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17)

已有 668 次阅读2016-6-19 22:48 |个人分类:徐敏豪《大师论》|系统分类:文学| 哲学史, 搜狐, 中国, 电脑 分享到微信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17

徐敏豪

2016620日周一农历五月十六世界难民日

1.论公知。今清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搜狐文化2016616日第156期《沉默与发声:论学者担当》(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本文为徐贲、羽戈对谈“何为良好公共生活”讲座现场实录。徐贲:1950年苏州生,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教授,读于复旦大学,曾任教苏州大学外文系,美国马州大英文博士。

2.论音喑。客居美国,以极大热忱担当中国公知,代表作:《文化批评路向》、《公知与政治》等。百度羽戈:1982年皖北生,读于西南政法大学,现任不自由撰稿人,代表作:《从黄昏起飞》、《子夜穿门》等。问:最近杨绛辞世引发普遍争议:公知应怎担当?答: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写批评文,说钱钟书、杨绛等,对社会不公不义事件,从不发声。

3.论担妥。萧瀚观点:唯不伤人,就已守住道德底线,没理由责备。但有歧义,伤害一词,感受分主客观:杀人越货是;但看到有人遭不公正待遇、危难时,袖手旁观、漠不关心,算否?如社会认同较充分、良善度较高,袖手旁观则是不道德行为,也等于害人。公共生活越好,每社会成员对己道德要求越高,即康德所说“不完全义务”。选择书斋。

4.论能庸。这没问题,但对公共生活,躲进书斋可视同公民参与欠缺。托尼·朱特(19482010.8.6,享年62岁,伦敦生,剑桥大学、巴黎高师毕业,纽约大学执教,代表作:《重责》、《战后欧洲史》等)《思虑20世纪》:行内人沉默,那些学政经、法律,具渊博知识,但对社会现实不发声,作为专家,沉默并非不能,而是不愿。问:此事引发中国公共舆论。

5.论问答。界广泛争议:一个知识分子该否沉默?有人以道德名义,要求其发声;有人持生存哲学,指责这是道德绑架,于是奋起反击。公共生活充满分歧,连一些基本概念都无法达成共识。对道德的理解,大相径庭。如把公共生活比作建筑,可能现在连地基都没打好。今日中国公共空间、生活存在哪些重大问题?答:道德绑架,常暗指:自己不是。

6.论异同。好人,却逼迫别人去当好人、圣人。梁启超倡公德、杰斐逊倡公民教育,现在也有人说知识分子不该沉默,公民不该漠视。良好、有序公共社会,应是理性而非暴力、言论共识社会;并非大家仅有相同想法,更是共同遵守大家都认可公平、合理言论规则。任何一个好社会,都是一个好共同体。首先是个好言论共同体,而非仅为利益共同体。

7.论身心。因一个社会不管有多好,都由不同利益群体构成。不同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怎解决?首先避免暴力(身心伤害),对话、沟通与协商。如说理机制不能建立,暴力一定不可避免,社会一定不会美好。问:古中国有无公共生活?研究不够,只能概说。说天下为公。现公共生活基本组成,分子是公民,公民责权利怎界定?这些古代没有。

8.论公私。问:如说你是公知,你接受吗?答:能接受。布鲁姆说:知识分子不公共,不可设想。《现代汉语》:解释重在知识。知识分子特定含义:指对社会公共事务,有独立、批判性思考,并发出良心声音的有识之士。传统中国士大夫,他们非常有知识,但他们并非今天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最早提出知识分子社会批判功能的,并非从有读书人开始。

9.论难易。批判型知识分子概念的故乡,是法国,起源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发表的《我控诉》。此后,才有了知识分子说法。知识分子唯发挥公共作用后,身份才得以确认;而非开始念书、获文凭、学位,就已是知识分子。谁是知识分子?念了大学就是?否。公知,是把明确伦理倾注论题,有明确价值观,并始终坚持者。反公知、反普遍价值,如价值非普遍,不能运用于每一社会成员,则不具备公、仅具有私的价值。一是知识分子应如何抉择公私价值?成讨论知识分子必答题。二是谁是读者、受众?公知,不同于一般学人,还在于其独特写作方式和文风。特殊与一般。公知写作,与学院、学术不同;区别在于:小圈子认可,与面对更广泛读者;专业性与大众性。三是公知怎捍卫公共语言责任?公共语言一定要清晰,力避模糊。乔治·奥威尔(1903.6.251950.1.21,享年46岁,英国名作家,代表作:《动物庄园》、《1984》,名言:好文如窗)说:语言如乌贼鱼喷出墨汁。臭公知谩骂,浅薄无知、不可理喻。问:怎体现公共关怀、意识?转向,并非仅写作形式、文体,更重要的是写作目的转变,从学术向启蒙写作转变;并非高高在上,而是相互接力、二传手,有感而发、相互启迪;学术性、常识性、普及性结合。问:20世纪初,许多知识分子皆作家出身,当下公知群体分2种:学者、媒体人。公知,从褒义到贬义、从正面到负面,被污名化,怎看?为何?人们对公知理解有偏见、有误解,不妨换说法:独立、评论型知识分子。在美国,写报刊文章,并不被公众认可为知识分子,当然也没机会被称为臭知识分子。在美国,起公共作用媒体人,是写调查新闻记者。媒体人类型很多,其中有的做深度调查,其在公共社会生活中作用,并非学院知识分子可替代。他们之所以可与学院知识分子平起平坐,因其资源很多,调查真相非常不易。问:对公共理性,中美说理教育有何区别?教育具操作性、并非仅为概念,主要场景:课堂与社会。美国说理教育,始于初中,大学仍每生必修。这是西方人文教育好传统,不可否认。从希腊时代始,特别是文艺复兴后,人文教育最核心2课程:阅读和写作。在我任教的美国大学里,阅读分4门课:希腊思想,罗马到早期基督教思想,文艺复兴到1718世纪思想,19世纪到20世纪思想。写作课2门:一般写作、说服与辩论。现中国有一些大学,如复旦、清华,也渐重视说理,即通识教育。不过,通识、人文教育2概念,完全不同。名不正、言不顺:名通识、言人文。说更易被接受。被谁接受?说理教育最根本目的:培养独立思考、判断力、价值坚守,属开智教育;在美国,称人文教育,核心:批判性思考、思维训练,属情境训练,知识内容不是一门课程就能包含,不是学生上一门课,515周,就可学会结业。问:如无理可讲,知识分子应怎应对?说理无法进行,我会走开。并非要与所有人说理,仅在说理可能有用情况下,与愿意说理的人说理。在歪理横行、无法与之说理时,不跟着说、不附和歪理,闭嘴、沉默,这一点可做得到。问:应用何语言说理?一是官话、宣传语,首先是不允许反驳、争论。它命令式告诉你应怎么做,但你不知为何要这么做,甚至不允许问为何。二是粗口。亚里士多德把说理分3部分:逻辑、信誉、情绪。问:在美国,视频作品脏话,政府怎应对?答:不管。在英语中,禁止在电视台使用的字仅7个,但违禁不会封台、请辞,既无管理、又无申诉政府部门。但美国社会即公民社会能管。如某电视台用了违禁字,引起听众不满,会批评、抗议。所以每次出现违禁字时,电视台会设置消音。因在美国,日常私人生活中,常用这些字;但美国公共生活有不同于私人生活规范。在课堂上,听到粗口,老师会提醒学生,同学间也会相互提醒。有学生情急下,粗口脱口而出,在宿舍常用;但仅可在朋友间私下用,课堂上不能用,因属公共场合。

(未完,待续)                           

(注:本文根据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哲学网,百度(经中国百科专委会审核)等相关信息撰写,皆有出处,特此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