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相脉之道”,是张家山《脉书》中论述脉诊法的重要内容。对相脉之道的文字考证以及其中弹脉法的具体操作,既往研究比较充分,但对其诊断价值的研究,目前仍较欠缺。笔者尝试对《脉书》相脉之道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相脉之道”位于《脉书》全篇之末。其主要内容共68字,缺5字,原文如下:“相脈之道,左x x x x x按之,右手直踝而簞之。它脏盈,此镯虚,则主病。它脈滑,此獨濰,則主病。它脈静,此獨動,則主病。夫脏固有动者,訐之少陰,臂之钜陰、少陰,是主动,疾则病。”此处提到的脉诊法主要有三种,依其诊法特征,试分别命名为:弹脉法、多部比较脉法和固动脉诊法,分别阐述如下。弹脉法弹脉法,《脉书》记述为“左x x x x x按之,右手直躁而簞之”。同样的内容,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也有记载,作“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马继兴[1]对照《甲乙经》及《太素》,认为《素问》此段文字存在错讹现象,使文义难明,当以《甲乙经》本为是,即“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而弹之”。后敦煌医药残卷(以下简称“残卷”)中发现这段文字的古本轶文,“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进一步明确了马继兴以《甲乙经》本为是的观点。
马继兴[1]将此法的操作用现代语言表述为:“医生将左手放在病人足内踝的上方五寸处压按,同时用右手手指弹动内踝时,在左手处即可出现相应的波动感觉”。通过对既往注家论述及现代解剖学内容的考察,孟琳升[2]认为:弹脉法的诊察对象,即下肢大隐静脉在内踝前方的一段。《脉书》中并未提及弹脉法的诊断价值,但《素问》和残卷中均有记述。
“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已上,蠕蠕然者,不病也(蠕蠕者,来有力);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病也(恽恽者,来无力也);其气来徐徐,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徐徐者,似有似无也);其肌肉身充,气不去来者,亦死(不去来者,弹之全无)。”(《敦煌医药残卷》)
对比两段文字,其大义基本相同,即通过对左手指下脉动感觉的辨识,来判断疾病的有无和预后死生。对比正常脉象与死脉象不难发现,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应”是否能到达踝以上五寸处。所谓“应”,即“右手当踝而弹”时,左手指下出现的波动感。正常脉象可过于五寸,而死脉象则不能达到五寸处。也就是说,弹脉法中,脉动感是否可以传导至踝上五寸处,具有决死生的价值。
脉象中“中手(气来)徐徐”一条,《素问》与残卷记载有异。《素问》云主病,残卷谓主死。考《甲乙经》及《太素》文,均同《素问》。再察《说文·彳部》“徐,安行也”,《广雅·释诂四》“徐,迟也”,《广韵·鱼韵》“徐,缓也”。王冰注“徐徐,缓也”,马莳、张介宾、张志聪等注家皆同此义。可知此处“徐”为迟、缓义,残卷注文“似有似无”于义欠妥。如此,则“中手(气来)徐徐”,指左手指下波动感传递速度较慢,但仍可到达踝上五寸处。根据以上“决死生”的判断原则,不属于死脉,当属病脉象。
另一病脉象,“其应疾,中手浑浑然”,其中“浑浑然”一象,残卷作“恽恽然”。考《说文》“恽,厚重也”,与“其应疾”义颇不合,残卷注“来无力也”亦难从。故“恽”为“浑”之误。“浑浑然”,历代医家注释多以为“混浊”“乱”义。崔锡章[[3]对此有详细考证,其认为“浑浑”音、义皆同“滚滚”,为“水奔流不绝貌”,可从。此两病脉象中,“浑浑然”与“徐徐然”相对。张志聪论此颇精:“其应疾而中手浑浑然者,急疾而太过也;徐徐然者,气之不及也,故皆主病”。故前者有余,后者不足,均主病。
相比之下,正常脉象所见“蠕蠕然”,杨上善注“动不盛也”,张介宾云“蠕蠕,虫行貌,谓其耎滑而匀和也”,张志聪曰“蠕蠕,微动貌,气之和也”,义均大同。再考蠕之本义,《集韵·獮韵》: 蝡,“或作蠕”,《说文》“蝡,动也”。《辞源·虫部》,蠕,“虫爬行貌,微动”。可知,此“蠕蠕然”即微动平和貌,与“浑浑然”之太过,“徐徐然”之不及,形成对比。
可见,弹脉法的诊断价值,主要体现在判断疾病的有无和预后。对从事诊疗工作的医生而言,这些无疑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此外,弹脉法对疾病属性的判断,《脉书》与《三部九候论》中均未明确提及。不过,从《三部九候论》中将病脉象“浑浑然”与“徐徐然”相对举的表达形式上看,著述者已经意识到,弹脉法对病性虚实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多部比较脉法 多部比较脉法(以下简称“比较脉法”),在《脉书》中记述为:“它脈盈,此獨虚,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澀,則主病。它脈静,此獨動,则主病”。从内容上看,比较脉法主要通过对人体不同脉动部位的脉象对比,判断病位所在。如此对比脉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亦可见类似运用,“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明确提出,通过不同脉动部位的脉象对比判断病位所在。 比较脉法判断病位的依据,是在多个脉动部位中,发现脉象与众不同的一处,作为病位所在。简言之,“独处藏奸”。不过,如果病脉并非一处,或数脉同病,或病虽有先后,但就诊时已无法区别。此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3脉滑,3脉涩;或2脉动,3脉静。如此,比较脉法则难以准确判断病位所在。固动脉法固动脉法,《脉书》谓:“夫脈固有动者,骭之少陰,臂之拒陰、少陰,是主动,疾则病。”也就是说,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阴三条脉,正常状态下的脉象为“动”脉。当此处脉象有异,说明此处有疾病发生。 固动脉法与比较脉法在诊断原理上存在明显差异。比较脉法属于对比脉诊法,其判断脉动是否异常,是根据不同经脉之间脉动程度的差异[4]。而固动脉法中,判断脉动是否异常的依据,为该脉脉象是否符合正常脉象。如果二者都是通过对比来判断疾病的有无,那么比较脉法对比的内容是不同脉动处的脉象,而固动脉法对比的则是同一脉动处的脉象区别。不过,固动脉法中,判断有无疾病的标准“是主动,疾则病”,颇令费解,而“动”和“疾”两个脉象,其义恰可与《素问》载弹脉法内容相参。 如上文分析,在弹脉法中,平人脉象为“蠕蠕然”。“蠕”的本义,虽为描述虫爬行的状态,但如《说文》所云,其关键在于“动”。弹脉法中所谓的“动”,与上文“应”的实际意义并无区别,即“右手当踝而弹”时,左手指下出现的波动感。不过,通过“蠕蠕然”的脉象描述,平人脉象的“动”,被解释为“动不盛也”(杨上善)、“微动貌”(张志聪)。 弹脉法中,与“动”相对的脉象为“不动”,即“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为死象。而“徐”与“疾”,作为一对脉象,在弹脉法中分主虚、实两种不同属性的疾病。而固动脉法中,与“动”相对的脉象为“疾”。“动”脉主常,“疾”脉主病。这种从脉象判断疾病有无的方法,在本质上与弹脉法正相吻合。 同时,弹脉法与固动脉法,在诊断意义上存在明显差异。弹脉法除用以判断疾病有无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决死生”,弹脉而气不至则死。而其他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阴三脉动处,诊断价值在于判断本脉疾病有无,而不具备“决死生”的意义。《灵枢·逆顺肥瘦》说:“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即是其例。“相脉之道”的启示相脉之道中提到的弹脉法、比较脉法和固动脉法三种脉诊方法,分别具有各自的诊断价值。弹脉法的价值主要在决预后死生,断有无疾病;比较脉法和固动脉法,则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判断病位所在。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这三种脉法所体现的,正是临床诊病的过程。首先明确预后死生,将可确定的死证患者排除;继而在有生机的患者中,评价是否存在疾病,平人得以从病人中区别开来;最后判断病位,决定针灸治疗的位置和次第。第三,又以断病位的诊察内容最为复杂,故须参合比较脉法与固动脉法两种方法详加辨析。 通过脉诊以决死生、定平病、断病位,在《内经》中有大量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等,均为论述诊法(尤其是脉诊法)内容的专篇。从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严谨,可知《内经》脉诊法的理论化程度远高于《脉书》;同时《脉书》精炼的文字和内容,为脉诊法厘定了基本的诊断思路,如通过脉象的有余不足,确定病性虚实;通过对比不同脉动部位的脉象,或通过与正常脉象的对比,确定病位所在。这些脉诊原理在《内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弹脉法在决死生方面的价值,在《脉书》脉诊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这一独特诊法在《内经》中的地位却不甚突出[5],其原因何在?作为文献明确记载,对预后死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弹脉法,对今天的针灸临床会有哪些启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