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6)
徐敏豪
2017年3月29日周三农历三月初二
本人书法格言:中国书法每、各时代标志,唯真楷书莫属,其它皆不可能;
本人书写方式:站立,悬腕、肘,铺垫床、揭垫案,艰苦卓绝、有目共睹;
本人书写风格:自成一体、兼收并蓄、独辟蹊径,独步天下、时代、古今。
1李白《望庐山瀑布》节选
香炉生紫烟,瀑布挂川前。
飞流三千尺,银河落九天。
(注1:参见百度,下同。李白(701-762,享年61岁)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该诗是诗人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历来广为传诵。艺术手法高度夸张,勾画传神入化,然后细致描写雄伟奇丽具象,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以夸张比喻和浪漫想象,进一步描绘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原为七绝,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因书法篇幅所限,下同)
2苏轼《题西林壁》节选
横岭侧成峰,高低各不同。
不识真面目,身在此山中。
(注2:苏轼(1037.1.8—1101.8.24,享年64周岁)北宋著名文学、书法家,画家。诗人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记游诗。该诗是游观后的总结,描写面貌变化多姿,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结论。该诗内涵丰富,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哲理——因所处地位,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虽是一首哲理诗,但并非抽象发议论,而是紧扣游山谈自身独特感受,借助庐山形象,用通俗语言深入浅出表达哲理,亲切而自然。原为七绝,由本人节选)
3朱熹《观书有感》节选
方塘一鉴开,云影共徘徊。
问渠清如许,源头活水来。
(注3:朱熹(1130.9.15—1200.4.23,享年69周岁)南宋著名哲学、教育家,诗人。该诗是脍炙人口、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写得十分生动,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水很深、很清,反之,如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或不能准确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挖掘,提出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找到了答案。就因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永不枯竭,源源不断输送、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这就是该诗所展现形象及其思想意义。多读一些好书,才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原为七绝,由本人节选)
(注4:本人“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书法系列,以创代练,以繁体字为主,因马不停蹄、时间仓促、才疏学浅,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