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丽水召开:超媒体时代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

已有 837 次阅读2017-11-22 02:43 分享到微信

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丽水召开:超媒体时代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中国摄影报讯(记者 方妍 李晶晶 唐瑜)1116日至17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 2017丽水摄影节 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重头戏之一——国际摄影研讨会在丽水举行。研讨会以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交流互鉴的国际性学术平台为宗旨,邀请到来自美国、英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古巴、立陶宛等国的摄影教育家、摄影文化研究学者、摄影杂志创始人、策展人、摄影家和博物馆馆长等,就各自的影像研究和实践项目,以“超媒体时代的影像”为主题展开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拓宽学术思路。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和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学斌分别致辞。中国摄协驻会副主席郑更生、顾问索久林,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田宇源等出席研讨会,中国摄协副秘书长彭文玲主持研讨会。

李舸致辞李舸致辞

  李舸在致辞说,在座的各位来自五湖四海,既有老相识,也有新朋友,大家相聚丽水,就共同关注的摄影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希望通过这种交流互鉴,激发新观点,拓展新视野,有效推动中国摄影理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高度国际化的摄影理论体系,共同为世界摄影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努力。这是一个影像本体语言探究的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 “超媒体时代的影像” 的主题,以独到观察与见解、感悟与实践,畅谈自己的观点。

葛学斌致辞葛学斌致辞

  葛学斌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既是世界摄影界的盛宴,也是丽水更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契机,不仅为丽水近距离学习世界最前沿的摄影艺术理论提供难得机遇,也为加强丽水与世界摄影界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多年来,中国摄协、各大新闻媒体关注丽水、宣传丽水,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丽水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看好丽水、关注丽水,支持丽水发展,期待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分享观点、贡献智慧,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摄影文化艺术提供智力支持。

  观点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未来的希望,幽默的表述、严谨的学术、超前的眼光,每一位与会嘉宾的发言,都是对国际摄影研讨会这一开放共享、交流互鉴平台的认可和助力,也是为中国摄影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和理论支撑。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哲学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博士后陈常燊以《“观看的语法”之变革——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背后的影像哲学》为题,将超媒体时代的VRAR技术作为出发点,对应哲学上“虚实关系”,探讨摄影构建“观看语法”的技术突破和哲学意义。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中国·澳大利亚艺术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影像学》杂志编辑大卫•科比认为,摄影是三维压缩并用二维固定了四维的艺术。摄影拥有“时间”这一要素,可以组合四维空间。摄影更接近生活,摄影人在抓住时间和时机的前提下,可将数据、打印之类模拟性技术创造成为艺术。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摄影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代表人物安娜•福克斯带来了10位英国摄影师与10个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对话交流展,她介绍了自己对新彩色纪实摄影和摄影教学方面的研究,认为摄影是既传统又数字化的科学的艺术。她还呼吁更多地关注女性摄影师在摄影方面的贡献。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认为,超媒体时代给影像传播和版权保护带来了变化,传播手段的方便快捷,没有地域和时空限制,为版权保护也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利用相机数据的影像功能是摄影师著作权维权的重要手段,提高版权意识很重要。

  瑞士爱丽舍博物馆馆长、爱丽舍博物馆官方杂志主编、策展人塔吉亚娜•弗兰克以《在微信时代的历史博物馆》为题展开讨论。她认为,在数字时代,照片和视频不仅是可以无限复制的,也是可以共享的。博物馆终将是一个社会化的机构,通过数字影像在线传播与公众分享馆藏。

  美国罗德岛社区学院助理教授、弗拉纳根校区主任艾米·吉斯用一些图片案例,针对网络上可分享的海量图像,并且还在不断扩大空间和边界的现实,提出摄影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即这种图像呈爆炸性增长的现实背后有何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记录这个世界?她认为,摄影师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灵体验,关注摄影作为媒介的独特功能,从如何用影像看世界,到用什么工具来表现,进而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图片是一种语言,谁来定义这种语言?摄影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新的技术、新的探索不是忽视传统和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今的社会现实。

  美国摄影师、出版商、《镜头》(Lenswork)杂志创办人、主编布鲁克斯·詹森从出版人的角度就“数字变革下摄影发生的变化”进行阐述。《镜头》杂志从1993年创刊时出纸质版,到1998年出版PDF数字版,2005年推出集合了视频、音频、位置信息、超链接等信息的全新电子版,再到CD版、DVD版、IPAD版和付费下载……在不断的灵活变化中,他也意识到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子化媒介,受众不会分化,而是会有重合的地方。他指出,摄影师更要意识到,内容和媒介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内容可以由不同的多样化媒介来传达,不再是单一一种,图片有了更多的呈现可能性,但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媒介?一是要看面向的群体和受众是谁,如何与他们产生互动;二是要考虑自己打算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做一个摄影项目。他强调,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摄影师的灵活性和对拍摄项目的深思熟虑是最重要的。

  德国《图片》杂志创始人西蒙·卡尔斯泰特以《流动的影像》为题,介绍了《DER GREIF》杂志和他做过的几个展览项目,探究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如何产生回应,怎么把依附于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图像进行合并等问题。他指出,图像有时候会是一种正确的引导,但有时候也会误导受众。特别是在当下,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图像的真与假越来越难以区别,摄影已经失去了描绘真相和部分现实的职责。这就需要人们培养新的观察和实践方法,懂得怎么追踪数字和图像痕迹,还要了解创作者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来自美国纽约的“90后”装置、摄影、电视和表演艺术家卡利·库兰,通过播放自己的一些实验性行为艺术和影像作品,提出摄影和记忆、空间的关系:超媒体时代图像中到底缺少些什么?图像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作用?她进而从影像来源于光的角度,更进一步发问:光里面到底有什么?空间中存在的暗示和界限又是什么?能否从影像中看出没有什么?

  澳大利亚摄影家、摄影教育者赖渭和中国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理事长林再生,分别从摄影史的梳理角度和个人30多年的摄影从业经历,讲述影像发展进程中所带来的启示。谈到当下的影像发展,他们均认为,无论何时,影像都离不开记录功能,离不开摄影师运用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去表达。

  古巴摄影协会理事长、摄影家尼尔森•拉米雷斯提出,摄影是艺术和科学的联姻,因此大家希望摄影能够像科学一般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希望摄影也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美丽还要令人着迷。他抛出了摄影是什么,什么是新现实,它和超媒体有什么关系,在互联网的摄影时代我们面临的巨大的困境是什么等问题并一一阐述。他认为摄影在慢慢地融合,“超媒体时代的摄影就像钻石的切面一样,其实有很多的面孔, VR、视频、行为摄影、装置摄影等各类科技手段和当代艺术手法就是‘超媒体钻石’的各种侧面。”超媒体时代摄影所创造的关系也有很多的面孔,最吸引他的是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下来制作图像,他称作新现实下的新摄影。

  德国摄影师、教授克里斯•邵尔茨曾就读于知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他梳理了近代德国新客观主义和新视野的先驱及代表作品。他说,包豪斯的创立者沃尔特·格罗佩斯热衷于统一世界的居民,他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想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新世界。包豪斯的成员也都把自己看作是社会新模式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这种社会模式是把技术作为未来的一种万能的指导方针。摄影未来要去向何方?这个问题实际上自从摄影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现在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格罗佩斯是想展示一种扩展视野的可能,在他的开明愿景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当中,摄影实际上可以更富有表现力地来展现这个世界,这也有助于让我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澳大利亚设计与摄影媒体专业讲师,“逆向思维”摄影工作室创始人恩里克·斯科特看来,照片无处不在,经久不衰,照片是一个精准的钟摆。作为一种社会反映方式,摄影已经被用来作为日常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的见证,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用相机来回应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迅速分享所产生的一些图像。摄影技术受机械和电子手段的控制,胶片摄影的媒介主要被认为是一个物理和科学的过程,现在完全数字化的摄影媒介拥有电子控制的视觉方法来捕捉图像,虽然媒介经历了一个转折点,我们可以把它说成媒介的死亡,但在媒介的模拟领域,摄影正在进入一次重生。他认为,我们没有与图像疏远,我们成了图像的一个完整的、可以衡量的部分。作为知觉经验的行为反映,在没有自动化活动却产生自动化结果的情况下变成一场革命。拍摄的过程很像时间,你虽然看不见它,但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时间是一张效能展示,我们是谁的照片的话,我们的知觉经验就嵌入到了我们被迫嵌入的未知事物当中,这不是寻找一个图像,它是在图像内移动。照片并不是拍摄而成的,它只是成为我们的另外一个自我。

  立陶宛职业摄影师、策展人、帕兰加摄影中心负责人阿达斯·森卓斯卡斯分别释义了若干个概念:摄影,是通过相机获得的、在屏幕上显示的可见的影像;多媒体,是指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创建的,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动画、视频和图形数据进行交互的信息技术;超媒体,是通过将超文本和多媒体相结合来组织信息的一种方式。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种类非常繁多,包括视觉设计、二维和三维动画、动态影像、交互式设计、特效游戏设计、三维建模,还有人机交互设计等。他对“超媒体时代的影像”表示了困惑和担忧:“超媒体时代的开发者和消费者正在失去个性和多样性,像孵化机里的小鸡一样,变的千篇一律,完全没有个性”。

  德国独立策展人、教育家拉尔斯·威鲁迈特介绍了他在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所策划的摄影项目,并分享他的论文成果《摄影的形成与消解,关于永久加速、超级链接无所不在的网络状态下的摄影及其制度的重聚合和重组合》,进而生发关于图像的反思:不一定要生成更多的影像,也可以使用一些曾经的影像。他思考的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影像到底是什么含义。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索久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丽水举办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把世界各地的摄影人集中在中国浙江丽水,必将对全球超媒体时代下的影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举办此次研讨会,全世界都可以沟通超媒体环境下的想法和信息,让各国摄影相互启发,借鉴经验,增进超媒体发展的信心,达成超媒体时代的共识。

索久林作总结发言索久林作总结发言

  索久林表示,在超媒体时代,摄影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转变观念,变消极应对为积极推进;要坚守情操,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要提高品位,创作质量较高的影像作品;要交流合作,共创超媒体影像的辉煌时代。

责任编辑:孙先进 SN216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