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美國學者穆勒著書批評,許多大學引用量化標準來評鑑,扭曲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圖為美國耶魯大學。路透
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近日刊出美國學者穆勒的評論,指出近幾十年來鋪天蓋地而來的一種流行,正席捲各大專院校,也影響著人們討論世界的方式、對世界的看法及處世之道,那種流行可稱之為:對量化的執著。
穆勒(Jerry Z. Muller)是美國天主教大學歷史教授,這篇評論是改寫自他的新書《量化的悲歌:數據不是這樣解讀的》(暫譯,The Tyranny of Metrics)。
文中說,對量化的執著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相信標準化測驗所得出的數字指標,可以取代來自經驗的判斷。
•相信把量化數字公諸於世,就能確保各大學實現其目的。
•相信激勵人的最佳辦法,就是對其可衡量的表現附上賞罰。
穆勒認為,這些推論已行之數十年,就他曾擔任天主教大學歷史系系主任的經驗,無論是觀察學生、聘用人員、確保必修科目的傳授等,都受此影響。該校每十年被美國「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評估一次,他自覺越來越常回答有關系所活動的統計問題,而學校為了收集及處理那些資料,需要聘用更多專家。在系所評鑑時,有人勸他納入更多統計數字,免得看起來不如別的系所嚴格精確。
他說,量化並非無用,但並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都可以量化,而許多可被量測的東西都不重要。大學就跟多數組織一樣,有多重目標和目的,那些可以被測量及獎勵的事,常常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此時眾人很可能就忽略了其他重要目的。
在這種量化過程中,一些學術工作的本質都變了,且經常造成傷害。學者不喜歡別人強加與其專業判斷相違背的目的,一旦如此,就會造成他們士氣低落;而他們都是操控各種表現指標的能手,會透過各式各樣方法來扭曲,最後傷害了大學的健全。
例如,有些評鑑要求列出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要取得這項資訊,不只花錢,還相當不可靠。因為有些優秀學生會在畢業後繼續另一種專業課程,這使得他們至少還在校時,薪資很低;但按現在部分評鑑的統計,一個畢業後直接去連鎖零售店沃爾瑪當基層客服工作的學生,在薪資上會遠高於一個大學畢業後進醫學院深造的人(美國的醫學院是取得大學學位後才開始就讀)。
穆勒說,賺錢誠然是人生重要的事,但並非唯一重要的事,認為念大學能提升畢業生賺錢能力,是一種很貧瘠的概念。「訓練」的目的是讓人活下來,「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許多量化指標只跟訓練有關。
穆勒在文末指出,大學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增進學生的能力,使其能過一種智識豐富的人生。若把種種可以量化的目標置於大學教育之上,那是危險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