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媒:“石头、剪子、布”历史漫长而曲折 起源可追溯至中国汉朝 ...

已有 551 次阅读2020-3-10 00:38 分享到微信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3月4日发文详述了古老的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是如何从东方传到西方,并成为一种解决争议的公平手段。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石头、剪子、布”的巧妙与出色之处在于其简单:就两个玩家,三种出法,以及一个最终的结局。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每局比赛最终都会赢输分明——或者说,如果出现令人头疼的平局,就马上再赛一局,一决胜负。这种猜拳游戏不会造成偏见或不公平。而且双方都是毫不妥协。

然而,“石头、剪子、布”这个现在在西方最为流行的古老中国游戏是如何传到西方呢的?

在中国明代作家谢肇浙所著的《五杂俎》中,首次提到了一种类似于现代“石头、剪子、布”的猜拳游戏。作者将其称为手势令,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某个时期。明代著名艺术家、评论家、官员李日华在他的书《六研斋笔记》中也提到了手势令。

后来在日本也发现了有关“石头、剪子、布”的说法,而日本常常被误认为是这种猜拳游戏的发源地。(奥地利人)塞普·林哈特在1995年出版的《有关日本猜拳游戏的一些思考:从比较文明研究的角度出发》一书中,证实了猜拳游戏起源于中国及其后来在日本的普及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玩家所遵循的游戏形式和规则已略有变化。在整个日本史上,类似于“石头、剪子、布”的猜拳游戏一直被称为“sansukumi-ken”,这个词大致可译为“三者相互制约”的消遣游戏。简而言之,它们都是使用三种手势进行的游戏(“ken”意味着第一)。在最早的一批“sansukumi-ken”游戏中,风靡日本各地的是“虫拳”(mushi-ken)。玩家用手势来代表三种“虫”——蛙(拇指)、蚰蜒(小指)和蛇(食指)。蛙赢蚰蜒,蚰蜒赢蛇,蛇赢蛙。如今,在日本,这种游戏被称为“剪子、石头、布”(jan-ken-pon)。

随着日本与西方交流的增多,“石头、剪子、布”最终传到了世界的另一边。到20世纪初,美国人对“石头、剪子、布”的规则已越来越熟悉,欧洲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猜拳游戏。

1921年,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板球的文章,其中将“石头、剪子、布”称为“日耳曼式的抽签方法”。

英国《泰晤士报》在1924年刊登了一封投稿人来信,其中首次提到了这种游戏。作者提到了一种被称为“zot”的游戏,他注意到在整个地中海港口人们都在玩这种游戏;它与今天各式各样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之间的相似之处是非常明显的。有趣的是,该报之前刊登了一篇详述意大利传统猜拳游戏morra的文章,这封信针对的就是这篇文章。意大利猜拳游戏morra与“石头、剪子、布”也有相似之处。

  • 如果研究一下“石头、剪子、布”游戏在法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它很可能最早出现在1927年法国儿童杂志《La Vie Au Patronage》的一篇文章中。这篇文章对其所谓的“日本游戏”进行了剖析。该游戏的法语名字是“chi-fou-mi”,意思是日语的“一、二、三”。

    1932年5月22日,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玛丽昂·梅·迪尔茨的一篇有关东京上下班高峰期的文章。在文中,迪尔茨解释了她所见到的日本人玩“石头、剪子、布”的规则。

    至此,“石头、剪子、布”猜拳游戏已风靡西方世界。(编译/邬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