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于我院学科建设人力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已有 1508 次阅读2011-12-15 20:02 |个人分类:对策与建议|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关于我院学科建设人力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尊敬的李院长及院各领导:

  今天上午,接到院科研处通知,定于下周一下午三点在七楼会议室由李院长召集、主持院学科建设会议。随后,我所汪文革同志电话告诉我,他也被邀请参加会议。回顾前两日(本周三)由李院长主持召开的部门负责人会议,了解本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并研究明年重点工作。会上,动议我所明年承担院重点项目《乡村治理》并力争出版《乡村年鉴》,与《常青花园年鉴》形成姊妹篇。源于李院长初到院时,对我所汪文革同志的要求与期许,出一部如费孝通老先生《江村经济》一样有影响的专著。会上,学科归属之争,初见端倪。会后,汪文革同志也向我反映,由于身体原因,难以履行和完成长期的远城区调研工作,并提出要从本所,调到社会学所。

  我对汪文革同志的想法与要求,表示理解。我向他表示:一是挽留。作为多年的同事,在工作中也建立了同志的友谊。二是不阻拦。如果他有更美好远景规划,我们应当全力支持。三是做好两手准备。作为院科研工作人员,就是一名“战士”,组织指向哪里,就时刻准备冲锋陷阵,吃苦耐劳,凯旋而归。他表示接受。

  李院长到院,新的通讯录也发到了我们每一个职工手中。看着它,使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我是19894月到从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学岗位调入本院的,院址在南京路上。上世纪80年代初由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的“四条汉子”发起组建的市社科所在市委党校旧址的两间办公室起家,地址由市委党校——南京路——江大路——竹叶山,建制由所到院,成为市委、市政府的正局级研究机构与智囊。学科建设也由哲学、历史、流域、社会、政法、经济、信息,发展到涵盖城市建设与管理、金融等,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围绕了中心工作,服务了决策与社会,在全国城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美誉度。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承接和完成、主持和参与主持了一批国家(中华)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如《长江流域开发》、《武汉城市历史》、《政府体制改革》、《真理价值标准》、《城市社会变迁》、《道德导向》、《伟人思想》等,令全国同行、市领导与部门刮目相看、交相称赞。此后,院学科建设与影响,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风光不再。再也没有承接到过国家级课题。这说明了什么?事实无情地说明:别人进步了,我们落后了。我们的学科建设与队伍,已经不在全国一流阵容。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20年间,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老一批研究人员老骥伏枥,勤奋耕耘,树立了好的榜样。也相继保持、新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与学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目前,我院缺少的就是这“仙”与“龙”。甚至没有、缺乏产生它的良好土壤。院最新《通讯录》上,全部在册人员99人(约100人),其中:院班子领导4人,占4%;办公室18人,18%;科研处3人,占3%;党工2人,占2%;后勤管理部6人,占6%;《金融年鉴》3人,占3%;图书馆3人,占3%;杂志社8人,占8%;社联9人,占9%;历史所3人,占3%;社会学所3人,占3%;政法所2人,占2%;城建所3人,占3%;邓研中心3人,占3%;哲学所2人,占2%;信息所4人,占4%;长江所6人,占6%;城经所5人,占5%;金融所4人,占4%;收发、保洁、保安、食堂8人,占8%。数据分析: 10个所共计35人,占35%;科辅、编辑、社联、行政后勤等8部门共计65人,占65%。结论:科研人员分布弱了、少了;科辅、编辑、社联、行政后勤人员分布多了。从处级干部分布看,10个所每个所基本一个;科辅、编辑、社联、行政后勤等8部门,办公室3人,科研处1人,党工1人,后勤管理部2人,《金融年鉴》1人,图书馆2人,杂志社1人,社联2人,共计13人,后者超过了前者。

  问题:一是科辅行政后勤人员偏多。造成人浮于事、无事找事,不干事的琢磨、折磨人,干事的不能沉下心来专心干事。二是科研所人员配置薄弱。科研所没有配备助理、值守人员,科研人员不坐班,文件、信息、会议通知等传达不及时,贻误时机。三是科研与行政对立、摩擦与拆台。四是科研与行政在个人成长与晋升中的无序、恶性竞争。五是没有形成以科研为中心的体制、机制与工作格局。从《通讯录》、院文件上的部门序列,就可见一斑。研究所居后,本末倒置。

  对策与建议:

  1.在现有人员规模、结构下,调整充实一线科研人员。将部分非科研人员充实到各研究所,加强研究力量,使各所每日有人,负责室内保洁、接待、通讯、联络、统计、财务报销、档案等基础性工作,使研究所保持日常工作的衔接与运行。

  2.尽量保持现有学科设置,不断提高科研队伍整体素质。一个学科的建立,十分不易,经历、凝结了几代人青春、热血与汗水。优长学科传统优势要发扬光大,时代急需的领域要奋起直追,迎难而上,满足决策之需,形成学术、社会影响。

  3.做好新老交替,扶上马送一程培植业务骨干。江山代有人才出,事业自有后来人。在过去的日子里,许多老师相继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心爱一生的科研工作岗位。近几年,又一批业务骨干即将面临。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做好以老带新工作。

  4.资源、嘉奖、晋升等,向科研一线倾斜。科研工作,是院各项工作的中心与主体,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广泛被限制、被压制、被折磨的不利局面与状况。科研人员,面临着专业钻研、调研对象与资源掌握、成果打造、论著发表出版的多重压力,工作性质相当于营销单位外勤业务人员,饱受被拒绝、身心打击的痛苦煎熬。发表、出版更是受到全面商业化的严峻考验。内勤人员,要多理解、体贴、支持与帮助他们,送暖疗伤,建立院长定期不定期接待、投诉、处理等常设制度,形成规章。

  5.减少、消除因人设事、亲缘联手、裙带盛行的不利状况。项目与学科重合的,返归学科,科研学术与开发并肩;同属行政后勤的,合署办公,合二为一;夫妻、父子等亲缘关系同在院内的,创造条件,通过调动置换,遵循回避政策;配偶、长辈、家属等身居领导、部门要职的,更要严于律己,不给组织与领导造成负面影响、脸上抹黑。

  6.新进人员,高标准严要求以充实科研一线为主。近年来,一批博士、硕士相继来到我院,给院的学科建设、学人培养与聚集,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与希望。这条路要继续坚持走下去,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取支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家,来我院共襄盛举、共谋发展,在科研学术与市场开拓上,创造佳绩。

 

            院城建所 徐敏豪

 

                     201112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