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文学世界抛荒》(附书法)

已有 1616 次阅读2014-10-30 20:05 |个人分类:徐敏豪七言新十四行诗|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学世界抛荒》(附书法)

(徐敏豪七言十四行新诗)

徐敏豪

20141031

亘古中国诗故乡,如今世界惨抛荒。

自费出版害死人,裙带漫天病膏肓。

民间团体作书协,远离地气官僚丧。

狼狈为奸象牙塔,离经叛道天地诳。

独步天下无人问,敏豪七言十四行。

超越屈原两李杜,代言九州三铿锵。

比肩荷马普希金,五洲四海一脊梁。

(注:新华网20141030 09:20:42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陈梦溪“中国当代文学出口乏力 翻译让资深汉学家都发憷”(请参见附文)。徐敏豪七言新十四行诗《新民歌童谣系列》之一。二尺斗方生宣站,立悬肘隶行草真书,敏豪撰并书。创作条件环境:垫铺为床,揭起为案,照片为证。吃草挤奶,此言不虚。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世界皆同。一个世界文学奖项的获得者,除了自身的天赋、勤奋外,还需要首先得到自己民族的广泛喜爱、影响与称赞,这样才能引起其他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注。因为“诗”是一经翻译就会损失其精华的几行文字,如同新鲜果蔬草虫,只要拨皮断筋,就会营养尽失。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一个人、家国、民族如果没有了诗,就会形同行尸走肉。人们啊!你们可以不选择喜欢、接受、偏好、传播我的诗,但不可不选择诗。因为诗歌就是我们人类心灵共同的家园、故乡与心中的太阳。自20103月在《中国投稿在线》建博后,先后在博国中国、新浪、光明、新华、人民、搜狐、中青、凤凰、网易、腾迅QQ、美国中文、加拿大华人网等开通本人实名博客与微博,即年4月起开始重拾诗歌,截止目前已创作诗词14666,力争三至五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座右铭1.“三个影响”:影响有影响的人;影响中国与世界;影响过去、现在与未来。2.“三个超越”:超越屈原、李杜;超越鲁迅、诗经;超越荷马、普希金。3.“六个追求”:一字血脉精气神,二字贯穿古今身,三字担当天地人,四字弘扬真善美,五字行知信达雅,六字涅神逸能。本人诗词感悟:一是遵循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十三韵、平仄、方言,古今变化,相去甚远,切莫削足适履,正如毛润之所倡导“辞不害意”;二是厘清形质里表高地上下,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个真正的诗人、词人慎思追远,聆听天地先民先知先觉,担当天使传递天音,古圣贤有云:得意忘言,早把形式放在其次,舍本求末、无异于买椟还珠,庸人之举;三是担当社会度量时代代言,为此必须喜闻乐见,必须为人民发声,说人民想说而未说之语,倾听人民心声,只有源头活水才能生生不息,理论永远灰色生活之树常青,做一个“人民诗人”、“人民词人”永远是最高尚、最向往、无止境的不懈追求。本诗词作者: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所长、副研究员、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附:以天下为己任·我为诗生——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我已经说过了,认为我狂妄、不谦虚也罢,我就坚持这么说:全世界70亿人,像我这样自诩为当代屈原、李杜、鲁迅、荷马、但丁、维吉尔、普希金,并且要站在他们肩上超越他们,我已经做到了,一个车厢(额定105人)都装不满,而其他沉迷于浮云的人10个车皮(105人×15节车厢×10)都拉不完。徐敏豪时代创新诗词、独步中国书法、得天道健康养生等系列研究、创作、发表、出版、运用与推广,资助热线:13971410246,银行账号,户名:徐敏豪,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账号:622848 0051768190715。在此,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热情关心、支持与帮助,同祝福

附:中国当代文学出口乏力翻译让资深汉学家都发憷

新华网20141030 09:20:42 来源:北京晚报

  在昨天举行的一场“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上,面对采访的几位国外翻译家表示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很不乐观,他们毫不留情地用“太差了”、“沙漠”、“怪怪的”等来形容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处境,令记者感到意外。

  怎么了

  俄罗斯曾经三年没出版

  一本中国当代文学书籍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罗季奥诺夫很形象的控诉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惨状”:“与政治经济的热相比,中国文学在俄罗斯不能说是冷的,但至少是凉的。”罗季奥诺夫介绍,“翻译逆差明显,达到了20倍,俄罗斯的80后和90后根本就不知道当代中国文学是什么,他们只了解西方文学。”

  据他统计,1990年到2005年这15年间,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一共只出版了8本书,平均两年一本,“简直是沙漠”,2005年到2008年因为有合作项目,出版了几本书,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2010年的3年间,一本书也没有,2011年出版了1本,才卖出去1000册,2012年好一点,出版了2本,一共卖出去8300册。

  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汉学家Jan Walls痴迷中国文化,不但给自己起了个地道的中文名字王健,还会表演数来宝。“我注意到,2013年我们的作家门罗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的出版社出版了9本她的小说,而2012年莫言得了诺奖后,却没有同等的待遇,加拿大并没有因为莫言得奖就多出版他的书。”王健说,加拿大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不少,但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轻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他自己,作为叶嘉莹的学生,也更喜欢翻译古诗词。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翻译家达西安娜·菲萨克,在上世纪80年代就翻译了大量的巴金、钱钟书等名家的作品到西班牙。她也直言中国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境况不乐观。

  为什么

  中国当代作品的翻译

  连资深汉学家都发憷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被国外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跨文化的翻译过程让作品失去了其魅力。土耳其安卡拉大学中文系主任欧凯带着几个中文流利的博士生来中国交流,他指了指自己的学生,“土耳其目前中国文学的大部分译者都是我的学生,我不应该这样直接批评我的学生,但我必须要说,翻译得太差了,很多错误。”

  欧凯的手机里面存着许多张图书的图片,每一张里都有用红色笔圈出来的字句。欧凯向《北京晚报》记者展示这些他随时翻看的翻译作品,其中有铁凝的《永远有多远》,欧凯很喜欢铁凝的文字,“可是你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翻译错了,还有王刚的作品《英格力士》,书名直接翻译成《英语》了,这怎么能一样呢。”欧凯又翻到一本莫言的作品,其中的“八路”翻译成了“第八大道”:“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创作背后的含义,如果我是普通读者,到书店里拿起这样一本书翻一下,根本不会去买。”

  这种翻译的困难有时也并不只是年轻的译者中文水平有限所致,而是中西文化差异过大。菲萨克告诉记者,尽管已经有三十年的翻译经验,但是在翻译当代作品时还是发憷:“翻译当代的文学作品有些困难,大部分都是通过英文和法文的译本再翻译成西班牙文。”这样就造成了二次转述中和原文更大的误差。她还提到,中国曾经组织了一批西班牙语好的外语人才,将中国作品翻译到西班牙。“我不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因为我看了书以后,觉得语言都是怪怪的,读者看过之后可能更觉得中国是个距离遥远的文化了。”

  怎么办

  这事儿需要政府牵引

  靠个人力量肯定不行

  欧凯的建议很直接,希望土耳其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为翻译作品的质量把关。“政府必须介入,之前的翻译都是很个人的事情,喜欢哪本书,跟出版社说,就开始翻译,根本无法保证翻译的质量。”欧凯认为,可以成立一个委员会,监督和审查翻译的质量,为作品严格把关,“这件事情肯定要政府去做,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罗季奥诺夫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合作推出翻译项目,“不但要翻译,更要推广,不是把书出版就行了,还要大力推广,比如莫言和余华这样一批有名气的中国作家,完全可以走商业宣传的方式。”罗季奥诺夫也敏感地提出,在翻译作品时要特别注意本土读者的接受程度:“我发现很多在中国特别受欢迎的作品,俄罗斯人很不喜欢,甚至还会反感,引起对于中国人的误解,挑选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很关键。”

  菲萨克一直以来担心的西班牙“缺少真正懂中文的人”的人才不足问题,随着2008年西班牙大学开始招收本科汉语专业的学生有了很大改变,可以寄希望于后辈:“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汉学家,真正在搞翻译,真正因为喜欢中国文学才会做这件事。”

同样为人才担心的加拿大学者王健也说,别看加拿大面积大,但是人口还不及云南省的人口,翻译人才就更少了。“现在有一个现象,是中国移民到加拿大,在大学继续学习中国文学的学者们,有这样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从事翻译工作,都是自发的。”王健说。

记者 陈梦溪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徐敏豪 2014-10-31 00:26
   《中国文学世界抛荒》(附书法)
(徐敏豪七言十四行新诗)
徐敏豪
2014年10月31日
亘古中国诗故乡,如今世界惨抛荒。
自费出版害死人,裙带漫天病膏肓。
民间团体作书协,远离地气官僚丧。
狼狈为奸象牙塔,离经叛道天地诳。
独步天下无人问,敏豪七言十四行。
超越屈原两李杜,代言九州三铿锵。
比肩荷马普希金,五洲四海一脊梁。
回复 徐敏豪 2014-10-30 21:18
    跨时空对话与回响:中国首个诺奖代表作为何?《蛙》。说啥?计生。缘何?姑母从业。如何形容?男绝育女刮胎。计生对中国世界影响几何?少生数亿人、推迟地球人口总量扩张、居功至伟、获联合国奖。如此反人类、反科学、反道德的作品缘何受到青睐?近水楼台、裙带漫天、鱼目混珠、有眼无珠。能站多久?现在都站不住,遑论数十年、百千年。能列入世界一流么?痴人说梦、井底观天、决无可能。
回复 徐敏豪 2014-10-30 20:48
   中国文学,世界抛荒,令人痛心疾首。究其根源:一是各级作协成为官僚机构,谋为膏粱,不接、远离地气,不能代表中国文学的方向与担当,为历史、时代与人民代言。二是自费发表、出版,养懒汉、无伯乐、千里马明珠暗投无人识,精神产品生产象牙塔傀儡垄断、得过且过、行尸走肉。三是精品失范。现在都站不住,遑论百千年;中国都站不住,遑论风靡世界。反人类、反科学、反道德的残次品,甚嚣尘上、奉为圭皋、自取其辱,愧为炎黄子孙。诗作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堕落,小说作为文之末流“鸠占鹊巢”、自断文脉、自毁河山、自毁长城,警钟长鸣。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