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抗战时期钦南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

已有 10028 次阅读2013-9-10 20:29 分享到微信

抗战时期钦南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

抗战时期

钦南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题调研报告

 

 

 

抗战时期钦南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组

OO七年四月

 

 

课题调研提要

――日军入侵钦州时期:19391114日至1945110日。

――抗战时期钦南人口伤亡:直接伤亡2851人,间接伤亡11034人。

――抗战时期钦南财产损失:损失土地3000亩,价值1.5亿元;房屋800间,价值1600万元;古城墙因被迫自拆,价值5亿元;钦州镇龙楼被毁、冯子材故居等古建筑被炸,价值1.1亿元;农业损失折合现价1500万元。

――日军入侵钦州暴行:19391114日军从龙门登陆;17日钦县城区两次惨遭轰炸;日军两次蹂躏犀牛脚;日军侵犯黄屋屯镇大显村;日军侵犯康熙岭镇山口村。

――钦南人民积极抗日:杨象南义烈一门抗日救国;陆开梅带领群众痛歼日军;在钦南成立南九、南四、南五三支游击队抗日。

 

 

 

 

       课题调研组组长:徐陆宁

副组长:黄琼斌 莫然婷

成 员:杨然 莫志强 庞敏敏 颜昌德 李瑞文

 主笔:  莫志强   李瑞文

 

课题调研报告

 

一、概述

钦州市钦南区地处钦州市南部,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的顶端,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临钦州港,北接钦北区,是广西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全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文峰街道办事处、南珠街道办事处、向阳街道办事处、水东街道办事处)、12个镇(沙埠镇、尖山镇、黄屋屯镇、久隆镇、龙门港镇、犀牛脚镇、康熙岭镇、大番坡镇、东场镇、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和1个华侨农场(丽光华侨农场),陆地面积2215平方公里,海岸线520.8公里。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56万,其中市区人口20万。

(一)抗战前后人口状况

1931年钦州县人口总数288950人,1938年人口总数321796人,1939年人口总数306133人,经查现有材料中未有查到抗战前钦南区人口状况资料。从钦南区档案局查悉:《钦县县志》卷九2627页记载各乡人口总数,经统计1945年底钦南区人口总数161708人。(按原钦县划分钦南、钦北两区建制后,钦南所属地区人口统计)

(二)抗战前(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方面

抗战前,钦南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虽然土地肥沃,但都是看天吃饭,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钦南区盛产大米、黄豆、芋头、甘蔗、番薯、山子瓜、南瓜、黄瓜、花生等,特别是甘蔗,以那丽、那彭、那思最多,每斤卖至十文至二十文,1945年卖至二十元左右,增长了十多二十倍。

2.手工业、工业方面

民国期间,钦南区有织布工、木工、革履工(十几家)、打铁工(七八家)、醃牛皮工(二家)、镶牙工、修整单车工、修整钟表工、织竹器工、车衣工、染衣布工、泥水工、理发工(十几家)、钉秤工(三家)、锡器工、漆皮箱工、洋铁片器工、缸瓦工、宜兴陶工等,以抗战前后对比,各手工业间数较前都有增长,手工业品价格也增长数十甚至数百倍。

3.盐业方面

盐业以犀牛脚为主产地,1938年以前,从犀牛脚运盐到钦州街销售,但价格很低。日军入侵后因水路受阻,盐业销售曾一度停顿,194011月中旬(14日)至194412月上旬,日军已退出,钦县光复,盐业日见起色,尤其是1941年最盛。1943年起,由于盐税日益增加,成本太高,大多数商人已不再经营,盐业受到影响。1946年起,虽然盐税不减,但商人用车运到邕宁销售,销路很好,很是得价,这是盐业的一大转机。

4.渔业方面

钦南区是沿海地区,很多人以渔业为生,以犀牛脚、龙门、茅尾海等地为盛产,主产鱼、虾、蟹、蚝等,日军入侵时,烧毁了很多渔船,渔业生产一时停顿,光复后,渔业恢复。

二、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战开始,为防止日军军舰以龙门港为突破点入侵钦州,及避免日机轰炸而显露目标,广东省政府于1939年春,命令钦县县长王公宪,迅速征集民工,堵塞龙门港和拆毁钦州城。毁城、拆楼、破路由县长负责,于是,周长2165米、高9.3米、基底厚8.3米、雉堞820个、总面积250000平方米的千年古城全都拆毁。镇龙楼和冯子材英雄故居的两座高塔被拆平,钦县图书馆和二马路李兢雄住宅都拆去第三层楼,还有油路马鬃岭的九层番塔及尖山千年文笔塔全皆拆平,并疏散育婴堂婴儿,拨钱给各民众领养。堵海工程由龙门乡乡长郭文辉负责,征集全县三十七个乡镇民工三千多人,船只十多艘,在龙门外硫磺山地方掘取石头,用船运到港口投落,此项工程历时半年,但因填筑的石墙被海水潮浪冲散,起不到作用。

钦州沦陷前,日机曾数次来钦轰炸,民族英雄冯子材白水塘故居第九栋被炸毁,还炸毁民房十多间。1939年,日本近卫师团及台湾混成旅团50000人、飞机100架向桂南进攻,日军进侵广西,果然首攻龙门。19391114日,日军舰一部分在企沙海面,一部分在龙门港口。15日,日军由企沙海面用大炮轰击上岸,并用飞机掩护登陆至光坡乡,并由龙门港口驶舰进入港内,我军新十九师一连与敌战斗,因伤之较大,孤军无援,被迫撤退,企沙、龙门失守。日军登陆后,兵分数路,一路向犁头嘴再向钦江内河,一路向金鸡塘进发,一路向黄屋屯进攻,三路日军在飞机的抗掩护下于17日到达钦城集合,钦城第一次沦陷。 同日又分兵数路进犯大直、大寺、小董、久隆、平吉、陆屋与国军有交战。钦城沦后、钦县逃亡政府先迁往久隆后至那彭、东兴两地办公。

日军侵占钦州后,为强化统治,千方百计收买扶持汉奸,物色钦州人张古三、赵德祥、邓创臣等为维持会长。给留在城中无路逃避的少数居民印发“顺民证”,同时驱赶民工,在城西郊毁占良田开辟飞机场。该机场东至西门岭,南至沙窝,西至当刂狗埠,北至下高桥杨屋村。并将城内及沙尾街所有民房、庙宇、学校,庞钦忠、杨迈昌及冯子材后人在城内街的住宅等建筑物拆毁,用拆毁的砖石筑飞机场跑道。并拘押民工2000人修建轻轨铁路,由金鸡塘至稔子坪。

194011月,桂南线之敌全线溃退。11旬,由南宁退到钦州的日军及驻钦的日本侵略军遭到我一七五师及游击队的袭击,1114日 钦城日军全退却(此日为光复记念日),以飞机轰炸为掩护逃至康熙岭金鸡堂沙坡,陆续出海窜逃,1117日 钦县全无日军。光复后三年中,日机还多次来钦轰炸,1942422日 ,12架日机来钦侵袭,几百民众涌至钦江渡河逃难时,被日机轰炸,数百人伤亡。

19441114,日军攻占邕宁,由于日军侵华战线太长以及与美军在太平洋的战争失利,便想打通邕等地大陆陆地交通线,以便出海的军事行动。1210日 ,敌军300多人抵达钦北那陈乡,11日与钦县团队激战,而后向小董进军。12日抵达离钦县城十华里处与团队激战数小时,钦县城失陷。后向平艮进犯,钦县团队在水东乡分界坳与敌激战。15日敌进犯那丽乡,当地民团给予阻击。29日日军全部走光。194515日 ,另有日军进犯钦北板边村,6日进犯小董,我团队与敌激战。9日敌人以炮轰掩护进犯钦城,10日往平艮,我团队伏击,敌退却,至11日全县无日军。12日市 民及县府职员均回城安家复业。

1939年至1945年期间,日军入侵钦南二次,钦南人民遭受了惨重的灾难,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很大,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期间,钦南人民在战乱中扶老携幼,四处逃难,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衣食无着。

(一)抗战时期人员伤亡

1.直接伤亡2851人。其中被敌致死2105人;伤732人,失踪14人。

2.间接伤亡11032人。其中劳工7000人,因防备日军入侵而自行组织人员拆毁房屋的4000人。

(二)抗战时期财产损失

1.房屋损失。(按当时和现在的价格对比,一间2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房屋造价2000广东币(东纸),折合现价2万元人民币)钦县县城共被炸毁房屋500间,损失100万东纸,折合现价1000万元。

2.钦州古城墙始建于宋朝,历经加固、扩建,因日军入侵而被迫自拆,估价5亿元。

3.钦州镇龙楼有三座古建筑物为民族英雄冯子材于1885年花掉大量白银精工所建,价值6千万元,因日军侵入而毁。

4.冯子材故居的第九栋房屋被日军炸毁,两座高塔也因日军入侵而毁,价值共5千万元。

5.关于劳工修建飞机场。驱赶民工4000人,做工2个月,毁田3000亩,价值1.5亿元;拆屋300间,损失60万东纸,折合现价600万元。

6、农业损失。时值秋收,因逃命而无法收割粮食10万亩,每亩150市斤谷,共1500万斤,折合现价1500万元。

(三)日军暴行激起我抗日军民奋力抵抗

1.日军从龙门岛登陆。

“七七事变”后,日军举兵南下,企图打通桂、黔、西南地区,首选在钦州登陆。19391114日,日军数十艘登陆艇、快艇、各种炮艇、大军舰全部集结在龙门岛附近的海面,在现在钦州港一带大批舰艇一艘接一艘。当天早上,两架敌机飞到龙门岛上低空侦察,连续投了四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落在将军楼旁边的崖石上。早上78点钟,敌人以密集的炮火袭击龙门岛,将军楼是他们的主攻目标,楼上的砖墙楼角多处被打坏。国民党新编19师驻龙门的一个连队,看到了日军的强大攻势及即将登陆的情景,上午他们在岛上打了一阵枪,就如惊弓之鸟怆惶地向防城方向撤退。敌人的炮艇、登陆艇全部进入龙门港,下午2点钟,在两架敌机的掩护下,日军分别从龙门东村的修船厂、北村的亚公头、沙背和观音岭登陆,数百名日军一下子就占据了龙门岛。天黑时,岛上的群众坐船逃跑,有一条船群众共20多人,日军赶到时向船上群众开枪扫射,当场打死10多人,并把渡船打沉,只有67人潜水逃生。日军上岸后,看见我军四连某副连长,因病卧不起,便以泥沙从口灌入其肚,副连长大骂日军,不屈而死,灌泥沙是日军杀人手段之一。随后,岛上的群众纷纷逃到东兴难民营避难,龙门岛成了日军横行霸道的孤岛。日军整天要找妇女强奸,先后强奸老中青妇女共10多人,还压迫群众做苦力。日军在龙门一年,岛上的猪、牛、鸡、鸭全部被杀绝,房屋毁坏,财物抢光。

2.钦县城区惨遭轰炸。

19391114-17日,日军在钦州登陆后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掠,强奸妇女,黎民百姓四处逃命,钦城遭日机轰炸、扫射20多次,育婴堂(今城内十字街)、南门城楼(今大戏院)、锦昌酱料厂(今调味厂)、白虎庙(今实验小学)、钦江临街一带,均是日机轰炸和扫射过的地方,群众死伤和损失惨重。沙尾街庞照被抓去西门岭干活时,因偷看一下日本军车,被日军用枪逼挖坑,挑来水进坑后,被砍掉手脚和头推进坑而死。尖山镇三叉坪村的杨时春在逃难时,因不顺服日军抢其包囊而被日军用枪托砸头成肉浆。现家住钦州学院的尖山镇退休教师李瑞芳的大姐,名叫李大姐,于1117 从婆家(尖山)郭屋村回钦州街三马路娘家的途中,被日机轰炸掉了一只乳房,痛苦挣扎至死。钦州二小退休教师李岳英之母郭氏当天背着两岁的弟弟李洪贵及携兄妹四人在钦州江东岸沙港村逃生时,身怀六甲的郭氏被日机扫射中弹四处而死亡,小弟李洪贵被击伤脖部,后因医治无效而死,她的父亲李耀如当日被敌机炸死,叔叔李风兰在第二次轰炸时死亡。家住钦城的钦北区公安局退休干警陈家兴父亲陈宝卿当天在三马路临江处被日机弹片刮伤,被吓疯不久便死。现居住在钦城进步巷57号陈惠芳其母背着一子在钦江渡河逃难时母子被炸死。

1942225,日军飞机9架,排成三个品字形,在高空从南飞来,至钦城上空,投下10余颗炸弹,城东门入口处烧毁房屋24间,死4人。同年35日中午时分,日机9架,掷下10多颗炸弹,落在城区鱼寮西街猪仔行一带,当场炸死40余人,伤30余人。是年422日,日机12架窜入钦城上空,大部分群众从二马路向江滨一带疏散,日军投弹至二马路、江滨、江中和二马路对岸的中沙村等处。钦江中有三艘木船载满群众正向对岸中沙村驶去,当场被炸沉,江水成了血水。江滨、沙滩、二马路街上血肉横飞。据《钦州文史》记载,这次日机轰炸伤亡大概700人,是抗战以来敌机轰炸钦县伤亡极为惨重的一次。

3.日军两次蹂躏犀牛脚。

抗战时期,日军在钦州登陆后,曾两次对犀牛脚进行蹂躏,他们滥杀无辜,烧毁商店民房,掠夺财物,无恶不作。194074日上午89点钟,载有70多个日兵和20多个汉奸的三、四艘快艇在犀牛脚外沙急水门登陆。敌人还没有靠岸,就开机枪扫射,使我抗日自卫队被迫撤退,当地群众四下逃难。上岸后,日军见人就杀,见物就抢。60多岁的老人陈伦,是陈文舫的父亲,在两个月前,陈文舫曾和曹汉一起击毙落在犀牛脚水榕村的两名日军。由于汉奸出卖,日军用刺刀将陈伦刺死。同时被危害的还有黄超老人,中年妇女黄三婶,中年农民裴××,老人陈大妈。

时隔80多天,日军60多个和20多个汉奸乘坐三艘快艇再次登陆犀牛脚,放火烧毁庞遂安杂货商店和居民庞伦的住房,陆××被刺死后剖腹,老人林锦祥也被杀死。当时犀牛脚会丰园茶馆正在开张,服务员余××来不及躲藏而被枪杀于茶馆大厅。日军入侵后,犀牛脚有一国民党退役军官莫杰东,同抗日自卫队一同疏散到村处的月岭,他接过自卫队的一支步枪朝正在追杀我同胞的一队日军开枪,双方枪战相持了一个多小时。

4.日军侵犯黄屋屯大显村。

19391117,敌机飞到黄屋屯镇大显村上空盘旋,敌艇从龙门港直冲进来,分别在黄屋屯和长墩尾冲桥嘴登陆。18日,中队长集中自卫团队员及群众三四十人,商量如何对付日军进村的办法,不料当日军向大显村连续放了六、七炮后,自卫团便无形消散。此后,敌人大肆蹂躏大显村,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某天,四个敌人进村后奸污一盲婆、一位80多岁老太婆,一位重病妇女,遭强奸后三天死去。村里一些青壮年奋起武装自卫,集中了二三十支枪,但人数不多,武器也不好,又没有作战经验。12月中旬,日军入村正忙于抢劫财物,被青壮年突然袭击,吓得日军抱头鼠窜。19401月中旬,两艘敌艇载来更多的敌人,未进村就派人出外警戒,自卫队无法靠近,只能在远处放枪射击,日军听到枪声就仓皇离村。29日 日军出动海陆空三军扑向大显村见人就杀,70多岁的曾海宗等4人死于敌人枪口下。房屋被炸毁20多间,全村二十多个禾草棚全被烧光。

5.日军侵犯康熙岭山口村。

山口村位于康熙岭镇,19391117日,日军从金鸡塘、沙坡上岸后,便在山口村张氏宅设立海军指挥部。因为这里交通方便,地形隐蔽,日军还在山红岭等地设立军火仓库,还在杉木麓设立刑场,惨无人道地把捉来的人杀死或烧死。日军还在水井麓设立军妓馆,除强迫那些掳掠来的朝鲜、台湾、广州妇女充当军妓外,还强拉本地民女当军妓。日军指挥部设立一年间,给本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天都派人到附近的村庄进行骚扰,奸淫掳掠、杀人放火。

6.义烈一门抗日救国。

钦县沦陷后,爱国志士纷纷参加游击队,积极抗日。钦县平山乡(今沙埠镇部分地区)螃蟹孔村杨象南(原名杨士俊)一家有30多人,杨率领家人青壮年8人毅然加入“南九” 游击队,为抗日救国战斗。杨的儿子杨干卿、杨枢安,分任上尉军需;孙子杨焕序任上尉谍报组长,孙子杨光宗、杨焕学、杨焕钊分任少尉谍报员,孙子杨焕锴、杨焕校任司令部警卫员。他们把家里所有长短枪8支,每支枪均有百发以上子弹,悉数交给游击队使用,还捐献四百斗稻谷作游击队的粮饷。1939年,杨光宗、杨焕钊、杨象南、杨干卿、杨焕序被抓,被日军进行拷问,不向敌人提供任何线索,五人惨遭杀害。杨象南的儿子杨枢安为纪念五人,在平山大岭山顶建纪念塔一座,呈请曾宪报第五战区司令余汉谋题赠“义烈一门”。

7.陆开梅带领群众痛歼日军。

日军入侵钦县时,钦县各族人民自觉组织抗日武装,以陆开梅为首组织了大番坡和犀牛脚等沿海地区民众武装抗日。为了组织抗日,陆开梅返回距离钦城三十里的家乡葵子村,带领大番坡群众开展抗敌救亡工作。有一次,日军以一个小分队入侵大番坡,陆开梅率领沿海乡民给予狠狠打击。当日军进入大白坟村附近时,陆开梅一声令下,枪声四起,日军抱头鼠窜,伤亡惨重。为了不断壮大抗日武装,陆开梅于193912月由钦州到合浦谒见当时最高行政长官、第八区专员邓世增,坦露报国肝胆,面陈民众抗日方略,恳求批准和支持扩大抗日武装队伍。邓世增委任他为钦县凤山乡(今大番坡部分地区)以及犀牛脚沿海民众抗日筹备处主任,1940年春又推荐他任钦县县长。当时县政府驻那彭,陆开梅到那彭上任,统率联防武装,游击敌后,捍卫家乡。有一天,数架日机窜入钦州上空,凤山乡联防中队沉着机智,洋枪土炮同时发威,一举打落了其中一架敌机,并击毙了敌飞行员,大灭日军的侵略气焰。

8.在两次抗日中,钦南人民积极反抗。

193912月,钦县境内成立游击三支大队,一称南九游击队,分驻那香、小董、大垌,游击司令陆竹朋;一称南四游击队,游击司令黄统才(又名黄业兴),均隶属二十六集团军抗日名将蔡廷锴领导,司令部驻灵山三海岩。南四游击司令黄统才、副司令陈欣荣,数月后黄统才因年老多病辞职,陈欣荣升任司令。南四分队驻扎那彭、那思、那丽各处,捍卫县行署办公,时不时地偷袭敌人营地。又一称南五游击队,司令苏廷有,分驻牛岗、平吉等地。

194010月底,一七五师(师长冯璜)分队到平吉贵台那梧各处,主力推进大寺,当时黄屋屯附近有日军几百人,分布在那担岭水井坑沙白岭廖家一带,掩护日军主力撤退,一七五师命令各队编成几个小纵队,其中一队压逼敌人至那担岭附近,同时利用一分队迫近黄屋屯,敌人三面受我包围,只能向西江右面撤退。19401112日,一七五师乘胜占领黄屋屯后,一面扫荡残敌,一面以五二四团由卜家渡河,向金鸡塘追击。14日,一七五师各部渡河完毕,推进至那周山康熙岭,与敌后卫队激战,同时黄炳钿团部队开一大炮击中敌人康熙岭阵地,敌人畏惧不敢再顽抗。16日,一七五师以一部包围敌人的右翼,追至木南尖锋岭攻击敌人的侧背,同时正面极力攻击,17日,敌人向金鸡塘江南岸溃退,到沙坡码头下寇舰出海逃走。

1944年敌寇第二次入侵钦县, 12月10,敌军抵达钦北那陈乡,11日与钦县团队激战,而后向小董进军。12日抵达离钦县城十华里处与团队激战数小时。后敌向平艮(今沙埠镇部分地区)方向撤退,钦县团队在水东乡(今沙埠镇部分地区)分界坳截击,双方炮战激烈,击毙敌人数十人。15日敌进犯那丽乡,当地民团给予阻击。19451 6 日进犯小董,我团队靠河对峙,敌人无法渡河。另有日军步兵3000人、骑兵数百人进犯大垌,与我团队和乡保队交战,敌被打死1人,受伤数人。10日,敌人窜至平艮途中,我团队在冯宫保墓附近埋伏袭击,敌人惧怕至极,偷偷窜过平艮江,向那丽方向逃去。

(四)抗战时期社会经济状况

1.对盐业的影响。1939年在钦县城未失陷之前,桂湘的食盐,都依赖钦县供给,11月县城失陷后,钦江运盐路受阻塞,产盐区如东场、犀牛脚各乡的盐,只能用肩挑,运到大番坡,转运到那彭,再经陆屋过广西。1939年,在县城未失陷之前,盐价日增,每一批赚至一倍或数倍不等,这是盐业很好景象,县城失陷后,因钦江运盐水路不通,营业停顿。19411945年间,盐田骤增,产销两旺。

2.对商业的影响。明清时期,钦县内外贸易日趋昌盛,广州商人于同治年间在钦建广州会馆,钦县成为广西三大博易地之一,1916年成立钦县商会,随后外埠商品和外国商品充斥钦县市场。1938年钦县商业发展到18个行业,中山路商店林立,广州佛山、北海、越南等商品往来频繁。1939年日军入侵钦城后,商店、民房被炸,一片狼籍,生计艰难,商业萧条。

3.对农业的影响。日军入侵钦县,城乡均受蹂躏,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强奸妇女,人们四处逃命。钦县沦陷一年间,全区近10万亩稻田无法收割,三鸟牲畜损失巨大,日军所到之处桑树被砍,传统养蚕业大受影响。

4.对手工业、工业的影响。抗战前,钦县城区工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日军入侵后,工业和手工业的设备失散,销路受挫而大受影响,传统工艺品坭兴也被迫停产。

5.对金融的影响。193911月至194011月,钦县在一年沦陷期间,日军于钦城小董及金鸡塘等处除行使军用票外,又将我们当时的毫券提高,把国币压低,国币的面额越,低折的程度就愈大,日军的目的是想扰乱我们的金融,日军退出后钦县才回复原状。

6.对教育的影响。193911月,因战事停闭各中小学校,师范也搬至广东连县,各区学校全部停止授课,1941年才恢复。

7.对仓库的影响。1938年,国家粮食仓库共积蓄食粮二千五百石,当时日军对桂南虎视眈眈,钦县钟韶县长召集讨论后,把粮食移入防城县属大直圩及钦县下西区黄屋屯属之甘竹两处存储,以保安全,但日军入侵时,大直黄屋屯等处均被蹂躏,“兽兵所过,颗粒无存,仓储捐失净尽”。

三、抗战时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论证结果

(一)走访调查数字和档案资料数字的可信度

我们用约半年的时间对钦南区13个镇(场)和4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走访调查,对各个镇、场的调查数字,我们主要是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组成的抗战调研小组进行所属地域的调查;对4个街道办事处的调查数字,我们采取钦南抗战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调查和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数字相结合,其中重复部分我们已减除。被调查人数为94人,其中5059岁的3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3.2%6069岁的6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6.4%7079岁的46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48.9%8089岁的39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41.5%。日军入侵钦南时间是19391944年,距今已有6368年,我们走访的被调查人中有些当时还小,所提供的情况是听上辈老人讲述的,但大部份被调查人当时已是十四五岁,对日军入侵行为记忆清晰,且大部份都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有些是受害者的家属,亲眼目睹日军的兽性行为,所以提供的情况是可信的。

调研小组对存放于钦南区档案馆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查阅和核实,在所有涉及钦南人民抗战的记载中,所有内容都基本上一致,对一些大案所涉及被害人的数字基本上相同,是可以采信的。

(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认定

经调研组全体成员统计分析,并请教有关老人认定,结合史料记载,我们最终确定钦南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字为:直接伤亡2851人,间接伤亡11034人。损失土地3000亩,价值1.5亿元;房屋800间,价值1600万元;古城墙因被迫自拆,价值5亿元;钦州镇龙楼被毁、冯子材故居等古建筑被炸,价值1.1亿元;农业损失折合现价1500万元。

四、课题调研工作的不足及对策

(一)不足

1.数字统计很难完全准确。在各单位所调研出的伤亡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材料中,有些单位可能自己也不能确定数字,所以没有填报统计表,编写组在统计过程中,只能通过阅读其中的文字材料清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这必然会产生误差。一些被采访人在陈述中也不能提供具体的数字,因为当时他们的了解能力和了解范围还有限,有虽然亲自经历,但对具体数字不能准确表述;另外在财产损失统计中,我们所掌握的只能是大致的比例数。所以我们统计的数字只能是通过分析推算出来的。

2.区域的划分影响统计数字的正确性。由于以前钦县还没有划分钦南区,各镇的辖区范围不一致,所以我们在统计时只能按照现在的辖区来统计,难免有重复或疏漏。

(二)对策 

针对调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在现有掌握的材料和数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有疑问的地方请教上级有关部门,力求减少误差。另一方面如要对调研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查,建议由上级党史部门牵头组织,各县区提供人力协助,力求把调研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更完善,提供一个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调研成果。

                        

调研组对存放于钦州市及钦南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历史资料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详细查阅和走访核实,特别对真实可信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编印的《钦县县志》和台湾编写的《钦县县志》进行走访查证,发现开放改革后用十四年时间编写的《钦州市志》和《钦州文史》的抗战史多有失实和漏编之处;

1。捍卫钦县行署迂移办公的南四游击队和驻扎在牛岗、平吉、上井等地的南五游击队却没提到存在,我们补编上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板城乡屯茂村罗焕南、罗华国组织抗敌义勇壮丁团、自任正副团长,受领了民国政府特奖,由于罗焕南不拥护共产党《钦州市志》《钦州文史》里便是无名,笔者补编上了。有人有意把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南九游击队的辖区抗大,我们进行了纠正。

2.特别是《钦州市志》和《钦州文史》记载蒋中正题赠一门忠烈之事,查无史实。《钦州市志》和《钦州文史》虽有如下记载:一门忠烈抗日救国:

钦县沦陷后,于1940年春在钦县北部成立了以陆竹朋为司令的南路第九游击队。爱国志士纷纷参加游击队,积极抗日。钦县平山乡(今沙埠镇部分地区)螃蟹孔村杨象南(原名杨士俊)一家有30多人,杨率领家人青壮年8人毅然加入“南九” 游击队抗日救国。杨的儿子杨干卿、杨枢安,分任上尉军需;孙子杨焕序任上尉谍报组长,孙子杨光宗、杨焕学、杨焕钊分任少尉谍报员,孙子杨焕锴、杨焕校任司令部警卫员。杨焕序受司令部密派任(日伪)平山支会维持会长,杨象南、杨干卿任副会长,以便开展抗日工作。40年秋因身份暴露,杨象南、杨干卿、光宗、杨焕序、杨焕钊一家三代五人被日军杀害。后经南九司令部呈报上级确认为抗日烈士,发给抚恤金,民国政府于47年在油路大岭坡建亭立碑记念。门额上刻蒋中正题赠:“一门忠烈。张发奎题赠:“三代国殇,功昭日月;五人碧葬,气壮河山。广东省主席罗卓英题:“英魂不朽 。县长曾传人题:“浩气长存 。但调查组查无考证。民国《钦县志》第四册卷十五之四、五记载平山乡人(今沙埠镇部分地区)杨象南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与儿子杨干卿. 孙子 杨光宗杨焕钊、 杨焕序一家五人同一时抗敌殉难.儿子杨枢安为纪念先人,

在平山大岭山顶建纪念塔一座,呈请曾宪报 第五战区司令余汉谋(钦卅浦北人  )题赠“义烈一门” 塔额一方。(笔者调查县长曾传人的子女人也不知曾宪何人)

《钦县县志》卷十五之十二的国府特奖名单中没有扬家人却另有其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日军进犯钦董,板城乡屯茂村罗焕南、罗华国组织抗敌义勇壮丁团、自任正副团长,率队屡挫敌锋,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曾在日军败退钦卅后,在小董召见罗焕南、罗华国及其壮丁团,题赠忠义可风 匾额一方,并犒赏金千元。同时将英勇事迹上报中央,经行政院五一二次会议决议,该村获人民荣誉奖状一轴,每人获人民荣誉奖章一座,并由广东省政府特予抚恤。

我们对史料进行了走访查证,把无史实的蒋中正题赠:“一门忠烈” 改为曾宪报笫五战区司令余汉谋题赠“义烈一门”。 还了历史的真面目。

193912月,民国政府在钦县境内成立游击三支大队,一称南九游击队,分驻那香、小董、大垌,游击司令陆竹朋;一称南四游击队,游击司令黄统才(又名黄业兴),均隶属二十六集团军抗日名将蔡廷锴领导,司令部驻灵山三海岩。南四游击司令黄统才、副司令陈欣荣,数月后黄统才因年老多病辞职,陈欣荣升任司令。南四分队驻扎那彭、那思、那丽各处,捍卫县行署办公,时不时地偷袭敌人营地。又一称南五游击队,司令苏廷有,分驻牛岗、平吉等地。

杨象南及他的后人一都住的沙埠螃蟹孔村,是南四、南五游击队驻地和活动的地方。杨象南、杨焕序、杨焕钊为何不参加家乡的南四、南五游击队,而去他乡的那香、小董加入“南九” 游击队抗日救国。《钦州市志》记载杨象南的孙子杨焕序受南九游击队司令部密派在家乡任平山支会维持会长(日伪)上尉谍报组长,杨象南、杨干卿任副会长,杨象南的儿子杨干卿、杨枢安,分任上尉军需;,杨象南的孙子杨焕学、杨焕钊分任少尉谍报员,“南九”游击队有军衔的吗?中共合浦县委派在“南九” 的人为何没有军衔?为何唯独非国、共党员的杨家有军衔?杨家8人毅然加入南九游击队用在“南九” 驻地的辖区活动,而留在南四、南五游击队辖区活动的家乡为求“南四”、“南五” 所需的谍报,“南九” 需这谍报何用?杨象南的后人杨焕钜在《钦州市志》《钦州文史》及《钦南文史》所写的多篇史文,有前后矛盾的地方。笔者查问, 他说不清。

 3. 193911月日军入侵钦州后,中共钦州党组织朱守刚等人(朱后任中共钦州县第一任县长)不是利用其与小董镇长是堂兄弟的关系以便在“南九”开展抗日救国,而是率队去敌后加入灵山县的游击队,19401114日,日军已全部离开了钦州,(后来只有一次是194412月,日军败退路经钦州),194012月朱守刚率队回到已无日军的钦州,名曰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实則为小董起义作准备。

中共合浦县委派合浦党员加入了“南九” 游击队,1940年国共合作之际,中共合浦县委组织了遭到了以张文彬为中共省委书记的中共广东省委的反对,(当时钦州合浦都是广东省的县),但得到了中共中央有些领导、中央南方局及南路特委都支持的合浦白石水武装起义,中共合浦县委向组织抗日的国民党合浦县政府开展了武装斗争。

笔者查问离休的钦州市人大副主任陆振强及离休的陈平老领导,为何钦州的中共党组织到敌后去加入灵山县的游击队,而中共合浦县委合浦党员加入了钦州“南九” 游击队。俩佬都说是党组织的需要, 革命的需要,陈老还说有的人是自己通过关系加入的。

4.关于日机曾数次来钦轰炸的史文,我们走访的被调查人中有些当时还小,所提供的情况是听上辈老人讲述的,但大部份被调查人当时已是十四五岁以上,对日军入侵行为记忆清晰,且大部份都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有些是受害者的家属,亲眼目睹日军的兽性行为,所以提供的情况是可信的。

大部份被调查人认定19391117日日军入侵钦州时,日机轰炸钦州伤亡极为惨重,有钦州市志办周主任的外婆及黎妈的控诉,有钦州市离休钟主任妻子及其大姨的证词,有钦州市某副市长的母亲和钦州市钦南区某人大副主任母亲的血泪控诉书,有些受害者的家属,认为193911月日军入侵钦州时及194011月日军离钦时日机来钦轰炸,同时伤亡极为惨重,这些史文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编印的《钦县县志》都有记载,有些当时还小,只有三两岁的钦州人,但都发表过文章,认为是在1942年不同的月日为钦州最惨重的一次受炸。我们都把它们记载了下来。钦州市钦南区政协yuan大洲主任及钦州市老龄委符世辉主任曾在钦州《钦州市志》《钦州文史》及《钦南文史》所写的钦州受炸为最惨重的一次,分别是yuan1942425日和符的1942422日,钦州1942422日防空警报日就是钦州市人防办采纳了符主任的文史。但1946——1947年由民国钦县县长等众多文人编印的《钦县县志》都没有记载1942年的日机来钦轰炸,笔者调查了符主任所提供的1942年钦州受炸的受害者及其家属,他们都说当年被调查时年月就记不清了。1942年钦州已无日军和共军,为何日机需要轰炸钦州,日机从何方飞而来,19391117日,日机都是沿江轰炸,当时钦江中有三艘载满群众的木船当场被炸沉,江水成了血水。为何1942422日钦州人再到江边逃难找死。所以笔者认为1942年的日期有误,钦州市人防办今年已把422日防空警报日改为918日,但建议钦州防空警报日改为不是轰炸钦城的19391117日 就是日军侵钦和离钦的1114日,19401114日是钦县民国政府光复记念日。yuan大洲和符世辉俩主任已怀疑了他们当年的调查,希望开个调研会以便改正市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