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杨甲三(公元1919-2001年),江苏武进县人,生于1919年1月2日。杨氏自幼酷爱医道,受业于吴秉森门下。满师后,又从师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于1936年毕业于中国无锡针灸传习班。其后,即于江苏武进县悬壶济世。1950年至1957年,担任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针灸教学工作及江苏省各市、县的针灸巡回普及工作。1957年调入北京,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筹建,担任针灸学院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五十余年来,杨氏在俞穴的定位、主治性能、配伍应用及刺灸方法诸方面的研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主编有《俞穴学》等著作。根据《杨甲三取穴经验》一书拍摄的电影《针灸取穴法》,1985年获部级乙等科研成果奖。1962年,杨氏与岳美中先生合力,施用中药、针灸治愈苏加诺总统顽疾,荣膺印尼四级好儿男国家勋章。为祖国医药学赢得了荣誉。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笫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五十年代,杨氏依据历代有代表性的针灸医籍,对十四经穴的分布位置详加 考订,编制出版了《针灸经穴挂图》。该图为解放后最早的经穴挂图之一,它不仅为针灸教学及临床提供了形象化的图画资料,也是有关俞穴定位的颇有价值的 学术文献。六十年代,杨氏汲取各针灸名家的取穴经验,结合本人多年临床和教 学心得,编撰《针灸临床取穴图解》一书,阐述了 189个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对某些重要穴位介绍了多种取穴方法,以便于参合应用。其定位特点是以体表解剖标志为主,尽量使用简便取穴法。1979年,《杨甲三取穴经验》一书问世,对杨氏取穴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其特点是以体表解剖标志为关键,并结合骨 度分寸折量,将相邻穴位分经分部,进行对比、定位。在剖析、厘定十四经经穴分布位置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经穴定位的种种规律性。,此法以简代繁,易懂易记,很适合临床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现以手三阴经穴位的分部定位为例说明如下:
(1)指尖部:指尖、爪甲角根取。指尖:中指尖端取中冲。爪甲角根: 母指桡侧(即内侧,属阴)爪甲角根取少商、小指桡侧爪甲角根取少冲。
(2)掌指关节部:掌指关节后方取。第一掌指关节后,第一掌骨桡側边取鱼际;第三掌指关节后,第三掌骨桡侧边取劳宫;、第五掌指关节后,第五掌骨桡
侧边取少府。
(3)腕部:两骨、两筋、一横纹。两骨:指大多角骨和豌豆骨。两筋: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一横纹:指掌后第一横纹。大多角骨桡侧下缘取太渊。豌豆骨桡侧取神门。两筋之间取大陵。三穴皆在掌后第一横纹上。
(4)前臂部:骨边、筋边、筋间取。骨边:指桡骨和桡骨茎突边缘。筋边:指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边。筋间:指掌长肌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骨边,平桡骨茎突掌面最高点之骨边取经渠;桡骨尺侧边,掌后第一横纹上7寸取孔最。筋边,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取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穴,各间距 0.5寸。筋间,在掌长肌肌腱和桡側腕屈肌肌腱之间,取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四穴。大陵当腕横纹处、内关去腕横纹2寸,间使、郄门分别去腕横纹3寸、5 寸。
(5)肘关节部:横纹、纹头、筋两边。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边取尺泽,尺侧边曲泽。屈肘,于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处取少海。
(6)上臂部:一肌、二条沟中取。一肌:指肱二头肌。两条沟:指肱二头肌桡侧沟和尺侧沟。在肱二头肌中间,腋前纹头下2寸处取天泉。在肱二头肌桡侧沟中,取天府、侠白,二穴分别平腋前纹头下3寸及4寸处,在肱二头肌尺侧沟中取青灵,当肱骨内上踝上3寸处。杨氏尝曰:《千金》所论俞穴分布的一般特点,是在“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古人将穴位大都确定在肉边、肉间;筋边、筋间;骨边、骨间及骨节前后诸凹陷处,这就使我们在取穴时有规律可循。
杨氏认为,五输穴不仅在部位的依次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有着明显的规 律,而且在各自针感上也有显著特点。一般是井穴为锐痛,荥穴为敏痛,输穴为 痛胀酸,经穴为胀酸痛,合穴为酸胀麻串痛。因此,在主治作用上有共同的规律 性可循。主张将五输穴的主治作用与五脏病机统一起来,加以辨证运用。五输穴 主治作用为:井穴应肝,既可疏肝熄风,理气解都,又可通经接气,开窍启闭; 荥穴应心,功专清心安神,泄热凉血;俞穴应脾,长于健脾和胃,运化水湿;经 穴应肺,擅能宣肺解表,止咳降气;合穴应肾,尤可调肾育阴,又能治胃。五输穴辨证运用的方法,是以《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和《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的十二经病症为主要依据,通过四诊合参,先定其属于哪一经病变,再进一步区分是外经病变还是内脏(腑)病变,尔后以《难经·六十八难》中的五输穴的主治病症及其病机作为辨证选穴的主要标准。或根据病情再配以其它辅助穴进行治疗兹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说明如下:
(1)症候表现: ①外经病症:胸部疼痛,外感咳嗽,缺盆肿痛,咽喉痛,肩背痛而发冷,或发热汗出,桡侧臂痛,臂厥,手掌发热等经脉分布处的病变。 ②内脏病症,内伤咳嗽,气喘少气,咳血;肺部胀满,心烦,小便不利,浮肿或小便频数,尿色改变,大便糖泄等。
(2)辨证选穴:①本经外经病实证,治取荥穴鱼际;虚证取俞穴太渊;②本经内脏病证,治取经穴经渠。在上述病证中,伴有心下满,或虽不伴有心下满,但寓有肝脏病机参与者,加取井穴少商;身热,或虽不伴有身热,但寓有心脏病机参与者,加取荥穴鱼际;体重节痛,或虽不伴有体重节痛,但寓有脾脏病机参与者,加取俞穴太渊;逆气而泄,或虽不伴有逆气而泄,但寓有肾脏病机参与者,加取合穴尺泽。
关于外经病的诊治,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故手太阴外经病之实证,如外感咳嗽、咽喉痛及经脉分布处红肿、疼痛等,当取其与心相关的荥穴鱼际用泻法(放血);虚证如经脉所过之处清冷、麻木等,则取其与脾相关及原气相通的俞穴太渊用补法(可用灸法)。手阳明外经病实证,如发热恶寒、鼻疾、齿痛、唇鼻歪斜、皮肤疾患及经脉所过处红肿等,取其荥穴二间用泻法;虚证如食指不用,经脉所过处麻冷感觉等,灸取俞穴三间。
内脏(腑)病证,皆取其相应的五输。手太阴肺脏病证取其相应的经穴经渠,以宣肺降气。若本经内外皆病,则内外同治,经穴经渠,俞穴太渊或荥穴鱼际均取之。其中寓有肝脏病机参与者,加取少商。因少商既属肺经,又为五输穴之井穴,与肝相应,不仅能疏肝理气,尚能肺肝同治。心脏病机参与者,抽取鱼际,因鱼际为肺经荥穴,与心相应,既能清热凉血,又可肺心并理,脾脏病机参与者,加取太渊,因太渊为肺经俞穴,与脾相应,功在健脾化湿,亦为肺脾两调。肾脏病机参与者,加取尺泽,因尺泽既属肺经,又为合穴,与肾相应,功在降逆益肾,肺肾兼顾。
其余十二经也是同理。总之,通过先定其经,次选其穴,后行补泻的次序,拟 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十二经五输穴辨证运用程序。这种诊治方法的特点,是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与五输穴的特定主治作用结合起来脉病症纵向定经,以五输穴的主治横向定位,扩大了五输穴的治作范围,可以进行比较规范和比较灵活的辨证治疗。从而对五输穴的应用和疗效的提高有所禆益。
单手进针法,是杨氏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的一种新进针手法。操 作上汲取了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操作时用右手持针施刺,左手可持针多枚以备临证之用。其进针方式有四:一为悬空下压式(简称:空压式),二为角度转变节压式(简称:角度压式),三为捻转下注式(简称:捻压式),四为连续压式。兹分述之。
(1)空压式:①持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自然扶住针身,无名指与小指挟持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半分许。如持长针,则右手拇、食指下移挟持针身,余指指法同上。②进针法:将持针手悬空,针尖距皮肤的距离约2寸左右。针身与皮肤的夹角度约呈90度,对准穴位向下冲压,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穴位及各种长度的毫针进针。四肢、腹部肌肉丰厚或平坦处的合谷、曲池、手三里、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及腹部等穴位需直刺或深刺时多用之。③操作要点:针尖至皮肤距离要适当,一般为2寸左右。如过高,一则不易刺中穴位,二则下压时手法势必过重而增加痛感;如过低,则往往因向下冲压的力量不足而造成进针的滞阻,同样会增加痛感。另外,露出的针尖不能过长,针尖与指下缘几乎平齐,约半分许即可。如过长,一则进针后势必针尖直达肌深层,不宜行针调气;二则易致针身弯曲,不便操作。虽然针尖仅外露半分,但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拇指食指的压力,实际刺入体内的深度可下达2至3分,可完全透过皮肤或达肌肉浅层。
(2)角度压式:①持针法:有两种,需直刺时,持针法与空压式相同;需斜刺时,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其余三指并齐扶持针身,针实与小指下缘可完全平齐; ②进针法:直刺时,选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75°角,无名指、小指轻压穴位两侧皮肤使之紧张,针尖对准穴位,然后将腕部内旋,迅速使角度由75°转为90°,由角度转变产生的向下压力,将针刺入皮下。斜刺时,针身与皮肤的夹 角则呈90°,小指轻压穴位一侧皮肤使之紧张,针尖对准穴位,同样将腕部内旋,使 角度由90°迅速转为110°将针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全身所有穴位的进针,腹部诸穴尤宜之(此处穴位皮肤松弛及多皱折)。使用1寸至1寸半长度的毫针行直刺、斜刺或浅刺时亦很适用。③操作要点:针身与皮肤表面的夹角直刺时宜在75°左右。角度太小,一则因针尖距离穴位较远而不易刺准穴位;二则会因角度转变过大,产生向下的压力过大,致手法过重而增加痛感。反之,角度太大则因角度转变过小,向下的压力不够而致进针困难。此外,需强调说明:斜刺时,针身与皮肤的夹角是由90°,迅速转为110°,故当针尖透过皮肤即已形成斜刺的手势及斜刺所需的角度转变的速度一般宜快不宜慢。腕部内旋时动作要灵活、自然。速度快则进针速、疼痛少。但在刺某些重要穴位,如晴明穴,因邻近眼球,局部血管丰富,故手法不宜太快,切忌孟浪。角度压式的持针法与空压式不尽相同。斜刺时,无名指与小指不挟持针身下端,而是中指、无名指、小指并齐挟持 针身。这是因为斜刺时如小指在内,则会阻碍针身由90°向110°。直刺时要求无名指和小指轻压穴位两侧皮肤,斜刺时亦要求小指压住皮肤。其目的是使穴位部皮肤绷紧,便于进针,体现了舒张押手法的特点。
(3)捻压式:①持针法:拇指端较食指端突前4分左右,与食指挟持针柄,余三指持针,针法同空压式。②进针法:针身与皮肤的夹角,根据需要,如直刺时,则呈90°;斜刺时,则呈45°或135°。直刺时,无名指与小指轻压于穴位旁皮肤;45°角斜刺时,无名指轻压穴位旁皮肤,因此小指不触及皮肤尺;135° 角斜刺时,则用小指及无名指指尖轻压于穴位旁皮肤。然后,针尖轻点在穴位上,拇指迅速将针柄向后向下一捻;针尖即随之刺入皮下。②操作要点捻压式主要是靠拇、食指指力将针柄向后下捻转所产生的向下压力把针刺入的。指力强则进针迅速,甚少痛感。故平时应重视指力的锻炼。此法要以捻为主,以捻带压,一捻即进。不必边捻边压及重复捻转。捻压式的捻转角度较大。持针法要求拇指端较食指端突前4分左右挟持针柄。捻转完毕后,拇指端要退至食指端后2 分处,尽可能加大捻转的角度。本法适用于一寸半毫针进针。多用于皮内较浅薄处或筋骨时穴位,如列缺、昆仑、犊鼻、内关、足临泣、中渚等,亦可用于内有重要脏器的胸背诸穴。
(4)连续压式:①持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无名指、小指并齐扶住针身,针尖与小指下缘平齐。②进针法:有沿皮刺与皮内刺两种。沿皮刺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65°角左右,无名指、小指压紧穴位皮肤,针尖轻点于穴位上,利用指力、腕力,迅速将针沿皮刺入皮下,再连续下压数次,直至刺达病所。皮内刺时,小指、无名指及中指均紧压皮肤表面,针身与皮肤夹角约呈170°左右,用同样手法将针尖刺入皮内。②操作要点:本式为沿皮刺及皮内刺进针法,故针身与皮肤的夹角甚大(分别为165°角与170°角)。操作时,将持针手腕部内旋,即形成所需手势与角度。进针皮部时,局部痛觉敏感,进针较为困难。故中指、无名指、小指下压穴位部皮肤的力量应加重。三指充当“押手”的作用很突出,可避免皮肤在骨面等处滑动及固定穴位。当针尖透过皮下后,应用连续而均匀的压力,下压二、三次将针刺向预定部位。勿用断续的压力或一次压力将进针完成。否则,易致手法生硬及过重。本法多应用于头面部皮肉浅薄部位,如四神聪、上星、百会、头维、率谷、丝竹空等穴位的进计,及需沿皮刺、皮内刺的各种病证。
运针法又称为行针。它包括催气、候气、行气、守气诸法。当进针后气未至时,旋以各种手技来激发经气,促使针下得气,即为催气;若催气后,仍未得气,则将针留置不动以等候经气来临,约五分钟后再施以催气手法,即为候气。若已得,为使气向远道放射,直达病所,而施以各种手法,即为行气(又称引气)法;经气已至就要“慎守勿失,勿变更也”(《素问·针解篇》)。也就是要抓住得气时机,将针体相对固定在得气时之深度与角度,保持针下之气经久不散,再在此守气基础上进行下一阶段的调气(补泻〕之法。
杨氏受《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之说的启示,提出了“运针贵在同精”这一思想。他说:“针刺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创伤疗法。最忌孟浪呈快,胡捣滥刺。不仅在头项、躯干处应当留意,即使于四肢也不能疏忽。曾有针内关遗有手指麻木而终年不消者。故针刺感应绝非越大越好,掌握刺激量要‘中机而止’。总之,以保护精气不受损伤并尽快激发经气为要义。”此外,要注意运针的深浅层次,由浅而深,以得气为度,不知再加。切不可一刺到底。若仍不得气,可向上提针,再由浅而深运针。杨氏将运针的基本手法,概括为“短小兼施,快慢结合”八字。短,指提插的上下距离要短。小指捻转的左右角度要小、快,指提插、捻转的频率要快,提插、捻转要同时运用,成为一种复式手法。慢,指在运用短、小、快速的提插、捻转这一复式手法时,要徐缓地向深部进针,据我们临床体会,采用杨氏“短小兼施,快慢结合”的运针手法,可避免过多地刺伤组织,并能尽快激发经气,使针下得气。同时,这种短、小、快速的提插、捻转复式手法,也有利于守气、行气法的实施。本运针手法是杨氏“运针贵在同精”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杨氏认为,所谓针灸补泻,除了指一般的具体针刺手法以外,尤当重视辨证立法,选穴处方,针具所宜等多方面内容。理、法、方(穴)、器(针具)、术,丝丝相扣,一脉相承。每一个环节均与补泻内容关联,而“术”(主要指针刺补泻手法)仅居末位,所以“补泻”当须活看。例如:同为脾虚证,若脾阳虚乏者,法当虚补其母,取手厥阴的内关,配心俞,二穴均应施以补法并配合温灸;若气虚挟湿者,法当补气行湿,取足太阴的原穴太白配气海,二穴亦应施以补法。若脾虚肝旺,法当培土抑木,取脾募及脏会章门配肝经荥穴行间,二穴则应施以泻法;若脾虚挟滞者,法当和胃通腑,取胃募及腑会中脘,配大肠募天枢和胃经下合穴足三里,三穴亦应施以泻法。可见,同为脾虚,因病因、病机各异,立法、选穴处方即各不相同,就连补泻手法也迥然有别。针灸补泻,若仅理解为针刺的补泻手法,只能是舍本逐末。杨氏常说,补泻问题就俞穴而言,其主治性能有偏补偏泻的问题。五输穴中,井、荥穴偏泻,原、募穴偏补。下合穴主治腑证偏泻。胸腹及背腰部俞穴,俞穴偏治阳性病证(实指腑证、热证、实证),背俞穴偏治阴性病证(实指脏证、寒证、虚证)。胸腹脐以下及腰骶部俞穴多能补虚;就针法和灸法而言,针法偏泻,灸法偏补;就针具而言,三棱针放血为泻,梅花针叩打偏补,毫针是补泻兼用。至于古之九针,更是各有所宜、补泻分明。就刺激量而言刺激量的大小取决于取穴的疏密手法的强弱,行针次数多少、留计时间长短等因素,刺激量重者偏泻,轻者偏补;就选穴处方而言,则俞穴间的配伍变化可明显左右处方的治疗效应。如合谷穴,本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为理气之要穴。若与曲池穴相伍,则能清热、散风、活血、解肌,为理上焦之要法若与三阴交穴相伍,则可理气、养血、调经、催产,为妇科之要方;若与内庭相伍,则清热、泻火、降逆、止呕、和胃之效益彰;若与太冲相伍,则具有斩将夺关之力,而有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之功等等。至于针刺的具体补泻手法,古多有论述,名色繁纷。其方法不同,作用可完全相反。如取合谷与复溜,由于补泻手法不同,既可用于发汗,又可用于止汗。又如取合谷与三阴交,由于各自补泻手法不同,既可用于堕胎,又可用于安胎等等。总之,针灸的补泻,是甶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忽略任何方面都可能影响调气之作用。当然,'根本的还是辨证准确,明确疾病的虚实属性这是补泻的前提。因其不独是针灸学科,而且是中医各科都必须遵循的规矩大法。
头项部俞穴的应用:杨氏对头项部的俞穴的应用极为广泛。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其治疗病种达四十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临证处方,不论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凡有是证,必用无疑,且多获效。曾治一老妪,肝阳素旺,烦劳易怒,陡然卒中跌仆,目不识人,舌强不语,口角流涎,小便失禁,右手废用。家属虑其溺湿床褥,每次就诊执意坐位行针。杨氏乃取头项风池、风府、哑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神庭诸穴,未及兼旬,病已去半。杨氏在治疗中风病时,尽管见证多端而终须把握壮水涵木以补其下,平肝熄风以清其上这一总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所拟定的两张处方,均以头项部百会、通天、前顶、后顶,或风池、风府、天柱等为主穴。若失语取哑门、风府;神志失常取神庭、本神;吞嚼困难取风府、廉泉;眩晕取天柱、翳风;振掉取脑空、脑户;偏盲取率谷透颅息等等。除上述中风病外,内风还常见羊痫风、抽风、肝风、偏头风、雷头风、油头风、五风内障、疯病(癲狂)等。外风致病,常见有风寒、风湿、风热、暑风、小儿急惊风、风疹等急性外感热病。杨氏在治疗上述病证,每以风池、风府、百会为主穴,若伴有神志障碍,则兼用神庭、本神二穴。认为风池、风府为疗风之总穴,神庭、本神为治神之要着,四穴皆以治疗特长而命名。百会既能升提清气,又能平肝熄风,主治甚广,为头部第一要穴。如:曾治一少女,平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偶因同学间言语不和,加之学习负担日重,遂觉胸中郁闷,头目发沉。渐至精神不能集中,夜不成寐,饮食几废。时目呆若有所思,常独自嘻笑,言语不休。伴有幻听、幻视。经用西药镇静安眠,治疗两月许,收效甚微,遂延师诊治。证见:面色青黄无华,目光呆滞,院腹胀满,大便欠调、舌尖略红,舌苔中黄稍腻,脉弦细滑。证属癫疾。取穴:百会、风池、神庭、本神、四神聪,配以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经治20余次,诸证平复,已返校参加学习。复治一叟翁,偶因起居失慎,触冒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不渴,鼻塞清涕,咽痒作咳,神倦欲卧。舌苔薄白,脉象反沉。诊为阳虚外感,乃取上星、百会、三风(风府、风池、风门)、大椎(加灸)以助阳发表,祛风散寒。隔曰复诊病,病告霍然。
(2)对原穴的配伍:杨氏认为,原穴为三焦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故原穴的主治性能不仅具有祛邪的作用,更有补虚扶正的特点。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功能。常与某些特定穴相互配合使用:①脏腑原穴相配: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阴阳上下,刚柔相济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阴经经穴主治偏重于内脏疾患,阳经经穴主治偏重于体表器官疾患。在内脏有病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情况下,取阴经原穴的同时,需用配以阳经原穴以协同、增强疗效。其配穴原则为: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取上下肢相应,阴阳经同气相求之意。例如阴虚肝旺所致的头晕目眩或郁怒伤肝出现的手足拘紧等证,其病位主要责之于肝,症状大都反映在头目及四肢,故取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配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二穴结合,阴阳上下,刚柔相济,同气相求,称为“四关”。 颇具养血理气,平肝熄风,通经除湿之功,是临床所习用的一对配穴。余经配穴仿此。②原俞相配:既分别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这是取原穴与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法。适用于各种阴性病证(包括里证、虚证、寒证)。就穴位主治性能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俞穴偏治阴病。故二穴相合对各脏腑之虚性病证功效尤著。③原络相配:可分为表里经原络相配及同经原络相配等形式,是取同一上肢或下肢的原、络穴相配合的方法。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某经有病,兼有表经或里经病症者。其具体配穴方法为:某经的病症,先取该经的原穴为主,再配用有关表、里经的络穴为辅。因以原为主,络为客,故又称主客原络配穴法。如手太阴肺经发病出现咳喘气促,兼见齿痛、大便失调等手阳明大肠经病候,可取肺经原穴太渊为主,辅以大肠经络穴偏历为客。杨氏还根据“初病在经,久病在络”及“久病多虚”,认为:凡由内伤、外感演成的诸种慢性疾病,在取用原穴的同时,常配合本经的络穴以协同治疗。如久咳不愈取肺经原穴太渊透络穴列缺;心悸胸痛取心包经原穴大陵透络穴内关等,均收效弥佳。④原合相配:可分为表里经原合相配、同经或异络原合相配等形式。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 (表)的合穴或下合穴。如脾胃失和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取用脾经原穴太白,配胃经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同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合穴曲池,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咽干鼻衄等风热疾患,为双调气血,清理上焦之妙法;又如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配合穴曲泉,主治疝气症瘕、阴茎肿痛等症,功专调理气阴,舒筋止痛。异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其调理胃肠,化滞通便之功颇著;又如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配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多用于胃脘疼痛,胁肋窜痛,烦急易怒等症,为疏肝和胃之验方。
侯X,女,31岁,医生,1984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咽炎”史,二年来时轻时甚。近因外感症状加重,咽喉肿痛。口干欲饮,喉中有异物感。现发热恶寒,鼻塞面赤,头痛,咽喉肿痛,口渴欲冷饮,偶伴咳嗽,痰黄粘稠,大便干结,纳可。苔薄白欠润,舌红脉浮数。检查:体温37.8℃;咽部粘膜充血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色红,悬雍垂轻度充血。本病证见咽喉肿痛,伴发热恶寒、脉浮数等,系风热入侵肺卫,证属手太阴外经病实证。治以宣肺解表。
处方:鱼际、少商、风池。
治疗经过:三穴均行泻法。鱼际、少商三棱针放血。风池,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初诊痛止,再诊肿退,三诊疾愈。
【按】此案为风热所袭肺卫,咽喉红肿焮痛,属手太明外经病实证。按五输穴的辨证运用,取其荥穴鱼际,以清热利咽,取井穴少商以疏风散结,加取风池,共奏疏风解表,消肿止痛之功。
林X,女,58岁,1985年9月25日初诊。
患者于去年秋罹受风寒,自觉诸小关节疼痛而无定处,渐至肘,膝、髋关节亦痛。曾在某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现指关节轻度肿大,变形,拘紧,膝关节活动不利,每走 数十米即痛不能行,伴疲乏无力,面色萎黄,腹胀便溏,自汗。舌质淡,苔腻微黄,脉弦细。证属行痹。治以袪风养血,佐以散寒化湿,兼以疏通经络。
处方:风池、风府、膈俞、合谷、太冲、阿是(灸)、大椎、太白。
治疗经过:风池、风府、合谷行泻法,稍强刺激。膈俞、太白、大椎、太冲行补法。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自汗除。经治30余次,面色转红润,精神佳,步履较前轻快,诸关节疼痛消失。嘱内服玉屏风散及八珍汤以善其后。
【按】风池、风府二穴均以善治风邪得名,配血会膈俞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太冲为肝经原穴,又为俞穴,应脾,有调肝健脾化湿作用。配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为脏腑原穴相配,具疏风化湿,通络止痛之功。因兼有脾虚表阳不固,故加督脉之大椎 以助阳散寒固表,加脾经原穴太白以健脾运湿,方证相合收效甚速。
李X,男,65岁,干部,1935年4月13日初诊。
初因头痛,发热,恶寒,咳嗽,遂虑为“上感”,自服四环素,少间,继之呃逆不畅。在某院诊为“膈肌痉挛”,予胃舒平、阿托品等药无效,渐至寝食不安。呃声低沉,不能自制。甚则呕恶食物及紫褐色粘液。伴精神疲惫,气不接续,脘部悸动,按之略减,溲清便溏,舌苔薄白,舌淡脉弱。证属元气亏虚,肺胃不和。法以补益元气,和胃降逆肃肺。
处方:经渠透太渊,大陵透内关,公孙透太白,足三里透上巨虚。
治疗经过:诸穴均行沿皮透刺,施补法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针后当晚呃止纳增,寐况转佳;二诊脘中悸动大减,精神已振;三诊诸证悉平。
【按】太渊、经渠分别为肺经原穴与经穴,大陵、内关为厥阴经原、络相配,以补益元气、肃肺、安神。取脾经原穴太白透公孙,胃经合穴足三里透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是方重用三焦原气所行、肾中原气所留止的原穴,配以有关的络穴及经穴,为肺胃同治,脾肾双调之法。
王X,男,9岁,学生,1986年8月14日初诊。
患儿自幼尿床,每夜多则3次,少则1至2次,呼之不醒。症见精神萎靡,面黄体弱,尿少色黄,舌淡胖嫩,脉来细弱。属肾气不足,阴阳失调。法当补益肾气,燮理阴阳。
处方:列缺、照海、神庭、本神。
治疗经过:四穴均施以补法。神庭、本神沿皮横刺。轻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经针2次遗尿即未发作,继针2周后,嘱服金匮肾气丸巩固之。
【按】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二穴为八脉交会相生配穴。列缺又为肺络,取金能生水之意,以补肾气。经曰“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取阴跷之照海,合督脉经神庭,少阳经本神以扶阳抑阴,醒神、健脑。
张X,男,干部,住院号148468,1960年6月8日初诊。
患者于昨日因肾结石行左肾摘除术,术后自觉轻度腹胀,伤口疼痛,呼吸不利。今起胁腹胀满加剧,呼吸困难,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证属术后肾气受伐,水不涵木,木逆犯土,脾胃升降失司而致腹胀。法当壮水涵木,健运脾土。
处方:太溪、足三里、支沟、阳陵泉、天枢。
治疗经过:太溪、足三里行补法,支沟、阳陵泉、天枢行泻法,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针后约1小时,腹内矢气频传,肛门已能排气,腹胀得以缓解;二诊腹胀基本消失,呼吸顺畅,三诊诸症霍然。
【按】太溪为肾经原穴,功在滋补肾气,壮水以涵木。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支沟为三焦经经穴,二穴为同气相应配穴,长于疏肝理气,解郁。再加胃经合穴足三里,大肠募穴天枢 以调理胃肠,健运脾土,俾肾气交足,土木和调,浊降清升,则腹胀得以消除。
翟X,男,26岁住院号148009,1960年5月11日初诊。
患者自1954年始左大腿感染,以后连年发作,膝上内外侧皆有破溃流脓。1958年发作时,伴有高热,左下肢不能活动,历八个月方能下地,膝部强直,伤口形成窦道一直未愈。 1960年5月16日X光摄片示有多发性空洞并多处死骨。行清创术后,患者剧痛难忍,服止痛片无效。6月8日杨氏会诊:患者号哭呼痛,苦不堪言,脉弦而有力。属肾水亏耗,木火内炽,毒热壅盛。法以补肾充髓,清泻毒热。
处方:太溪、绝骨、行间、伏兔。
治疗经过:太溪、绝骨行补法。行间、伏兔行泻法,强刺激,留针15分钟。针后疼痛立止,患者停止哭号,喜形于色。
【按】太溪为肾经原穴,绝骨为胆经穴,又为“髓会”。肾主骨生髄,少阳主骨所生病,二穴相合滋肾充髓而治其本。行间为肝经荥穴属火,合局部穴伏兔以清泻毒热而治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