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脾丸

热度 1已有 1957 次阅读2016-5-9 14:56 |系统分类:家庭生活分享到微信

  • 脾胃是用,主在消化。消者,以除糟秽也;化者,蒸其清精上升以为营卫也。 中焦乃阴阳交混之处,治中部方极难撰定,唯《千金》温脾丸堪备职耳。 《千金》、《外台》之方曰温脾丸者多矣,为何大昌先生只眼独荐此方呢?谓奇?奇在哪呢?愚以为首先当从此方的药物结构来分析。 温脾丸:治久病虚羸气弱,食不消,喜噫方。 附子、干姜、细辛、桂心、吴茱萸、 黄连、黄柏、当归、 大黄、神曲、麦芽、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空心酒服。 此方结构曾相似否?由此就拽出了另一个凡医中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千古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 附子、干姜、细辛、桂心、川椒 黄连、黄柏、当归、 乌梅、人参、 二者结构上的异同一目了然。


  • 1、五味温阳药吴茱萸易川椒。二者都是辛温暖肝之药,也都有下气之功,但不同的是川椒止咳、温肾利关节并有杀虫的功能,而吴茱萸化痰冷、重在温脾而下气更速。 吴茱萸辛苦温,苦味分清浊,清苦者燥湿而升清,浊苦者祛湿而下糟秽也。 《本草述钩元》云:吴茱萸,利五脏,通关节,及大肠壅气,治冲逆。吴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淸,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千金方》孙真人论述吴茱萸: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去痰冷、诸冷食不消!诸冷食不消尤为贴切。 2、根本不同在于补与敛(人参、乌梅)、消与通(神曲 麦芽、大黄)。 乌梅丸与温脾丸一虚一实堪称厥阴寒热错杂临证之姐妹篇。


  • 张璐先生[衍义]: 温脾反用三黄,专为真火式微不能消磨宿食,蕴积于中而热积于上。非用三黄之苦寒拔上盛,则萸、桂、姜、附入胃先助上热何能直达下焦;又恐寒热相牾,更须细辛、当归调和经府气血;然后曲麦藉辛温之力得以消导。恬不顾虚羸竟行辛烈峻攻者,正恐病势纠缠、他时愈难攻击也! 马新童老师的研究成果:乌梅丸关死门,温脾丸开生门,厥阴之治治从中。

  • 临证心得: 1、结肠炎 乌梅丸乃仲师为吐蛔而设,愚不敏,临症从未遇过此症,不敢妄议。但又主久痢,用之,常得心应手。临症凡见久痢不愈而现上热下寒、或夜热早凉等寒热错杂之疾用之效佳。然而在运用乌梅丸治疗结肠炎时,虽有寒热错杂症,但有积滞未消而现实证者则力有不逮。 温脾丸原有加减方法或加桔梗、枳实等临床不可食古不化。 医案一则: 老太八十有二,结肠炎而求诊。刻下失眠、怕冷、便秘、排脓性白便。思之,失眠乃上热而火不归原,排白便乃相火不足胆经不降,便秘乃釜底无火食不能化,脓性便乃气机不畅。 书方五帖:附子10、细辛10、干姜15、肉桂15、吴茱萸15、黃连15、黄柏10、当归15、大黄20、神曲15、炒麦芽15、桔梗15、枳实15。一帖三次分服,一曰二次。 服后转天,排宿便半脸盆,药讫便色转深,脓性便少。 早补中益气丸、晚人参健脾丸善后。 2、盗汗 余老母八十,爱吃生菜沾酱,屡劝不逮日久。一日晨起,云晚间颈及前胸盗汗三天。不假思索温脾丸改汤一剂,下而愈。中寒积滞龙虎不能回环,阳热不能归巢则向上向外,睡则卫气失司则津随热泄!

  • 3、更年期综合症 某女,50岁。刻下潮热汗出、失眠、胃胀、大便头秘而后溏,脉两寸上鱼际、浮取浊,右关沉紧,左尺沉紧。书方:温脾丸合升降散桂枝茯苓丸加减而愈。 4、由于有大队的温三阴之药及大黄、吴茱萸之浊苦、连、柏之清苦这样一个结构特点,温脾丸几乎可用于所有代谢性疾病的适应症中。 见仁见智,有缘者得之!


  • 附1:《千金》下痢丸 治数十年痢,下气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长将服之不霍乱方。 原方:大麦蘖、法曲各一升,乌梅二升半,附子、干姜、桂心、黃连、黄柏各二两,川椒半两,吴茱蓃四两。蜜丸 附2:《千金》麦蘖丸 治数十年下痢不止,消谷下气,䃼虚羸方。 原方:大麦蘖、好曲各一升,乌梅肉四两,附子二两,干姜四两,桂心二两,黄连四两,川椒一两,吴茱萸四两,当归二两。蜜丸 附3:《千金》乌梅丸 治久痢诸药不瘥数十年者,消谷下气补虚方。 原方:乌梅肉四两、干姜四两、桂心二两、黄连四两、川椒一两半、吴茱萸四两、当归三两。 蜜丸 附4:《伤寒》乌梅丸(略)

  • 张璐先生对附1、附2、附3、附4方总评之[衍义]: 下痢积年不瘥必然正气虚寒。然能消谷必有热伏于内且浊气下泄,虽能进食不能如期克运,必有留滞于中,所以首推曲蘖推陈致新,连柏破除积热,则椒姜蓃附之属得以建温脾之功,乌梅专收耗散之津液。 麦蘖丸(附2)即于下痢丸(附1)中除去黄柏增益黄连,复加当归以和脾家之血。 乌梅丸(附3)中又于麦蘖丸中除去曲、蘖、附子峻温专克之味、惟以平和、温补为务。 又方(附4指伤寒乌梅丸)以细辛代茱萸温散肝脾之寒、参合下痢丸中附子、黄柏分解冷热之交结,独进人参以助中土温消之力,较下痢丸、麦蘖丸大义不殊而细微迥别,非以心印心,几失先哲之心印。

  • 附5《千金》大曲蘖丸 主消谷断下,温和又寒冷者,常服不患霍乱方。 原方:大曲糵各一升、附子、干姜、当归、人参各三两、赤石脂一两、桔梗、女萎各二两、 吴茱萸、皂荚各五两、川椒二两半、乌梅五十枚。蜜丸、下甚者加龙骨、阿胶、艾各三两。 张璐先生[衍义]:大曲蘖丸用人参、姜、附、椒、萸一派辛温,佐曲蘖以温中消导,专取皂荚以通关窍、破坚积逐风,其性过烈,且有姜附等助长其势,不得不以参归桔挭女萎和之。女萎专主风寒洒洒霍乱泄利、惊痫寒热,石脂乌梅收涩药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胡适:我的母亲
下一篇: 中医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iushuai2009 2016-5-13 04:12
分享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