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被称做“小儿王”的王鹏飞老中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在近五十载的临床中,承袭家传,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拜读由其门人整理的《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深为其临床用药的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所感,姑通过对儿科一些常见、多发和疑难杂证的辨治,试析其用药的独特风骨。
一、上呼吸道感染
对于儿科这一常见病的发生,王老认为;“外邪固属重要原因,但内因亦不能忽视。小儿脾常不足,以致易积热于胃,上蒸于肺,肺胃蕴热,兼感步外邪则易为病。”主张治以清肺
解热和中祛邪。但他既摒弃辛温之麻、桂,也不轻用辛凉之锟、翘,惟恐伤阴损阳。每以微温辛散,轻汗疏解之藿香为君(《本草述》)云其“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
邪”)佐以青黛清肺中蕴热(《开宝本草》)云其主“小儿诸热……天行头痛烦热”)、地骨皮泄肺中伏火(《本草备要》曰:“地骨皮能退外潮……走表又走里。”)、寒水石清脏腑内外之热,且引热下行(《别录》云其“除时气热盛”)。四药相伍作为基本方,再据证损益,每每获取良效。如3岁杨男,高热两天,咽部红肿,服药未效,观其舌边尖红,苔淡黄腻,脉细数,予基本方加竹茹、天竺黄,轻清散解,一剂而热退。
二、哮喘与喘息性支气管炎
此二证多发于气候易变的春秋季节,系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前贤多按寒哮、热哮立论,分别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越婢加半夏汤为代表方。而王老却认为治小儿病以保护元气为主,不宜妄用辛散攻伐,反对滥用大热大寒,故自出机杼以银杏护金敛肺、利气化痰为君,配苏子或莱菔子,则降敛相合,斡旋气机。另取紫菀辛苦微温,辛而不散,温而兼润,增化痰平喘之力。热象较著者,佐少量青黛合寒水石清肺而引热下行。痰去喘平后,再用百合、乌梅固肺生津以收全功。如7岁姜孩,一月前因接触敌敌畏而哮喘,夜难平卧,大汗鼻煽,经治无效。遂用青黛、银杏、紫菀、苏子、菜菔子、百合、五倍子(《纲目》)云五倍子“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等,四剂而证缓。虑其痰热内蕴,夜间作甚,再诊则去紫菀、莱菔、五倍子,酌加寒水石解蕴热、降痰逆,终至哮喘大减,获取佳效。
三、肺脓肿与肝脓肿
肺脓肿与肝脓肿又称肺痈与肝痈,是肝肺两个脏器的化脓性疾患,两者病位各异,主症不同,发病原因也不一致。但王老根据病机皆为邪热内蕴,导致脏腑组织气滞血瘀,久则化腐成脓这一共同点,采取“异病同治”之法,以青黛、紫草、乳香、牙皂、寒水石组成基本方。其中,青黛清解凉血,泄脏腑之火,紫草清解活化,乳香活血定痛,合牙皂排脓消肿(《纲目》云乳香“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寒水石除里热,消肿胀。若见高热不退,加钩藤,明矾、竹沥、天竺黄、地骨皮;伴胸痛加瓜萎,伴肝区痛,加白芨、胆草、威灵仙、王不留行;肝郁不舒加木瓜、柴胡;若见恶心食少,加竹茹,焦楂,体虚加黄精,脓液较多者,加白芷。查《医学入门》称明矾治心肺烦热,《别录》称钩藤治小儿寒热,《本草正义》云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本经》言白芨主痈肿恶疮败疽。这些药物的增损出入皆有所本,且经其三代百余年临证历试不爽,值得后学重视。如刘女,不规则发热二十天,肝区疼痛,经超声波、肝扫描等断为肝脓疡并发右膈下感染,虽经用多种抗菌素却未见大效。王老由神疲形瘦、发热苔黄、脉来滑数而诊为毒热内蕴,肝郁血滞,投基础方去皂角,并选加柴胡,地骨皮随证出入,服药三十余帖而诸证悉除,超声波复查亦一切如常。
四、便秘
便秘一证在儿科临床中殊不鲜见,其辨治和成人大致相同。但新生儿患此证,又当考虑胎禀不足和胎热壅结所致,施治当有所别。然王老对便秘患儿的治疗,多数采用由茯苓,橘红、钩藤,炙草、伏龙肝等组成的祖传验方。临证运用中,如遇实热者加青黛、瓜蒌,气结壅滞者加丁香,藿香,脾虚胃弱者加建麯、焦楂,日久不愈者加麦冬、茅根。此种用药法与—般医者大相径庭,颇具特色。考《主治秘诀》称茯苓可生津液,而《药品化义》更称其可“用补脾阴……兼益肺气”,脾阴足,肺气降,大便自可畅行。钱乙言钩藤“其性捷利,祛风痰,开气闭,……同楂、朴消久滞之食”,通便之效寓意其中。尤以伏龙肝一味,王老祖传经验认为其与茯苓,钩藤,甘草相伍,确有通便之功。而随证加味之药,或泻热结,或降逆气,或助消导,或生津淡,均有利于排便。故此方乍看,似与便秘一证不甚贴切,但细细析之,其效非常方常法可比。如9岁苏孩,大便干结一年,二至五日一行,纳少腹痛,服药百余帖未效,诊为习惯性便秘。予基本方加茅根15克,大便即润;二诊用青黛3克、丁香1·5克易茯苓、茅根,大便遂转正常。
五,嗜异证
嗜异证又称异食癖,是指孩童偏嗜异物的一种病证,一般均以健脾益气、消积驱虫为治。但王老却认为此证非疳证,也非虫积,初起乃胃内有热,即“胃热者善饥”是也。后由饥不择食而误食异物,食久便成癖而致病。又因异物积滞不化,脾损难运,郁而生热,日久邪热入血伤阴,致虚实挟杂,但虚因实致,故以青黛,紫草、贯仲、绿豆,白矾等清热解毒为主,佐建麯、草蔻、砂仁、焦楂等健脾和胃,攻补兼施,常获良效。若面黄肌瘦,贫血明显,可加黄精、白芨、首乌等。如王女,一年前与同学赛吃火柴棍,继而偷吃,渐渐发展至不能控制,大便中常常夹有火柴棍。刻诊面黄,乏力、纳减,舌淡无苔,脉沉细缓无力,大便镜检未见寄生虫卵。王老辨此嗜异证为毒入血分,脾胃受损。初诊投青黛、贯仲、焦楂、紫草、砂仁、绿豆,冲服白矾面,二诊去贯仲、砂仁,加竹茹、钩藤、雄黄面。七剂药后,症状大好,已不愿吃火柴棍,随之调理,用初诊方去绿豆、砂仁,加乌梅、建麯,减明矾面用量。数剂即收全功.
六、遗尿
遗尿为小儿常见病,一般多责之下元虚冷,倡以温肾固涩,用金匮肾气丸为主方,或认为属脾肺气虚,主以培元益气,投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而王老根据元代曾世荣《活幼新书》“然此证法当实土以存水,乃免渗泄之患,所谓补肾不如补脾’之理,强调先天之肾必靠后天之脾以不断滋生,而以健牌为主,参以调和气血,每收殊功。
如患儿杜女,近三四年每夜尿床一、二次,甚至白日亦尿湿裤子,曾口服遗尿酊一年多,又改以红参、龟板、桑螵蛸等中药服之,效亦不佳。后经针灸,虽收小效而又未能坚持。面黄肌瘦,发育较差,舌淡红苔少,脉沉而细。上腭中线二侧有三个小孔(王老的独特上腭望诊法,提示肝肾不足)。王老断为下元虚寒、气血失和,投丁香、茴香温暖下元,且可健脾,建麯、黄精益气调血,又能补肾.更用钩藤安神宁志。以助止遗涩屎之功。服药四帖,觉四日未尿床。二诊去建麯加千年健温肾调气,十天仅尿床二次。三诊在初诊方基础上去建麯,加伏龙肝、木瓜温肾固涩,遂能起床小便矣。
七、紫癜
紫癜系指皮下出现的瘀血斑,中医又称为肌衄,多责之于火旺迫血妄行,或气虚脾不统血。王老认为此病虽与血热、血瘀等因素有关,但风邪亦是引起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外因,故施治时当依“血行风自灭”的原则予以祛邪。同时指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均与气滞血瘀有关,但前者系脾不统血,属本虚标实,后者多出现于温病后期,毒热之邪未尽,蕴郁血分,多属实证、热证。他还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不论何种紫癜,均应遵照“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原则,加入活血化瘀药。但因小儿质嫩体稚,不宜峻猛攻破,而每用青黛、紫草、乳香、白芨等凉血止血、行血化瘀之品组成基本方。若为关节型,则加钩藤(《本革正义》云“钩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木瓜、千年健、威灵仙。皮肤型加白芷(《日华子本草》云其“去宿血,补新血”)、山楂(张锡纯日其“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红花(《本草正》云其“散斑瘀血滞不消”),肾型可加寒水石,益母草(《唐本草》言其治“诸杂毒肿,丹游等肿”)。腹型可加茴香、沉香。王老认为沉香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又能暖下元,补肾壮阳,对腹痛、胃痛效果尤好,为下气补阳之品。沉香面通常用量为:一岁以下每日0.3克,一至五岁每日0.6克,五岁以上每日2.4—3克。气血虚者加黄精、何首乌。如5岁男孩裴某,九天来四肢不断出现紫癜,伴有腹痛,精神欠佳,眼睑、手足浮肿,腕、踝关节肿痛,血小板14.3万,诊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腹型)。王老辨为气滞血瘀,血不循经,投青黛、乳香,白芷,紫草,白芨、红花,服药二剂,脐周阵痛加重,呕吐,并有血尿和蛋白尿,去红花、白芷,加焦楂。四剂后,腹痛加重,排柏油样便,再加沉香面冲服。四诊时,腹痛即减,但无大便,改予青黛、紫草、白芷、乳香、茴香、沉香面。五诊时腹痛更减,浮肿亦消,续服而愈。可见其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的灵变之妙。
八、心律紊乱
心律紊乱属心悸、怔忡等证范畴,多为虚证。王老认为小儿亦可由毒热之实导致此证,对毒热留恋者常用青黛、紫草、寒水石等品,清解为治。若伴心血不足,刚加黄精、茯苓、焦揸,草蔻、伏龙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此外,尚可选用木瓜、钩藤、威灵仙等舒筋活络。或酌加枣仁、莲心、柏子仁、珍珠母宁心安神。因此,王老为治疗心律紊乱又开一法门。如10岁周孩,三天来自感身倦眩晕。恶心欲吐,察其舌红,上腭红(根据王老的上腭望诊法提示为实热之征),脉沉缓。扁桃体有脓点,肿大;心电图检查发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心率120次/分。西医诊断为心律紊乱,扁桃腺炎。王老则断为肝郁肺热,伤及心阴而致心悸不宁,予青黛、乌梅、钩藤、莲心、金果榄等平肝清肺、益津宁心。服药二剂后扁桃腺脓栓脱落。三诊时,期前收缩减少,遂减钩藤,加益元散或生地,继续服用。四诊检查心电图正常,遂调治而愈。
王老用药常使人有奇异之感,但其疗效之确凿却为众所公认。他所喜用之药多数为常医所鲜用,如青黛,紫草、寒水石、伏龙肝 杏、贯众、五倍予、千年健等,但细析诸药之性能,了解王老的辨证特点和用药规律,即可知其用药是综合前贤之长,妙予化裁,自成一体的。他不仅注意到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易实易虚.而且认为其“脾常不足”,用药稍重则伤,稍呆则滞,故处方轻清,多不超过六味。辛散攻伐之品更少妄投,亟防戕伤胃气,如外感不用麻,桂,不用银、翘。极少采用大苦、大寒、大热、大补之品,而常喜选酸甘化阴之银杏、百合、乌梅、木瓜等品配以青黛存阴退热。此外,对很多药物的运用更能发前人之未发,如紫草原系清热凉血药,他将其配青黛治壮热烦躁,配乳香、牙皂治肺痈,配白芷、首乌治皮肤疮疡脓肿,配金果榄、寒水石治鹅口疮和乳蛾红肿,配黄精,白芨能和血养血以治疗贫血,配红花、绿茶退黄并改善肝脏功能等等,极有效地扩大了这些药物的应用范围.
一、清热饮:主治小儿感冒发烧,以及原因不明的发热。
青黛3g 天竺黄6g 藿香9g 寒水石12g (咳嗽加乌梅9g;久热加生地9g、地骨皮9g)
二、清喉饮:主治小儿咽喉红肿疼痛、溃烂,兼治口舌生疮。
青黛3g 青果9g 白芷3g 茶叶6g 金果榄9g
三、寒香片:主治小儿夏季消化不良或秋季腹泻。
官桂3g 丁香1.5g 肉蔻3g 赤石脂9g 寒水石9g (每服1-1.5g)
四、紫草散:主治荨麻疹、脓疱疮、痱毒、疖肿及紫癜。
青黛3g 紫草12g 白芷6g 乳香9g 寒水石12g
五、灵仙散:主治关节炎、四肢关节红肿酸痛或伴有发热者。
青黛3g 钩藤15g 威灵仙9g 木瓜9g 乳香6g 寒水石12g
六、止血散: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以及皮肤出血。
青黛3g 紫草12g 白芨9g 五倍子6g (细面,每服1-1.5g,日二至三服)
七、钩藤散:主治发热、惊厥、神昏、癫痫。
青黛3g 钩藤9g 莲子心9g 灵仙9g 天竺黄6g 寒水石12g
八、生肌散:主治疮痛溃烂久不收口,兼治鹅口疮及口腔溃疡。
象皮30g 牙皂3g 松花粉15g 乳香12g 松香12g 冰片3g (细面,外敷患处,每日一次,干面或油调用)
九、千年健丸:主治心脏、肝脏疾病,贫血,关节炎等。
千年健60g 何首乌90g 黄精90g 紫草60g (细面,加蜜一倍丸,每丸重9g,日服两次)
十、银黛合剂:治疗小儿咳喘及小儿肺炎。
银杏 青黛 百合 苏子 寒水石 天竺黄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