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丢掉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发展传统中医药吗?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24日在首届“中医药的国际化”论坛发表讲话。他就中医药国际化谈到,实现中医药国际化,海外侨胞是天然桥梁和战略资源。为此,国侨办持之以恒地为中医药国际化而努力,一方面扶持中医业服务于广大侨胞的福祉和健康,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承。
何亚非当日表示,作为华夏瑰宝的中医药既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积累下来的科学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髓体现,凝聚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在宪法中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践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是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
他指出,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使世界对于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全面深入,价值判断更趋理性客观。中医药国际化需嵌入文明交流和融合之中。
这些年来,经过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医药的科学价值逐步受到各国医学界的认可。可堪佐证的事例包括:“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外国企业抢注中药专利的案例逐年增多、高达千项;跨国制药公司布局中药研发、并购中药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屠呦呦女士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药学家。
同时,中医药文化所触发体现的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推崇和谐、辩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刚健有为、大医精诚的行为准则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中国大国外交战略基本理念的体现,在不断扩大的中外官方和民间友好交流中得到广泛传播、弘扬。
何亚非强调,实现中医药国际化,海外侨胞是天然桥梁和战略资源。中国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初步估算有6000多万,中医诊所上万家。中医业既是海外侨胞的谋生手段,也是为侨胞和当地人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的重要平台,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正式认可,并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中医药国际化从为海外侨胞服务,并通过侨胞与当地医药业紧密结合,成为各国医疗行业的一部分,这是必然的路径,也是最为有效的路径。
长期以来,国务院侨办贯彻为侨胞服务和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的大政方针,持之以恒地为中医药国际化而努力,一方面扶持中医业服务于广大侨胞的福祉和健康,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承。
2000年到2014年期间,国侨办组派30多个中医义诊交流团赴世界各地,为当地侨胞和民众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与当地中医师切磋医术。我们还在国内举办了多期“海外中医师研修班”,培训华侨华人中医师。2014年,为进一步推进海外和谐侨社建设,增强侨社内生动力,完善为侨服务体系,将有限资源更多投向广大基层侨胞,国侨办推出八项“海外惠侨工程”,其中包括“中医关怀”这项重要内容。实施方案主要有:组织中医义诊、开展海外中医师培训、推动海外华人医院与国内医院合作、加强与中医药行业协会的联系合作,以提升海外中医行业的水平,扩大中医药及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何亚非还提出,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国内外各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国际化发展势头。
2015年3月,为推动海外中医药发展和惠侨工程开展,国侨办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医药海外惠侨计划的战略合作协议》,确立了以“中医药合作为抓手,做好海外侨胞工作;以海外侨胞为重要资源,促进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合作目标,同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协议签署后,双方紧密合作,并利用海外侨社网络,在组织中医义诊活动、开展海外中医师培训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欧洲和美大地区,国侨办在天津和上海举办中医药协会负责人研习班,增进中医药行业协会联系、培训中医知识,并举办“中医药走出去专题论坛”。
国侨办还组派中医专家健康咨询团访问比利时、安哥拉和毛里求斯,为旅居三国的中医从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为侨胞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向主流社会宣介中医药文化,受到侨胞和当地民众、主流社会的积极评价和热烈欢迎,受到媒体普遍关注。
举例来讲,在比利时的中国驻欧盟使团“开放日”活动中,中医药专家们为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等欧盟机构和比利时政府官员、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举办了中华中医药文化讲座,介绍中医的渊源、中医的本质、中医发展现状及未来,使听众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专家们耐心为在场的听众作健康咨询,现场进行推拿和针灸治疗,临时“诊所”排起了长龙。类似的活动展示了中医药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欧洲。
国侨办还委托福建省侨办、南京市侨办等组派中医团访问东南亚和南美洲,委托新疆自治区侨办组派维医义诊团赴中亚和西亚地区,为少数民族侨胞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
此外,国侨办还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北京电视台等单位举办了“中医关怀计划”研讨会,目的就是惠及更多海外侨胞,帮助海外侨胞中医师提高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何亚非提出,中医药国际化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公共外交紧密结合。中国强则中医兴,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与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化密切相关,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密不可分。
据不完全统计,中医药现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中医医疗机构接近10万家,中医药从业人员达30万人,中国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签署中医药合作协议83个。中医药行业通过医、教、研、产等各种形式,有效扩大了在国外的普及度和应用面,从以往的民间交流逐渐进入主流社会,部分国家已将中医药纳入国家管理框架,中医药立法环境改善,法律地位提高。可以这么说,中医药国际化依然面对文化差异、技术壁垒、自身保障措施有待加强等众多难题,但中医药国际化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稳,发展前景和潜力巨大。
何亚非强调,明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百年目标的开局之年。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新理念,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经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医药国际化正逢其时,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紧紧配合国家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伙伴关系的大国外交思想,实现中国发展与中医药国际化的“双赢”。
2015年出台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要与沿线国家“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随后,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提出中医药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影响力,中医药国际化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很多有使用中医药或传统医药的历史,注重传统医学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作用。2014年,中国中药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达19.4亿美元,占中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54%,进口6亿美元,占中药产品进口总额57.5%,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3.97倍和5.61倍。同时,“一带一路”特别是“一路”沿线正是海外侨胞的主要传统聚居地,经济、科技、文化、宣传等领域侨务资源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何亚非最后强调,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我相信,中医药国际化与侨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将大大拓展和拓宽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国务院侨办在为侨服务和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这“两个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有关方面加强协作、紧密配合,持续深入推进中医关怀计划,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