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妙用黄芪

热度 1已有 3885 次阅读2015-9-2 10:33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1.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重症肌无力、肌肉痿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痿软无力。

胃黏膜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黏膜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黏膜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以下降,以促进胃黏膜之复原。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用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出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充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我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2.“升”者平之

此处言,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息风之品,但亦有不效者。我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据《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所载:与其他六种可以注射的降血压制剂比较,证明黄芪的作用强大。虽然有的药剂可使血压有持续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种药剂大量使用后,可使动物衰弱。这一结论,从药理研究角度支持了重用黄芪可以降压。此外,我赞同以下的论点:血压之所以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信息,是内脏阴阳失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当然,高血压经久不愈,进一步可引起心脑肾之病变,西医正因为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病变的影响,故以动脉血压指标作为辨病诊断的根据,作为治疗的对象,而千方百计地寻找降低血压之药品。近年有些学者,从辨证论治的角度,重新评价这个观点,认为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脑肾为重要。这三个器官血流需求量很大,当心脑肾血流供求不平衡,发生血压升高,升高血压对维持上述器官的血液供求量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血压长期升高的严重后果,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既然血压升高的深一层本质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而血压升高本身,又是体内为着克服此种不平衡的代偿反应的努力还不尽善和不成功,于是才有导致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持续存在。血压升高并不纯粹是消极的病因病理破坏,不应当是治疗压制的对象,它被看成是治疗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治疗若从帮助改善血流供求关系,帮助血压升高所要去实现的调节反应,因势利导,促其成功,则不需要再有高血压反应的持续激起。这一论点正道出了治气虚型高血压重用黄芪,就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改变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的局面,促使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缓解而达到降压之效果。这就是重用黄芪以降压之机理所在。

对于高血压危象,我常用针刺太冲穴(双),重用泻法,留针三四十分钟,根据情况一天13次治疗,并加服中药,多数取得较满意之疗效。中医治疗中风之针刺疗法,往往就因能疏通经脉,平调气血阴阳而调整血压,收到迅速治疗的效果。这亦是上述机理的有力佐证。

怎样解释黄芪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我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我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的分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我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柴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倍增。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四两,该院西医生对黄芪四两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

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戒了!慎之,慎之。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


3.攻可补之

张锡纯认为,黄芪之升补,尤善治流产崩带。但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我的经验。死胎之于母体,已转变为致病之物——“,病属实证。自宋代以来,妇科方书,下死胎习用平胃散加朴硝。平胃散是健运胃肠湿滞的主方,苍术猛悍为健运主药,厚朴、陈皮加强行气燥湿之力,加朴硝以润下。前人认为,胃气行则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则无不下矣。明代以后,《景岳全书》提倡用脱花煎催生与下死胎,此方以行血为主,兼用车前、牛膝以利下。平胃散着眼于气滞,脱花煎着眼于血瘀。

我曾治一气阴两虚之胎死腹中之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并配合针灸,后用脱花煎,皆因药证不符而未效,再经仔细辨证,借用王清任治产难之加味开骨散,重用黄芪120克,外加针灸,1剂而死胎产下。开骨散是以宋代龟甲汤加川芎而成,明代又名加味芎归汤,此方重用当归、川芎以行血,龟板潜降,血余炭引经而止血,本方不用攻下药和破血药,故明代以后多用以治难产。清代王清任认为,本方治产难有效有不效,缘于只着重于养血活血忽视补气行气,故主张在开骨散的基础上,重用黄芪以补气行气,使本方更臻完善。此例何以用加味开骨散取效?缘患者妊娠八月,胎动消失七天,诊其舌淡嫩,剥苔,脉大而数,重按无力,更兼问诊知其妊娠反应较甚,呕吐剧烈,食纳艰难,致使伤津耗气,病虽实而母体虚,本不任攻下,故用平胃散加味和脱花煎无效。傅青主指出:既知儿死腹中,不能用药以降之,危道也;若用霸道以泻之,亦危道也。盖生产至六七日,其母之气必甚困乏,乌能胜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强逐其死子,恐死子下而母亦立亡矣。必须仍补其母,使母之气血旺,而死子自下也。实践证明,傅氏这一论点是正确的,为下死胎另辟路径。傅氏主张用疗儿散治之,我用加味开骨散取效,可算异曲同工。当时龟板缺货未用。此例说明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寓攻于补之法也。


4.瘫者行之

对于偏瘫、截瘫等属于气虚有痹者,补阳还五汤是一张特别著名的效方。它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氏对于治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认为痿证有虚也有实。补阳还五汤用之要得当。但张氏不能不说:补阳还五汤其汤甚妥善也。我曾用此方治疗各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气虚血瘀之偏瘫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恢复五成的,也有恢复八九成的。

曾治一例严重截瘫之女性青年,就诊时已卧床数月,两腿消瘦,自膝下皮包骨头,需人搀扶起坐,坐亦不能持久,我乃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之, 黄芪初用120克,最大量时用至200克,服药八个多月,并经艰苦锻炼,已能扶一拐杖缓慢行进,一年后参加工作,两年后能去掉手杖跛行,后结婚生一子。

我体会使用补阳还五汤需要注意两点:一者辨证须是气虚血瘀之证;二者黄芪必需重用至120克, 不宜少于60克方效,其他药量也可略为增加,但决不能轻重倒置。


5.表虚固之

李东垣认为,黄芪能补三焦又能实卫气。卫气者,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实卫就是固表。自汗一证,玉屏风散为疗效确切的名方。我体会此方不但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为了方便,常用汤剂,其分量为: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防风用量少于黄芪,白术的量是黄芪与防风的量之和(其理见玉屏风散)。治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加麻黄根10克。

治疮疡烂肉,黄芪也是一味重要药物,曾会诊一患者,腋下肿瘤摘除之后,伤口久不愈合,不断渗液,一天要换多次纱布。用补益气血之剂重用黄芪30克后渗液减少,不到半月而伤口愈合,此黄芪内托之功也。小儿疮疖,逢夏则发,此伏彼起,实不少见,亦甚棘手。一军医小孩,自两岁开始,夏季疖疮发作,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发,反反复复,此伏彼起,至交秋乃愈。如是者三年,乃求助于余,时正六月,小孩满头疖疮,人虽不瘦而面黄唇淡,舌胖嫩,苔白,脉细,此正气虚不能抗御病邪所致,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甘草各6克,茯苓、绿豆、炙甘草各12克,服四剂,疖疮乃不再起。其父翌年一月求治断根,为处预防方:黄芪9克,防风、甘草、浙贝母各6克, 陈皮、白术、蒲公英各12克,嘱其于四月开始,每周两剂。此后疮未再发。


6.证须审之

我虽喜用黄芪,但黄芪到底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余曾治一肺结核病人,于养阴除痰药中加入黄芪9克,一剂额部发热,两剂全面发热,三剂颈面均热,撤去黄芪热自消失。又治一中风患者,药后头皮发痒,体温增高,误以为外感,改用辛凉解表之剂,一剂退热,再用黄芪90克,又再发热,右上肢活动反而退步,乃知辨证不当。细想患者脉虽虚大,但舌苔厚腻而舌质不胖亦无齿印,此证痰瘀比较,痰湿重于血瘀,改用祛痰为主,稍加祛瘀之药,以五爪龙代黄芪,证遂好转。对于使用黄芪的指征,我认为舌见淡胖有齿印,脉虚大或寸部弱,再参察有否其他气虚之证候,便可考虑使用。至于用量之多寡,则要时时留意证候之变化,切戒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1倡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予外用药物刺激的治疗方法。为历代医界所重。田氏通过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一定规律。

  (1)穴位敷贴用药的特点:①必具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性,如冰片、廯香、丁香、薄荷、细辛、花椒、白芥子、皂角、萎、葱、韭、蒜等。多用味厚力猛、有毒之物,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乌头、甘遂、巴豆、斑蝥、轻粉等。③补药多用血肉之品,如羊肝、猪肾、鲫鱼等。

田氏体会,热性药作用大,效果好,凉性药次之;攻药容易生效,补药次之。

(2)穴位贴敷的选穴原则及常用穴位:其选穴与针灸选穴原则基本一致。 田氏根据古代“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的外用药原则,提出:①上焦病多取膻中、心俞、劳宫等穴;中焦病多取神阙、中脘、章门、期门等;下焦病多取关元、命门、肾俞、浦泉等穴。②五脏六腑之病证,多取与其相应脏腑的俞募穴。③神志病或气虚下陷的病证,多取百会、大椎、膻中、气海等穴。④局部炎证、扭挫伤、风湿痹证、痞块、积聚等证多在局部或邻近部位取阿是穴。总之,穴位贴敷取穴较少,每次只取12穴,常用穴位约40多个,且以胸腹部和腰背部的穴位最为常用。

(3)穴位贴敷的药物剂型:有泥剂、浸剂、膏剂、散剂、糊剂、丸剂、药饼、药锭等八种。根据病情、病位,因人因时而选用。如用蒜泥贴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用斑蟊浸出液,涂肺俞、膻中六处治疗哮喘;还有定喘膏、腰痛散、调经糊、疟疾饼、痰饮锭等。

(4)穴位贴敷的应用范围:此法可用于临床各科的八十余种病证,常用的约三十种疾病,如关节炎、腱鞘炎、乳腺炎、过敏性鼻炎、疟疾、支气管炎、哮喘、略血、溃疡病、慢性肠炎、慢性痢疾、高血压、冠心病、痛经、遗尿等。

(5)穴位贴教的注意事项:①贴药持续的时间要严格掌握。刺激性强, 毒性大的药物,所贴面积应小,时间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泡面积大或药物中毒,对儿童更应慎用。②出现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停敷,必要时给予脫敏治疗。③孕妇更应慎用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④所用药物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失效。需要调敷的药物,应用多少调制多少,现用现配。⑤面部一般不用发泡药物,以防出现色素沉着。

田氏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过多种疾病,其中对哮喘病的研治颇有心得。哮喘、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病,但常期以来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取远期疗效尤为不易。田氏用贴敷疗法对数千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在古方基础上几易其药和穴位,研制成了 “冬病夏治消喘膏”,取得了稳定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较好,有预防复发的根治作用。

消喘膏的药物制备及其用法:炙白芥子;元胡21g,甘遂、细辛各12g,将上药共研细末。为一人一年用量。每年夏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二两,洗净浸泡后搞碎,挤出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5cm的细纸或塑料布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橡皮裔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掲下。每隔十天貼1 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共贴3次。无论缓解期病人或有现症的病人均可应 用,一般连续贴治三年。本法对身冷背寒,经常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患者效果 较好;若怕热,经常吐黄粘痰等热象明显者效果较差;若肺部感染有发热,合并支气管扩张,经常咯血病人不宜贴治。注意:宜在晴天中午前后贴治为佳,阴雨天贴治效较差。贴药未取下前,不宜活动太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曾在1976和1977年夏季随访用本法治疗的1074例患者,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有效率79%,显效率为46%;支气管哮喘289例,有效率83.7%,显效率83.1%,其中有59例36年未复发,治愈率为23.1%。在临床实A、G的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检查表明,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贴药后血中嗜酸性細胞明显减少,说明贴药可降低机体过敏状态;贴药后血浆皮质醇显著提髙,说明贴药能使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了“冬病夏治”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此外穴位贴药还可能通过剌激六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有关的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地和反射性地调整了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 系统的功能,改善了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了防治目的。

2妙用灸法

(1)太乙神针、灸治癃闭:田氏曾于1984年10月在某医院会诊一位63岁的女性癃闭患者。患者视网膜术后,出现尿闭,点滴不出。留置导尿管十二天,已有感染征象。经中西药以及针灸等多方治疗而不效。田氏认为此乃术后血气闭阻于下,三焦气机不畅,水道不通所致,故选用古法中温通,散疲的太乙神针为之治疗。第一次选六气海、水分、神阙、天枢(双)用6层白布包裹点燃的太乙神针的一端,分别啄雀各个穴位。3次点燃施灸后,患者即有尿意,扶坐便盆,继续灸治,随即小便可点滴而下,自觉腹部松动。第二天继用上法灸治关元、水道、神阙,仍作三次点燃灸治,灸治后能较顺利排尿。只是始排时比较费力,并有排不尽感。继第三天治疗后,即可顺利排尿,连续治五天,再未出现排尿障碍。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动药物处方发展的。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问世的太乙神针专著。它由辛香、散寒、走窜、开窍的药物和艾绒卷制而成。具有温通散寒、开窍通关、疏经止痛之效。田氏常将其用于那些顽固的风寒湿痹、瘘证、腹痛、尿闭等。此法操作比较特殊,一种方法是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棉纸或57层棉布,再将艾火隔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即可。若火熄灭,可重新点燃,如此反复施灸,每穴按灸10次左右。另一种是将点燃的一端,以7层棉布包裹,紧桉在穴位上,如病人感觉太烫,可将“针”略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如火熄,冷却,则重新点燃灸之,每穴可按灸 57次。

(2)隔药饼灸耳会,治疗脏器下垂:田氏曾用五倍子与蓖麻好等量,先将五倍子研细末,再加入蓖麻仁捣成饼,做成直径此瓜,厚约0.30.5cm的药饼 (每个约重10g)置于百会穴上,用中号艾柱,灸1020壮,治疗子宫下垂或胃下垂,每天1次,56次为一疗程。田氏用此法治疗子宫下垂30例,胃下垂10例,均获良效。对于子宫下垂,疗效更佳。五倍子与蓖麻仁均具有收敛固脱之性,常用于脏器下垂;百会属督脉穴,有升提阳气,固脫之效。用灸法温补督脉,增强 药灸升提之功,故治疗脏器下垂收效颇著。本法在操作时,多取坐位。让病人坐立椅子上,头稍低。施灸时患者往往有一种似晕非晕的灸疗感觉,脑热,身柱热以致全身热,下焦有上提之感。如已有身热之感即可停灸,不可拘泥于20壮之数。

(3)线香灸治气管炎、咽痒咳嗽: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咽痒咳嗽的患者,田氏常用线香灸天突、风门、肺俞等穴。12次即可收效。用线香点燃后,快速按在六位上进行焠烫的方法。点灸时听到皮肤表面发出一声微响声即可。每穴1次。操作时要求取穴准确、快速按提、点到即离,不要用力太大。如李XX,女,51岁。感冒后引起咳嗽,每闻异味,或气温变化即先咽痒而后咳嗽不止。病已十天,屡服药物而不效。田氏根据其咽痒即咳之症状,选用线香灸,第一次灸天突、风门,隔日1次,第二次又点灸大椎、肺俞而治愈。经随访未见复发。田氏用此法除治咽痒咳嗽外,也用治哮喘、胃脘痛等证。尤其适宜于体虚、老年患者。

3.大椎深刺治疗破伤风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田氏用针灸试治了11例破伤风,治愈9人。

方法:用26号粗针,深刺大椎六。选好穴后,先直刺破皮进针少许,即卧针40°左右,针尖斜向上方,沿胸第一椎棘突上缘,斜向上缓缓进针22.5寸,进针达硬脊膜外面,但不要穿透硬膜,当针下有抵触感时即停针。刺入后小幅度捻转(不超过90°),次数大约200500次,留针一小时或更长,直至抽搐症状至 角弓反张得以缓解。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次发作都可重复用此法刺之。一般23次可获效。有的一次即效,最多针5次。

4选穴配方效仿君臣佐使

田氏体会针灸治疗,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掌握理、法、方、穴、术五个环节。其中配方选穴是重要一环。配穴选穴应根据经络脏腑的关系,穴位的性质、功能,结合辨证求经配穴,随证灵活选用。每次选穴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做到一穴多用,配穴要严谨得当。一组穴位之间也要体现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如治月经不调取关元调冲任,安血室谓之君;三阴交补脾胃,资血源谓之臣;血热者用血海,施泻法活血调经谓之佐;配支沟用泻法,清中焦谓之使;血虚者加阴陵泉用补法,健脾胃、益气血,谓之佐;配曲池,用补法,调血中之气谓之使。

还有一些少而精的配穴,其作用相辅相成临床应用效果颇佳。如肩髃配曲池治一切郁热气结,脘闷操烦,呃逆纳差等证;通里配足三里治失眠;隐白配三阴交治疗崩漏等等。

要处理好配方选穴的君臣佐使,首先要掌握好辨证求本之法和穴位功能,尤其要注意同类穴位间的细微差异。如同是醒脑开窍之穴,十宣清热开窍;人中清心回阳而开窍;百会调督益气而开窍;承浆从阴引阳通关而开窍;劳宫清心醒神而开窍;行间清泻肝火而开窍;神门清心通关开窍;合谷清心醒脑,通关而开窍;内关、三阴交清阴火,安心神而幵窍。掌握穴位特性,才能配方选穴,如同遣方用药,分清主次轻重。

5.灸身柱穴治阳虚背寒肢冷

身柱穴主治痛证,历代诸书记载多为腰脊强痛、虚劳、喘咳、瘛疚、癲狂、小儿惊痫等证。亦有记载可治身热者。但鲜有用于治疗“阳虚背寒肢冷”者。田氏自1982年以来,曾先后遇到5例非常明显的背发凉,冷彻心腹,四肢不温久治不愈的患者,皆用隔姜灸身柱穴,每次1020壮,每日灸12次。均灸身柱穴 12周而获痊愈。如患者严某,女性,50岁,科技干部。四年来脊背发凉如敷冰。心中寒战,四肢发凉并伴有失眠、自汗、纳呆等证,经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特从云南来京求治,于1983年11月收住院,单纯用上法灸身柱穴1次后,背凉减轻,已无寒战,5次后背凉消失,共治疗10次,诸证亦逐渐好转,两周后痊愈出院。

身柱属督脉之穴,位居第三胸椎棘突下,居两肺俞之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统诸阳;肺俞为肺气转输之所。肺主治节,气为血帅。身柱为督阳出入之门户,督阳可以助肺气,振奋心阳。“阳虚则生内寒”,灸身柱故可振奋督阳,鼓动肺气,推动血脉,气充血盈,肢冷可消;能补督脉之病,则诸脉之气皆充。阳盛则阴消,背寒肢冷可愈。

二、医案选

例1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马XX,女,65岁,农民,1978年7月14日初诊。

咳嗽气喘30年,患者每到10月至次年4月,咳嗽气喘发作頻繁,以冬季尤甚。近10年病情加重,曾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未能根治。患者身体消瘦,神疲,语言低微,咳嗽轻微,咯白色泡沫稀痰,量中等,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畏寒肢冷,心悸,多汗,纳差乏 力,极易感冒。现病情稳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肺肾两虚。治以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处方:“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

治疗经过:依照常法(见前)治疗后,第二年七月随访咳喘等证均减轻,食欲增加,感冒次数减少,咳喘冬季发作较往年好转2/3以上,继续给以穴位貼治。第三年夏季再次随访,咳嗽,咳痰消失。气喘明显减轻。体力增加,可进行一般体力劳动。第三年仍用前法治疗。在1984年8月即开始治疗后第六年随访,咳喘已不发作,能做一般家务劳动,唯劳累后仍气短,未再服任何药物治疗。

【按】此证为肺肾两虚的哮喘证。治疗关键在于培补肾肺之气,增强机体御病之力。用消喘膏在三伏天“冬病夏治”培补肺肾之气,疏散伏邪。在夏季阳气易失之时,补益了阳气,则冬季阳气衰弱时,机体阳气不亏,而抗病力增强,感冒减少,咳喘发作次数减少。

例2 :慢性泄泻

李XX,男,47岁,工人,1982年5月10日初诊。

平素不节饮食,饥饱不均,恣食生冷。于1974年前后渐感腹痛并泄泻,时轻时重。常腹痛隐隐,按之痛减,吃冷食则疼簿加重。每日大便36次。时有白色泡沫肤样便,一般为溏便,有下坠感。面色萎黄不华。近三年来诸证加重,不能进冷食,大便每日47次,五更溏泻,饮食后时有腹痛,以脐周为甚,有时甚为剧烈,痛即有便意。腹胀,时自汗,四肢乏力,体重减轻。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微厚,脉沉细。曾经大便常规检査,无异常发现。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不显。证属脾胃阳虚,治以温中健脾,升阳止泻。

处方:①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②脾俞、肾俞、大肠俞、命门。

治疗经过:除足三里穴用针上加灸外,其余诸穴用中号艾柱隔姜灸,每穴每次5壮,每 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每次交替使用其中一组穴位。

经上法治疗两疗程,诸症消失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腹痛泄泻八年不愈,脾肾两虚,元阳亏损,火不暖土,脾失健运,病属难治。选用艾柱隔姜灸关元、命门二穴,温补元阳之根,则肾阳得充;补益足三里、天枢则脾阳得振,阳升湿化寒散,水湿健运,而腹痛除,泄泻得止。温阳除痼冷,实为灸法之长。

 
中药学.对诸病.诸证.引经.功效.疗效.用药的精华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  消肿排脓  的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  温肺化饮  的药物是  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  解表      的药物是  白芷  、  细辛  、  辛夷  、  苍耳子


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  滋阴润燥              的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的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  解暑截疟              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  清肺降火、凉血止血    的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  除疳热、  清湿热      的药物是   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  祛风湿、  清湿热      的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的药物是   鳖甲

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  利尿通淋            的药物是  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  活血消癥、消肿排脓  的药物是  穿山甲


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  解表、行气宽中             的药物是  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  清热燥湿                  的药物是  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  化湿行气                  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  补肝肾、强筋骨            的药物是  桑寄生  、  杜仲  、  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  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    的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  凉血止血、解毒            的药物是  黄芩  、  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  温经止血                 的药物是  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  补气、健脾、止汗          的药物是  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的药物是  菟丝子

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       活血通经                   的药物是  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       外用清热解毒                 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       宁神化湿和胃               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       解毒止痛                   的药物是  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       熄风止痉、清热解毒         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       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   的药物是  远志


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              黄、柏子仁、麦冬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利水消肿             的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清肝明目              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活血祛瘀            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的药物是  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止咳平喘            的药物是  杏仁  、  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补肾阳、益精血      的药物是  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补血调经            的药物是  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解毒截疟            的药物是  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补阳                的药物是  肉苁蓉  、  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补血                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养心安神            的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养阴                的药物是  麦冬


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        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  的药物是  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        行气止痛、纳气平喘         的药物是  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        化湿行气                   的药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        化湿行气安胎               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        散寒止痛、助阳止泻         的药物是  吴茱萸


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       破血逐瘀              的药物是  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        活血补肾             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         散瘀止痛            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         补肝肾、止血安胎    的药物是  断续

二、特殊疗效

1.
目珠疼痛——夏枯草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黄疸——茵陈蒿
油腻肉积——山楂
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
回乳——麦芽(消胀)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乌梅
脾瘅——佩兰
夜盲症——苍术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归源——肉桂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
亡阳证(回阳救逆)——附

2.安胎
行气安胎——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
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
温经安胎——艾叶
固经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断续
养血安胎——桑寄生
益气安胎——白术(健脾)

3.开窍

祛痰开窍——皂荚
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
解郁清心——郁金
宁心、祛痰开窍——远志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
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
平肝明目——桑叶、菊花

5.利咽

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
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
中气下陷——黄芩
升阳止泻——葛根

7.头痛

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
阳明(前额)——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9.痈

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
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
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

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

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

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

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咳嗽——百部

16.寒热往来——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补肺脾肾——山药

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

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

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

三、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

1.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木防己——祛风止痛
汉防己——利水退肿

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
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

PS:
    郁金                 [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
            活血行气止痛
    姜黄                 [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
   
    片姜黄—— 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

4.大戟

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

5.五加皮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

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
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

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
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
野菊花——清热解毒

四、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  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五、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六、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 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