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云淡风情 //www.sinovision.net/?1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云淡风情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质记录显示:未来或将发生大地震五个地方

已有 1035 次阅读2009-11-12 00:34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地质记录显示:未来或将发生大地震五个地方 

       1.洛杉矶

    地震是洛杉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不例外。1994年,诺斯雷奇(Northridge)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高速路严重受损,有70多人在地震中丧生,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不过与未来的地震相比,这些数字也许都是小巫见大巫。地质记录显示,洛杉矶地区每隔150年会发生一次大规模地震,这是因为该地位于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南端。

    1857年地震是该地最近发生的大规模地震,震级高达里氏7.9级。自诺斯雷奇地震发生以后,洛杉矶在过去15年间一直在不断健全建筑法规和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在应对地震方面,该地可能比美国其他城市准备的更加充分,但是洛杉矶城是如此之大,人口是如此之多,这一切都说明下一次地震会对这里造成更大破坏。

    2.东京

    日本的面积不但跟加利福尼亚州差不多,而且它还跟后者一样,拥有非常不稳定的板块构造。该国的4个主岛经常发生不同级别的地震。不过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而日本的人口大约是加州的4.5倍,而且大部分日本人都生活在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城市里。这使更多人处于危险区域,不过没有什么地方比日本首都东京的人数更多。东京人口是130亿人。

    1923年,一场地震突袭该市和周围地区,导致15万人丧生。虽然从那以后日本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该国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建筑法规,但是如果再发生一场规模相似的地震(地震学家认为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造成的死亡人数将比1923年地震多1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比1923年多1万亿美元。

    3.德黑兰

    伊朗的所有地区都位于一个主要地震带内,该国以前曾多次遭遇可怕地震,最近一次发生在2003年,里氏6.8级地震把古城巴姆(Bam)夷为平地,导致3万多人丧生。但是如果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发生类似级别的地震,将会造成更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为这座城市的人口更加稠密,人口超过700万人。

    跟旧金山和东京等其他位于危险地带的城市不一样,这里的建筑法规相对较为宽松,那些居住在无筋混凝土(unreinforced-concrete)房子的居民,很有可能会在更强的地震中丧生。据伊朗卫生部估计,里氏7级的地震就足以摧毁该市90%的医院。德黑兰面临的地震危险非常大,因此不时有人建议把伊朗首都搬迁到其他地方去。

    4.太平洋西北地区

    生活在潮湿多雨的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居民可能认为,地震是他们的邻居——加利福尼亚州必须担心的问题,他们根本不用为地震担心。但是,平洋西北地区坐落在主断层的上方,虽然地震不会时常光顾此地,但是这里以前也曾发生过大地震。平洋西北地区包括从俄勒冈州到英国哥伦比亚的广大地区。

    最近一次发生在1700年,一场里氏9.2级的地震袭击该地。地质记录显示,平洋西北地区大约每隔500年就会发生一场毁灭性大地震,但是西雅图和温哥华等位于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城市所做的准备工作,远不及旧金山和洛杉矶。因此当下一场地震来袭时,太平洋西北地区将遭受重大损失。

    5.印尼

    从新西兰到智利的广大地区是俗称“火环”(Ring of Fire)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半圆形地带,多位移板块和火山。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该地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其中包括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有23万人在这场事故中丧生,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亚洲东南部。

    这场海啸是由印尼北海岸的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的里氏9.3级地震引起的。该地一直不断遭大地震袭击,最近一次发生在9月,震级高达7.6级,这次地震导致1000多人丧生。然而不幸的是,与印尼的平均水平相比,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相对较少,地震学家认为,该地以后会发生更大规模的地震。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