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一天笔者探访千年古刹龙泉寺,正是北京的太阳最红、天空最蓝的一天,京城西郊的凤凰岭似出浴的凤凰展翅,在丽日高照下尽显青山本色。宁静、典雅和庄严的龙泉寺,把凤凰岭衬托得诗情画意,令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龙泉寺位于北京海淀凤凰岭脚下,始建于辽代。寺庙原址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如今这座千年古刹龙泉寺的悠远意境和清净道风,又呈现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六百多年的两株遒劲的翠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正好威武地守护着古刹龙泉寺的山门。虽说山门显得窄小,但是一进门后却别有洞天,曲径幽深,殿阁壮观,—座有上千年历史的金龙桥好像把寺内的—切隔在娑婆世界之外,这就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独孔石桥。金龙桥岸边的树木勃勃生机,独孔石桥畔的数株千年银杏树在夏日的暖风中摇曳,好像是在诉说——“德雨天下润,尘嚣心中离“。
传说当年继升法师离开白马寺后,以手中唯一的法宝《金刚经》为引,一路向北方前行,走到了的凤凰岭脚下,从此便在这千仞悬崖间停下足迹,成为了龙泉寺的始创者和首位主持。他看到涧深水急,于是四处化缘,寒来暑往,动手建造这座以本地花岗岩为主体的独孔石桥。这样规模的独孔石桥在古今中外极为罕见。千年已逝,古寺之北至今尚存一座传为“继升和尚塔”立于龙泉寺后山树林中,道不尽这沧桑和辉煌——“佛光古刹照,龙泉石上流”。
如今,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树龄。进得门来,四面都是殿堂的小院里古树参天,龙泉寺西边的院子中,有辽代古刹残留的青石基座默默诉说着龙泉寺千年的沧桑巨变;中轴线上的独孔石桥布满车辙,仿佛再见了当年车水马龙的情景。天王殿侧的小小竹林生机盎然,西方三圣庄严端坐在大雄宝殿上,两座侧殿供奉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愿地藏王菩萨,殿前香火烟雾缕缕,隐隐传出僧众诵经礼佛的梵音,悠扬飘荡在凤凰岭上空,盏盏青灯延续着古寺敬佛的虔诚。
这座古寺与众不同的是,未来佛端坐在山门之侧,殿内供奉着一位道教隐士“魏老爷”的神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民间传说“魏老爷”自幼喜好医术。曾在梦中拜道人魏伯阳(注:魏伯阳著作《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为师。一年,为寻觅师傅踪迹,他一路行医,来到京西雄狮峰下。白天挖药行医、济困扶危,晚间在山洞打坐练气。行善不求回报、施舍不留姓名。至今一座安放魏老爷肉身的灵塔与“魏老爷练功洞”便出现在龙泉寺旁。清嘉庆年间重修龙泉寺时,对灵塔和“魏老爷殿”再次修葺。
记得唐朝布袋和尚有一偈语:“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如今这座千年古刹云集了当代“天之骄子”们出家的地方,有中科院硕博连读的高材生,有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有北京大学的学生,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云集龙泉寺声名远播、香火旺盛,点亮了凤凰岭,这也正是坊间早年将龙泉寺称为“清华北大分校”的原因。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而他们选择的是在用另—种方式“上报四重恩”。
最美的人生在于放下自我,包容宇宙。不论大海潮涨潮落,一切都会随着日月的穿梭,留下的只是波澜的背影。笔者漫步千年金龙桥,抬头遥望龙泉寺近旁的山坡上,有着“道德”二字的摩崖石刻,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象征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佛教理念的一种符号。现任北京龙泉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与弟子贤书、贤帆创作的书《放下是舍更是得》有这样点拨禅语:“不是没有快乐,是我们的心把痛苦抓得太牢了,以至于没有力量和空间去容纳光明了。内心平静的时候,快乐就来了。”“多看好书,多做好事,多念人恩,心中就像引入了清泉。”(文/宋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