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全面审视既有的外交政策(转帖)
读《中国的“外交惯性”》有感之二
时代在变迁,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淡忘了中国的开国之君毛泽东,更遑论读他的著作。而在几十年前,他的著作作为课文,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学习的内容。虽然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有些智慧。仍能透过历史的时光,透露出超越时代的光芒。
譬如,在《论十大关系》里面,有这么一段经典的话:“我们有些同志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批评不得,这是很不对的。有了错,一定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不负责任、怕负责任,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失败。人总是要讲的,你老虎屁股摸不得吗?偏要摸!”
崔有植先生所写的《中国的“惯性外交”》,虽然文章略显粗糙,但内容并非捕风捉影,观点并非标新立异,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能有这样的朋友关注中国的外交政策,显示出崔有植先生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关注,以及其个人的思考。能坦诚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摆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重和赞赏的行为。
每个国家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归宿,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则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概念性的东西就如人皆有自利性,是毫无置疑的,不需要进行不断的讨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概念的争辩,而在于: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当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了吗?
以目前中东的乱局中的利比亚为例,中国在这一乱局过程中迟迟不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甚至在这一过程中还通过国际声援、向卡扎菲政权提供武器等形式向卡扎菲政权帮助。在卡扎菲政权已经被国际媒体塑造成贪污、独裁、暴政的国际形象下,仍坚持支持卡扎菲政权,不是在给中国政府塑造一个助纣为虐、与卡扎菲政权同属一丘之貉的国际形象吗?中国政府目前一再强调软实力,甚至不惜花重金在纽约做户外广告。然而,这样的立场,是强化自己的软实力还是弱化自己的软实力呢?是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还是给自己的国际形象抹黑呢?再说,利比亚是一个小国,地势平坦,缺乏战略纵深,在北约和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联手打击这种情况下,难道判断不出卡扎菲政权必然灭亡的命运?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执政后,其政策倾向肯定是曾给予其帮助的那些国家,一如中共执政后倒向前苏联一边,一样的道理。如此以来,则中国在利比亚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将蒙受损失。所以,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中国“丢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国际形象受影响,实际经济利益也会受到很大损失,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是最大化,而是最小化了。
这完全是外交政策失误造成的后果。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而只是众多外交政策失误中的一例而已,南海问题,也是外交策略失误的一个重要例证。南海地区的战略性,是不需要赘言的。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资源需求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南海地区的战略位置会愈发明显。从这个角度而言,解决南海问题的核心外交政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外交政策。
什么叫“搁置争议”?“搁置争议”说的是主权,表示你自己认为这个领土在具体归属是存在“争议”而不是确定的,表示你认为南海可能是中国的,也可能不是,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共同开发”说的是经济利益,但其前提是这片区域是无主地,或者说主权未定地,不然怎么可以共同开发呢?
作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领土一部分的南中国海,现在已经基本上被东南亚诸国瓜分殆尽。而自己的领土被别的国家占领,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样一种懦弱的姿态,当然伤害国人们的感情!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这句表达“南海主权未定”论的外交政策论调,将使得中国在法理上缺乏对南海的主权,丧失了南海问题谈判的主动权,而因此衍生出的诸多纠纷,都将使得中国在外交斗争中处处被动,处处失利。中国必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八个字付出惨重的代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台湾的马英九先生代表中华民国所表达的态度:“绝不承认中国大陆与南海周边国家签订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任何协议和条约,南海及其所属岛屿均属于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中华民国政府和国军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元首在代表国家和民族表达自己的感情,更重要在于从法理上为以后进行南海问题的谈判,提供了自己的底线和讨价还价的空间。这才是真正从战略角度和长远角度,去审视和考察这个问题。才是南海问题的正解。
当然,并非在所有问题上,中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失败的。令人喝彩的成功例子也很多,比如派海军舰队去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执行护航任务。一方面,树立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部队;其三,为以后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开创了先例。
再比如,在全球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虽然目前在教学质量上广受诟病,但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布局,这样的积极推广,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经济力量的壮大,总是伴随着军事力量提升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接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过程中的历史经验。这种文化被认同所带来的利益。
就目前中国外交政策存在的问题而言,有些问题,一如崔有植先生所说的“惯性外交”一词,完全依赖于既有的过往的不合时宜的外交政策,因着传统的力量,而未根据世事的变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这种情况在处理亚非拉诸多传统友好国家的外交事务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又有些问题,是过于屈服于目前的困难,多采取饮鸩止渴式的临时性措施,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性的布局,这种情况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与中国目前在具体外交事务上成功的案例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目前的外交策略在整体上是缺乏全局性、立体型、战略性和系统性的。
2011年的夏天、雨季的到来让诸多城市上演了一幕“城市变成大海”丑剧,各地民众纷纷以“带你去看海”这句话调侃着对城市建设的无奈与怨愤。十多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成为各地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自吹嘘的同时,大自然给了其最真实的分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而中国轰轰烈烈的外交活动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无本质区别,看上去热热闹闹,色彩斑斓。但内部功能紊乱,亟需全面的自我审视和自我修复。
应认真学习开国元勋们的精神实质,虚心接受外国朋友的善意批评;应全面审视现有的外交政策,并进行彻底的反思和重建。不如此,就好比在每年雨季不得不面对“城市变成大海”这种周而复始的窘境,我们的外交窘境,也会在一件又一件的国际事件至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吉林长春 陈永
568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