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今天是“七七事变”的日子,变化的只是时光的流逝,不变的则是民族的灵魂!笔者仿佛看到卢沟桥上的狮子曾经的伤痛仍在,晓月星光见证着岁月沧桑,却砥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让我们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哲理。“七七”事变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我们不忘什么?“大刀枪向鬼子头上砍去”成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号角,侵略者的屠刀挥得越高,中华民族的反抗就越强烈。
记得小学的课文就读到过有关“卢沟桥的狮子”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儿时的记忆更多的是沉浸在那些栩栩如生的狮子,对神态活现的狮子充满很多想象……笔者曾多次前往京城丰台区永定河看过卢沟桥的真正面貌,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诉说;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在这里走进的是年轮血色记忆,每一个狮子都记录着每一段历史故事,更见证了历史丰碑。
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中华儿女史无前例的团结与抗争,是中国人关于7月7日这一天永恒的血色记忆。然而,这段历史并没有随着岁月远去,而是作为民族成长中至关重要的经历,永远地留在了中华民族的生命中。唤醒了中国政府和民众。朝野凝聚,军民团结,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牢记“七七”,我们还不要忘记“五四”运动致使日本什么阴谋落了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德宣战,但不派兵赴欧洲作战,而是出兵攻打德国在中国的老巢——青岛。当时,驻扎在青岛的德军有2000 人,日军采用包围战术,从潍县的西境插到青岛德军的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日军此举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本官方扬言:“此次攻取青岛,是帮中国的忙,为中国收复失地,青岛到手后当归还中国。”
其实,日本想借机霸占青岛,以实现其侵犯中国的野心。中国军阀政府明知日本这个“假道灭虢”的诡计,但因国家贫弱,竟听任日本在中国土地上排兵布阵,青岛很快落入日本之手。
当时,西方列强正忙于进行世界大战,一时无暇东顾。日本便混水摸鱼,拒不归还青岛,还向中国提出了无理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的实质是让中国放弃主权,做日本的保护国。日本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在48小时之内签约,否则就要诉诸武力。在日本的压力下,中国军阀政府接受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在日本的最后通牒中有这样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查胶州湾为东亚商业上军事上之一要地。日本帝国因取得该地,所费之血与财,自属不少,既为日本取得之后,毫无交还中国之义务。”中国军阀在屈辱地接受“二十一条”后竟在公告中大肆宣扬“双方和好,东亚之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确认日本在中国青岛的占领权。中国人民热切盼望着国际社会在战后能够公平地处理青岛问题,没想到西方列强仗势欺人,军阀政府软弱无能。于是中国的一批爱国青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那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之后,学生运动达到了高潮,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举行学生游行抗议,工厂罢工。军阀政府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致使日本“假道伐虢”的计谋落了空。
毫无疑问,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回忆历史,纪念历史,不忘历史。灾难和屈辱应当永远被记住,这是后来者的道义责任。让我们记住了中国人曾经的耻辱与灾难!让我们记住了日本魔鬼的豺狼嘴脸!更让我们记住了血海深仇与民族仇恨!但仅仅强调记忆这些是不够的。鸣警报、敲警钟,我们是靠灾难、屈辱所唤起的对外敌的仇恨来凝聚国人,增强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毛泽东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发出警告说:“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唤起人们的注意,这即是: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要互相勾结在一起,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人民。……假如他们还想冒险的话,派出一部分兵力侵扰中国的边境,也不是不可能的。”请记住今天的日子,为了逝去的先烈,为了中华民族,为了炎黄子孙……(宋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