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33)
徐敏豪
2016年3月28日周一农历二月廿
1.论国学。2016年3月27日10:22,凤凰网文化读书频道,转载共识网署名文章《王赓武:中国人已意识到诸子学应更新》。编者按:王赓武、余英时、许倬云齐名,同誉海外华人研究奠基人。2014年北大北京论坛期间,发表《文明无国界》讲话,论述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回应以亨廷顿为代表西方“文明冲突论”。本文为此会采访笔录。其新著已出版。
2.论新书。《华人天下》,由广东人民社。又一个为新书出版造势者。核心观点:中国非常强调秩序、国家治理,史书成中华文明保持独特性核心要素。现代观之,史子并重,如人文与社科统一。中国人已意识到,更新子学、研习史书,有助于创造繁荣、保护文明。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泗水(今印尼),籍贯江苏泰州;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史学肄业。
3.论造势。马来亚大学史学硕士,伦敦大学史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东亚研究所、公共学院主席,国家东南亚研究员主席;历任马来亚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远东历史系主任、太平洋研究院长;1986—1995年任港大校长;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士,美国人文科学研究院、伦敦亚非。
4.论论坛。研究院名誉院士;南京大学名誉教授;主攻:中国史、海外华人、民族、移民等。近年国内出版有:《1800年以来中英碰撞》、《五代时期北方中国权力结构》、《华人与中国》、《自选集》等。2014年11月上旬,来自亚太地区高官、领导人齐聚北京APEC会议,同期由北大参与主办第11届“北京论坛”,逾3百来自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各界领袖。
5.论演讲。与会。11月7日,恰逢立冬,王赓武时年84岁,与1995年经济诺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杜宁凯(Nicholas B. Dirks)等,分别担任开幕式主旨演讲。在题为《文明无国界:以史为镜》英文主旨演讲中,他指出,以美国学者亨廷顿为代表现代西方“文明冲突论”,将中华。
6.论对立。伊斯兰文明作为与西方文明等距两对立面,失之偏颇。在他看来,不同于西方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不仅无“一神信仰”,且对儒家经典外诸子学说也相当重视;中国信仰结构、知识体系具开放、包容特点,西方不应用一个范式去理解。早在2004年首届“北京论坛”期间,在以“多文化共存下记忆与遗忘”为主题历史分论坛上,他就曾做。
7.论统一。报告《民族国家历史与局限》。10年前后,一脉相承。立冬次日,作为当年“北大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自2012年启动以来,陆续邀请过1998年物理诺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和著名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教授等,他用汉语演讲《南方境外:强进与退让》。与在台湾“中研院”主讲2005年史语所讲座时类似,祖籍河北正定。
8.论经历。的他,也从青少年时期辗转于荷属东印度(今印尼)泗水、南京、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等地生活与求学经历,讲述中国南方边境数百年来各方势力进退、盛衰兴亡。其代表作:《南海贸易:南中国海华人早期贸易史》、《1949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独立、现代和革命影响》、《中国与东南亚:神话、威胁和文化》、《1800年以来中国人与英国人。
9.论龙蛙。交错:战争,贸易,科学与政务》、《移民及兴中国起》等。他认为,国界(陆地、海上)、民族、国家、主权等概念范畴,为种族冲突埋下隐患。中国有2/3边界是大陆,1/3沿海。在如今全球化经济中,海运很重要,保护好海洋,变得日益困难。东海问题较简单,基本上只涉及中日本;南中国海较复杂,涉及东南亚国家许多问题。说到文化,西方学术谱系中也有“经”的传统,如《圣经》,也有史学。两相比较,中西方主要区别在哪?他说:中国“经”实用,与西方《圣经》不同,后者上帝赐予,具超越性,一定要服从。这样的“经”,中国没有。在中国,“经”很晚才产生,唐代以后才定下来。此前,儒、法家等不同流派各有不同说法,相互间有争论,但没统一的“经”。中国的“经”怎产生?后来佛儒道家相争时,佛家有佛经,道家有道经,儒家也说,我们也有经。于是,将原有一套主张就渐变成经,成共识。唐以后,认为这套还较可靠,可治国平天下,就利用儒家学说来治国,连考试制度都以儒家学说为主。到宋朝以后,“理学”建立,吸收佛道精华,成新理学。虽元朝没人说这些,明朝又拿出来,朱熹对四书五经注解变成正统,说这才是真“经”。中国的“经”由后来形成,且定下来后,经史子集秩序井然,即经第一、史第二。由明清时形成。若明以前没有定,清以后就不会存在,不要看得那么严格。中国传统源自何处?思想背景、实践记录。记录为“史”清代史学、文学家章学诚(1738—1801)讲“六经皆史”,很有道理。六经何来?治国、平天下,源自实践经验。各类经书,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传》,皆中国早期史。已被多次使用,认为很灵,历史经验因此就变成“经”。神化、特别尊敬,源自宋朝。今天,中国思想家面临两难困境,即应否改用具全球价值经书来取代旧经书?若中国希望成为具伟大文明现代国家,应否淘汰旧经?随中国发展,人们很难相信传统旧“经”还能适用于现代社会。虽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些经典可跨越国界,但外国人通常不这么看,他们常觉得“经”只属于中国。中国人向来重经史、轻子学,但现在中国人已认识到,这是导致文化劣势主因。用西方科学即中国人诸子学,加强人类社会研究,给中国人深刻启示。他们看到,现代文明方法论没国界。西方区分社科与人文,对两者损失都不小。现在,有些中国学者正研究如何利用中国知识传统,统一两者。几句话简单概括:旧经不全、新经未成,子可开发,国有史集。即科技术都可去学习开发,史集国有,是最基本要素。余说:宇宙、地球、真理,仅一个;世界本质为数,理仅对数阐述。尽管其学位显赫、著作等身、享誉中外,虽勤于思索、精神可嘉,有可取、启迪之处,但与孔丘“克己复礼”学说(妄图奴隶社会、血缘贵族政治制度复辟)一样、重蹈覆辙,出现大方向、原则性错误。对李耳《道德经》民本无为,为现代社会民主共和制度奠基,肇始古希腊文明(理想国),古罗马奥古斯都《共和宪法》统治欧亚非3洲逾2百年、影响逾千年,成吉思汗部落统治欧亚非大部逾70年,欧洲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法国人权宣言,世界重心3次转移(非洲埃及—亚洲中国—欧洲罗马、英国—美洲美国),启蒙卢梭、黑格尔、马恩列斯毛等,至今仍未全世界、全人类,思想哲学顶峰,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经史子集,皆为本体论、知识论,世界观、方法论集合,雏形与定论。民谚: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无两片相同叶,人无两踏同一河。异则生,同则死。自己的民族、祖国,永远不能得罪,否则必死无葬身之地。文明无国界论,纯属谬误。历史不能假设。概念引起国际纷争,纯属误导。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共同协商、慎用武力原则,加强沟通与协调。不能凭空想象,屁股指挥脑袋、坐歪屁股。余说:知识白灰黑3箱,如同心圆,由小到大、由内向外。白箱:不易、本质、彼岸、万变不离其宗、大道至简;灰箱:简易、手段、舟桥、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黑箱:变易、内容、形式、表象、包罗万象、莫衷一是。一切宗教,皆麻痹人们精神鸦片。天下为公,人类三生有幸;天下为私,人类万劫不复。唯为天地、古今、众生,代言、代行,方能称之为大师、巨匠、巨人、巨擎、英雄;若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只能止步于工匠、修补匠、小人、侏儒、走狗、败类。若不改弦更张、弃暗投明,在中国史、世界史,必将无迹可寻,如过眼烟云,为人不齿。何去何从,全在自己选择、自己手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赤子童心、永不嫌迟;师旷秉烛、永载史册。
(未完,待续)
(注:本文根据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哲学网,百度(经中国百科专委会审核)等相关信息撰写,皆有出处,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