙皇死亡,解放俄国的希望破灭。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后,强硬的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他发动了严厉的镇压(很快被处决的人当中包括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哥哥)。这只会使该国冲突愈发尖锐。农民没有面包。工人生活苦不堪言且常朝不保夕。军人被迫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是他们不可能打赢的战斗。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兼继承人尼古拉二世于1917年退位。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的议会制政府维持了不到一年。从滴血救世主教堂穿过广场走不了多远就到了冬宫,就是在那里,工人民兵组织夺取了权力,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和七十多年的苏联共产党统治奠基。《震撼世界的十天》记述了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作者约翰·里德是美国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布尔什维克的同情。尽管如此,他仍从现场角度对那场革命的最关键阶段做出了饶有兴味、即便算不上不偏不倚也堪称描述栩栩如生。不过,从其角度来看,里德只能讲述故事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十月革命,人们还须了解俄史漫长轨迹。另外两部著作——詹姆斯·比林顿的《画像与斧头》和希拉·菲茨帕特里克的《俄国革命》与《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样,是洞察这些事件不可或缺的指南。《画像与斧头》细致讲述了俄文化史,从罗曼诺夫前的时代跨越六个世纪直到约瑟夫·斯大林掌权时期。全书贯穿不同时间和主题——从艺术到音乐、文学、哲学、神学等,引人入胜地向读者展现了俄傲人遗产。广博知识和持久见解使其成为俄研究基础读本。事实上,这本书比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更有力激发了我的想象并推动了我研究俄和前苏联。比林顿的这本书以农民家里常供奉的两样东西命名,它提醒我们:俄罗斯幅员辽阔的特点帮助塑造了其特性。他写道:“原始森林孕育了大俄文化。”因此,让森林之民能重塑其生存环境的斧头犹如一种革命象征。在追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岁月的过程中,比林顿为1917年做了铺垫,并把列宁的革命思想融入历史背景。早在民众起义导致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前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老日子即将到头了。电力在不久前来到了俄,取代了原始柴火。当列宁结束流亡回国利用沙皇退位带来的混乱状态时,他抓住了这种新起点感觉,呼吁与过去完全、彻底决裂。他激情满怀发自肺腑,言论滔滔不绝。比林顿写道,对列宁来说,“道德并非基于内心感受的‘理想主义’准则,而是基于革命要求的不断变化”。此外,让他不同于社会主义对手的主要特征是他的一心一意:“在空想家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列宁专注于知识界在传统上并不重视的一个艰巨目标:谋取权力。”希拉·菲茨帕特里克的《俄国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行,被公认为相关话题最好书作之一。《俄国革命》一书很薄,但它基于广泛的档案研究,严肃讲述历史。菲茨帕特里克多年来数次更新修订增补新材料,但其观点从来无须改变。让菲茨帕特里克的讲述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她把随后的事态发展联系起来,指出布尔什维克起义的动荡直到斯大林1930年代统治后才结束。她写道:“10月份的夺权不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终点而是起点。”苏联后来延续了逾70年。一个世纪前就显而易见的坎坷俄史至今仍塑造着其未来。鉴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牢记1917年的确震撼了世界的那十天。参考消息网911日报道美媒称;“十月革命”纪念日 列宁主题成访俄中国游客热点》: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828日报道,在今年前,俄就已日益受中国游客欢迎:据专门从事中国人赴俄旅游业务的俄“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统计,去年有130万中国游客访俄,创历史纪录,旅游消费额接近3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6元——本网注)。据俄联邦旅游局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36%。预计今年将有约6000名中国游客(比去年增1000人)造访乌里扬诺夫斯克,一座整洁的伏尔加河畔城市。其位于莫斯科以东450英里,是列宁的诞生地(造访当地的俄游客人数常维持在40万左右,今年同样有望增加,但增幅比不上中国游客)。参考消息网523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56日刊发柴纳·米耶维所的文章《为什么俄国革命意义非凡?》(何金娥编译,本人文字整理)称,别的且不说,191710月发生在俄国的革命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故事。那年的变革性岁月始自2月份民众如风卷残云般推翻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政权。但该如何看待人们普遍觉得这件大事发生在遥远的时代呢?自1989年以来,主流文化已将革命埋进坟墓并为此欢欣鼓舞,从而赞同那些僵化专制政权的虚伪说法——假意声称它们代表着革命失败以外的东西。这场革命现在只是恶意的警告吗?还有别的什么?到底还有意义吗?有意义。因情况曾有所不同。为何不能再那样呢?今年是俄革命百年纪念,尽管我对它着迷、感慨,但当我被问及它为何仍具有重要意义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犹豫、沉默。但了解191710月既需言语,也需无语。我们也许在骨子里知它意义非凡,但口若悬河“解释”这场革命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具防御、讽刺和教条性:不假思索“解释”一切不独是左派问题,但当它来自热衷于检讨历史、提出反叙事、质疑公认观点(包括其自身观点)的激进分子时格外困扰。(近来一些不同寻常的政治意外——科尔宾、桑德斯、特朗普、法国总统大选,今后还会有更多——最初的影响之一即屠戮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让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一败涂地)在俄,普京政府明白那场革命意义重大,这让它处境尴尬。它奉行资本主义,因而难以自称是一场反对这种制度起义的继承者;与此同时,对“大俄”象征性小摆设(包括斯大林时代的东西)的官方、半官方怀念又让人无法抨击那段往事。正如历史学家鲍里斯·科洛尼茨基所说,它有成为“一段很难预料的过去”之虞。前不久去圣彼得堡时,我问俄朋友,假如说政府还没谈妥,那它会如何商谈这件事。在百年纪念日到来时,它是会颂扬还是诅咒?我得到的答复是:“他们会说曾有一场斗争, 而最终俄国赢了。”那场革命诸多悲剧的另外一个是:意义得到强调而实质被掏空。展望全球解放是沙文主义长鸣中的一个颤音。从某种意义上讲,1917年具重要意义毫无争议。毕竟,它是近代史,且现代世界里没哪个领域未曾受其影响。不仅社会民主党派——变得反对革命策略——和民主党派的反对者受其塑造,而且从宏观缘政治看,世界的忠贞与对立模式以及构成这个体系的国家无不带有那场革命、其倒退以及几十年对峙的明显烙印。同样,远离庄重冷峻的治国理政,俄/苏先锋派艺术家马列维奇、波波娃、罗琴科等人始终无法摆脱他们当中许多人所认可的那场革命。他们的影响力不可估量:文化评论家欧文·哈瑟利称建构主义“大概是20世纪最深入细致、最具创造性的艺术和建筑运动”,它或影响或预见了“抽象性、波普艺术、奥普艺术、极简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朋克和后朋克图画风格……粗野主义、后现代主义、高技术和解构主义”。在电影和社会学、戏剧和神学、务实政府和时尚中,我们都能找到那场革命的痕迹。因此,那场革命当然意义非凡。列宁说过:“万事万物皆相关。”(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原理)但人们至此又犹豫了,感觉这种看待方式虽重要,却是围着根本问题兜圈子而非质询。即为何此讨论让人们愤怒?承认历史比弗朗西斯·福山所说的更为顽强,这一点已变得非常普遍,但这毕竟仍该是撒切尔夫人卸任后的TINA(别无选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基本原则不容置疑,或许还有日益缩减的小打小闹空间除外。据认为,哪怕只是说说基于利润外的基层控制制度也会引起不满,尽管政府采取的紧缩措施日益有施虐色彩。因此,十月革命具重要意义正在于它是关于另一种选择的看法,在一开始有可能冒失取得成功、推翻不可质问或说迄今为止尚无人质问的东西。此即为何各方面都感到愤怒而非恼火或有趣。因它关系到的不仅是阐释历史,还有阐释当下。关于它当初和现在是否必须如此的问题。对除了为1917年感到遗憾外的一切都持反对意见的人大多笃信,斯大林主义的后续发展是那场革命的必然产物。这当然是可论证的,然而,很多时候它被当作不言而喻。并非说有哪种观点接近于一边倒的反对或支持革命立场,那包含各形色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保守人士、法西斯主义者等。有些人也许甚至认为布尔什维克受到误导、可悲可叹,尽管恶毒刻薄、渴求权力是更常见的特点。事情被拽向赤裸裸的道德剧。如人们可能会不赞同历史学家奥兰多·菲吉斯的结论却不问他的研究是否严肃认真,但他在《一个民族的悲剧》一书中断言“仇恨和对人类苦难的漠视不同程度地深深扎根于所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内心”纯属荒唐之词(他对他们执着于穿皮夹克的反感则让人好奇)。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真正的信奉者,如斯大林协会。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觉得有理由颂扬十月革命的人来说,问题在于:我们从哪天开始悼念?如说解放传统被打断,那是何时中断的?1921年?1924年?1928年?1930年?哪些因素的组合导致了倒退?是内战滥杀?盟国的干预?还是欧洲未能发动革命?同感是撕裂,是断绝和失落,自由主义和右翼从中看到的是不可避免性。异见人士、布尔什维克维克托·瑟奇在1937年撰文称:“常有人说‘一切斯大林主义的病菌都藏在刚萌芽的布尔什维主义里面’,嗯,我不反对。只是,布尔什维主义还包含许多其他病菌,大量的其他病菌,经历过首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头几年热烈氛围的人都不应忘记。用尸体解剖揭示的死亡病菌——也许是他从一出生就带有的病菌——来评判活人,这很合理吗?”这段引语已成为反斯大林主义的陈词滥调,其热情追捧者有时未注意到的是,瑟奇宣告布尔什维主义并不必然导致斯大林主义,却没免除其全部责任。一切避免偶像化传记而批判性评估自身传统的运动皆健康而自信。这意味着不仅对夺权后危险丛生岁月里的内战和政权强制执行的孤立、饥荒、工农业、社会崩溃做出解释,且对布尔什维克内部的政治退化也做出了解释。不管那场革命给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和激励鼓舞,拒绝直面这一切、希望把列宁在1917年的党当作今天的范例有时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愚蠢的角色扮演。在一些激进群体的讨论中,人们甚至能觉察到百年之久的社会主义文学译著的奇特语调和词汇。这并不会让那场革命格外意义重大,却会让其重大意义出于错因。这种特别恳请或谄媚式再现根本不必要:那不是忠诚。不管1917年俄有何特征,那场革命现产生回响不仅是因它所带来的分析性见解,也是作为一道既矫情又重大的视平线、作为纯粹的事实:事情曾不同,可能会再度如此。那正是与当今的侮慢、暴力、不平等和压制的联系所在,是与它们所带来东西的联系所在,一如百年前在迥异背景下的情形:渴望彻底重组。于是又回到那个问题:为何那场革命意义非凡?因它正确合理处,因它的不尽如人意处。它意义非凡是因它证明了既要怀有希望也要适当悲观,也证明了两者的相互关联。没希望,即千年之交的干劲,就不会有动力打翻一个丑陋的世界。没悲观,即对难度的坦诚评估,迫不得已的事情就很易被塑造成优点。所以列宁逝世后苏联采纳了斯大林在1924年提出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这推翻了长期以来对国际主义的坚持,推翻了对俄国革命不可能孤立生存的确信。欧洲各地革命的失败激发了这一点——它是因绝望而生的转变。头脑清醒的悲观也不至于像这种恶劣的希望那么有破坏性。这不是俄罗斯左派首次在印刷品上保持沉默。在那场革命的大约60年前,激进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版了《怎么办?》,这本长篇政治小说深深影响了社会主义、尤其是列宁,他在1920年用这本书的名字给自己关于组织工作的学术小册子命名。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铰接点——从历史到未来的可能性支点——描绘由整整两排小圆点组成。有头脑的领导人会明白,那段加长省略号的背后是革命。□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赤子童心、苍天可鉴,职责所在、不辱使命,不到之处、万望海涵。下同。因书法篇幅所限,经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2《第三只眼:十月革命胜利百年》其二

怎么办长篇,两排小圆点。

省略号背后,动员令向前。

(诗注2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版了《怎么办?》,这本长篇政治小说深深影响了社会主义、尤其是列宁,他在1920年用这本书的名字给自己关于组织工作的学术小册子命名。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铰接点——从历史到未来的可能性支点——描绘由整整两排小圆点组成。有头脑的领导人会明白,那段加长省略号的背后是革命。

(题注2: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因书法篇幅所限,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3《第三只眼:十月革命胜利百年》其三

十月胜百年,意义重沉甸。

实质被掏空,颤音长鸣天。

(诗注3:参考消息网523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56日刊发柴纳·米耶维所的文章《为什么俄国革命意义非凡?》(何金娥编译):意义得到强调而实质被掏空。展望全球解放是沙文主义长鸣中的一个颤音。从某种意义上讲,1917年具重要意义毫无争议。毕竟,它是近代史,且现代世界里没哪个领域未曾受其影响。

(题注3: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因书法篇幅所限,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注4:本人“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书法系列,以创代练,以繁体字为主,因马不停蹄、时间仓促、才疏学浅,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为盼)

注: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19601025日凌晨2点本人在武汉市第二医院出生。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告慰双亲在天之灵:你们的儿子,未虚度年华,未辜负期望。你们应为生养了我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骄傲与欣慰。告慰祖国与人民:为天地、历史、时代、人民与人类代言,我已经做到了。

年复一年,无节假日,一日一策,131项转化为国策,产生国内外影响,已续写《道德经》逾64部各81等,非凡胆识、能力、体魄缺一不可,责无旁贷、不辱使命、彪炳千秋。

徐敏豪七言新十四行诗《新民歌童谣系列》之一。二尺斗方生宣,站立悬肘隶行草真书,敏豪撰并书。创作条件环境:垫铺为床,揭起为案,照片为证。吃草挤奶,此言不虚。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世界皆同。一个世界文学奖项的获得者,除了自身的天赋、勤奋外,还需要首先得到自己民族的广泛喜爱、影响与称赞,这样才能引起其他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注。因为“诗”是一经翻译就会损失其精华的几行文字,如同新鲜果蔬草虫,只要拨皮断筋,就会营养尽失。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一个人、家国、民族如果没有了诗,就会形同行尸走肉。人们啊!你们可以不选择喜欢、接受、偏好、传播我的诗,但不可不选择诗。因为诗歌就是我们人类心灵共同的家园、故乡与心中的太阳。

20103月在《中国投稿在线》建博后,先后在博国中国、新浪、光明、新华、人民、搜狐、中青、凤凰、网易、腾迅QQ760203694、美国中文、加拿大华人网等开通本人实名博客与微博,即年4月起开始重拾诗歌,截止目前已创作诗词17408首,力争35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座右铭1.“三个影响”:影响有影响的人;影响中国与世界;影响过去、现在与未来。2.“三个超越”:超越屈原、李杜;超越鲁迅、诗经;超越荷马、普希金。3.“三个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古今一流。4.“六个追求”:一字血脉精气神,二字贯穿古今身,三字担当天地人,四字弘扬真善美,五字行知信达雅,六字涅神逸能。本人已经做到了,奇文共赏、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本人诗词感悟:

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十三韵、平仄、方言,古今变化,相去甚远,切莫削足适履,正如毛润之所倡导“辞不害意”;

二形质里表、高下自见。民谚: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个真正的诗人、词人慎思追远,聆听天地先民先知先觉,担当天使传递天音,古圣贤有云:得意忘言,早把形式放在其次,舍本求末、无异于买椟还珠,庸人之举。

三社会度量、时代代言。为此,必须喜闻乐见,必须为人民发声,说人民想说而未说之语,倾听人民心声,只有源头活水才能生生不息,理论永远灰色生活之树常青,做一个“人民诗人”、“人民词人”,永远是最高尚、最向往、无止境的不懈追求。

本诗词作者: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所长、副研究员、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附:以天下为己任·我为诗生——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我已经说过了,认为我狂妄、不谦虚也罢,我就坚持这么说:全世界70亿人,像我这样自诩为当代屈原、李杜、鲁迅、荷马、但丁、维吉尔、普希金,并且要站在他们肩上超越他们,我已经做到了,一个车厢(额定105人)都装不满,而其他沉迷于浮云的人10个车皮(105人×15节车厢×10)都拉不完。徐敏豪时代创新诗词、独步中国书法、得天道健康养生等系列研究、创作、发表、出版、运用与推广,资助热线:13971410246银行账号,户名:徐敏豪,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账号:622848 0051768190715在此,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热情关心、支持与帮助,同祝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