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太极拳论》

已有 916 次阅读2016-11-3 23:25 |系统分类:健康养生分享到微信

太极拳界,不论何门何派,都把王宗岳《太极拳论》看作法典,太极拳爱好者据此指导自己习拳,在模仿,在体会,在追逐拳论中所描述的那些状态和现象,但许多人并非完全理解文中所言,里面有太多的东西使人产生了偏执的概念。
第一段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这一段告诉我们,太极是无极生的,是动静之机,是阴阳之母。至于什么是无极?怎么生太极?就像上文中到底什么是核裂变原理一样,那就不是论文解释的事儿了,所以王宗岳并没有告诉你。他只是说你生出了太极的东西,就会体现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些神奇的效果,但这些“变化万端”的效果,其根本就是因为有“一个理”作为指导而贯穿始终的。你如果不知道这个理,去学那些千变万化的现象,就是舍本逐末,是学不完,其实也是学不会的。
第二段

先大致描述了练习太极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所谓招熟,招,招式,每天打拳,天天在招式的练习中感悟,感悟什么?就是感悟那个“理”在具体的行拳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随着熟练程度和感悟程度的不断提高,慢慢理论中所描述的“太极劲”的性质在身上明显的感受到了,认识它是个什么东西了,这时你就“懂劲儿”了。“由懂劲儿而阶及神明”,神明,不过脑子了,成了你的本能了,你的太极功夫就练成了。
很多人看到“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于是就天天“用力”去练。而此处的“用力”,并非“力量”,是“用功,努力”之意,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长期的用功努力,其中的道理和奥秘是搞不懂的。
接下来,论文又描述了太极功夫的许多神奇效果,你的太极拳练成了,就会自然产生他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等等。“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指的是你一旦练成了,任何时候你都是不偏不倚,即得中、守中的,无过无不及。忽隐忽现,说的是太极劲儿。推手中一摸人家,没东西了,刚觉得怎么没东西了,劲儿已经砸到你身上了;明明一大活人,一摸,他是空的,刚一愣神儿,不知他的劲儿又从哪里冒出来了,而且他好像并没有动作。实际上,内劲儿是不令人知的。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有人说,体重、重量在哪里,哪里就是实。真正的太极功夫练成后,你把腿放在这儿,重量在这儿,但它能虚,能把人的劲儿漏下去,他不接你的劲儿。这里的虚实,是性,不是动作。越重的地方越要虚。我们一般人不行,重量在这儿,越压越重。
王宗岳只是说,你把拳练成了,你左重,但你能虚;右重,你能右杳。杳,没了,摸不着了,还是虚,看着压在这里,你一摸,是空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即在任何方向上,都能产生无限的虚空感,“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太极练成了,就是这种情况。感悟微变化的能力极强,灵敏度极高,对身体内气的微变化极有感觉,这时别人一丁点儿的东西往他身上一放,他马上就有反应,好像落个苍蝇都有反应。这叫知微变化。别人一点儿微变化,在他那里已经很大了,所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太极练成了,具备这么多的能力,而这些“英雄所向无敌”的效果,“盖皆由此而及也”。这里的“此”,就是那个“理”,即都是由于遵循那“理”而产生的效果。
第三段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世间各种各样的武术派别的技击能力,大都是比的力量和速度。“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些能力不用学,人之本身日常就具备这些能力,只是能力的大小不同而已。但是太极拳的东西是要学的。太极拳的力,即太极劲儿,不是人身体日常就有的东西,不通过重新学习和修炼,就不具备那个能力。
下面的种种现象,“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等,是你的太极拳练好了,就能这样;否则,不会分虚实,就会出现双重的现象。但王宗岳并没有解释什么是偏沉、双重、平准、车轮等等。他不解释,他是在论述这个现象。“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练了多年功夫的人,一与有太极功夫的人交手就不行,为什么?双重的问题没搞明白。
什么是双重呢?不分虚实就是双重,这与负重脚没有关系。“一处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手一搭,脚一点,这其中就有阴有阳。虚实是一对阴阳。要避免双重,须知阴阳。太极是一个阴阳混一的东西,即阴即阳,又阴又阳。你的劲儿如果不是阴阳混一的,你就不是太极劲儿。太极诸法,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都是在用太极劲儿。没有太极劲儿,谈不到诸法。“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是阴阳混一的东西。你看它软软的,它能出劲儿;你看它出劲儿,一摸它,它还是软软的。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太极之劲儿是舍弃主观,顺从客观的东西,也即内劲自发的东西。而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产生了许多误解,最后越走越远,说是在练太极,最后跟太极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为什么?把太极里的许多东西理解错了,而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双重。要避免双重,就要明白“阴阳之理”。所以,真正的“阴阳之理”,是太极拳的根本所在。最后,“是为论”,即王宗岳强调:我把这个“太极拳”整体论述了一遍,希望学者遵循那个“理”去默识揣摩,千万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结 语
此《太极拳论》,告诉我们太极是什么,什么是太极拳;太极与其他武术的区别,练错了会出现诸多的偏差。太极一旦练成了,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效果。它虽千变万化,但理为一贯。
我们是不能拿“论”来练拳的。若想练成太极拳,先去把“理”搞明白。否则,学不出来真太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