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来中国后羡慕不已:不想回日本日本网站日前发表了题为《中国让日本人感到自由?》的署名文章,作者村山宏在文章中指出,直到不久前,中国小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回自己家吃饭的情况还很普遍。而在日本的公立小学,则是由身为公务员的营养师制定菜单,再由打零工的阿姨们在午餐中心大量制作相同的料理,然后用卡车运到学校。在学校,各班儿童全体在教室里一起食用相同的饭菜。最近,中国城市的小学也开始提供午餐了,但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午餐类似食堂。日本学校的午餐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贫困家庭的儿童也能在学校吃上饭。午餐收费极为低廉。获得资格证的营养师会在考虑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制定菜单,因此这还有助于儿童身体发育。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超过中国人(原文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午餐的效果。但这种日本午餐也曾发生令人痛心的事件。2012年12月,在东京一所公立小学,在学校吃完午餐的女学生出现食物过敏反应,结果失去了生命。女学生存在乳制品过敏症状,因此医生禁止其食用奶酪。当天的午餐提供的是韩国风味什锦饼。什锦饼中加入了奶酪粉,女学生吃的当然是不含奶酪的,但女学生说“想再要一个”,于是吃了剩下的什锦饼,而这个什锦饼加入了奶酪粉,女学生在30分钟后感到非常难受,随后被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结果失去了生命。这名女学生为何吃了自己原本不能食用的加入奶酪的什锦饼呢?文章称,实际上,这名女学生的班里有一个目标——午餐不能剩饭。女学生想为班里的目标作出贡献,在偶然有同学喊谁还要什锦饼时,就表示自己想要。剩下的饭菜没人爱吃,其他同班同学都不想吃。这名女学生可能是想“我一定要为大家作出贡献”,于是要了一个剩下的什锦饼。作者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悲痛,同时气愤地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元凶就是不许剩饭的目标。作者在儿童时代也曾遇到相同的规定。只要身体没有不舒服,午餐就要一点不剩地吃完。这是为了消除挑肥拣瘦,摄入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当时作者强烈认为,如果饭菜没有吃完,就是对不起制作饭菜的人以及培育蔬菜的农民们。自儿童时代起,日本人就经常被提醒“要完全吃完”,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作者回忆称,有一次,由于肚子很饱,面包吃不完,就将一部分面包扔到了垃圾箱里。于是老师停止了讲课,开始寻找嫌疑犯。老师带着可怕的表情,不断向班里的学生怒吼。由于作者扔掉面包,同班学生全都受到牵连。从那以后,作者洗心革面,决心要忍着吃完所有食物。文章称,日本人就是这样在承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学会集团行动。长大以后,这种压力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进入公司以后,宴会上也有很多规矩,不得不处处小心。比如让谁来说祝酒词,给谁倒酒等等。被这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肯定不仅仅只有作者一人。文章称,住在这样的日本便会开始羡慕中国。80年代作者第一次到中国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小学并不提供午餐,学生可以回家吃饭。而且初中和高中没有校服(如今在中国,穿校服的学校已不在少数),学生可以穿便装上学。而日本的初高中则规定必须穿校服。学校经常会检查学生着装,着装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同学会被老师严厉批评。如果穿“奇装异服”上学,还会被其他同学欺负。看着中国的初高中生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上学,作者不禁感慨“真自由啊”。而日本人却被规律束缚着。如果破坏规律,便会受到社会的制裁。相反,主动遵规守纪的人则会受到尊重。日本人要时刻考虑社会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将自己塞入集团行动的框框内。文章称,当对日本社会的束缚感到疲惫时,只要来到中国便会觉得重获自由。中国人不像日本人那么讲究规矩,在中国无需努力迎合别人。在公共场合也可以大声讲话、在地铁和公交车上也可以打电话、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在车站和餐厅不好好排队也不会遭到指责。当然,还可以剩饭!这让作者觉得中国社会让日本人获得了解放。重视个性的教育、认可多样性的社会以及充满个性的商品。从孩子时开始就经常听日本把这些目标挂在嘴边,但是日本似乎一直没什么变化。那个女孩成为学校“光盘”运动牺牲品的事情让作者觉得日本仍旧是重视规矩的相互监督型社会。但是,也并不是说中国社会就是完美的。文章称,虽然在中国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但是在中国稍微待上一段时间便会想要回日本。首先是对交通安全感到担忧。大街上,汽车和摩托车横冲直撞,很容易发生刮蹭事故。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很少有司机懂得礼让行人。所以,在马路上遭遇车祸的概率也随之变高了。另外,中国人也不像日本人那么守时。到了见面时间还不出现以及对方随意更改计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中国只呆上一周,作者便会发出这样的抱怨。“啊,好想念日本的规矩啊”。文章称,中国社会让作者明白自由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