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21)
徐敏豪
2016年6月24日周五农历五月廿
1.论文学。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凤凰文化6月21日11:29转载中华读书报王洪波《取消现有文学史课程:不再信任原有价值判断》(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2015年5月14日,由北师大出版社主办“信息时代文学教育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座谈会”在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教授刘勇(北师大)。
2.论评论。程光炜(人大)等专家学者,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文学评论)高研班学员,教材编写者太原师院傅书华教授、阎秋霞副教授等30余人出席。与会者除围绕教程讨论外,还论及当下高校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史教研前沿问题。会后,教程主编接受该报采访。问:拿到这套教程,觉得有些惊讶,全非大学教材样式。一般教材皆编写者。
3.论显隐。以己讲述传授该学科知识,而这套教材,编写者讲述篇幅占比很小。每节7个部分,仅第一个部分“内容提要”由编写者讲述,“评论摘要”占篇幅最大、数倍于前者,给人感觉:作者隐身。何时、为何会想到以此方式编写?答:约2006年,当时已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对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很多切身体会。具体到该课程,体会最深处。
4.论强弱。一是现有大多数教材,学术专著性更强,教材性较弱。教材要针对特定教学对象,设置特定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方法,最终落实培养效果等。学术专著型教材,易形成教师灌输、演讲、照本宣科式教学。二是学术专著可用作者理念统领理解,但在教学中,却不宜如此。常把教材观念预设为正确理解,养成学生不从作品出发去理解作品。
5.论中西。对新一代学生培养不利。三是现有教学,主要还是受西方范型影响,对中国传统相对忽视。总想在发展中,找出一个能体现本质规律性理念统领,以“概论”作“本体”。而中国传统人文教学,却是选一些在历史中经反复淘洗过经典文本,再加上其后历代文人学者注疏、经典性阐释,作学习者学习对象,以“文本”为“本体”。
6.论古今。学习者接受的,并非经典文本既定结论,而是不断加深理解、予以丰富“生成”过程。严格考核学生对经典性作品阅读数量,学习中国传统人文教学范式,更多强调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理念。问:7个部分中,有精读、泛读作品推荐,文学研究成果摘要、索引,这4个部分都链接着书外文本,使该教材如“超文本”、互联网平台。正如座谈会主题。
7.论门窗。“信息时代文学史教学”,编写是否为因应互联网时代?答:对。互联网时代,学生都可在网上较容易搜集到各种知识。编此教材,如学术向导,告诉学生学术门窗指向,引导学生有目的自学,然后在课堂中,检查、交流、深化学生观后感。“评论摘要” 作用有三:一是作为淘汰过程,以此构成对入选者肯定;二是以此推介历年来最有代表性。
8.论拐椅。研究成果;三是培养学生“对话”而非“一尊”思维习惯。如此编选,难度很大,很考验编选者学术眼光。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信息便利,极大改变原有教学范式,应正视此问题。问:该教材强调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作品,不知当前中文系学生阅读作品状况如何?答:很不乐观。学生常没看过作品,仅用学术专著型教材中对作品既定。
9.论本末。理解来代替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有时通过作品梗概、影像了解长篇作品内容。结果就是,看似深刻,但审美感知能力很弱。如童庆炳老师《文学概论》等,各高校都在强调学生阅读原作。学界对此重视非常及时,现在关键是怎在教学中落实。常很悲哀地看到,学生在刚进入中文系时,极具文学才情,但在四年教学规训下,才情消失。“个体”在各种“整体”规训下消失,值得深刻反思。问:文学史既教文学,也教文学史,文学还是历史本位?答:确实,有些作品,出现在特定时代,影响极大,但文学性并不强;有些作品,在最初出现时,影响不大,但文学价值日显。如“十七年文学”,“潜在写作”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却有较高文学价值、呈现当时精神生态丰富性;凡历史时段产生时代性影响作品,总较典型体现时代精神价值,皆具研究意义;同质化非常严重,所选作家作品不需很多。问:当代文学部分冠名,1976年前“工农兵文学”受一些专家质疑,到1980年代末“新启蒙文学”也未必能获一致认同,为何没采用较通行“十七年文学”、“八十年代”时间概念类不易产生争议提法?答:也知此命名,出力不讨好,很易不被认可。对一个文学时代,如有一标帜性命名,对学生记住、理解那个文学时代特质,可能会有所帮助。如我们将“十七年文学”命名为“工农兵文学”,是因自延安时代形成,在该时期中居主流位置,其它处于支脉、边缘作家作品,如路翎、宗璞、汪曾祺等,将其作为“反题”列入。问:北师大刘勇教授谈到,该校文学院在教改中,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被拿掉,代之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原典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由两学期改为一学期,原来一学期的当代文学史课程则不复存在。西北师大张晓琴教授也谈到,该校当代文学史课程已减掉18个学时。这是否表明文学史课程在大学中文系遭危机?答:非常赞同北师大这一教改举措。这是当今时代价值动荡、重新建构价值体系大厦,在文学教学中反映,不再信任原有文学史中价值判断,而是经直接“回到事物本身”而“直观事物本质”。取消现有文学史课程,不是不要文学史课程,“原典精读”一定不是静态、封闭而是在文学长河中对作品解读,仅为形态转换。如说这是文学史课程在大学中文系遭危机,表述为原有文学史中价值理念、体系遭危机,更为准确。问:怎看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关系?答:重科研轻教学,是中国所有高校都存在弊端,多因一果。结合该教材,对教学,拿不出足以证明教师学术水准依据,也是被人所轻视重因。教改,似乎仅是教学方法,而非学术能力考量。提高教学中水准,为考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尺度。教材中“评论摘要”部分,要求教师对所讲授文学现象和作品主要研究成果切实把握,并以此指导学生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与学生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与研究能力,没相当学术积累与水准,不可能完成。我一直觉得,我们民族在治学上,重经院,轻原创、应用。我们编写这部教材,属应用范畴、又在应用中,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反抗经院规训学生。
(未完,待续)
(注:本文根据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哲学网,百度(经中国百科专委会审核)等相关信息撰写,皆有出处,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