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出世与入世》
【文/一源】
我从小就喜欢孙悟空,主要是喜欢他无拘无束、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即可以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又可以回花果山当猴王,出世入世都可以。
一个人要是缺乏出世的眼光,则看不透人世的风云;当然更难享如意人生,不得悠闲与解脱。要做到“既出世又入世”境界的人不多。弘一法师应该算一个,其传奇一生以出世与入世为界分为两段,而这两段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他之前是风流才子,擅长音律诗画,潇洒多情。曾怀拥如花美眷,后来又皈依佛门,成了一代宗师。
据我所知,弘一在入世之时就有出世的意识。所以他的为人超凡脱俗,他的艺术清新雅致。他选择出世,找到入世生活的自然归宿,所以能持守清苦,自得其趣。
朱光潜先生说弘一法师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因为他出世并非不问世事。众所周知法师在抗战期间,他鲜明地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所以,他出世并非厌世,也非逃避,只是对诗意栖居人生境地的一种追求而已。 难怪张爱玲会感叹:“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 。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中国的圣人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我们放眼国际,那些个洋圣人何尝又不是如此?
印度有个圣雄甘地,他是印度人中的青年才俊,活得潇洒自在;但在英国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三等公民,一点尊严也没有。所以他才会被英国人的列车长从火车一等车厢抛出来去。
列车长这一拋是一个很平凡的动作,殊不知竟然跑出一个惊动全球的伟人出来!
甘地被抛出车厢后他猛然觉醒:
个人尊严与国家尊严密切相关,覆巢之下绝无完卵。他决心要为争取印度独立自主而奋斗。此后,甘地决心放弃个人安逸,扔掉西装革履;换上粗布拖鞋,不吃山珍海味;只吃素菜粗粮,与百姓打成一片,以激起人民的共鸣。
甘地能够出世,心甘情愿过苦行僧的生活而不觉得苦,他以入世的心胸,怀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之心来普度众生。主动绝食与不怕坐牢是甘地制胜的两件大法宝。这样下去虽然他日益瘦弱,但人民却逐渐觉醒和壮大,终于赢得他祖国的自由解放和独立。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既不能入世太深,也不能超脱出世。我们如果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有眼光、有境界、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将此言视为你的人生指南,必定获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