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5|
《我的兄弟王小波》内容简介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
书评:饥馑年代的阅读与王小波
我猜想着,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王小波。有人喜欢他的小说,有人喜欢他的随笔,有人对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痴迷不已。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小波依然以缺席的方式存在着。我丝毫没有夸大的意思,每每想到那头特立独行的猪,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欢乐。没人喜欢过一种被安置好的生活,一头猪也会用奔跑的方式反抗自己被宰杀的命运,何况我们这些自视甚高的人类。王小波用这种独特而幽默的方式解读着自己荒诞不经的人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小波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纪念着。但是再多的纪念方式也会有缺憾:至今没有人梳理王小波的作品对八零年代出生的人的影响有多大,大概是他始终游离于正统文学史的缘故吧,体制也从没想过要收编他。除此之外,也没有人想着去从传记的角度整理他的人生,大概是因为他文学的人生过于短暂吧。在人生的思想启蒙时期遇到谁是偶然的,但是如果能遇到王小波的文字,那该是一种幸运吧。王小波成为了一种寻找精神同类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估量他的影响都不过分。
王小平的《我的兄弟王小波》,从哥哥的眼中重新审视王小波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弥补了传记的缺失。但是凭心而论,《我的兄弟王小波》描述的重心在他们童年时期,对王小波后来的创作生涯着墨很少。另外,王小平的笔触过于私人化,给人的印象,他对表述自己的观点,审视自己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王小波的兴趣。我怀疑,这个可能跟王小平的哲学训练有关,他对外在世界观察也大于对弟弟经验的沉思。王小波说过,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就算是实话,但智力不代表文采,王小平也是个话唠型博士,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倒是真有几分豪气干云的气势,不过废话很多,套用了他们年轻时阅读的名著句式,文革时的语录。以上说的都是缺点,好像这本书一无是处似的。话说回来,再多的缺点也掩饰不住它最大的优点:真实。阅读这本书,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尽管我有很多年没有再读王小波,但是他对我的影响根深蒂固,如影随形,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我最早读王小波是在2001年左右,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的阅读札记。王小平在《我的兄弟王小波》中曾经提到这个悖论,只有在禁书的时代,人们才愿意读书。在他们生活的时期,禁书据说是为了革命。而在我生活的年代里,虽然已经不再有那样荒唐的事情,但是因为生活的贫瘠,书不禁而自禁。小时候因为想读书的那种疯狂,真的是很难用笔墨形容。我读王小波,最初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是他写在云南下乡,找不到书读。我曾多次引用《思维的乐趣》中的那段话:“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不读书会死吗?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不解。哀莫大于心死,不读书,心灵中就会有一种荒草疯狂地生长,扼杀着自己,最终陷入一种绝望的情绪,行尸走肉的生活,与死无异吧。在文化看似繁荣的八十年代,还有很多被忽视被遮掩的角落,比如我生活的那个穷乡僻壤的村落,与王小波上去插队的云南农村并无多大改观。时代虽然变了,生活一如既往的贫困。任何时候,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的,精神上的荒芜与绝望无人理睬。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读书的,但是那种阅读的渴望无法遏制,疯狂地找寻课本以外的任何读物。那时候所能接触到,基本上没有所谓的正统经典文学,大部分都是武侠小说。那是另外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每天沉浸在侠以武犯禁的成人童话中,才能暂时性地忘记现实的贫困与苦难。
王小平回忆他们早年的读书岁月,提到一个段子。他和王小波借了一套《基度山恩仇记》,十分难得。由于很快要还给别人,王小波就想办法,不辞辛苦地把全书一千多页用低感光度的便宜胶卷拍下来存档。自制拍摄架,拍摄,冲洗,编辑成一本奇特的照片文字书。现在看这些事情真是荒唐,但我读起来起来却感同身受,不是说我曾这样干过——想这样干也没机会,那时候根本没见过相机为何物。只不过,那种四处寻觅图书的饥渴感都是类似的。为了借到一本好书,走街串巷,十里八里,托朋友,讲人情,只是为了读一本书!那种饥渴阅读的程度现在根本无法想象。时代虽然不一样了,但是那种精神的犀利状态,对书籍和知识的渴求,恍如昨日。很多年后,我会回想起早年的阅读岁月,不禁惊讶自己竟然能从这种疯狂的焦虑中走向正规的阅读之路。换句话说,读什么书虽然很重要,但是如何读则更为迫切。
我虽然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在读王小波的书,但是他在我的阅读谱系中占据的位置至今无可替代。他向我打开了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从王小波到罗素,从《西方的智慧》到《西方哲学史》,从文学到哲学,从思维的乐趣到智慧的乐趣,从构建参差百态的幸福生活到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阅读视野恍若从井底之蛙到了浩瀚无边的书籍海洋。我现在已经不读王小波了,但是他的影响一直都在,因为只有通过他的引介,我才能进入这个充满了知识、趣味、思辨、审美的世界。就连我以后读过再伟大的思想家也抹杀不了王小波的存在,因为我站在了他的肩上,才跃到了更高的知识层面。
王小平在《我的兄弟王小波》中,对他的创作生涯指涉太少。这也难怪,毕竟他们以后对知识的追求已经偏离早年的阅读轨道,长期分隔两地,就算是亲兄弟的哥俩儿,也不免对相互的思想体系感到陌生。王小波生前很看好自己的小说,但为他赢得声誉的偏偏是专栏随笔。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对他而言,写小说是纯粹私人性的一面,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虚构等同于现实。而在写专栏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是他公众的一面,需要承担公众的道义和责任。但是正如“能写的”和“想写的”总不统一,长期形成的焦虑和分裂让他不堪重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把王小波的杂文一度推向公众前台的朱伟就说,因为这种写作上的困惑与分裂,造成了他后期写作上的精神压力,陷入崩溃的边缘。
王小波并不是一个神话,王小平的回忆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现在的王小波早已经面目全非了,他由原来讲述自身常识的王小波变成了现在被过度阐释,变成神话的王小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转变,王小波生前写作的时候不止一次说他在讲述常识,但是现在我们认为他讲述的都是真理。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王小波成为了神话,以至于去世十年之后,我们(包括写这篇文章的我)还在不遗余力的写文章祭奠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更为离奇的是,王小波仿佛成了武侠小说中的一派宗师,开山立派不说,还有了“王小波门下走狗”这个武林中最奇怪的派别。还有一桩离奇事,王小波生前没出过几本书,没想到死后出书的速度都赶超大跃进大炼钢了,各种选本、文集、全集层出不穷。不说其他,单是全集就有北京理工、云南人民、江苏译林(应该是凤凰一力)、陕西师大、重庆等出版社的各种版本。就算你知道王小波,你都不好意思说他死了,一定还以为他躲在哪个地方奋笔疾书写“饥馑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