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亢害承制

热度 1已有 1294 次阅读2014-4-22 21:02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人受气以成形,气失其平则成病,故肝木太旺则肝亢矣。肝亢则害脾,脾害则不能生金而防水,故木亢则金水亦俱伤。斯时当以扶金为要,金扶则木制而木平,木平则能和土而水不泛,金得生矣。若肺金太旺,则肺亢矣;肺亢则不能生水而害木,木病则脾亦损。斯时当扶火以制金,火旺则金暖而平,金平则能生水而制木,木和则无伤于脾矣。又若脾胃过于湿热,饮食思虑,则脾胃之气亢;脾土亢,则伤肾而不能生金,金弱则水之化原绝,而肾益衰。期时当疏木以制土,土平则金水俱平矣。又如肾亢则水泛,泛则水失其流行之道,而不能生木,木伤则邪干于土,而脾胃亦伤,故当补火以生脾,脾旺则水有所制而平矣。

  火亢、水亢、木亢、金亢,一有所亢,皆不能无累于脾;脾有累,则后天气伤;后天伤,则先天不能成其生生之气,治宜用纳气法。盖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以转运,而不能输于五藏;脾既不输,则心亦无以奉生而化赤;心不化赤,则心火弱不能制肺金;金既无制,则下降之令不行,于是五藏中失其和平者多矣。

  夫脾气由心而至肺,肺得气而行下降之令,入心为血,入肝入脾亦为血,入肾为精,自入为液。五藏和则能互为生克,相生相克,相制相化,而无过与不及之病,所谓气得其平也。其不能平者,或因六气之感,则外伤而不平,或因饮食劳倦欲事七情,则内伤而不平;不平于先天者,必伤于后天;伤于后天者,必害于先天,一有所伤害,则多气不纳肾之患。故医者必先审其起病之由,而察其何藏亢,何藏弱;亢者则以所承制之,盖子能报父仇也;弱者则以生化求之,盖制则能生化也。而以脾为要,盖五藏之气,皆能奉脾土归气于先天之原,万病俱消矣。

万物赖阳而生,从土而发,土不得阳,则不能制水,水无以生化,则反来侮土,土自救无暇,焉能复生金乎?金水寒则坚滞而不能生化,虽有微火,亦不明也,岂能化金水之寒乎?急宜桂附姜参救之。盖阳者,胃脘之阳也,救之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救而能自生者也。

古人云:泻其有余,因不足者泻之;补其不足,因有余者补之。何以言之?假使木气盛者,由肺气有亏,当泻南方以制肝,使火不相克,则肺自清矣。若金不足而火盛,火盛则水亏,脾土因亢而不生,当补脾以养金,滋阴以降火,则水自生而血自长。土常不足,再无有余。

气血以冲和为上,偏胜者乃邪胜也,非气血有偏胜也。泻其有余,是泻邪也,以邪气反胜,正气不足,当却邪以卫正;补其不足,是补正也,因正气不足,邪从虚入,当扶正以却邪。气血均平,邪从何入?气有余者非言气之有余,而言火之有余也。因血不足,气过盛则化而为火,五藏空虚,烧烁真阴,为害甚大。

  夫人之一身,气以血为主,血以气为先。血以气为先,故当补血中之气,四物加肉桂,血热者不宜。气以血为主,则当补气中之血,保元加血药。

  治病不可忘血,亦不可忘气。忘血则四肢不能用,脾无统也;忘气则体无管摄,肺无主也。气血互相周流,生生不息。和平之药,疏畅气血,宜多不宜少;寒热之药,不过却病,宜少不宜多,多则伤脾胃,切宜谨慎。虚中有实,正虚便生实邪;实中有虚,邪实皆由本虚,故实者以泻为补,虚者以补为泻,总不外“亢则害,承乃制”之道也。

水者所以生木也,水泛则木浮,必得土克水而后能生木。木者所以生火也,木盛则自焚,必得金克木而后能生火。火生土,火炎则土燥,必得水克火而后能生土。土生金,土重则金埋,必得木克土而后能生金。金生水,金寒则水冷,必得火克金而后能生水。此生克制化之道也。

五行不克则不生,在五藏亦然。人徒知克我者为贼邪,而不知克我者为夫也。盖女无夫则不生,五藏无克亦不生,如水生木,木不生于江湖河海而生于厚土,土克水而生也。故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克之义,举世莫知。经云:“承乃制。”制则生化,有志歧黄者,宜详味焉。

Dr. Jiliang Liu  劉濟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ew York
www.TCMofNY.com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taichi 2014-4-23 11:01
谢谢您的评论。
要想明白、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要有古汉语的基础,重在悟性。
回复 阿彭 2014-4-22 21:13
能否讲得通俗一些容易明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