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道德经》(第54部第1稿全部81章)

已有 515 次阅读2016-6-26 21:22 |个人分类:徐敏豪《大师论》|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新道德经》(第54部第1稿全部81章)

(经世济民之道: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

徐敏豪

2016627日周一农历五月廿三

(上,一九)

1.论文学。2016622日周三农历五月十八,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19)》: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人民网文化读书日转载文汇报首席记者邵岭专访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鲁迅(1881.9.251936.10.19,享年55岁):文学家价值待挖掘》(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今年鲁迅诞135、逝80周年。其作为文学。

2.鲁迅巨大存在,至今仍未显学,也提出更多更高要求。问:怎判断当下海内外鲁迅研究,今研究存何明显误区?答:其在现代作家中,被研究最多。易研究、资料多,对象人生经历极丰富、多不确定性,阐释空间大。如《狂人日记》表达旨归,迄今为止都不确定。不像有的作家作品,判断评价已定型。其所有文本,皆如此。思想、语言表达。

3.论显隐。复杂。其研究很难,轻易不要写。一是对象理解不易,二是前人研究已很多,出新意很难。问:一些研究者缺乏何基本常识?答:如在广州洗澡多,因气候热。如预见2007年教育部下文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那时中山大学初创,本科生已属最高级别。如《导师》一文告诫青年人要主动探索人生道路,不要相信所谓权威名流、精神领袖误导。

4.论超逊。问:对象因何丰富?答:2因。一是语言表达多层次、暗示。文学语言愈暗示愈好。如白居易逊于李商隐。二是思想复杂。作品并非想明白后再写、已没必要写小说,写论文就好,表达困惑和迷茫,才是好作家。其好多小说皆如此。问:最近几年,新生代研究者,提出一些质疑观点,特别是他对日本的态度,证据之一就是其日记没中日大事。

5.论中日。怎看?答:九一八后,其写过抗日文章,如《宣传与做戏》、《中华民国新堂吉诃德们》,批评当时一些年轻人言行草率轻薄。如黑龙江马占山抵抗日本,上海热血青年组成“青年援马团”,宣称要步行去东北,且只穿一件夹袄。就说:现有铁路,为何要走?东北很冷,为何不多带衣物?认为他们不过是在做戏。结果被言中,他们在常州玩后。

6.论记忘。打道回沪。对中日关系,他对双方都很了解,几句话说不清,但他在与人交谈时说:何时中日间能和平?唯中日力量对等时。很有力、很有价值。其日记特色:从来不记国家大事,都是琐事,收钱、还钱,共餐、卖书。其日记原则:不对大事发表意见;日记没必要记大事,都在报纸上;日记记私事备查,不记会忘;其在北京时常借钱,抵沪。

7.论难易。后才不需借钱。包括兄弟反目,仅“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问:其研究上,如红学,有新观点、新视觉、新发现很难,出成果唯独辟蹊径?答:对。一是阐释已很多,出新意不易;二是不仅是发现新史料,主客体碰撞、有新理解更重要。对研究主体要求很高,有没资格能力与之碰撞,这很重要。面对这样一个对象,不能碎片化。

8.论新旧。三是学术生产、随便行文不可取。问:很多青年学者还是对其很有兴趣,经常会引用其语录,有何建议?答:其研究,对研究者要求很高。要研究,首先要清楚是否一个适合自身研究的对象。如语言感觉先后天禀赋,不然不可能真正去欣赏。因感觉不到其语言内涵。二是其研究领域已被弄得很乱,很多史料都是有问题。要经各种考辨。

9.论木林。不能拿来就用。要写一篇毁誉文章很容易,文章、资料很多,但很多回忆、说法,都靠不住。进入此领域,要了解大的状况、运用资料特别小心。首先应尽可能直面其文本。杰出文学家,如离开、忽视这一点,不深入体味文本丰富性不行。不提倡一个人只研究他,或只研究一个作家、一个问题,这样一定研究不好,虽史料精深、技术纯熟。

(上,二九)

10.论木林。但视野狭窄。问:有些研究者过多倚重史料,是因没从文学上认识,还是面对文本更难?答:很多人不觉得好,没从作品中获巨大审美愉悦、陶醉,说明能力在面对时有审美盲区。问:从事研究这么多年,最喜欢哪部作品?答:很早读就被吸引,但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研究者。很多时候不是把他作研究而是欣赏对象,无论何时读。

11.论出入。哪怕已读过无数遍,都百读不厌。在阅读之余,有些想法、写些东西,如此而已。这种吸引,首先是语言、表达方式,有一种奇异美。问:你曾经写过一篇《月夜》说,很多人认为其严酷,但并非仅如此。怎会关注到这一点?答:从文本出发。研究史料太多,而我的文章引用别人资料较少,皆直面文本,而非发掘。对文本的感受最重要。

12.论直间。无论别人怎么说,关键是作者自己怎么说。如他在北京日记常写月亮,很少、很独特,与其精神有关;再对照他同期写作《狂人日记》、《秋夜》中描写月亮,会发现其精神伤感和无奈。问:现代、古代文学,接触材料相同,关键在于新眼光?答:视觉即感受,一定要有独特感受,才能有独特视角。抛开所有史料,直接感受研究对象的。

13.论熟陌。很多人研究一辈子,从没与他零距离接触过,而是经由各种史料媒介来认识。若生命从没和他生命直接碰撞过,怎可能读得懂?对于他们,完全就是熟悉而陌生。问:怎看他与胡适?答:略。问:怎看其作品撤除中学教材?答:他及其作品,没有过时。一是他是中国文化、社会形态,从旧向新转变,凝聚巨大历史、时代内涵人物;二是。

14.论高低。其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在他那个时代都是一流。如其对中国文学史,在《魏晋风度:文章、药、酒》一文中的看法,今天所有古代文学史家都绕不过他。然而,作为一个文学家的他,其意义远没被认识,价值被低估,其汉语写作语言艺术才华,无与伦比。(请参见百度,经专委会审核)启示一:厘清文学内涵外延。文学是以语言文字。

15.论涵延。为工具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人类心灵世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表现文化、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地域社会生活与心理,体现与追求美(真、善基础上赏心悦目;三德真善美,美最难),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启示二:凸显文学精神价值。文学具人类、社会、民族、人民、阶级、真实等特性。

16.论凸凹。其发展受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与社会生活如影随形;具认识、教育、美感3社会作用与功能;除外在、实用、功利价值外,更重要是具内在、看似无用、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启示三:呼唤民族时代英雄。文学,在履行自身各种服务职责时,反已忘什么是它自身,而我们在拥过多文学作品时。却失落了文学精神;它并非仅是工具。

17.论伟卑。甚至也非总是作品;它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时代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时代的思想、艺术与智慧。2016623日周四农历五月十九,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20)》: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人民网文史517日转载。

18.论诗歌。解放日报黄玮专访《屠岸:无诗歌民族会很悲哀》(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诗歌,源自人类灵魂,虽不像经政军,直接干预改变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影响精神世界。无诗歌民族,就会缺乏精神滋养、灵魂喑哑,就不会百花盛开、生气勃勃、大树参天。近日,93岁高龄名诗人、翻译家屠岸现身上海思南。

(上,三九)

19.论创译。读书会,作为莎翁诗集首部中文全译本译者,用英文吟诵莎翁十四行诗,毕生事业:写诗译诗,栖息心灵。在接受记者专访中,描绘他心目中的诗和远方。19499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诗《光辉一页》,歌颂新中国即将成立。栖身上海,始于1936年。别故乡常州,13岁考入苏省立。上海中学,借居沪姨母家,阅在光华大学英文系。

20.论注释。就读表兄书籍《英国文学史》、《英国诗歌选》等,迷上莎翁。考入沪交大后,在一家旧书店,发现一册英文原版莎翁诗集:1904年伦敦德拉莫尔出版社夏洛蒂·斯托普斯注释本,读后更能理解内容、意欲翻译。问:初读时何感觉?答:被其艺术和思想征服。音韵优美、形式整齐、内容精致、思想深刻。1940年代开始翻译。问:译西方诗。

21.论母子。是否使诗歌生涯具2传统:纵向东方继承,横向西方借鉴?答:诗歌启蒙于母亲。从小学三年级始,母亲就教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唐诗评注读》等,此后一生不辍。“常州吟诵”,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三位代表性传人之一。问:吟诵?答:至今仍喜吟诵着中外名诗歌入眠,成安眠“诗药”。此世界读书日,恰逢。

22.论推敲。莎翁逝400周年。自1950年中文全译单行本问世,66年来,修改500余次,已成经典,仍琢磨、改进,无止境。不断再版,累计印数达60多万册。问:近70年翻译不辍?答:1940年代版本,语言较陈旧、单薄,不断修订,满足当今读者。记者:您说译诗难,译莎翁诗更难。为何?答:因不仅要译出原诗韵律、节奏美,还要译出原诗。

23.论韵味。神韵风格美,形神兼备。雪莱《为诗辩护》:诗歌不能翻译。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诗即一经翻译而失韵味。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诗歌是人类间表达方式,使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信仰;唯经翻译,得以实现。但翻译又是必须?答:诗谚:诗言志,民族、语言虽异,但心灵相通。

24.论盗火。翻译虽有所失,优秀译者尽可能保留更多。鲁迅说:译者即普罗米修斯,文化盗火给不同语言人们,以实现彼此间交流。译诗,需经译者与作者心灵沟通、合二为一;译者要体会、吃透作者创作情绪。问:译本修订过程中,也是千方百计请教?答:1962年首次登门讨教卞之琳,他亲译示范说:在形遵从原诗格律和韵式,典范:以顿代步。

25.论师生。韵依原诗,亦步亦趋,对我影响很大。问:与诗坛大家交往多吗?答:与一些大诗人都有过。如艾青、臧克家。1943年夏,屠岸到江苏吕城农村过暑假,写诗50多首;白天在田间、河边观察,与农民交谈,体验、感受,晚上在豆灯光下、麻布帐里构思、默诵、书写、涂改,流泪誊抄,有时通宵达旦。一个深夜,边写边情不自禁高声朗诵。

26.论优劣。1986年,《屠岸十四行诗》出版。卞之琳评价他:得心应手、不落斧痕。郑敏评价他:让哲理穿上布衫。诗歌,不仅让他获绰号与赞誉、沉醉与狂喜,更让他在人生磨难中获悲怆诗意支撑。在干校劳动,手割高粱、心诵诗歌,身困顿于田地间,心随诗远行。诗歌宛如命运风标,艰难但坚持,始终充满向往。80年来,日复一日,诗人创作。

27.论创译。环境一再变化,而诗人人生、诗歌哲学,却像一株饱经沧桑大树,挺拔而坚韧。问:同是面对诗歌,创译何异?答:译凭悟性,创凭灵感。答:创无灵感硬写,无情感、干瘪。问:诗表达情感?答:我有一个原则:写不出时不硬写。问:诗歌对您意味啥?答:安身立命之本。问:怎面对信仰?答:关怀群众、民族、国家,贯穿始终。

(中,四九)

28.论爱恨。无爱心,诗歌就没有生命。问:诗歌生命,可向大众传递啥?答:使命感,要写真善美,给读者带来好而非坏影响。问:1990年代初,您用3年时间译成《济慈诗选》,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诗人、诗歌精神契合,与奖项比,何更具意义?答:在英国诗人中,我最喜欢2位:莎翁、济慈,更亲近后者。济慈只活了25岁,他22岁患肺结核。

29.论异同。病,我也在22岁患此病,这在当时是重病。济慈如异国异代知己,穿越时空在生命、诗情上相遇。济慈提倡用美抗衡社会丑恶,我深受其影响,爱之译之。2001年,我去伦敦,拜谒济慈故居、赠送译著;又去了罗马,拜谒济慈临终故居和墓地。问:这是对诗人、也是对文化致敬?答:是。诗歌之美,可超越民族与国界。屠岸抗战时颠沛。

30.论新旧。流离,解放战争时入党、深入白区,大饥荒中肺病复发切除一侧肺叶,被抄家、蹲牛棚、下干校,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总编辑。他说:没新鲜感就没诗,我每天看到东西都是新的,如婴儿,把每一天看作新生命开始,就不会萎顿、沉沦。问:当今,诗与诗意何以安身?答:当下诗坛,虽不那么繁荣,但是人类精神家园,只要人类。

31.论精神。不灭,诗歌就不亡。问:怎看工人诗人?答:诗歌在民间,是传统。如济慈就出生于底层家庭家境非常贫困,但他的诗非常卓越。问:诗歌在民间?答:诗歌要反映生活,从生活真实中长出。诗人不能脱离人民,否则就空洞。优秀诗人、诗作,一定要经得起时间洗礼与考验。2016624日周五农历五月廿,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

32.论精神。121)》: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凤凰文化6211129转载中华读书报王洪波《取消现有文学史课程:不再信任原有价值判断》(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2015514日,由北师大出版社主办“信息时代文学教育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座谈会”在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教授刘勇。

33.论文学。(北师大)、程光炜(人大)等专家学者,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文学评论)高研班学员,教材编写者太原师院傅书华教授、阎秋霞副教授等30余人出席。与会者除围绕教程讨论外,还论及当下高校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史教研前沿问题。会后,教程主编接受该报采访。问:拿到这套教程,觉得有些惊讶,全非大学教材样式。

34.论评论。一般教材皆编写者,以己讲述传授该学科知识,而这套教材,编写者讲述篇幅占比很小。每节7个部分,仅第一个部分“内容提要”由编写者讲述,“评论摘要”占篇幅最大、数倍于前者,给人感觉:作者隐身。何时、为何会想到以此方式编写?答:约2006年,当时已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对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很多切身体会。

35.论显隐。具体到该课程,体会最深处:一是现有大多数教材,学术专著性更强,教材性较弱。教材要针对特定教学对象,设置特定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方法,最终落实培养效果等。学术专著型教材,易形成教师灌输、演讲、照本宣科式教学。二是学术专著可用作者理念统领理解,但在教学中,却不宜如此。常把教材观念预设为正确理解。

36.论强弱。养成学生不从作品出发去理解作品,对新一代学生培养不利。三是现有教学,主要还是受西方范型影响,对中国传统相对忽视。总想在发展中,找出一个能体现本质规律性理念统领,以“概论”作“本体”。而中国传统人文教学,却是选一些在历史中经反复淘洗过经典文本,再加上其后历代文人学者注疏、经典性阐释,作学习者学习对象。

(中,五九)

37.论中西。以“文本”为“本体”。学习者接受的,并非经典文本既定结论,而是不断加深理解、予以丰富“生成”过程。严格考核学生对经典性作品阅读数量,学习中国传统人文教学范式,更多强调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理念。问:7个部分中,有精读、泛读作品推荐,文学研究成果摘要、索引,这4个部分都链接着书外文本,使该教材如“超文本”。

38.论古今。互联网平台。正如座谈会主题“信息时代文学史教学”,编写是否为因应互联网时代?答:对。互联网时代,学生都可在网上较容易搜集到各种知识。编此教材,如学术向导,告诉学生学术门窗指向,引导学生有目的自学,然后在课堂中,检查、交流、深化学生观后感。“评论摘要” 作用有三:一是作为淘汰过程,以此构成对入选者肯定。

39.论门窗。二是以此推介历年来最有代表性研究成果;三是培养学生“对话”而非“一尊”思维习惯。如此编选,难度很大,很考验编选者学术眼光。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信息便利,极大改变原有教学范式,应正视此问题。问:该教材强调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作品,不知当前中文系学生阅读作品状况如何?答:很不乐观。学生常没看过作品。

40.论拐椅。仅用学术专著型教材中对作品既定。理解来代替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有时通过作品梗概、影像了解长篇作品内容。结果就是,看似深刻,但审美感知能力很弱。如童庆炳老师《文学概论》等,各高校都在强调学生阅读原作。学界对此重视非常及时,现在关键是怎在教学中落实。常很悲哀地看到,学生在刚进入中文系时,极具文学才情。

41.论本末。但在四年教学规训下,才情消失。“个体”在各种“整体”规训下消失,值得深刻反思。问:文学史既教文学,也教文学史,文学还是历史本位?答:确实,有些作品,出现在特定时代,影响极大,但文学性并不强;有些作品,在最初出现时,影响不大,但文学价值日显。如“十七年文学”,“潜在写作”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却有较高文学。

42.论名实。价值、呈现当时精神生态丰富性;凡历史时段产生时代性影响作品,总较典型体现时代精神价值,皆具研究意义;同质化非常严重,所选作家作品不需很多。问:当代文学部分冠名,1976年前“工农兵文学”受一些专家质疑,到1980年代末“新启蒙文学”也未必能获一致认同,为何没采用较通行“十七年文学”、“八十年代”时间概念类。

43.论正反。不易产生争议提法?答:也知此命名,出力不讨好,很易不被认可。对一个文学时代,如有一标帜性命名,对学生记住、理解那个文学时代特质,可能会有所帮助。如我们将“十七年文学”命名为“工农兵文学”,是因自延安时代形成,在该时期中居主流位置,其它处于支脉、边缘作家作品,如路翎、宗璞、汪曾祺等,将其作为“反题”列入。

44.论危机。问:北师大刘勇教授谈到,该校文学院在教改中,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被拿掉,代之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原典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由两学期改为一学期,原来一学期的当代文学史课程则不复存在。西北师大张晓琴教授也谈到,该校当代文学史课程已减掉18个学时。这是否表明文学史课程在大学中文系遭危机?答:非常赞同。

45.论影形。北师大这一教改举措。这是当今时代价值动荡、重新建构价值体系大厦,在文学教学中反映,不再信任原有文学史中价值判断,而是经直接“回到事物本身”而“直观事物本质”。取消现有文学史课程,不是不要文学史课程,“原典精读”一定不是静态、封闭而是在文学长河中对作品解读,仅为形态转换。如说这是文学史课程在大学中文系。

(中,六九)

46.论因果。遭危机,表述为原有文学史中价值理念、体系遭危机,更为准确。问:怎看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关系?答:重科研轻教学,是中国所有高校都存在弊端,多因一果。结合该教材,对教学,拿不出足以证明教师学术水准依据,也是被人所轻视重因。教改,似乎仅是教学方法,而非学术能力考量。提高教学中水准,为考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尺度。

47.论破立。教材中“评论摘要”部分,要求教师对所讲授文学现象和作品主要研究成果切实把握,并以此指导学生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与学生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与研究能力,没相当学术积累与水准,不可能完成。我一直觉得,我们民族在治学上,重经院,轻原创、应用。我们编写这部教材,属应用范畴、又在应用中。

48.论伟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反抗经院规训学生。2016625日周六农历五月廿一,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22)》: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凤凰文化6231512转载共识网刘再复《作家审视:唯先对己而后时代》(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编者按,本文为其《我的写作史》一文上半部,《华文文学》第三期发表,经授权全文首发;标题为编者所拟,下半部待发。全文目录(14)。

49.论作家。写作向度、我注鲁迅、人性首呼、主体纷争、史实对话、中西比较、第二人生、告别过去、返回古典、地狱之门、捍卫五四、人性再呼、史河沉思、无的写作。柳鸣九先生主编“思想者自述史”丛书,邀我加入。答应后,才发现“自述”条件并不成熟,因总难回避“生平史”。于是,我就把“自述史”分解为“生平史”、“思想史”、“人格史”。

50.论审视。“情感史”、“写作史”等5种。我的著述,也可称为“中文写作”。因从小形成黎明即起,至今仍一早开始读书写作。至今,中文著作已出版124种。一是文学研究,既是职业,也是精神生活重心,分文学理论与批评。二是经典阐释,最近15年醉心红学,涉足水浒、三国。三是人文探索。四是思想讲述:自称不喜“文人”,喜“思想者”。

51.论向度。因此才是本质。接受许多报刊采访,采访录皆思想讲述,无文采、结构与体系。写逾2千条悟语,如随想录、速写思想。五是散文写作,论文、散文(含散文诗)并行,成基本写作方式。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作家之一,也是我著述出发点。之所以选其作为著述首个对象,一是时代原因,但有一点可肯定,他确是一个天才,其文学。

52.论才庸。感常人难以企及。《红楼梦》与鲁迅,皆为古现代文学精华,因其它阅读限制,结果反而集中时间阅读他们,既是不幸,也是有幸。“神化”与“圣化”,“人”变“非人”(打人棍棒),是其悲剧,但对我,反变机遇;反复阅读,成血脉与灵魂。二是个人原因。我读书重心在“思想”而非“文采”。对数理化脱敏,对思想过敏,自嘲“思想蜘蛛”。

53.论数理。鲁迅正是一个伟大思想者,出类拔萃。读之,主动而非被迫。1973年始,与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金秋鹏(泉州人,既是同乡,又是好友)共同研究“鲁迅与自然科学”。我对自然科学较陌生,得仰仗他,对鲁迅,我较熟悉,笔头也比他轻快;讨论完毕就由我执笔;请汪子春写“鲁迅与生物进化论”,1976年底该书出版。

54.论熟陌。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主任李何林说:开拓了鲁迅研究新领域。中国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儒学作用几何、正负、动阻?鲁迅对中医态度对否?我在美国落基山下独自思索。“儒学” 分“三期”还是“四期”,至今还有争论。结果是使中国“自然科学”迟迟不能成为独立科学体系,反而产生许多貌似伪科学,如风水、占卜学等(结论错误。

(下,七九)

55.论真伪。风水即环境科学,占卜即预测学,其中由许多科学原理)。之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伟大时代。19771979年,开始写《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欲使“我注鲁迅”变“鲁迅注我”,即借助鲁迅别开生面、改变文学批评中唯一政治标准。我从小就热爱文学,也深知文学“超越功利”与政治格格不入。否则,文学变非文学、诗变非诗。新批评标准。

56.论伟卑。为何?真善美。但在现实中,行不通。无法发表,即使发表,也少人问津。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中的“三圈论(美、真、进步即善)”与我不谋而合,我将其中“艺术批评真善美标准”单独抽出,此文刊登《中国社会科学》后两年获一等奖。季羡林先生推荐语:这是一篇较好论文。论证优秀文艺作品应是真善美统一综合体。

57.论泊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功利标准,看艺术品是否有益于人类进步的实用价值。现国内外有不少人提倡花样翻新的现代派,其中有一些故弄悬殊,让读者堕入云雾,以此自炫。读者连看懂都做不到,还谈何实用价值?我看,连作者自己也看不懂,仅是自欺欺人而已。我认为,衡量一艺术品、文艺作品,首先看它有没促进。

58.论用废。人们向上、社会前进。如没,即无用废物。有一些作品能陶冶人性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一种实用价值。《论稿》198012月出版。此书此文发表后,《文汇报》、《光明日报》及中新社竞相报道。1991年我出国后第三年,到日本参加东京大学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学术活动时,作《鲁迅研究自我批判》学术演讲:三点自我反省。

59.论俯仰。一是偶像化,丢失与其对话、质疑能力:二是受“两段论”模式影响,忽视内在悖论;三是受三家(即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整合观念影响,拔高形象,缺乏对其本质化界定(此观点错误,鲁迅首先是革命家,然后是思想家、最后才是文学家;革命意味进步,反之为倒退;若无前者精神,后者仅沦为为空洞与摆设)。胡绳不同意我的。

60.论主奴。“主体论”,但始终认为这是学术问题可讨论。19851986年,发表《论文学主体性》,理论上尝试超越现实主体。在我发表这篇文章前,文学界普遍没把现实政治与文学创作这两件事分开,相应地,也没把作家现实身份与进入创作时艺术身份分开。论文发表后争论很大,受到很多批评。到海外后,离开中国语境,继续讲述文学主体性没多少。

61.论知音。人关注,除校园极少数文学理论研究者外,根本没人关注。在美国校园,无论敌、听众、回响。此时,才知知音全在国内。我开始在异国漂流时,好像不是生活在陆地,而是生活在深海时时都有一种窒息感、无边无际,因失落故乡。林则徐《出老》中诗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首部中文书。

62.论鹰蝇。《人论:25种》,因受欢迎,很快又出第二版;时心潮起伏,以屈原语“国无人”为序,语言过分激烈,恐会伤人、伤友。百度刘再复:19411022日生,闽泉州南安人,7岁丧父,3兄弟、母子相依为命,全靠祖国、人民培养成人,1963年厦大中文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中文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协理事,逾20年客居美国。

63.论深浅。赴逾20国家客座、讲学、写作。2004年,作为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的他首次回到祖国大陆,到广州学术演讲,一时间引起国内知识界较大轰动,成当年文化界公共事件。一时间,被再度“热”起,出版社、杂志社竞相开始刊登其著述。因“他乡观照”,已年过古稀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更为深刻,并出版系列著述阐释。2016626日。

(下,八九)

64.论中俄。周日农历五月廿二国际禁毒日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23》: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各主媒竞相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625日国事访问中国,中俄首脑在沪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会晤后,时隔一天再度会面,成两国和全世界备受关注热点。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65.论友邻。20周年,此时访华重要意义特殊,此访一天虽短,但日程紧凑,活动密集。率逾2百人庞大代表团,总统办公厅主任、政府第一副总理和3位副总理,俄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大企业负责人。两国元首活动持续5个多小时,深入探讨双边关系、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成果丰硕;签署2国联合声明。今年两国元首在G20

66.论联合。杭州、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多边场合还将有多次会晤,相信两国关系一定会取得更多符合双方利益、世界期待好成果。凤凰文化62411:20转载澎湃新闻网《俄国:战斗民族怎养成》:俄国人怀念的,仍是苏联时代。人民网文史6181107转载中国经营报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贾长龙(197655日生,19962003年吉大。

67.论文学。毕业、俄语硕士)《普希金:引爆俄文学黄金时代》(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在世界文坛,俄文学史前后不过千年,实属后起之秀:约11世纪发端,中国时值北宋,宋词继唐诗后,将中国古典文学又推向新高峰。从1117世纪,称“古俄文学”时期,与同时代东西方比,非常落后、发展缓慢,除屈指可数。

68.论史诗。编年史、史诗外,重大影响作品几无。自19世纪上半叶起,俄文学、民族精神瞬间发力。一大批震撼人心名家名作横空出世,原因何在?一是从“政治任务”到“文学欧化”。首部编年史《往年纪事》,约12世纪初成书;首部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约12世纪晚期成书;在那前后数百年里,俄无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主力军,大都为学识。

69.论早晚。视野超常、熟谙民间口头创作东正教僧侣修士们,他们主要负责撰写编年史。编年史和史诗,既是早年历史较真实客观记录,也留下了当时生活体验、思考与世界观察。古俄文学,与《荷马史诗》、希罗多德《历史》等古希腊史事叙述风格,与古中国从《左传》到《史记》“文史不分家”传统一脉相承,仅晚起步一两千年。古俄文学大多数。

70.论主奴。创作活动,属“政治任务”,多为当时王公贵族“独家授权”、“私人定制”,如《伊戈尔远征记》作者不详、至今无从考证。自1237年至1480年,俄在鞑靼蒙古统治下长达243年,此时期《拔都侵袭梁赞故事》和《顿河彼岸之战》等作品,体现俄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敌英勇精神。但长期受异族压迫现实,也极大限制俄民族文学创作宽广度。

71.论跪站。直到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大刀阔斧,才为俄文学注入新生机。在同时代清康熙帝竭力坐稳江山际,彼得一世雄心勃勃推行“全盘欧化”政策,文学和文化也不例外。随法德语等欧洲主流语言迅速“征服”俄贵族阶层,如17世纪兴起古典主义、18世纪中叶出现感伤主义等西欧文学思潮。从1730年代至19世纪初,康捷米尔。

72.论伟卑。苏马罗科夫、罗蒙诺索夫和冯维辛等优秀诗人和剧作家,成俄古典主义文学代表。1792年,卡拉姆津发表俄感伤主义文学最优秀作品、中篇小说《可怜的丽莎》。虽此笃信“情感高于理智” 文学潮流大行其道,比西欧晚约20年,但追赶脚步日紧。二是武器是笔而非军刀。民族意识形成,是催生出色民族文学必备前提。18世纪以来,先有。

(下,九九)

73.论笔戎。彼得大帝改革, 再有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冲击,加上1812年抵抗拿破仑大军的卫国战争、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一步步唤起俄民众民族意识和精神。生于卫国战争那一年的俄步思想家兼作家赫尔岑说:“对失去社会自由民众,文学是他们能发出愤怒呐喊和良心呼声唯一讲坛。”沙皇专制、农奴制日益严酷,刺激富有。

74.论诗阳。文学才华、自由梦想俄知识青年们敏感神经,迫使他们纷纷拿起笔来。1855 年,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一举成名,他给27岁尚未成名、边打仗边写作的列夫·托尔斯泰写信说:“对你,军职并非理想地,成文学、思想、语言艺术家是天职;武器是笔,而非军刀。”生于18世纪最后一年的普希金,成旗手。在普希金出道前,法语是俄上流社会。

75.论母语。主体语言、身份象征,许多俄作家都用法语创作。普希金大声疾呼:我们有母语,自己的风俗、历史、歌谣与童话,俄作家应用本民族母语俄语创作。在他短短一生中,身体力行,涉猎几乎所有写作体裁,为俄语树立典范,开创俄新文学;《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青铜骑士》、《叶甫盖尼·奥涅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成不朽。

76.论起落。经典、耳熟能详、享誉世界。三是对祖国只能是信仰。才华横溢的普希金未满38岁,世所不容、死于阴谋陷害,“俄诗阳陨落”、天怒人怨。比普希金年轻10岁的果戈理曾预言:像普希金这样的天才,2百年不遇。说曾料想,在普希金后短短几十年里,同样的“天才”,却在19世纪俄成群涌现,推动俄文学迈入“黄金时代”。正如与普希金。

77.论俯仰。莱蒙托夫并称“19世纪俄3大诗人”的费多尔·丘特切夫(仅比普希金小4岁,享年70岁)说:“用头脑,领悟不了俄民族精神的高尚,也不能用普通尺子测量,其特殊品格在于:对祖国只能是信仰。”2016627日周一农历五月廿三,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24》:时值中共创建95周年之际,回顾历史、温故知新、展望未来。

78.论宣言。推介中华网20141122日转载中央文献研究室源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高放(男,19272月闽福州生,该校国际关系学院一级教授、博导,著名学者,政治学、共运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家)《宣言:从共产党到中共》:中共宣言,是在192011月直接由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催生。以往学界对此不够熟悉。

79.论传播。研究不够充分。马恩这篇划时代经典文献, 作为世界上首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于1848224日在伦敦问世。译成中文约2.5万字。首次阐述科学世界、历史与社会观,指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巨大进步作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强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发展规律,分析当时欧美资本主义与工人运动发展。

80.论纲领。态势,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和建设新社会任务,揭示共产主义政党特点及与其他各类民主政党关系,划清科学共产主义与当时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界线,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战斗口号。因饱含极其丰富卓越思想。

81.论国际。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极广泛而深远吸引、影响和号召力。虽欧洲处1848年革命失败后险恶环境,共产主义者同盟被迫于18521117日解散,但仍在1850年代后连续不断出版德文版并被译为英法俄波意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道:“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工人公认共同纲领。” 19世纪末日本、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无产阶级出现,它也传播到东亚并产生重大影响。19041113日,日本《平民新闻》周刊第53号发表利彦和幸德秋水从1888年英国人赛穆尔从德文译英文版再转译为日文(第三章未译)。19063月,利彦在他主编《社会主义研究》创刊号上再登全译文。1907年出版日文单行本。由署名蜀魂的中国留日学生,译为中文在东京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19081月,留日学生创办的《天义》报第15期发表民鸣从日文译恩格斯1888年英文版序言,同年2-5月该报第16-19期又连载民鸣译第一章全文。同年,《天义》报出版中译本。这些在东京刊出和出版的中译本,在中国知者甚少。1917年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其在中国出现部分中译文。191946日《每周评论》第16号发表舍(即成舍我)摘译第二章最后部分,同年111日《国民》杂志第2卷第1号刊出李泽彰摘译其第一章,年底北大学生罗章龙从德文译节本曾油印流传。19208月,沪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陈望道从日文且参照英文全译本,两个月内印刷两次,迅即售缺。随后多处翻印,广为流传,快速促进其在中国传播和中共诞生。在其直接影响下,中共宣言应运而生。中国首批共产党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杨明斋,共8人。19208月间,在沪建党,随即发展到十几人,11月中共宣言文件制定。约2200字;分3部分:理想、目的、阶级斗争近况;重申其开宗明义揭示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史原理,坚信其所阐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规律,以及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结论,强调无产阶级努力发展和团聚“会使资本主义寿终正寝”。遵循其指引,宣告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即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开展阶级斗争。较系统概述其指明奋斗目标:要将生产工具收归社会共有共用,消灭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使国家政权消亡,按共产主义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为此首先组织阶级斗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国家,从资本家手里获政权并放在工农大众手里,由无产阶级民主选举出最优秀代表制定建设共产主义办法、发展生产事业等。文中还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3年实践经验印证其基本观点。毛润之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这份中共宣言当时并没在任何报刊、场合公开发表,供早期内部学习,使争取并发展其入党对象了解、认识宗旨,在京广汉等各地散发与传播,对早期党员和进步人士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提高,很有帮助。促进、奠基19217月间中共全国一代会筹备召开和中共建立。出席中共“一大”13位代表大都读过,会上通过中共首个党纲,吸收了这份宣言的基本思想与要点,以此为蓝本,结合中国实际,作出更具体发挥和更切实规定。这份历史文献,也存在缺点。毛润之19586月间曾作重要批语: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革命,仅空想。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基本正确。但土地国有不正确。没料到民族资本可和平过渡。更没料到革命形式不是总罢工,而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是农民战争。

启示一:量到质变。世界共产主义,虽不能在一国、地区完全实现,但质量互变规律,使全人类看到一线曙光与希望,并切实朝着、沿着此正确方向,引领与前行。

启示二:万恶之源。私有制,资本、帝国主义,只要存在一天,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人类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万劫不复。

启示三:优劣自见。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印成鲜明对照。

启示四:马恩完胜。国际共运,现虽处低谷,但深入、深得人心,成全人类共识:人类自救唯一出路。世界发达国家,现行、普遍高福利政策,即是马恩思想理论全面胜利。

启示五:源自中国。李耳《道德经》:民本无为,为民主共和雏形、奠基,崇尚伏羲演易(天人合一、顺天应人)、炎黄内经(天下为公、宗旨为民)、尧舜禅让(圣贤治理、唯才是举),肇始欧洲文艺复兴、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世界重心3次转移,启蒙卢梭、黑格尔、马恩列斯毛等。

启示六:承前启后。95年中共史,是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数千年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求索不止继续;既是量的积累,又是质的飞跃,更是一代代、一批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崇高理想大公无私献出青春、鲜血和生命的光辉写照,名垂青史、彪炳千秋。

未完,待续。心灵感悟:赤子童心、抛砖引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独步天下。本人《新道德经》54部各81章第一稿已全部完成。待国家省市单位立项资助、列入出版计划后,再做进一步整理。特此告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