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89)

已有 531 次阅读2016-5-22 21:07 |个人分类:徐敏豪《大师论》|系统分类:文学| 哲学史, 中国, 凤凰, 电脑, 频道 分享到微信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89

徐敏豪

2016523日周一农历四月十七

1.论文学。今凌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昨日16:53凤凰文化文学频道,转载《新京报》记者修佳明《邵燕君:绝望当代中国文学 转向聚焦网络》(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北大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创“北大评刊”论坛任主持,

2010年前后转研网络文学,2011年起在北大中文系开此课,率先探此研究方法、教学模式。

2.论网文。她今年刚出版3本新书,前段学术成果《新世纪首个10年小说研究》,近期主攻《网络时代文学引渡》和《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她1986年考入中文系开始研究文学时,网络小说尚未萌芽。未曾预料,30年后,会把网络新词:有爱、初心、穿越、种田等常挂嘴边,融入正式发表和写作。更未曾预料,向网络文学发声底气,大部来自“粉丝”。

3.论粉丝。而无法从“学者”,这一学院派学者定位中获得。想当年,她开论批评小说大师时,也没体验过怀疑、焦虑发言资格。从“60后学院派”到“学者粉丝”,她因何“叛逃”传统文学批评领域,而投身变幻不定、又可能本就不属自身网络潮流?学者与粉丝,身份矛盾能否调和?学院学者,在网络时代。该怎重新定位?成她在3新专著中直面追问。

4.论绝望。她说:“越是在资本横行、狂欢时代,越需建学术标准,而这正是学院派义务。”回到初心,绝望中国当代文学,硬着头皮闯入网络文学。2012年,莫言获文学诺奖时,她却对传统主流小说生产机制、生命力早已绝望。她《10年研究》:悲观。萎缩、危机、困境、解体、坏死等词汇,严重暗示。作协—期刊、专业—业余,作家体制为中心传统主流。

5.论穷途。小说生产机制,从世纪之初便已走向不可逆转穷途末路。文学期刊、前沿小说,6年观察研究,那个曾让中国新文学传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文学组织形式,在疏离读者、闭门造车、自弃引领路上日远。她说:新世纪中国小说,不好看在哪,我全知,故比大家都绝望。获首个诺奖。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作家集体焦虑、痛苦心结。

6.论余光。新世纪中国小说,为数不多佳作,也不过是旧生命余光,没进一步生产生机。她对传统主流小说“死缓”判决,与其说是学术判断,不如看作一次个人宣言。一个对过去研究对象极端、不留余地否定;转向网络文学研究“逼上梁山”命运背景。她停办从2004年始所主持“北大评刊论坛”,更以一种决裂姿态,逼迫自己硬着头皮,闯入网络。

7.论决裂。文学领地。如非偶然读到《间客》,仅凭“初心”闯入网络文学的她,也许很快就要遭另一次绝望。与同类型作品主人公不同,不会为自己和亲人利益不择手段,始终在人类终极关怀意义上遵从道德良知,成启蒙精神在网络时代回响;为她研究网络文学提供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她由此拿到。一张讨论网络文学“入场券”。初来乍到时。

8.论入场。面对网络小说陌生话语、繁复多变文化构成,她很快认清自身“外地人”属性。相比自己开设的网络小说课上,那些本是资深粉丝,又正接受学院教育的学生,她处不可避免劣势。她坦陈,至今阅读网络小说量也不大,欣赏的作品不多,佳作难得一见;孤本、救命稻草、学者粉丝,埋内在矛盾。在《引渡》:网络与传统作家,评论没本质区别。

9.论引渡。重点在情怀,关注衍生2个副命题:独立人格自我实现、人生意义积极肯定。在网络小说庞大创作量背景下,经由精英学者阐释已登堂入室,塑造贴近新文学形象,已超越网络文学,还能否代表网络作家?如不能,她的粉丝身份也将随之瓦解。在第二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前,访谈中,她读自己所写授奖词,精英与网络,立场几何?导向错位:立足学者、文学引渡。努力成为学者粉丝的她,从没想过要放弃学院派学者立场,成精神源泉、立足之本。选读网络佳作,在于符合品味、能够欣赏。开设网络小说课,旨在训练学生学术能力、理论修养,耦合网络土著理论、民间话语体系,翻译成凝练准确学术语言。谁需耦合、翻译?并非网络作家、读者,而是精英本身。她对网络时代设想,形成主流文学:精英导向、民间互动。学者粉丝:重建学术取向标准评价体系,以此渗透到网络文学创作中,实现文学引渡。引渡对象:中国古代、西方反叛、继承革新、新文传统,恰是当下网络文学屡绕过文化资源。有学生问:当我们责备“网络一代”过于现实功利、缺乏理想激情、崇高美感时,有没反思过,是谁把这样一个精神荒芜世界留给他们?问题让她很受震动:相比躲进纯文学理想、美感自我陶醉,消极忽视、否认网络时代到来,反而不如做中流砥柱,才更有担当。网络文学:3亿用户;皆由网络文学唤回读者;即使网络文学不好看,也别指望他们去读传统主流小说。这3亿读者,是学术学者不容放弃启蒙对象。以“学者粉丝”身份作文学引渡,服务对象却非网络文学,而是学者,渡者自渡,与新文化传统同生同灭的一代学院学者,搭上通往网络时代的诺亚方舟。网评犀利:文学已死。多元世界,纷繁复杂,急功近利,丧失自我。

启示一:文学与文学批评,已无路可走。柿子赶软的捏,网络文学与评论,成突破口。官、金本位,阶层固化、滥竽充数、鸠占鹊巢、尸位素餐,俯拾即是。皆成老虎屁股,摸、碰不得,否则就要咬人、伤人、吃人。明哲保身,成必然选择,鲜有担当者。一个没有是非功过、兴衰存亡、毁誉破立的民族与家国,只能是死水一潭、死路一条,成警醒。

启示二:自费发表与出版,逼上网络“独木桥”。不仅是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科技亦然。创新立国,首先要解放生产力与思想。列宁(1870.4.221924.1.21)说:唯有伟大理论,才有伟大实践。脑力劳动,是体力劳动的倍加。物质与精神,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巨大、能动反作用于前者。脑力劳动者,无法生存,成残酷现实。谁为天地、古今、众生,代言代行?成拷问。

启示三:真善美稀缺,假恶丑横行。补课市场经济,如何趋利避害?尼采(1844.10.151900.8.25)说:上帝已死,痛斥资本、帝国主义道德沉沦,丧尽天良。狄更斯(1812.2.71870.6.9)说:这是最好,还是最坏时代?这是智慧,还是愚蠢时代?这是信仰,还是怀疑时期?这是光明,还是黑暗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还是失望之冬?人们是应有尽有,还是一无所有?人们是正直登天堂,还是直下地狱?真:宇宙、地球、真理,仅一个,世界的本质是数、理仅对数阐述;善:有用无害;美:在真善基础上,爽心悦目。美,最难;美丧失=最彻底沦丧。悲剧=展示美的毁灭。文学,是真善美“天使”化身;文学批评,是假恶丑“啄木鸟”、“清道夫”,若失却它们,温暖人心“春天”、参天大树、鸟语花香,必将不复存在、成绝唱绝响绝迹,“严冬”不期而至、冻死冬眠、一片死寂,生命源流欢畅不再。谁为真善美回归呐喊、鸣锣开道、栖息乡愁?成自责。

(未完,待续)                           

(注:本文根据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哲学网,百度(经中国百科专委会审核)等相关信息撰写,皆有出处,特此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