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经典针灸理论传承

已有 879 次阅读2016-5-24 09:46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经典针灸理论的传承过程蕴藏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呈现出意蕴深远的学术史涵,对于经典针灸理论的当地传承具有极其重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从传承模式的角度考察经典针灸理论传承,初步总结归纳出五种传承模式,即接力式、水纹扩散式(渐增式)、衰减式(渐衰式)、义项丛生式、运用范围拓展式。在实际传承过中,以上诸种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多种并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理论传承图景。

缘起

       针灸学基本理论成型较早,《内经》之中便已确立基本框架,其后虽未增添多少新的内容,但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对其认识、理解与运用呈现出颇为丰富的景象。在这个波澜壮阔的经典针灸理论传承过程之中,无论是“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也好,还是“出新解于成篇”也罢,都构成了经典针灸理论丰富的学术资源,呈现出意蕴深远的学术史内涵。反观当下,经典针灸理论不受重视乃是不争之事实,形成了不少认识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其对于临床的指导性,令人多有经典针灸理论与当下时代断裂之感。因此,对经典针灸理论的诸种传承模式进行归纳分析,不仅是为了赓续几于断裂的经典针灸理论传承,而且有助于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更为深刻地理解与认知经典针灸理论,为当下的传承、运用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两种不同的学术理论

1 以具体经文(文本)为中心

       以涉及针灸理论的经文为中心,搜集、整理五家注释的相关内容,一一对比,分析异同。 优点:囊括全部,统摄无余,获致总体认知,充分体现细节,考察具体注释方法,尤其有助于揭示注家之间不太明显的传承关系。(即个别字词,乃至观点、意味的形似、神似,或许其注文并不相同。)  难点:工作量较大,需要对全部原文一一核对、分析。

2 以重要概念术语为中心 

       以重要概念术语为中心,搜集五家注释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细致分析。  优点:能够集中精力对某一具体概念解释的流变作深入分析与探讨,重点突出。(概念是理论构建的重要范畴,对之专题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于针灸理论整体框架的认识。)(某些重要概念在文中多次出现,随文就注的考察难以窥其全貌。)  难点:尽管概念术语考察中十分注意语境问题,实际上还是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实际上,从方法论的角度(既指现代研究者,亦包含古代注家)而言,即使是古代注家对于经文的理解或解释也大抵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的,只是或有侧重,或兼而有之罢了。因此,本研究采用这样的方法本身也是对于古代注家的一种传承(研究方法层面上的)。 两种方法结合,点面俱到,既有重要概念术语的理解研究,同时也不放弃理论体系与文本思想整体性认识的努力,在此基础上的认知方能达致深刻与具体兼美。


文献资料范围

       经典针灸理论出于《内经》,后世对其学习与理解多有赖于经典注释,特别是一些重要注家(如:杨上善、王冰、马莳、吴崑、张介宾、张志聪等),影响深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经典注释系统是针灸理论传承中的主要途径,故《内经》的重要注本将是主要的研究文献资料。此外,对于经典针灸理论传承,不惟经典注释之一途,其他医家在不同场合或场景(有别于经典注释这样的颇有“限制性”的系统)的援引、论述乃至运用亦彰显了不同的认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别具意味,理应纳入研究资料范围。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理论传承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繁多。兹将初步研究所归纳总结之理论传承模式,略叙如下,以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以下所谓各种模式之名,颇为不周,实乃为形象表述之需。


诸种传承模式

1 接力式

前期注家的注释或主旨被代代相传,在传承过程中并未发生涵义的丢失或变异,好比接力棒在运动员手中依次传递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论概念本身之涵义较为明确,无明显歧义,或早期注家注释较为允当,后者均以之为是。

原文:手动若务,针耀而匀。(《素问·宝命全形论》)

杨注:手转针时,专心一务。

王注:手动用针,心如专务于一事也。《针经》曰:一其形,听其动静,而知邪正。此之谓也。针耀而匀,谓针形光净而上下匀平。

马注:及将施针之时,手动用针,若专于事务而不敢二。目耀其针,自有上中下等而极其匀,斯时也,入针浅深,各随经络矣。

吴注:动,用针也。务,专一也。耀,针形光净也。匀,甲乙皆同也。

张注:动,用针也,务,专其务而心无二也。耀,精洁也,匀,举措从容也。

志注:动、用针也。务、专一也。耀、光净也。匀、均匀也。

对于经文“手动若务”的解释,诸家基本一致。

原文: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素问·针解》)

王注:壮,谓持针坚定也。《针经》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实。则其义也。

马注:“手如握虎”者,言持针坚定,欲其壮也。

吴注:壮,持针坚而定也。

张注:持针如握虎,欲其坚而有力也。

志注:持针如握虎。欲其坚定而不怯也。

注家对“壮”的解释亦是基本一致。

此外,尚有一种特殊的接力式理论传承,表现为早期注家两种不同的解释,在后世注家中均有传承。

原文:目内陷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杨注:五脏之精皆在于目,故五脏败者为目先陷,为死也。以上十候,决死生也。

王注:言太阳也。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目内陷者,太阳绝也,故死。所以言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故独言之。

马注:不惟是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主诸阳经之气,乃卫气之行,从兹而始者,今日目已内陷,则亦必死之验也。

吴注:诸脉皆属于目,故五脏之精入目而结五轮。又,太阳之脉注于目上,少阳之脉注于目侧,阳明之脉承于目下,故目内陷者,是诸经之气皆绝,必死之候也。

张注: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内陷者,阳精脱矣,故必死。

志注: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上节言中焦之根本衰微。此复言藏府之精气消灭。

高注:夫上下左右,归于中部,而五藏之精,皆注于目,今目内陷,则五藏俱绝,故死。

此九候以决死生之法也。 对于经文“目内陷者死”的解释,主要呈现为两种解释思路,杨注从脏腑理论的角度,以“五脏之精”释之,后世张介宾、张志聪亦持此观点;王注则从经脉理论的角度,以足太阳脉循行释之,后世马莳从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吴崑之注显然是综合上述两家观点而成,亦算是一种接力式的传承,只是将两种不同的观点均传承下来。 

2 水纹扩散式(渐增式)

前者注释的某一方面对后者有所启发,后者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引申或发挥,形成新的解释或理解,从而被沿袭或进一步的引申发挥,理论概念的涵义在传承过程好似水纹涟漪一般逐渐扩散出去。如下图所示。[1]

时代     思想要素

1        甲

2        甲乙

3        甲乙丙

4        甲乙丙丁

原文:先项背痛者,先刺之。(《素问·刺疟》)

杨注:先起项及背者,先刺项及背疗疟之处也。

王注:项,风池、风府主之。背,大杼、神道主之。

马注:先项背痛者,先刺其项之风池、风府穴,背之大杼、神道穴,以出其血。

吴注:皆以经脉所过处刺之。

张注:在项者风池、风府主之,在背者大杼、神道主之,风府、神道俱督脉穴,风池少阳穴,大杼足太阳穴。

志注:项背痛者,或刺风池、风府,或项背所痛之处,随其病而取之。

不难看出,杨注基本是按照经文变换表述方式而已,至王注则从具体腧穴释之,后之马莳在王注基础上还强调“出其血”,吴注径直统以“经脉所过处”言之,张注则在王注基础上详解何穴属于何经,志注则有综合之论。概言之,注家对于经文学术内涵的理解在理论传承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 

3 渐衰式

经典理论的内涵较为丰富,而后世医家可能由于时代、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只及其中一方面,在理论的传承进程中,原本蕴含的较多方面的学术内涵逐渐被有意无意地遗忘、忽略、遮蔽,至较后期注家时,相应的认识已较为简单化。这种情形类似于史学研究上所谓的“隧道效应”——其原指从单一观点看整体历史现象。渐衰式与水纹扩散式(渐增式)恰好相反。如下图所示。[1]

时代    学术内涵

1       甲乙丙丁

2       甲乙丙

3       甲乙

4       甲

原文: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素问·病能论》)

马注:足阳明经常动者,《灵枢·动输篇》言:“足阳明独动不休”,故凡“冲阳、即跗阳。地仓、大迎、下关、人迎、气冲”之类,皆有动脉不止,而冲阳为尤甚。彼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则不动者也。虽膀胱经有天窗、委中、昆仑,胆经有天容、悬钟、听会,而皆不及胃经之尤动也。今二经不动,而至于动之甚速,此其病之怒狂,故诸阳之脉,有如此耳。

吴注:阳明者常动,谓巨髎动于两颊,人迎动于喉之两侧,冲阳动于足趺也。巨阳、少阳不动,谓巨阳有委中、昆仑,少阳有悬钟、听会,其脉皆不甚动,于其不甚动者反动太疾,此阳厥善怒而狂之候也。

张注:阳明常动者,谓如下关、地仓、大迎、人迎、气冲、冲阳之类,皆有脉常动者也,巨阳少阳不动者,谓巨阳惟委中,昆仑,少阳惟听会,悬钟其脉虽微动,而动不甚也,於其不甚动者而动且大疾,则其常动者更甚矣,此即阳厥怒狂之候。

不难看出,对于原文“巨阳、少阳”二脉动者的解释,马莳分别以“天窗、委中、昆仑”“天容、悬钟、听会”释之,至吴崑时已变为“委中、昆仑”“悬钟、听会”,及至张介宾时甚至已将“悬钟”排除在外。很明显,原本马莳对经文较为丰富的注释内涵,在传承过程中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

4 义项丛生式

对于某一理论问题或概念术语的理解,注家之间颇不一致,众说纷纭,释义别出,历经传承之后,理论内涵变得越发丰富。当然,这可能与概念本身的涵义模糊性、复杂性有密切关系,有时还与概念的生僻性有关,即此概念在经典中出现次数极少,导致了没有相互比较基础上的意义展现,从而对其解释就较为困难,难以取得一致。

原文: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

也。(《素问·评热病论》)

杨注:肾间动气,足太阳所王,足太阳与足少阴表里,故太阳先受邪气,循脉而上于头,得热则足太阳上者从之受热,即为上热下寒,以为厥逆汗出不解烦满之病也。

马注:正以足太阳膀胱经受风,少阴肾经与其为表里也,肾经得膀胱之风热,则气上从之而为厥耳。

张注:巨阳主气,气言表也,表病则里应故少阴得热,则阴分之气,亦从阳而上逆,逆则厥矣。 

志注:巨阳,太阳也。太阳之气主表。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则为病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阳热在上。则阴气从之。从之则为厥逆矣。

高注:通体之气,巨阳主之,故先受邪,巨阳主表,少阴主里,故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巨阳少阴相为表里,故巨阳得表热之病,则少阴里阴之气,上从之,从之而加于阳,则厥也。关于原文“巨阳主气”,特别是所主之“气”的解释,有从“肾间动气”者,有从“风气”者,有从“表”者,有从“通体之气”者,各不相同,均从不同的角度阐发经文之内涵。

原文: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素问·痿论》)

杨注: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

马注:盖妇人有胞络宫,乃受胎之所,惟胞络系于肾而属于心,故悲哀太甚,则心系必急,胞之络脉阻绝,卫气不得外出而动于其内,所以心主血脉者,从下崩溃,数溲其血。

吴注:胞,精室也,在女人为血海。胞络绝,胞之络脉绝也。

张注:胞络者,子宫之络脉也。

志注:胞络者。胞之大络。即冲脉也。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海。心主血脉。是以胞络绝则心气虚而内动矣。

高注:包,旧本讹胞,今改。数,音朔。悲哀太甚,则心气内伤,故包路绝。

包络,心包之络也。

关于“胞络”之义,有“心上胞络之脉”(“心包之络”)“胞之络脉(子宫之络脉)”“冲脉”三种解释。

5 运用范围拓展式

理论概念在《内经》中仅仅用于描述某一层面的内容,后世注释传承中的涵义并未有太多改变,但运用范围逐渐拓展,被用来描述其他层面的涵义,从而与其他概念所指基本一致,甚至在某种语境中出现有意、无意的替代、互指。 以下以“血络”概念的演变历史为例详言之。

“血络”是《内经》中较重要的、相对晚出的概念,指称的是病理状态下出现于体表的有颜色、形态变化的络脉(血管),针刺血络在早期医学中也是极其常见的治疗方法。《内经》注家因于文本的限制,对“血络”解释基本一致,多将之理解为“皮部络”“浮络”。其实这种解释所隐含的认识是,“血络”已然从《内经》中对于病理状态的描述转而具备一定的生理性、理论构建性意味的概念,这层暗含的意味已在个别医家的注释中表述出来。至于丹波元简所谓“心包络则包心之血络”,此处“血络”显然已从体表而走向体内。与注家相比,后世其他医家在“血络”的理解上显得复杂不少,且他们的理解都体现于对“血络”的运用中,因而影响较大。西医东渐时期,受西医学知识影响的王宏翰用“血络”对应西医之静脉,这属于特定历史状态下的认识。清代叶天士力倡“久病入络”之说,对中医学术、临床影响深远,所论“血络”都体现在临床应用之中,既有外感,亦有内伤,基本不具有实指意味,而是对疾病传变部位或层次的划分,且将之引入体内(如脏腑之络),这是有关“血络”的新理解与新运用。后世针灸医家对于“血络”亦有发展,清代《勉学堂针灸集成》所论之“血络”运用广泛,除常见的诊察、针刺治疗,还用于腧穴定位之中。就“血络”概念的历史变迁而言,在概念本义的解释方面,并未有太大的变化,注家之间较为一致,这可能与这一概念本身命名较为直接、形象有关,较少产生歧义;在概念的运用层面,则变化较为明显,在不同的维度均有延展,由此彰显了“血络”概念丰富的学术内涵。[2]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分辨出以上诸种模式,乃是为了说明理论传承机制之便,实际情形之复杂远胜于此。往往对于某段或某句原文之注释、认识、理解,上述传承模式并非单独存在,而是诸种并存。而且,因时间、精力所限,本文之考察更多地是着眼于《内经》注家之范畴(对于经典针灸理论而言,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间或涉及非注释性医著。考虑到理论传承是一个相当广泛而复杂的过程,尚需要将考察范围扩展至非注释性医著,如综合性医著、临床各科的医著等,将理论注释与临床认识、乃至运用的情形进行比较,如此方能深刻、全面地认识经典针灸理论传承。不惟如此,对于经典针灸理论传承而言,传承模式之探讨仅为其中一方面,各家注释之方法、特质及其相互关系、针灸理论注释原则等、解释思路等俱为研究之范畴,日后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信仰可能会增加寿命
下一篇: 乞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