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连

已有 1201 次阅读2016-2-16 16:36 |系统分类:家庭生活分享到微信

常用的黄连方。

首先说说黄连汤。这临床上不常用,张仲景是这样用的:黄连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2000毫升),煮取六升(12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一般调和作用的经方常用七味药,张仲景经典的方证是我们研究的本源。虽然张仲景的条文是非常真实但又不是很全的,我们看条文要善于用古学家的研究,就是看到骨干需要复元它的全身,如通过恐龙的牙齿可以复元整体、生活习性。因为张仲景的条文就只是方证的一个角,或者是方人的头、其身段、四肢隐藏着。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诠释、发挥而不拘泥于仲景方。

   伤寒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胸中有热,并不是说胸中的发热,不仅仅是胸中有热,而是说患者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胸闷、心悸、心不安等,所以应包括我们大脑的症状。胃中有邪气,并不是说我们胃部的胀气,而是含有动的意思,如桂枝汤的气上冲胸的气,是动的意思、咚咚地跳动,这里所说邪气是不正常的反射,如胃内撩扰不适,或呕吐,或胃中撑胀攻冲,或肠鸣如水声,而胡希恕先生所说的胃中有水气,只是一部分。腹中痛,是指心下往下,脐周的疼痛,甚至到脐下,或如窒如胀,或如坠如结,或冷痛,或冲逆而痛;江阴名老中医凡是遇到脐中疼痛的患者,用肉桂,这种痛是板状痛、冷痛、僵硬痛、冲逆痛。这是我们使用黄连汤的主要依据。这是我的经验用量:黄连10g、桂枝10g或肉桂10g、党参10g、半夏15g、甘草10g、干姜10g、大枣20g。

黄连汤的体质:1、消瘦,肤色暗;2、唇舌多暗紫而淡,舌苔多白(此时,我们要注意方证与药证的区别);3、腹部多扁平,腹肌菲薄而缺乏弹性;4、脉多弱;5、或心下痞,或腹中痛,或欲呕吐,或下利,或心中烦,或不得卧。这里提示桂枝体质的患有黄连病的适用黄连汤。

黄连汤的适用病症:

1、糖尿病胃轻瘫,目前国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有统计显示与GDP水平同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胃轻瘫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驰缓与胃潴留等。症状主要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电图检查有胃蠕动功能减弱。对于胃轻瘫,一般用黄连。有一病人,不断地呕吐,人又瘦,起初我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考虑到血糖的症状,我用黄连汤,后来效果不错,应用于其他病人也适用,故我推荐黄连汤。现代研究黄连、肉桂也有降糖尿病的作用。

2、伤食:曾有报告,有人将此方煎煮后作为春节期间治疗胃肠炎的“西药”,效果非凡。主要由于春节期间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过量,儿童多食过食糖果以及肥甘厚腻之品,导致胃的受纳障碍,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所谓急性胃肠炎的病变。这种情况与黄连汤证相似。经过很多实践,我发现原方的妙用;学生时代我以为辩证论治要灵活用方,故常用组合方,后来认识沿用经方,但没有完全跳出局限,还是经方加减,最后我发现疗效最好的是经方,我坚定不能随便加减,要加减也是按照仲景规律。最近用黄连汤治疗一个胃病,效果非常好,他已经是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腹泻、人消瘦,用了后效果非常好,他说这个方神了,这么长时间的胃胀胃痛解决了,后来他来复诊我出国了,旁边的一个医生以黄连汤为主方,而且加入蒲公英、神曲等数味药,后来病人胃痛反复,而且汤药味道很难闻;我告诉大学经方原方使用不仅有效,而且汤液可口;我大学里面有一群学生,组建了一个模拟经方实验室,大学生生病后自己开方、煎药,也给别人煎,他们发现经方原方,煎出来的汤药闻起来很香,如果煎杂方,味道确实很难闻,事实确实是这样的,黄连汤加入大枣、生姜、肉桂后药味就香起来了,苦味可以接受。为什么?经方的原始服用者是奴隶,医生是奴隶,服务对象是奴隶主,要既治病,又可口,那个时候的大夫就研究调味。

3、醉酒:醉酒后大多呕吐、腹泻、头昏,此方可以解酒。胸中有邪热、邪气,黄连汤就适用了。它能迅速地解决醉酒后的心慌心悸、恶心呕吐、腹泻、脸红等等。春节期间大家对这个方的反应很好。

4、慢性胃炎、胃溃疡:消瘦、面色暗、有腹泻倾向的患者出现胃炎、胃胀,此类患者大都存在寒热互结之象,可用黄连汤;而黄芪建中汤适用于能食、没有腹胀的病人,黄芪多吃会腹胀,这是虚中杂实,单用人参、大枣效果不明显。很多慢性胃炎的老男人,我常用黄连汤;而壮实的人出现胃痛,我根据扶阳理论,常用附子干姜甘草之四逆汤,但是要加肉桂、黄连、黄芩、大黄,其中三黄的量要小。

5、心肌炎、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于消瘦、心中烦等。肉桂可治悸、黄连也治悸、除烦悸,故可用黄连汤。现代很多人一看到心悸,就想到炙甘草汤,这是错误的,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适用,炙甘草要用于消瘦而心悸的病人。

6、胃肠型感冒发热:夏奕钧先生曾经治疗一例反复发热不退的男子,原因不明,发热后出汗,汗出身冷,大便不成形,舌头根部厚白,用此方愈。根据江苏省名中医夏奕钧先生经验,使用本方时,患者可见舌苔白厚,尤其是舌体的后半部,用温法。

7、失眠、神经症:很多失眠、神经症或伴有糖尿病、或有胃痛胃胀等。可以用原方,也可以用交泰丸,我发现也可以用黄连、肉桂等量,睡前用沸水泡服,喝2-3口,能帮助睡眠,而且那个香味也可能有催眠作用。

    再说几点供大家参考:本方采用昼三夜二的服法,可能考虑到患者恶心呕吐,无法大量服用,也考虑到汤液的浓缩,而采取少量频服的方法;说说半夏厚朴汤,是昼三夜一的用法,早中晚和临睡。另外,黄连汤的桂原文为桂枝,我临床用肉桂效果好,肉桂治腹中冷痛,胃中有邪气,心悸不寐,正是黄连汤的主治,肉桂的止痛、温胃、定悸作用比桂枝为好。但是大剂量使用肉桂,药房有所限制,故我用大剂量肉桂时尝配用桂枝,这里的参用党参即可,不需要用高级人参,如果人非常瘦弱、不能吃东西,党参力量就薄了。黄连汤的方根是黄连、肉桂,经方里面的剂量是一比一,但是如果这个人舌头淡红、纳呆,这时候要用肉桂的量大于黄连,黄连有抑制食欲的功效;如果心烦、脉不滑,黄连可大于肉桂,这是可调的。再说说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黄连汤有肉桂无黄芩、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肉桂,两方都能治疗消化道疾病,区别在于用黄芩的嘴唇、舌头要红、即粘膜充血;而半夏泻心汤治疗经常喝酒的青年人,少睡、唇红、口腔溃疡;但如果是老年人脸色淡暗、唇淡的,用黄连汤;但黄连汤证以腹痛为特征,并有肠鸣腹泻等,而半夏泻心汤以心下痞为主,两者有胃肠上下之别。此外,本方与小柴胡汤的区别,两方均能治疗呕吐,但小柴胡汤多伴有发热、胸胁苦满;而本方证多伴有腹痛、腹泻、烦悸,特别是下腹痛。

  黄连类方里面有小陷胸汤,用药是黄连、瓜蒌、半夏。我们江阴的瓜蒌籽当一般瓜籽吃。《伤寒论》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此时的痛是按之痛。那么结胸病,是古病名,是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胸痛,局部按压硬满;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有大结胸病与小结胸病之分。小结胸病为水与热结所致,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大陷胸病为实热在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不可近。两者在脉象上也有区别,大结胸证脉沉,小结胸证脉浮滑。这种结胸病,大多与胸腔腹腔的疾病有关。我的用量:黄连5g、半夏15g、栝蒌实30g。我记得郝万山老师讲过一个医案,有一个工厂泄露某种气体,工人们肺部灼伤而胸闷不适、咳嗽,最后予以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的体质:面红有油光,是因为痰热互结、表现在脸上即是泛油光,前面讲过黄连控油的效果好;再有,按压两胁下及上腹部有抵抗感或疼痛,目前中医重视把脉,但把脉难以教授,但我作为老师要考核学生、教授学生,腹诊比较容易;正如,80年代曾有会议讨论了“气功能不能进高校”,考核就出现困难了;所以我更喜难教授直观的东西,故腹诊、脉诊是值得推广的;所以小陷胸汤治疗胁下疼痛、按压有抵抗感;再有咳嗽,痰黄粘腻;便秘、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浮滑或洪。

小陷胸汤的临床使用:

1、胸闷咳喘类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自发性气胸等,见胸闷而痰黄粘稠者。一般我治疗此类疾病,喜欢合用柴胡汤,又称“柴陷汤”;也有大柴胡汤合用,胡老喜欢大柴胡汤,此种情况亦适用,心下按痛是大柴胡汤指征,不要以为其只用于胆囊炎的消化道疾病;如果按之心下满痛,我推荐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即是大柴胡汤加上黄连、瓜蒌,用此方后很多人会腹泻,泻出粘液后症状可缓解,这情况见于古书里面,正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泻痰。

2、胸痛类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见面红油亮,胸闷便秘、咳嗽多痰者。70年代,冠心病出现活血化瘀药兴盛;但是有一个老中医引起我的关注,他使用的不是丹参类的活血化瘀方而是小陷胸汤,这是有道理的,高血压合并的冠心病患者极易出现面红、脸上有光,可用小陷胸汤,现代研究也发现瓜蒌可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所以小陷胸汤可治疗胸痛类疾病。

3、腹痛类疾病,如胃炎、胆囊炎、胰腺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梗阻等,上腹部满闷而触痛,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我常用大柴胡汤配合小陷胸汤,它是胃肠动力的推动剂。

总结:1、本方是清热化痰通便方,呼吸道感染时常用,多适用于胸闷痛、痰黄粘稠而且便秘者。服用后有大便通畅、痰液减少、胸膈满闷感减轻的效果。2、本方服药后有的患者大便出现粘液,传统认为是痰液下泄,不必紧张。如刘渡舟治孙某,女,58岁。胃脘作痛,按之则痛甚,其疼痛之处向外鼓起一包,大如鸡卵,濡软不硬。患者恐为癌变,急到医院作X光钡餐透视,因需排队等候,心急如火,乃请中医治疗,切其脉弦滑有力,舌苔白中带滑,问其饮食、二便,皆为正常。辨为痰热内凝,脉络瘀滞之证。为疏小陷胸汤:黄连9g、全瓜蒌30g、半夏10g。共服3剂,大便解下许多黄色粘液,胃脘之痛立止,鼓起之包遂消,病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95)3、临床多合方:胸胁痛甚,合四逆散;伴口苦、寒热往来,合小柴胡汤,名柴陷汤;上腹部满痛、便秘者,合大柴胡汤。4、本方与大柴胡汤证均主心下痛、呕吐、便秘,但大柴胡汤证心下满痛,其腹胀明显,而本方证胸闷痛为主,心下按之才痛。前者是消化道的反流,后者是呼吸道的感染。

下面,我们说说黄连阿胶汤,止血方。伤寒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我再次强调:心中烦,不得卧,形象地描写出患者烦躁不安,翻来覆去的状况;临床可表现为睡眠障碍,且有入夜烦躁,而白昼稍安的特点;或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下降等;或胸闷,或心悸;这是本方证的全身证。但根据后世的经验,此方可治如心下痞,腹痛,对于腹痛,大家知道芍药在芍药甘草汤中治疗小腿抽筋的效果好,也可以用小建中汤。或便血,或崩漏,舌红绛等;这里讲讲出血的问题,黄连配阿胶是张仲景治疗血症的主要组合,黄土汤治疗便血亦然。或久痢脓血,黄连、阿胶用于治疗赤白痢,则在《千金》《外台》中屡见,如驻车丸(黄连、阿胶、当归、炮姜)即是。更有意思的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大小朱雀汤其组成、剂量、煎服法均与《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大致相同(大朱雀汤为黄连阿胶汤加干姜、人参),其主治均为血痢。小朱鸟(雀)汤: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大朱鸟(雀)汤: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羸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痛,痛如刀刺方。我经常说张仲景是军医,在东汉末年战争时期,常给军人治病,所以我常常想着当年张仲景治疗军人疾病的场景。我的经验用量:黄连5-10g、黄芩10g、白芍15-30g、阿胶15g、鸡蛋黄2个,水煎服。

黄连阿胶汤体质:1、患者形体中等,皮肤白或面色潮红,昔润今糙,唇红舌红目红,肌肉较坚紧;2、烦躁,失眠多梦,身热,心悸或心动过速,心下痞;3、易皮下紫癜、易鼻衄,易便血;女性多月经提前,经间期出血,血色多鲜红而质地粘稠;(黄连阿胶汤是止血方,我发现其以下半身出血为主,而三黄泻心汤以上半身的出血为主);4、舌质多深红如火呈草莓样,或伴有舌体的糜烂、破溃、裂纹,舌面干而少津,或呈镜面舌或花剥苔,舌体硬。正如,叶天士之“舌绛如火”。干燥综合征的舌象如此。

这张方的适用病症:

1、发热性疾病后期的烦躁、失眠。《肘后方》载本方“治时气瘥后,虚烦不得眠。胸中痛疼,懊憹”。这些疾病常常出现体质的消耗和内分泌的失调,从而造成神经精神的亢奋,伤寒家们称之为“少阴热化证”。典型病案:吴佩衡治吴某,男,15岁,发热不退已十一日,面红唇赤而焦,舌红苔黄而无津,虚烦不得卧。食物不进,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不解,脉来沉细而数。查其先前所服之方,始而九味羌活汤,继则服以黄连、栀子、连翘、黄芩、银花、桑叶、薄荷等未效。此系春温病误以辛温发散,又复苦燥清热,耗伤真阴,邪热内蕴,转为少阴阴虚热化证。拟黄连阿胶汤治之。处方:黄连10g,黄芩12g,杭芍24g,阿胶10g(烊化兑入),鸡子黄2枚。先煎芩、黄连、芍药为汤,稍凉,兑入烊化之阿胶,再搅入生鸡子黄2枚和匀而服,服剂后即得安静,烦渴已止,唇舌转润,脉静身凉,继以生脉散中加生地、玄参、黄连。上方连进2剂而愈 (《吴佩衡医案》云南人民出版社,197 9)。

2、焦虑症或抑郁症: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严重的失眠。典型古案: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发生,章太炎与青年革命家邹容相继被捕入狱。年轻气盛的邹容在狱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时间一久,遂重病于狱中,奄奄待毙。章老先生搭脉诊病,认为邹容急火攻心,心肾不交,水火不交,救之之策,就是《伤寒杂病论》里的名方黄连阿胶汤。章太炎开出药方,托人从外面买来黄连、阿胶等中药,三剂之后,药到病除。现代也有报导黄连阿胶汤治疗焦虑症。

3、细菌性痢疾、肠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导致便血时,上面已提及,且《医宗必读》说“治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用的比较多的是血小板减少性此癜,一般要加生地,大便干结,加大黄,加大黄就是三黄泻心汤。张仲景止血常用生地阿胶汤,生地阿胶是一个经典的止血方,子宫出血可以用,便血、肌衄可以用。病例:徐雅萍,女,45岁,2007-10-30初诊。主诉: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现3月。皮肤有紫癜,7月因心动过速于免疫科检查血小板16000,最近31000,10月15日脾切除,住院前无特殊不适,服用西药治疗后副作用明显而治疗作用不佳,脉弦滑,脉搏102次/分,最高时心电图查130次/分,舌暗红,舌面干燥,口干喝水多,曾有失眠便秘,大便干结如栗(球),睡眠尚可,每夜有盗汗,四肢发麻,眼睛视物模糊,皮肤打针处紫斑多发。月经半月一行,量多,有血块。行诊刮,血小板11000,予输血小板,红细胞,对薄荷过敏,六神液洗澡后身痒。处方:黄连6g黄芩20g制大黄10g生地40g白芍30g阿胶20g。(黄芩对嘴唇通红、出血严重的,黄芩是一味止血药,张仲景善用黄芩止血,后世有用一味黄芩治疗子宫出血)。一周后血小板20000多上升到98000,西医不敢相信,因为西医说仅能维持在这水平,后来我加生地,这个病人效果非常好。另一个女病人,58岁,脸色黄,有油光,当时血小板减少,37000,一说话嘴里都是血,牙龈出血非常明显,大便不稀,下肢略有紫斑。处方: 黄连6g黄芩12g阿胶15g生白芍30g制大黄6g生地30g。(肝病,黄芩不可大量使用,但生白芍加量,加到30克)。用了以后,情况良好。黄连阿胶汤也是我治疗肝病的一张常用方。

5、各种子宫出血,如月经过多,经间期前期出血,上环后出血,青春期功血,先兆流产。女性,27岁,连续3次流产,最近又怀孕,又出现先兆流产,急得不得了,当时我看病人,皮肤白,嘴唇通红,前边的医生予黄芪、党参、苎麻根,此类补药治疗胎动不安,我就用黄连3g,黄芩6g,白芍20g,阿胶20g(烊化),服药后效果非常好,告诉我血也止了,原来心跳非常快,现在心跳也安定了。现在治疗先兆流产,一上来就用黄芪,这是不对的,还有月经过多也可以用。病例:朱某,女,48岁,有糖尿病史10年。1997年4月月经净后复来,淋沥不尽,专科医院欲作诊刮,遭拒绝,改服中药。此时月经已经半月未净,色暗红,夹有血块,患者睡眠障碍,每夜仅3h左右,头昏,口干苦,舌质红苔剥,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有痞闷重压感,按之疼痛。用黄连3g,黄芩12g,白芍12g,阿胶15g(烊化),生地30g,生甘草3g。2剂而血止,睡眠也好转。后常服此方,血糖值亦趋正常。我问她苦不苦,她说不苦,后来加黄连加至今6g,病人自觉服黄连有效,要求加黄连。所以这张方降糖也有效。

6、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焦燥不安,舌头光绛无苔,陈邦士等观察和评价中药黄连阿胶汤合猪苓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效果。其方法是将门诊轻型复发性口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黄连阿胶汤合猪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2、维生素C、替硝唑等进行治疗,追踪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7%,西药治疗对照组有效率59.4%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中药黄连阿胶汤合猪苓汤治疗复发性口疮近期疗效满意。(广东牙病防治.Journal of Dent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2001年03期)。

7、脑梗塞失语:病例朱某,80岁,1998年5月头晕头痛,自服止痛片无效来诊,形体消瘦,面色虚浮,而舌质红绛无苔,嘱CT检查,经医院检查发现两处脑梗塞,即入院治疗,经使用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近1月,无明显疗效,进一步发展为失语,遂改服中药,其舌质依然如故,思维尚清晰,但无法言语。询得患者食欲全无,入夜难寐,整日焦躁不安,给与黄连阿胶汤加生地、麦冬、甘草,1周后复诊,睡眠改善,烦躁明显好转,食欲也增加,又以此方续服半月,能简单言语。后持原方回归故里无锡。

8、糖尿病;多伴有烦躁、口干时用。

9、皮肤病发红干燥。干燥后皮肤脱屑,用此方有效,《汉方诊疗三十年》载“妇女颜面患皮肤病,此方有良效。约30年前,余妻子为顽固皮肤病而苦恼。其疹稍园,两颊中心向外扩展,瘙痒,略赤而干燥,可见小落屑。受强风吹或日光晒,色更赤,瘙痒加剧。投与大柴胡加石膏、大黄牡丹皮汤加苡薏仁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丸等,治疗百余日均不愈反而病情恶化。因此,经仔细考虑,阿胶、芍药润皮肤之干燥,黄连、黄芩解赤热,故与黄连阿胶汤。用一服赤色消退,一周后痒止,约一个月痊愈。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低而不甚显著,以指抚摸,稍稍粗糙,略带赤色而干燥,很少作痒。以有米糠状落屑,受风吹或日晒即恶化为目标,其后治愈数例妇女皮肤病”。

说说参考,1、本方黄连的用量较大,煎煮后的药液也相当苦,一般来说,不能长期服用,等症状缓解后,即应减量。2、黄连阿胶汤常用的加减法有:出血加生地;腹痛拒按可加制大黄;小腹痛,加牡丹皮。3、不可单凭舌用药:上面我讲到,黄连阿胶汤的舌红,有不少老人经常见“镜面舌”或“裂纹舌”,或小儿出现地图舌,但无所苦,不必视为黄连阿胶汤证,舌头是辩体不是辩病的。4、特殊的煎服法:本方的煎服法也比较特殊,阿胶烊化于汤内,或烊化后兑入,鸡子黄亦当在药煎好后再纳入。阿胶烊化的办法是,取阿胶砸碎后放入大瓷碗中,大约加入四小匙水和少量黄酒或红葡萄酒,盖好盖子入锅蒸至阿胶全部化开,加入少量红糖,服用时冲入药液中。我建议此方患者可服用糖心鸡蛋,即是蛋黄没有煎煮到成熟的程度;或鸡蛋冲服药液也行。

        再说说黄连解毒汤。原典配方:黄连三两、黄芩二两、黄柏二两、山栀子十四枚,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外台秘要》)。原来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出现脑部症状,错语不得卧的时候。《外台秘要》:“前军督护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方。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此渐瘥。余以疗凡大热甚,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语诸人,用之亦效。此方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此汤疗五日中神效”。

1、现在用此方多在急性传染病过程中的中毒性脑病有效,这张方能直解热毒,能除酷热,而且这张方疗五热中神效,这张方黄连量较大,这是古代温病家伤寒家临床的一个重要方剂,大家不要相信教材讲的温病家治疗温病用轻描淡写的银花、菊花能解决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温热病治疗,离不开这些杀手锏、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像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就是汗下两法,要不就是麻黄汤发汗,要不就是黄连解毒汤直指火热;清代的杨栗山,治疗温病有著名的十五方,不离开黄连解毒,他认为温病的主要表现就是热毒;至于余师愚,治疫高手,他的清瘟败毒饮就是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离开了黄连,我们中医怎么治温疫?不要说人瘟疫,就是鸡的禽伤寒,鸭的出血症、败血症,现在有报导,就用黄连解毒汤打粉拌鸡鉰料里,吃了以后很快就好。钟兽医的书可以看,他做的就是动物实验,用了以后很好,效果非常好。钟兽医杂志报导牛和马冬天吃了冰冻的鉰料后出现腹痛,症状是吐白沫,躺下站起来,站起来躺下去,鼻子是凉的,手脚是凉的,钟兽医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吃了后很快好,这个事情对我们很有启发。谁说中医没有动物实验?这就是中医的动物实验。

2、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胃肠炎症、菌痢、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该方为古代温病伤寒家临床常用的方剂。感染性疾病,很多分泌物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来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煎出来的水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治疗黄色的病,如皮肤感染流黄水,阴道感染流黄带,感冒流黄涕,眼屎发黄,都可以用黄连解毒汤。

3、皮下红斑性疾病:如皮下红斑,鲜红压痛者。

4、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痛风等,可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5、高血压、脑梗塞、脑溢血、脑血管性痴呆:东海大学荒木五郎等对发病3个月的32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投予黄连解毒汤治12周,以长谷川式简易知能检查表作判断,显著改善4例,中等度改善5例,轻度改善5例,无变化13例,恶化4例(1)。主要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能够抑制患者的焦虑情绪。

6、口腔黏膜病,如白塞病,口腔溃疡,舌红牙龈肿者:患者多见唇红、舌红。扁平苔藓见粘膜充血、疼痛剧烈者,伴有口臭便秘者,加黄连解毒汤和生甘草20克。黄连5克、黄芩15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制大黄5克、生甘草20克。甘草量宜大,甘草是粘膜修复剂。这张方下去,两三天就可见好转,问题是大量甘草时间不能长,长了以后易出现浮肿,另大量黄连、黄柏以后食欲易受影响,所以说中病即止。

7、紫癜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8、服用激素以后导致面红体胖,食欲旺盛,兴奋烦躁者。

9、盆腔炎、痛经。我用的比较多的一张方是黄连解毒汤的加味方荆芥连翘汤,是黄连解毒汤加四物汤加四逆散加荆芥、连翘、薄荷、白芷组成,这张方治疗盆腔炎痛经非常好,很多炎性导致的盆腔炎、不孕,用荆芥连翘汤效果非常好,能够让人怀孕。黄连解毒汤适用于非常明显的热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用的超过两个月,要检查肝功。我发现很多病人吃多后脸色发青,关键是栀子这味药,里边含栀子红,但停药后会慢慢退的,服用后食欲不振的要注意检查肝功能,有的肝功能会出现问题。

黄连解毒汤的体质:1、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或多眵,口唇暗红或紫红;2、舌质红暗红,质坚敛苍老,舌体转动不灵活或僵硬,表现为口齿不清或失语等。其舌苔多见黄或黄腻,脉象多滑利或数疾;3、腹部肌肉较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4、易烦躁、焦虑、好动,焦虑或抑郁,易失眠多梦,易头昏头痛,易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平时喜凉恶热,喜凉饮,皮肤常有疖疮,或易于腹泻,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疡,咽痛,小便黄短,多有足癣,女性多有黄带;5、体检可见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偏高。

黄连阿胶汤的的参考:1、本方苦寒,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如果服用时间超过2月,应该检查肝功能。若病人出现眼圈发黑,这是因为药物吃多了;若出现食欲不振、发青的病人,需要检查肝功能、护肝。2、本方的调味剂:用苹果汁或梨汁送服黄连解毒汤口感比较好,美国人建议先服蜂蜜,再服黄连阿胶汤。上次治疗一个小孩癫痫证,这个黄连粉,我建议他用蜂蜜调,最好的办法用香蕉加上药粉捣泥,口感可。

最后讲讲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条)解说:下利: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大便溏薄,或时干时溏;重者为泄泻不止,或色黄臭秽,或肛门灼热,或大便粘滞不爽。葛根升阳止泻功效佳。喘而汗出:非肺系疾病的喘,而是呼吸急促,或胸闷,多见于胖壮的人。脉促:脉滑数,按之有力(所以葛根芩连汤不能用于心率慢的人)。我的推测葛根芩连汤是古代解酒止泻方。军中的壮士们经常醉酒,头痛头昏,口渴烦躁,同时出现腹泻,对此,张仲景经常使用葛根黄连黄芩汤。我经常描述做梦,有一壮士喝多了,醉得很凶,先前的医生以为是宿食而使用了下药,结果导致腹泻更加不止。张仲景赶到,军帐中散发着熏人的酒气,壮士刚如厕回来,他动作笨拙,喘着粗气,浑身粘汗,嚷着要喝水,大碗冷水一饮而尽。仲景一把脉,见脉象数促。仲景说道,“脉促者,里有热也,当用黄连;而项背强痛,表未解也,当用葛根,复加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当然这是我给他加上去的)。所以这张方我认为是古代的解酒止泻方,而酒后呕吐,要用黄连汤。原方用量、用法: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我的经验用量:葛根40克、甘草(炙)1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

葛根芩连汤的体质:大多体格比较壮实,肌肉相对发达厚实,肥胖倾向,唇舌暗红,满面油腻,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全身困重,尤其以项背强痛不舒为特征。体检多见血糖高、血压高。应酬多、工作压力大、好酒的中年男性多见。

葛根芩连汤的适用病症:

1、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等:葛根芩连汤原治疗喘而汗出、脉促的下利。后世多用于外感性、腹泻性疾病。《症因脉治》有柴葛芩连汤,为葛根芩连汤加柴胡,治疗“发热口渴,唇干齿燥,小便赤色,小腹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大而数者”。日本医家浅田宗伯认为本方“用于小儿疫利屡有效”(《勿误方函口诀》)。有报道认为葛根芩连汤对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急性传染病:肠伤寒、麻疹、流脑、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如胡天雄治疗流行性感冒,凡是出现壮热、头痛、面赤、气粗四症者都可以使用本方,并认为其疗效优于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医临床家·胡天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陆九芝先生强调温病用葛根芩连汤。

3、糖尿病:对伴有口渴、腹泻者,葛根芩连汤效果明显。(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用黄连汤)。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但要注意,大多伴有腹泻、腹痛,我经常在此方基础上,加肉桂、大黄;

5、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其人多见唇暗红,结膜充血、体格壮实,虽无明显腹泻,但经过询问可发现有腹泻倾向。葛根芩连汤可加大黄,如尾台榕堂经验:“治平日项背强急,心胸痞塞,神悒郁不舒畅者,或加大黄”;(《类聚方广义》)。

6、醉酒后:由于酒醉以后常常口渴异常,故葛根也被用于解酒。如《千金要方》用葛根汁大量饮用,可用于酒醉不醒。《本草衍义》谓:“酒及渴者得之甚良”。醉酒后的面红不退、腹泻、头昏头痛,可以用原方,或加肉桂、干姜。

7、口腔溃疡、牙周炎、牙周脓肿等,多加大黄。“项背强急,心下痞塞,胸中冤热,眼目牙齿疼痛,或口舌肿痛腐烂者,加大黄则其效速”(《类聚方广义》)。

下面有这样的参考: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原文过于简略,后世医家都有这种看法。如陆九芝说:“(本方)不专为下利设”。恽铁樵认为本条方证比较简略,其中或有错简。所以,对本方证的认识,不能局限在原文,应当根据其药来测证。可以看作是黄连黄芩证与葛根甘草证的组合。黄连黄芩证是烦痞利,葛根甘草证是项背强急而下利。2、葛根用量宜重,通常在30g以上,尤其治头痛、颈项强痛、腰背拘急疼痛等病症,葛根可达60-100g以上,而且要先煎。3、葛根芩连汤与黄连汤的区别:两方均可用于腹泻,但体型不同,葛根芩连汤壮实、嘴唇红,黄连汤暗淡。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磨难
下一篇: 张锡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