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来源于 财新网
回顾近现代中国发生的金融危机。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上海正式开埠通商。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勃兴,上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到1864年,沪上贸易洋行和外国银行遍地开花。谁都没有想到,一场由棉价暴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正在发酵。
上海棉花风潮的故事要从美国说起。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内战让美国南方的棉花生产陷入停顿,严峻的供需矛盾之下,全球棉价上涨了约四倍。嗅得商机的外国商人认为中国长江流域很适合种植棉花,便以垫付本钱的方式推广棉花种植。不久之后,沿江各地已是棉田相连。
中国已经走向开放了,国际的这个经济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所以它是中国很多,包括交易所的投机,包括橡胶泡沫,都是和国际市场相关的,因为那个时期中国和国际市场联系的很密切的。
国际行情的持续火爆让上海出口棉花的总量连年翻番,棉价快速上涨。在最疯狂的1863年,棉价在几个月内翻了一番。“棉花生意好赚”的消息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入。不过,要是没有同一时期的地产热,1866年的棉花风潮可能仅仅是一次行业泡沫的破裂。就在棉价疯涨的那几年,华东各省数万乡绅富商为了避祸“太平天国”,纷纷涌入上海的外国租界。一时间,租界地价被炒了起来。“最初每亩地卖二百两已经被认为很贵了,现在即使卖一千二百两,买主还是争先恐后”,“每亩一千两买进的地皮,经过几个转手, 就以二千五百两的价格再卖出”。法国驻沪代理领事爱棠这样形容当时的地皮交易。在棉花出口和房地产交易巨额利润的刺激下,沪上银行也加入到吹大泡沫的队伍中来。
那个时期,这个西方银行刚进入中国,那是一个冒险家乐园。而且大家幻想中国,那时就是大国崛起,所以这个时候呢大家为获得暴利,往往投入自己最大的资本,。那么今天看这资本很小,在当时这个规模上,资本已经远远超过他本身承担的风险的能力了。
“钱生钱”交易的白热化,让资本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银行业受到热捧。1864年,上海租界内有利银行一张面值25英镑的股票,最高交易价格达到了70英镑。
只是你不断地去炒作它,变成一个好的东西,信用度很高的东西,但永远有识别的那一天。就是说永远你有撑不住的时候,就是说你把它包装的那么好,但它所对应的资金是有限的,肯定会有引发泡沫的那一天。
击破市场泡沫的第一件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大批避难人员撤离,上海租界人口迅速回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批住房从“香馍馍”变成了“烫山芋”。为回笼资金抛售住房却无人接手的事件层出不穷。而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则直接引爆了上海滩上的金融危机。因为棉花供应恢复正常,棉价瞬间折半,靠贸易资金艰难度日的上海资本市场再也找不到支撑。
它说白了就是钱不够。大家炒到很高的一个平台上,就是很高的一个程度,突然发现没有那么多钱来供给、来支撑,那就有问题了,大家就会出现恐慌,就会撤资等等。
在棉花风潮的打击下,沪上多家贸易洋行倒闭、破产。受此牵连的银行、钱庄损失惨重。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1866年,在国际投机贸易中充当急先锋的伦敦银行业出现洗牌。一年之内,17家银行倒闭,180家股份公司关门。当年7月,金融恐慌蔓延至上海。外资银行股票一度跌至2、3英镑。上海资本市场濒临崩溃。
一旦走上市场经济,那么经济本身是有周期,有起有伏,这是正常的,所以经济周期首先是正常的。没有经济周期的社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是被管制的社会,寓意着更大的风险。
整个的经济结构首先要看到它出了问题,你比如这个民间的民企跑路也好,它其实它彰显的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你这个地区它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就大家都愿意投资房地产、投资股市、或者投资矿产矿业等等这东西去了,没人愿意踏踏实实做工业、做实业。
作为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次金融危机,从投机盛行、信用扩张开始,到金融崩盘、危机爆发影响实业,1866年的棉花风潮具备了金融危机的诸多典型环节。此后数年,上海滩一度沉寂,直至贸易和工业的发展将其带往又一次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