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石磨的世界 //www.sinovision.net/?1141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040节生命扬帆

已有 1116 次阅读2011-12-1 20:16 |个人分类:情离情聚|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入学后第三天,新生全部去校农场劳动,卡车上,小龙不由自主地被坐在对面的一位女同学吸引,她那蓝宝色上衣,配上浓浓细细的双眉,使得本来白净的脸颊愈发显得清亮透彻,小龙的目光投向她的一瞬间,她的目光也在向小龙游移。

车到宣城,停车休息一个小时再出发。

一条横跨马路的大幅标语―热烈庆祝地区美术创作作品在我县展出―吸引了小龙的目光,急匆匆找到文化馆,紧靠大门的第一幅作品《托儿所是我家》映 入小龙的眼帘,啊――!小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一般布展的第一幅画都是好作品,所以,心头足实美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

突然,小龙发现画中的老奶奶双眼被抠了两个洞,真想抬步去办公室问个究竟,身边围满了一圈人,一瞧,是本班的几个女生,小龙自我吹嘘这幅《托儿所是我家》是自己画的。

女生们近到画前一瞧作者姓名,面露惊讶的神情,其中,蓝宝色上衣的女生不无遗憾道:“你不该来外语系的,你应该去艺术系才对。”

“我当时报考的就是艺术专业,被开了后门。”小龙自傲的说话神情引起了女生的一片惋惜,更引起了蓝宝色上衣的同情和专注。

小龙的这幅作品要在芜湖地区八个县巡展,宣城是第一站,就遭此抠眼的恶运,是谁跟自己过不去哪?挂画的位置很高,小孩是抠不到的,一定是大人,小龙在心里把那个抠眼人骂了个祖宗十八代才解气。

农场的劳动主要是挖花生和摘花生,小龙一边摘一边吃。干活时,男生一堆,女生一簇,互相不搭话,所以,半个月的劳动,小龙只能对蓝宝色上衣雾里看花,偶然在食堂打饭擦身而过,双方四目相对,小龙再来个180度转弯,又会与蓝宝色上衣四目闪电。

刚入学就安排劳动,让小龙觉得有点滑稽,有点不伦不类,除了解放军和工人,其他人都来自农村,都是劳动两年以上的,好不容易才将一身泥水褪尽,又要参加农业劳动,这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作用呢?尽管这样的劳动比起插队时要轻松的多,可是,自己现在是大学生了,是来学ABC的,是来坐课堂的。为此,小龙有点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国庆节前,回到了学校,回到了101寝室,回到了盼望已久的课堂。

教小龙班的两个老师都是上海人,教词汇的男教师姓颜,教语音的女教师姓胡,当她听说小龙是报考美术的,愿意帮小龙联系艺术系的老师再转系,这可是个好消息,又有贵人相助。小龙赶紧回到寝室,翻箱倒柜寻找习作,真他妈见鬼,竟然一张都找不到,小龙明明记得,装箱打包时,历年来的习作整理好放在箱子里的,怎么会一张都没有呢?莫非是天意,老天爷不让自己走这条道,不让自己圆画家的梦?

学习从ABC26个字母开始,小龙有基础,学得比较轻松,而且,进度也不快。

不久,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工农兵学员的素养就逐渐暴露出来。课堂上,颜老师请袁世福读新教的单词new  words,袁世福读成牛涡屎,小龙笑得肚筋抽搐,笑得泪水直流,笑得发出咯咯声。因为,“牛涡屎”三个音和小龙插队的当地人说的牛拉屎完全是同一个音。袁世福也是上海人,戴着一副宽边眼镜,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知识分子样子,发音实在够呛,所以,小龙为他汗颜。

接下来闹出笑话的是团支部书记费才旺。绰号叫“try ”,每当他不敢读或不会读单词时,颜老师都要鼓励他,叫他try,try,由此,try成了他的绰号。一次,颜老师让他读reading-room, 他想了半天,脱口而出―热的馍馍,小龙把费才旺和袁世福两人读的怪音合起来,就是“热的馍馍”不吃要吃“牛涡屎”。

学英语特讲究语音语调,所以,颜老师在教这两个单词时,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但是,这两个单词的音节又特别多。南京来的林玉霞,是个女同学,平时学得还可以,颜老师特别请她读这两个单词,作为示范。林玉霞站起身,一连串脆亮的prona-na-na-na-na-,小龙就坐在她后排,感觉一辆救护车在向自己开来,就跟上海早期的救护车打出来的铃声一模一样,不仅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反而引起全班一片哄堂大笑,连颜老师都忍不住笑弯了腰。

小龙的记忆力较强,新学的单词发音都能记住。但是,有时候会凭想当然记发音,单词“颜色”的发音跟当时上海流行的俚语“克勒”很相近,以为是外来语,所以,觉得很好记,一下就记住了。

赵芳故意请教小龙:“小龙,颜色这个单词怎么读?”说话声音嗲嗲

的。

“很好读呀,就是我们上海人说的克勒。”

也真是天下无巧不成书,第二天上课,颜老师偏偏请赵芳读新学得几个单词,当她把颜色读成克勒时,颜老师马上叫她停下,问她谁教你这样读的。

“是小龙教我的。”说罢,还扭头朝小龙看了看,还做了个鬼脸。

小龙知道读错了,但不死心,下课后,跟颜老师讨个说法,还诡辩了一通理由。但是,颜老师否定了小龙的诡辩。

最搞笑的还数刘峰,在学There is...句型时,颜老师请他造句,刘峰站起身,前摇后摆,摇头晃脑,右手的指关节还要习惯性地敲着课桌,刘峰思索了一会儿,脱口编了一个造句―There is  a  chair near the factory(即:工厂旁边有一把椅子),他的造句刚一落地,立刻引起满堂大笑,刘峰显得很不乐意,连声责怪道:“笑什么?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说完,气呼呼地坐了下去。

老师马上解释道:“你这句造句,语法是对的,但逻辑不通,应该把factory(工厂)改成desk(课桌)就对了。刘峰这才恍然大悟。

上海人擅长学英语,这话一点没错,因为,48个音标的发音,有许多跟上海的方言相同。譬如,颜老师在教形状像梅花的“æ”音标时,就说跟上海青浦人说鸭子的“鸭”是一样的音。再譬如,音标“i”的发音,就跟上海人说的1234中的“1”是一样的。所以,同样学音标,外地人明显比上海人吃亏,不占优势。三班的女班长,来自皖南山区农村,她的发音,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

一个周末的下午,小龙在寝室公用水池间洗衣服,听到她和同班的一个男生在讲话。临走,她用英语大声说了一句“非常感谢”,模仿一下就是这样的,“杀块肉给你妈吃”。“杀块肉”就是thank you,“给你妈吃”就是very much。小龙听了,忍不住一边笑一边回了她一句,“杀块肉给你爸吃,还给你妈吃”。因为,小龙插队的地方老乡说“买肉”就说“杀块肉”。

上海方言“吴胡贺”三音不分,全读成一个音―吴,属吴语方言。芜湖人读拼音“l,n”不分,所以,读音标时,也带来了麻烦,英语中的“让”,应该读“let”,芜湖人老要读成“net”。班里有位女同学,芜湖人,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可是,她就是不敢读课文,只要一开口读“Lesson...”,就会引起一片窃笑。

相比之下,小龙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经常得到颜老师的夸奖和表扬,尤其是当颜老师称赞小龙的音质好之后,更滋长了小龙多读多说多开口的勇气和胆量。心想,将来若能当上翻译,除了要具备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要具备一嗓优美的音质,因此,小龙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小龙学习的热情高涨,还来源于蓝宝色上衣,同课桌的梅,自从在卡车上心有灵犀开始,原来无色无味,无情无义的变色龙,又重新唤发了性的活力,梅的一颦一笑,酒窝的一闪一显,近在咫尺,秀色可餐,梅的声音虽然不及春脆亮,但是,她那奶声奶气的童音,不蒂是襁褓中的婴儿,让小龙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拥抱,想要去呵护,却又生怕将她玷污的复杂心情,所以,他俩几乎每天形影不离,晚自习无人了,他俩还在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砌磋,互相欣赏。

小龙特别注重朗读,记得念初中一年级,每天清晨都会在自家的院子里读课文,和小春谈恋爱后,春还提起过,说重点中学的学生就是不一样,老师不在身边,照样自觉学习,哪像铁皮和黑炭他们,老师拿了把刀在边上也没用。所以,到了大学,小龙依然坚持每天到教学大楼后面的山腰上,躲在无人的树丛间,反复背读新学的课文。

大一期间,小龙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这跟他制定的一整套方法是分不开的。清晨,只要校广播一响,他总是第一个起床跑步晨练,有了强魄的身体,才能完成一天的紧张学习,为此,又得到颜老师的表扬,希望班里的学生向小龙学习。同时,系里的大批判专栏也由小龙一手负责,画刊头写横幅,调糨糊贴抄稿,小龙俨然成了一个活跃人物,一个斗批改的积极分子,一个登上历史舞台叱咤风云的新闻人物,小龙意识到新的生命已经开始,辉煌的前程已在天际初露晨曦。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