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俞、募穴

已有 1920 次阅读2016-1-4 09:34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在针灸临床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常常被称作“特定穴”。如“五俞穴”、“八会穴”、“原、络穴”、“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等等,“俞、募穴”也是其中一组十分重要的特定穴。

本文试图从俞、募穴的发展概况,俞、募穴在诊断、治疗上的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俞、募穴的发展概况

    俞、募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灵枢·背俞》篇里就提出了肺、心、肝、脾、肾等五脏俞穴的名称和部位。《素问·奇病论》中载有:“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中也载有五脏募、俞。在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撰有《募腧经》。(1)此书虽已失传,但其以《募俞经》作为书名就以说明在汉代末期人们对俞、募穴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晋代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更明确指出了俞、募穴的穴名、部位及刺炙法。《针灸甲乙经》是皇甫谧撰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而成。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已经失传,内经中除《灵枢·背俞》篇中记载了五藏背俞外,没有明确提出其他俞、募穴的穴名。因此,《甲乙经》中的俞、募穴可能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皇甫谧云:“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歧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可见该书与《内经》皆为同期之作,故亦可说明俞、募穴的出现当不晚于《内经》之成书年代。《甲乙经》保存了俞、募穴等重要资料,对于针灸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俞、募穴的含义

(一)俞穴的含义

背俞亦称“俞穴”。在本文中背俞专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五脏六腑的俞穴均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唐·王冰曰:“背脊曰俞”[1],明·张介宾曰:“十二俞……如肺俞、心俞之类……皆通于藏气”[2]。背俞穴虽简称为“俞”,实际上与广义的“俞”有一定的区别。俞、输、腧在《内经》中通用,一般作为穴位的通称而已,而背俞穴则专指五脏六腑之所输通于背部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俞穴。

(二)募穴的含义

清·张山雷说:“至于募之名穴,盖取寻求之义,说文募字,训广求之也。俞穴称募,殆有审慎以求之意。”[4]《针灸学》谓:“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的腧穴。”这两种说法,我们认为后者符合经络学说的趣旨。

三、背俞穴的取法

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另有一种取背俞之法:“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柱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以《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折量法所取得的背俞与《灵枢·背俞》篇中的背俞部位不尽相同。《灵枢·背俞》篇中取背俞是以脊椎为准。而上述“折量法”所得的背俞约间隔三椎左右,这种折量取背俞法从横向分寸来看也较宽,“折量发”是以两乳间分寸的1/2作为背俞的横向间距。那么,如按两乳间八寸计,则背俞的横向间距为四寸,而《灵枢·背俞》篇中之背俞“皆挟背相去三寸所。”

在历代中医、针灸文献上,对于背俞的部位有很多不同的记载,如《医心方》中记载了诸家取背俞之法均有较大的差异。

除了按照背俞穴的基本定位取穴之外,更主要的是要以手按压“反应点”,方能准确地掌握背俞穴的部位。《灵枢·癫犯篇》曰:“劂通腹胀满,肠鸣……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五邪篇》曰:“邪在肺……取……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背俞》篇曰:“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杨上善说:“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6]明代张介宾则说:“但按其俞穴之处,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痠软解散之谓。”[7]综上所述,取背俞穴不要过分地拘泥于分寸,而应该细心地寻按“反应点”。

四、主治特点和临床运用

(一)主治特点

《内经》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8]《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难经集注》杨注:“腹为阴,五藏之募皆在腹,故云俞皆在阳。”[9]

从生理上讲,脏腑经气可以通过经络由阴行阳,也可以由阳行阴,阴阳互通维持相对的平衡。从病理上讲,内脏或阴经的疾病,其邪常可由阴而出于阳分的俞穴,体衰或阳经的疾病,其邪亦可由阳而入于阴分的募穴。所以,《内经》云:“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应也。”明·张世贤更具体说明:“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腧,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

总之,临床上运用俞、募穴,首先要“审其阴阳,以别柔刚”,然后采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方法,使“阴平阳秘”,从而达到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二)临床运用

1、诊断脏腑疾病: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临床应用俞、募穴来诊断疾病。《灵枢·背俞》云:“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甲乙经》曰:“视背俞陷者炙之。”

日本针灸家代田文志氏观察到:“胆石症病人在腹部右边的日月(胆募)或期门(肝募)出现压痛。……在背部:右边的脾俞、胃俞、胆俞及其第一行附近发生压痛。……”[11]“胃的募穴中脘有压痛时,如诊背部的胃俞,大抵也有压痛……”[11]代田氏认为:由于“五脏六腑的俞穴和募穴,即是阴和阳的关系,募穴在阴,俞穴在阳,经气由阴行阳,由阳行阴……检查时要诊俞而查募,诊募而取俞,要俞、募对照来检查。”

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在相应的俞、募穴上可以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变化。如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异物感,如结节、条索状、半球状之异物,一般多有压痛。有人根据这种原理在临床上进行“压痛诊断”,通过对580例消化系统疾患时穴位压痛检查与临床诊断对照的结果,“总符合率为68.28%”。[12]

还有人报告:“在肺俞穴触到异物感时,多显示为肺部疾患,而这种病理反应物的不同形态,又常常预示为不同疾病的反应。例如,该穴出现梭形结节时,为急性肺炎,出现条索状物时,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出现扁平或椭圆形结节时,多见于肺结核。”[13]

甚至有人认为:检查俞、募穴的方法比其它诊断法都重要。代田文志氏说:“京都的汉医细野高野以肺经的募穴中府的压痛,应用于肺结核的疗断。调查中府的压痛有时比较听叩诊来得重要。”[14]

2、治疗脏腑疾病

俞、募穴与脏腑在部位上一在阳位,一在阴位,相为表里,它不仅能反映脏腑的正常生理状况,还能反映脏腑异常病理状况。因此,俞、募穴不仅被用来诊断疾病,更重要的是应用它来治疗脏腑疾病。从《内经》记载来看,当时人们就已经应用俞、募穴来治疗脏腑疾病。历代针灸家更是十分重视应用俞、募穴治疗脏腑疾病。如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之《标幽赋》说:“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为了探讨俞、募穴在针灸临床应用的规律,本文考查了《针灸大成》、《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等书中针灸处方应用俞、募穴的情况,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针灸大成》诸门类针灸处方共545方来看,俞、募穴主要应用于各科脏腑疾病。本文以应用俞、募穴的处方在其本科疾病中所占百分比核计分析如下:阴疝小便门占53.33%,诸般积聚门占47.61%,心脾胃门占46.15%,妇人门占45.16%,痰喘咳嗽门占44.44%,肠痔大便门占43.47%,肿胀门占33.33%,胸、背胁门占30.00%,低于25.00%的分别是一些再目门、腹痛胀满门、小儿门、诸风门、症毒门、咽喉门、症疾门、手足腰腋门、头面门等,有的如鼻口门则完全没有应用俞、募穴。

从《针灸大成》诸门类针灸处方情况看,俞、募穴主要应用于脏腑疾病。

本文还考查了焦国瑞氏编写的《针灸临床经验辑要》,在《辑要》全部处方中,应用俞、募穴的处方达326方,占全部处方的44.17%。根据各科疾病处方中应用俞、募穴的百分比之高低,发现在高于50%的疾病中,其基本情况亦和《针灸大成》中应用俞、募穴的情况相类似。由此更说明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五、临床应用规律

(一)单用脊俞治疗本脏腑病症

《千金方》云:“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15]《千金翼方》云:“心理怵怵彻背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吐逆不得食,灸心俞百壮。”[16]《甲乙经》云:“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17]

(二)单用募穴治疗本脏腑病症

《甲乙经》云:“腹胀肠鸣……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天枢主之。”[18]又《千金方》云:“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19]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19]

(三)单用俞穴或募穴治疗表里脏腑病症

单用俞穴或募穴不仅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疾病,还可以应用于治疗表里脏腑的疾病。如脾与胃相表里,脾俞或章门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脾的病症,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的疾患。《甲乙经》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腹中痛,积聚,默默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湿,心痛无可摇者,脾俞主之。”[20]此处所说的“心痛”实际是胃院部疼痛,“由于痛近心窝部,故有心腹痛、心痛等名称。”[21]

(四)俞、募相配治疗脏腑病症

俞、募相配治疗脏腑病症疗效甚宏。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得十分广泛。

《甲乙经》云:“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而身赢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22]季胁“即脾募章门也。”[23]

(五)俞、募配合其他腧穴治疗脏腑病症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器官在生理上始终是互相依赖,在病理上可以互相影响。因此,当脏腑病情比较单纯时,单用俞穴或募穴,或俞募相配即可用以治疗。若病情复杂,在运用俞募相配即可用以治疗。若病情复杂,在运用俞募配穴的同时,依证并辅以其他的腧穴,才能提高疗效。

如有人治疗膀胱腑气不通之尿潴留,取以小肠俞、膀胱俞、气海、关元、中极、阳陵泉、三阴交为主穴,并酌情加用足三里、水道、涌泉、曲泉、曲骨、大肠俞等穴治疗6例,经针灸治疗后除一例膀胱括约肌痉挛患者针灸2次外,其余病例均针灸1次排尿即正常。

(六)俞、募治疗脏腑络属器官病症

俞、募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病症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标幽赋》曰:“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医士主要指属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青盲、暴盲及其他眼疾患者。肝俞是肝脏直接输注之处,针灸肝俞有疏肝养血之效,“肝开窍于目”,应用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取命门滋养肾阴而治疗肝肾阴虚之目疾,多获良效。

“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鸣耳聋,《针灸大成》有:“虚芬赢瘦,耳聋肾虚”、“耳内虚鸣”取肾俞之记载[25]。《类经图翼》[26]《医宗金鉴》[27]中亦有肾俞治疗耳聋的记载。《针灸集成》云:“治色欲过度虚肿耳痛耳鸣。”[28]

六、俞募穴的理论基础

(一)背俞穴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把背部看作人体的重要部分,五脏六腑之俞穴就分布在膀胱经内侧线上。从背俞的排列来看,可知古人基本运用了当时的人体解剖知识。《灵枢·经水篇》云:“若夫八尺之士,皮内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29]其次,背俞穴的定位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脏腑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在背俞上很快就会出现反应。

背俞穴定在足太阳膀胱经内侧线上又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祖国医学认为:“背为阳”[30],“人头者,诸阳之会也”。[31]说明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头及脊背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机体及内脏,而内脏疾病又能反应到背部。从经脉的循行来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杨上善说:“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唯一脉者,不可为正也。”[32]由此可见,督脉与膀胱经虽一居脊柱正中,一居脊柱两旁,但两者经气相互交会,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阴之属”,王冰更认为督脉能“督领经脉之海”[33],由此,不难看出五藏六腑之背俞之所以位于膀胱经内侧线上,这是因为这条经线在部位上接近督脉,督脉不仅与之有共同的循行通路,更是“阳脉之海”,脏腑之气不仅通于督脉,而且通于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背俞穴作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不仅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而且可用于治疗各类脏腑疾患。

(二)募穴的理论基础

募穴位于胸腹。与背俞相对,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募穴为何都位于胸、腹部呢?根据祖国医学的解剖学知识,认为胸、腹部是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所在之处。张介宾认为募穴“为脏气结聚之所”[34],汪机认为募穴是“经气聚于此也”[35]。从募穴所处的部位来看,募穴基本上分布在相应的脏腑体表之上。如中府位于肺的上部,巨阙与心相近、期门、日月位近肝胆,章门与脾相近,京门与肾相对,中脘位于胃的中部,石门位于下焦,天枢与大肠相近,关元与小肠相近,中极与膀胱相对。其次,募穴亦能反映脏腑的病变。以中府为例,中府作为肺募,能反映肺脏的功能活动机病理变化。据益国才氏观察:“发现肺结核在中府出现压痛反应的百分比为91%。”[36]

募穴之所以能反映脏腑的功能变化以及被应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募穴在解剖位置上与五脏六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于募穴与脏腑之气直接相通。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针灸经验
下一篇: 经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