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打太极拳的人,常会听到一个高频率的字眼:气。内气、运气、以意行气、以气行身。那么,究竟什么是气?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得气”?为什么太极拳格外强调气?倘不对这些问题作死心追问,捋顺这些纠缠不清的“气”,保不准练拳者拳没上身,气先伤身。
强调气,这与中国人的宇宙观、方法论有关。中国人属全息感应型的思维方式。认为气是天地万物乃至人的本原。在这种观念下,他们通过体察天象、返观内视,发现了人体有个隐形的、阴阳相交、可循而不可见的气血循环内系统。这个系统比西方现代医学发现的人体呼吸、消化、血液、神经、免疫等系统更为微观、本质,也更为神奥。据此,他们又相应发现并创立了人体气的周流转换、以及人气与天气交融交会的经络说、穴位说。经络,为交换的网络;穴位,是集中的收放点——如此循环不已、链接不断,对人身起到濡养滋补的作用。
2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气是一种带有能量、质量、信息三位一体的物质。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埸,一种电磁波。它不仅是一切有形物体的潜在本质,还以波粒二象性、以音和色的变幻形式在时空中传播和相互作用。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来说,说是在看不见的气埸、电磁埸中既与自身又与外界不断交流转换的一生。不管是气还是埸,不管是波还是粒,它们的内禀性都一样:都具有无形幻化、运动旋转的本性。
气是生命,但气更是流动。变动与转化是气的第一性,所产生的结构或形态是第二性。也就是说,气虽说是隐态的、虚无的,但虚而不空,虚中有实。气绝不是一种静态物质,而是一个运动过程。气的属性也既是人的属性。坏就坏在人是气,却又不仅仅是气。人除了具有气的变动性外,还具有气所不具有的:结构与形态。气,可以潇潇洒洒、混混沌沌、充彻天地、贯通永恒——人却不行。人气是有严格定数的。活到一定年头,人就气短气虚气浊气乱气滞——最终气绝。人的所有病症:什么肺气肿、肝浮水、胃出血;什么高血脂、低血压、糖尿病,都是现代医学在血的层面上界说人的病因病况的。这对治病固然有速捷快利的一面,却不及中医的全息辩证,由气入手、以固为本的治疗更来的彻底,且具有以治带养的双倍功效。
在中医看来,气比血更重要。万物生于气却并不生于血。较之于血,人体更像个全方位、开放式的小气埸。只不过这个气埸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要耗散衰竭;气流将不稳定、交换将失衡。而人的生病,就由于气的郁滞阻塞所至。因此,中医认为,治病首先要疏气调气,一旦气顺了通了,血自会畅行,病自会痊愈。
3太极拳与气与人的健身养生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尽管人体、人气不可逆地将与时俱衰,但所幸人还有气所赋予的变动性、运动性。运动可以改善疏通人体之气,扩大经络和穴位的收放功能,进而也就间接优化了人的呼吸、血液等功能,使人不断向健康化、甚至年轻化逆转。
生命在于运动,行气走血更在于运动。但运动和运动是大不一样的。其它运动,包括武术中的外家拳,尽管也属肢体活动,但由于它是以技击御敌为终极目的的运动,因此必然表现为一种凶猛刚勇,以外练筋骨皮为主的运动形式,训练过程也必然以大功率耗氧(气)为前提。这种剧烈性的运动对人体不仅无益,且加速人的老化。
太极拳则不同。太极拳虽是一种运动,但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特殊的运动。由于太极拳本身就是根据道气的阴阳理念化生的拳种,讲究的就是气与道的对称性,招招式式打的都是冲与和;相生与相克;对立与互补,这首先对人的中枢神经就大有好处。加之它又处处强调整体螺旋、顺势、化功、简直就是“人体的柔术”和“艺术体操”。它不仅不耗氧,反能起到导气增氧的作用;它不仅能改善人的整体代谢功能,且能使人更平衡和谐优美——更健康长寿,从而也更有尊严。
4
大多打太极拳的人,对气不是强调的过头了,就是压根找不到感觉。大体说来,练传统套路的人比较讲究内气,但往往讲究的不得法。这与他们更偏重技击、侧重内功内劲有关。不错,劲与力都是以气的合和丰盈为前提的,但气充气和又必须以“气冲”及气运为前提——以长年累月伸缩开合的盘架子、走势子有关。强调气沉丹田、以气行拳(这都是功夫深厚了的必然),弄不好就会滞气憋气。太极拳只要打得符合拳理拳道,其实每一招式都是在更活泛更大范围内引发并培养人的内气与整劲。与静态气功的由内引外不同,太极拳运动类似于由外引内的外气功——相当于古代的导引术。它的“运与动”的特点,关键就在引一发而动全身,既最大化地松柔张驰又最极致地绞拧收旋。这实质就是一次次地将人体各部分处于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巨大张力下,步步递进的利用运动的惯性、压力与反弹力,不断地将人体的新鲜之气之血,从四肢百骸向中间压出并收回,以此带动人体的循环与自净。
可见,太极拳不在孤立地提倡内气内劲,而在促进改变人的整体心身健康。它是在运动的整劲中逐渐加大内气内力——而不是相反——先从气中找功找力(那就得改练静气功了)。是的,太极拳的内气是不断地“压”出来的(所以才有气压之说)。整劲,由腰部中心向四肢反复辐射的螺旋劲永远最重要——然后才有气的深沉绵长,然后才有四梢的敏感灵活,再然后也才能体味出先辈太极拳家所说的“一动无有不动”、“柔行气、刚落点”的太极拳无穷内在旨趣。
5一个训练有素的太极拳家,起码要能感受到周身统一的整劲,做到在行拳发力时满身轻利,脸不变色气不喘,才能谈上内功内劲。在我看来,太极拳的灵魂:一是整体的反差劲和对称劲、同一律与矛盾律的交错更迭;二是各部分整体反差劲在每一招式行将结束的刹那(难就难在此刹那却又是隐形的不着痕迹),再整体的加速统一,形成“劲力点”、力量差——当然也就是运气的时间差。有差别才能形成气的阴阳冲和、气的积累加级。所谓艺术,所谓韵味,都是由于多极反差造成的。而大艺术家,则是那些善于将多极反差推至极致的人。
太极拳特别要抓住一个“中心点”,一个“两极”。中心点当然就是腰部。而两极则是颈脖子和脚脖子(尤其脚趾与脚跟的对立互补劲很重要)。这是与腰部形成螺旋立圆的关要。然后才是手脖子与腰部的螺旋平圆——进而形成整体的以立圆带平圆的全身运动。太极拳的整劲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整体永远大于部分。部分之和相加却往往并不等于整体。这意思是说,四肢动作固然重要,但若无那个贯通全体的内在灵气,一种活的有机联系,即使徒有掌形的漂亮,腿脚的抬高,仍然只能是机械式的花架子。
说到花架子,我又联想起太极界中人常以此语来戏谑那些打竞赛套路的人。依我看,这不能过多地责备他们,而要责备现行的体育制度不完备:太急功近利,也太无视太极拳的本意是向内求完善,而不是向外求名次。要求一个打竞赛套路的人去长期细腻地体会内功整劲、以及对身体的优化功能,这太耗时间,也太不现实。故此他们也只能是浮皮潦草地将无限丰富复杂以“打关系转换”为内在本义的太极拳,简化异化成“打定式”的外部表象动作。这种徒有其表的外部机械动作,与外家拳(却又没有外家拳的扎实功底)和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并无太大区别。它与内气内功及健身养生亦无什么瓜葛。
6一切有志于太极拳运动的人,都应当自觉地把自己的终极目标定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完善自身人格和生命质量上——而不是“放倒几个”,夺几块金牌。他应当首先明白练拳的一生就是培养正气内气、洗心净身的一生,然后再设法模糊淡化这一意识,全力在苦修苦练拳术及体悟拳理拳道上下功夫,这样他反而容易长功得气。没准一不小心,他还真就把自己练成个“准电棒”哩(最近笔者就于无意中连伤三人——这可能还与笔者长期炼丹功有关)。
当然,他若真想练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太极大师,在最后的阶段,确实还有必要专门修炼一下静气功或内丹功,以期达到最终的天人感应、一片神机。达到超然物外、返老还童的化境。此时,不动则已,一旦行拳走架,便气韵回环,神行机圆。仿佛能搅起周围空气,一任自已在天人合一中尽情膨胀飘渺
这种化境实际上已将自身修炼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埸、气流埸,一个魅力四射的太极球了。散时是气,聚时成拳,静如处子,出手成刀。到那时,什么弹簧劲、爆炸劲、寸劲、空劲,统统不过是末流小技。那是忘掉每一招式合不合道而肯定合道,每一行为自然不自然而肯定自然的无我状态。那是早已抛却世俗一切名利羁绊,只使人的个性底色显现,道的本性原色展露的人生最高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