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大家一定都熟悉,开国领袖毛泽东诗词中,有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非常著名,并被谱成歌曲“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从此在神州广为传唱,这是毛泽东最刻骨铭心的一首诗词,读之极易使人潸然泪下。诗词中的杨,是指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革命烈士;柳,就是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革命烈士。毛泽东歌颂了为国赴死的革命先烈,与李淑一共同缅怀了自己的革命伴侣,他们用热血生命诠释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据文献记载: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就是诞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乡(现为开慧乡)板仓冲的杨家老屋。杨开慧,号霞,字云锦。其父杨昌济为三湘大地的知名学者,早年曾赴日本、欧洲留学,学成归国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1918年后受聘于北京大学任伦理学教授。1920年11月17日不幸病逝于北京。杨开慧虽为女儿之身,由于家庭的背景,接触了不少先进思想,结识了许多优秀青年,毛泽东就是她于1914年在湖南家中相识的进步青年之一。杨开慧在这种开明家庭的熏染下,从小就养成了高傲、正直、温柔、善良的优良品性,并喜吟诗作赋,具有较高的文学天赋。
在毛泽东的引领下,杨开慧于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湖南省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1921年夏,毛泽东告别新婚不久的夫人杨开慧,与何叔衡悄然登船,东下上海,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途中,夜间无法入睡,思念远方的爱人,写下了这首词:《虞美人?枕上》词曰: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1927年8月底,毛泽东奉党的指示赴湘赣边界组织秋收暴动,也是在此与杨开慧告别。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与长子毛岸英及保姆陈玉英更是在此被湖南反动军阀何键缉捕入狱。板仓冲位于长沙市东北约65公里,现为杨开慧纪念馆所在地,纪念馆包括杨开慧故居及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壮烈牺牲时,毛泽东正在江西境内组织中央红军进行第一次反“围剿”。噩耗传来,毛泽东悲恸欲绝,写信给杨开慧堂哥杨开益,信中有“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内容,并附亲自拟就的碑文“毛母杨开慧墓 男岸英 岸青 岸龙刻 民国十九年冬立”及立碑费用30块大洋,通过党的地下交通线设法转板仓杨家。杨开慧的牺牲,对毛泽东精神打击很大……毛泽东诗词《蝶恋花?向板仓》凄婉悲愤:立誓举刀枪为杨开慧复仇。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岸英与父亲毛泽东谈及母亲在狱中的最后时光,认为妈妈被捕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妈妈希望他记住狱中发生的一切,如能出去好告诉爸爸。毛泽东听后顿时热泪盈眶,高度赞扬杨开慧能毅然抛下年迈的母亲和3个年幼的儿子,大义凛然奔赴刑场,常人是很难做到的。
据文献记载,柳直荀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挚友,1898年1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白石乡方塘冲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12年,柳直荀满14岁时,和大弟柳瑟虎离开家乡,来到长沙广益中学读书。当时,杨怀中刚从日本和英国留学回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柳杨两家是世交,有“交情三世久,春色两家分”的亲密关系,因此,柳直荀就寄居在长沙板仓杨寓——杨怀中的家中。
那时,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等湖南第一师范的进步学生,常到杨怀中家里讨论治学,议论国事,抨击时弊,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柳直荀,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决心要像毛泽东等人那样,为改造黑暗的中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923年,柳直荀经何叔衡和姜梦周介绍,同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夏,柳直荀在雅礼大学毕业。柳直荀的妻子李淑一,是杨开慧中学时的好友,杨开慧没结婚时,在长沙就借住在李淑一家。李淑一与杨开慧同年,但因为大几个月,所以,杨开慧称之为姐。后经毛泽东和杨开慧介绍,柳直荀和李淑一结了婚。
柳直荀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冬以中央军委巡视员的身份前往洪湖地区,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及红三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政委以及鄂西北临时分特委书记等职,对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1932年,不幸被害。时年34岁。1979年,湖北监利县人民政府在柳直荀烈士殉难处——周老咀心慈庵修建了柳直荀烈士纪念亭,撰文立碑,以志其生平,永留纪念。(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穿越”的是历史,缅怀的是英烈。几年前,笔者带着无限的崇敬和哀思到杨开慧纪念馆参观英烈。我们深深懂得,在那个硝烟弥漫、内忧外患的年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像杨开慧的仁人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像柳直荀的志士放弃优越的家境而投身刀山火海?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信仰?是什么让他们放弃荣华富贵?是因为伟大信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志士壮丽的赞歌。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缅怀党的光荣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让我们记住杨开慧,记住柳直荀,记住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献身的英烈忠魂。(文/宋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